商一位数调商练习课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6708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一位数调商练习课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商一位数调商练习课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商一位数调商练习课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商一位数调商练习课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商一位数调商练习课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一位数调商练习课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商一位数调商练习课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一位数调商练习课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一位数调商练习课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商一位数调商练习课三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商一位数调商练习课_三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一的第5—10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调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重点:

较熟练地掌握调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调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关键: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调商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6×5        23×4       11×6        42×2

  35×2        26×8       25×8        24×5

2、估商训练。

(1)填>、<或=。

28×5○145   18×6○98     344○43×8

(2)下面各题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 )<200    7×( )<460    ( )×90<453

3、试商训练。

说出下列各题的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商是几?

                       

二、指导练习。

初商改商练习

(1)教师出示49、让全班学生计算完毕后,分四人小组讨论。

每人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集中讨论:

      商4小了                 改商5

归纳:

“五入”法把除数49看作50来试商,商4小了,需要调商;改商5合适。

   商9大了       改商8仍是大了             改商7

归纳:

用“四舍”法把除数24看成20来试商,商大了,经过两次调商。

小结:

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是除数被看小了,商可能偏大;用“五入”法把除数着作整十数试商,是除数被看大了,商可能偏小,试除中当商过大或过小了,就用调商的方法,找到合适的商。

三、作业。

做练习十一的第5—10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梯形的认识》

  设计理念:

  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关注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数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1、观察梯形的特点,概括归纳出定义,并且知道各部分名称;通过动手操作找到等腰梯形的特征;并对所学四边形进行建构,能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获取新知,对知识进行建构,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取新知,亲身经历知识的再现过程。

  教学具:

实物投影、剪刀、一张16k白纸、等腰梯形纸、量角器、直尺、三角板、一组梯形的题卡等。

  教学过程:

  一、从经验出发导入新课。

  通过收集展示学生课前所画的各种四边形,并结合生活实例引入课题。

  (评析:

学生对梯形早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整理,为后面进行四边形的建构奠定基础。

  二、从需要出发合作探究。

  1.了解学生的需要

  师:

凭前面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你们想从哪些方面认识梯形呢?

  预设:

生可能从以下方面回答:

  

(1)定义

  

(2)各部分名称

  (3)特性

  (4)特征

  ……

  师:

那我们就按自己的想法先研究什么样的图形是梯形。

  (评析:

学生已经学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对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掌握,这样教学以关注学生需求,教师可就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是教师跟着学生走,而不是教师拽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教师跑。

  2.合作探究梯形的定义

  学生选择老师提供的研究材料(一组梯形的题卡、量角器、直尺等),先独立思考,再以小组汇总意见讨论。

(学生以组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

  组织小组汇报交流,预设:

小组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1)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等方法得知有四个角、四条边、四个顶点、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图形是梯形。

  处理应变:

引导学生把“四个角、四条边、四个顶点”等特点归纳为“四边形”

  

(2)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处理应变:

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归为一句话。

  (3)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处理应变:

提问:

“只有”起什么作用。

  ……

  (评析: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以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与学生一起研究讨论,学生由于有前面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基础,自己利用准备的工具和材料去研究梯形的特征,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先自主探究,再合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

  3.动手操作,创作梯形。

 

  学生创作梯形,然后交流学生的作品及方法。

  (评析:

通过画、折、剪等操作活动,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梯形的特征。

  4.了解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1)学生自学课本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同桌拿起刚才剪的梯形指指各部分,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2)汇报交流,重点说说梯形的高在哪里。

  (3)学生把剪的梯形(标出各部分名称的)贴在黑板上展示。

  5. 观察发现等腰梯形的特征

  

(1)学生拿出老师给准备的等腰梯形,以小组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找一找这样的梯形特殊在哪儿。

  

(2)汇报交流,互相补充,达成共识。

  可能出现的情况:

a两条腰相等

  b上面底角、下面底角分别相等

  c对角度数的和是180º

  …… 

  6.知识建构

  师:

现在,我们认识的四边形家族中又多了一个成员,你们能把这几位成员间的关系想办法清楚地表示出来吗?

  学生分类整理学过的四边形,然后展示交流整理结果,组织互评,激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整理。

  学生可能用集合图表示或其他的方法表示。

  (评析:

通过对所学过的四边形进行分类整理,学生系统整理掌握的知识。

  三、从兴趣出发实践应用。

  1.玩一玩。

  你能把等腰梯形只剪一刀就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吗?

  (评析:

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体现了玩数学的教学理念,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2.找一找,数一数。

在下面的图形中找我们学过的图形,数数分别有几个?

  [总评]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是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凡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绝不要提示或暗示,凡学生能自己得出的,教师绝不要代替。

  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提供典型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活动的空间,学生充分利用学具看一看,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拼一拼,说一说等操作活动,在猜想、争论、验证、互相补充中汇报交流、亲自参与、亲身感知、再现知识发展的过程,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发展了自己的数学思想,学会进行数学交流,倾听别人的想法,并且注重了学生对四边形的建构,使其理清关系、形成系统、完整的认识。

力争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了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5页的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的第6、7、8、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学会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如何分析应用题,依题意列出综合算式。

教学难点

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沟通,建立联系

出示下面文字题,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分析的思路。

(1)42乘5,再加上36,和是多少?

(2)75与25的和乘78,积是多少?

二、 探索知识,领悟方法

1、学习例4,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如果学生中既有分步解答,又有用综合算式解答的,教师就让列综合算式的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不同的意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总结:

解答这样的两步应用题,既可以用分步算式解答,也可以用综合算式解答。

(2)如果学生都是分步解答的,教师就让学生小组讨论:

如果用综合算式解答这道应用题,应该怎样列算式?

小组汇报:

一个小组汇报,其他组做出补充或提出合理的建议。

最后教师小结:

要列成一个综合算式,实际上就是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首先要弄清先算什么。

2、独立思考:

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和解答两步文字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 练习

让学生独立解答“做一做”中的题目,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 应用知识,掌握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6、7、8题。

四、 课堂小结

通过师生交流,突出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板书设计:

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300-180=120(棵)     (300-180)÷3

    120÷3=40(棵)       =120÷3

                               =40(棵)

                答:

平均每次要浇40棵。

第五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面积和面积单位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8~119页的内容,练习二十七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会选择合适的单位,量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或平面图形的面积。

学具准备

每组准备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带色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剪刀、直尺。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认识面积

1、感受物体表面面积

学生动手操作:

把带色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贴到长方体的盒子上。

教师提问:

“你会发现或体会到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谁大谁中,教师在这过程中引导、总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体验平面图形的面积。

学生动手画一个学过的图形,然后每组的同学把画好的图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看能体会到什么?

(学生可能体会到平面图形有大有小,在此过程中教学“平面图形”这一概念,如果有的学生画出角的图形,教师借此机会让学生把角的图形和学生画的长方形、正方形进行比较,教学“围成”一词的意义。

引出: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操作矛盾,引出面积单位。

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谁能想出办法来?

(学生可能想出用划方格的办法、重叠的

办法、剪拼的办法等,只要合理教师给予肯定。

(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做成教具,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是相等的。

教师有意出示下列图形比较,看哪一个图形的面积大?

(根据具体情况做成教具)

   

   

   

   

师生总结:

在进行测量、计算面积时规定 

       

       

了统一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房分米、平

方厘米。

2、动手操作,联系实际,形成表象。

教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教师提前把1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印在白纸上。

学生涂上颜色,然后剪下来,体会1平方厘米有多大

举出生活中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物体表面。

用1平方厘米的小纸片测量你身边的物体表面的面积。

(如扣子、橡皮等。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学生剪下来,体会1平方分米有多大。

举出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测量课本的封面面积。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学生先估计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

教师再出示面积是1平方米的大纸。

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三、课堂小结:

结合本课的重点,进行总结——板书课题

四、综合练习

1、课本第119页第

(1)题(学生独立完成)。

2、要钉子板上围出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图形。

3、课本第121页第2题测量图形的面积。

4、课本第121页第3题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面积是8平方厘米、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0页例题及“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七的第4~7题。

教学目的

通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面积单位,初步明确1厘米、1分米、1米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

明确分清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步步深入,比较异同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学生估计1厘米有多长?

1平方厘米的面积多大?

(2)教师出示:

长是1厘米的线段图,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

看它们图形有什么异同?

(3)教师出示:

学生用和铅芯和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要知道它们的大小分别用什么单位来测量?

(4)学生动手测出铅芯的长度和纸片的大小。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估计1分米的长度,1平方分米的大小。

(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的估计接近正确。

(2)估计铅笔盒的面有多大?

长、宽各是多少?

(3)学生动手进行测量铅笔盒的面有多大,长、宽各是多少?

看自己的估计情况。

(教师进行指导怎样才能减少误差。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前面我们学习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

那么,我们可以用1米和1平方米来干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用1米来测量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各是多少?

用1平方米来测量黑板的面积是多少?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多少?

……)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

并向学生说明教室的地面的面积大约是60平方米……。

4、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讨论1厘米、1分米、1米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什么异同?

学生交流讨论情况,教师及时进行指导。

5、教师总结

1厘米、1分米、1米是长度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面积。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板书课题)。

二、巩固反馈,深化认识

1、教科书第120页第2题。

2、教科书第120页第1题。

3、练习二十七第4题。

4、练习二十七第5题。

进行改编:

让学生用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任意拼图形,看拼成的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5、练习二十七第7题。

                                         长方形长:

5厘米宽:

1厘米

6、练习二十七第6题。

要求学生围出3个图形长方形长:

4厘米宽:

2厘米

                                         正方形边长:

3厘米

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学生板演算式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3~124页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及“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八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根据操作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学具准备

学生每组准备一张长5厘米、3厘米;长3厘米、宽4厘米;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沟通知识,建立联系

学生估计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面积大约是多大?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

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

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

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

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

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

(可能出现的情况:

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最好是做成多

媒体课件显示给学生看。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

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

独立思考后交流。

(教师指导:

长方形的长摆了5排,说明是5厘米;宽摆了3排,说明是3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

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看它包含了多少个面积单位。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本第124页上面“做一做”:

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计算它的面积。

2、练习二十八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3、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4、练习二十八的第2题。

建议把此题改编成图画题,多媒体显示电视机画面,再显示它的长和宽分别是44厘米、34厘米,求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练习二十八的第5题。

学生先自己做,然后交流。

教师小结:

半场的面积是操场总面积的一半。

板书设计: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4页正方形的计算及“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八的第6~11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2、通过对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根据操作理解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手帕,面积是1平方米的硬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利用迁移,探究知识

先测量,再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1)       

(2)         (3)        (4)

学生做完后进行交流。

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点拨。

如果有的学生选了

(2)、(3),教师借此机会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首先学生说明自己的算法,再让学生讲明这样做的道理。

教师引导:

用课件演示长方形的长变短与宽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也可以这样想,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其计算方法是相同的。

如果学生没有选

(2)、(3),教师直接引入:

(2)、(3)正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说明想法,教师再引导。

练习:

课本第125页第7题。

 2厘米  9分米

    (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2厘米 9分米

2、学生讨论正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教师板书公式,并说明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3、学生把课本例题填完整。

二、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动手测量正方形手帕的边长再计算它的面积。

(遇到有小数的情况,计算结果可以用整分米来表示。

2、学生思考:

在生活中什么地方还用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练习二十八的第8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提问:

“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是什么意思?

”(要配的玻璃面积与桌面的面积一样大,也是边长8分米。

2、练习二十八的第6题。

口算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13×14、84÷4、

630÷30是怎样口算的。

3、练习二十八的第9题。

让学生拿一个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实际做一做。

4、练习二十八的第10题。

学生先独立做,然后说明为什么这样列式。

5、练习二十八的第1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5分米

                         

3、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7页的例题及“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九的第1、3、5、6题。

教学目的

通过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使学生分清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分清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清长度和面积单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小手帕。

教学过程()

一、情境体验,对比不同

1、多媒体演示(或幻灯片):

一块长方形的白菜地,周围围上篱笆。

学生根据这个情境提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

篱笆有多长?

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

继续演示:

菜地的长是5米、宽是2米。

然后选取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中的主要问题:

篱笆有多长?

菜地的面积多少?

让学生进行解答。

在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提问:

求篱笆有多长?

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实际上是求什么?

方法有什么不同?

2、计算下面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3厘米              6厘米

             12厘米                 6厘米

3、学生估计教科书封面的面积大致是多少?

4、学生讨论:

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指什么?

            周长和面积各是用什么计量单位?

5、学生进行交流,教师总结出示下表:

 周长 面积

含义 四条边的长度和 四条围成的面的大小

计算方法 (长+宽)×2

 长×宽

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