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金融历年复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6581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大金融历年复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兰大金融历年复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兰大金融历年复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兰大金融历年复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兰大金融历年复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大金融历年复试题及答案.docx

《兰大金融历年复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大金融历年复试题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兰大金融历年复试题及答案.docx

兰大金融历年复试题及答案

兰州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是指在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2.实际货币需求

由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交替存在,则必然有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区分,在计量分析中,通常将名义货币需求以具有代表性的物价水平(如GNP平减指数)平减后,可得到实际货币需求。

由于包含物价因素在内的名义货币需求不能直接反映公众的真实需要,所以更加注重的是实际货币需求。

3.金融压抑

是指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市场机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金融资产单调、金融机构形式单一、过多的金融管制和金融效率低下等现象,表现为压低本国实际利率、高估本国货币币值等。

4.欧洲货币市场

是指在一国国境以外进行该国货币的存贷、投资、债券发行和买卖业务的市场。

特点是:

(1)不受任何法规管制,交易自由

(2)由一个世界性的、广泛的国际银行网络构成(3)借贷货币是境外货币,价款人可以任选币种(4)一切存款都有利率,没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限制(5)期限多为短期(6)信用借款,不签合同,没有担保.

5.特里芬两难

又被称为“信心与清偿力两难”,是由著名的国际金融专家、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提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一内在矛盾在国际经济学界被称为特里芬两难.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在美国的经济基础之上,以美元为主要的国际储备和支付货币,如果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就会发生美元供不应求的短缺现象;但如果美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逆差,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会发生过剩的现象,造成美元泛滥,进而导致美元危机,并危及布雷顿森林体系。

特里芬两难揭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垮台的必然性.

6.铸币平价

也称为金平价,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都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单位货币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它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由于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所以汇率总是围绕铸币平价在黄金输出点和输入点之间波动。

7.货币政策时滞

是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指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时间,其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的预见能力、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

外部时滞是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这段时间,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

8.特别提款权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各会员国的一种使用基金的权利。

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由于它只是一种记账单位,不是真正的货币,所以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支付,使用时必须兑换成其他货币.

二、简答题

1,信用及其作用

从经济层面讲,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换或者其他经济活动中授信人在充分信任受信人能够实现其承诺的基础上,通过契约关系向受信人放贷,并保障自己的本金能够回流和增值的价值运动.信用对现代经济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1)可以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利用

(2)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3)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信用对经济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信用风险和经济泡沫的出现.

2,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子市场,也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金融市场是指所有金融交易及资金融通的总和,狭义的金融市场是指进行金融产品交易买卖的场所,通常所说的的金融市场主要指后者。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金融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构成的,具有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支持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有:

(1)金融市场规模较小,对外开放水平低,国际影响小

(2)金融市场发展不均衡,市场结构不合理,市场之间相互分割,缺乏联动。

(3)Shibor的应用范围较小,形成机制还不完善,受现有市场制度和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较大(4)股票市场缺乏弹性,层次结构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5)外汇市场规模小,交易品种较少,市场广度和深度不够,市场功能欠缺(6)金融期货产品尚未推出,商品期货国际影响力小.

3,银行与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是指某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货币供给形成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货币供给过程包括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量而影响货币供给的过程和商业银行通过派生存款机制向流通中供给货币的过程。

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有三种途径:

变动其储备资产,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或黄金;变动对政府的债权,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买卖政府债券;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就是各级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转账结算,不断地在各银行存款户之间转移,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系列过程。

4,国际金融创新及其影响

国际金融创新是指在国际领域将各种金融要素重新组合以实现利润目标或效率目标的过程。

国际金融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

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技术的创新、金融机构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制度的创新。

国际金融创新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影响有:

(1)提高了金融机构运作效率,增加了经营效益

(2)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促进了金融市场一体化(3)促进了金融改革,推动了经济发展(4)提高了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消极影响有:

(1)使金融体系稳定性下降

(2)使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加大(3)使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被削弱(4)影响了各国货币政策的实施(5)刺激了“泡沫经济”的膨胀

5,货币危机与国际资本流动

货币危机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危机是指一国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狭义的货币危机是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市场参与者对一国的固定汇率失去信心的情况下,通过外汇市场进行抛售等操作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带有危机性质的事件。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各国各地区以及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转移。

20世纪以来的几次货币危机表明,货币危机的爆发总是与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无序的流动有关,或者说国际资本流动是货币危机爆发的外部条件。

国际资本流动造成货币危机的途径主要有两条:

一条途径是外汇市场,在国际外汇市场上,若一种货币的汇率被严重高估,国际游资就会大量借入这种货币,并在较高的汇率水平上抛售这种货币,使其汇率大幅度下挫,而后在较低汇率水平上购回这种货币,从中获取差价收益。

国际游资的这种外汇投机活动会使一国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实行汇率自由浮动,造成本币汇率大幅下跌,引发货币危机;另一条途径是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当大量的国际游资涌入一国股票市场时,会使股票价格猛涨,而当国际游资集中撤离抛售股票,并将资金兑换成外汇转移到国外时,会使该国股票市场大幅下跌,引发货币危机,并使外汇市场形成贬值预期,导致其他资金大量流出该国,加剧货币危机。

6,国际储备及其管理

国际储备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性资产的总称。

作为国际储备资产,一般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官方持有性

(2)普遍接受性(3)高度的流动性。

国际储备主要由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组成。

国际储备管理是一国政府或货币当局根据一定时期内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国际储备的规模、结构和储备资产的使用进行调整、控制,从而实现储备资产的规模适度化、结构最优化和使用高效化的整个过程。

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管理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国际储备规模的管理,以求得适度的储备水平;二是国际储备结构的管理,使储备资产的结构得以优化。

通过国际储备管理,一方面可以维持一国国际收支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一国国际储备的使用效率。

 

三、论述题

1,利率理论与我国近期对利率的调整

利率理论分为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和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又称为实物利率理论,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利率理论,认为利率是储蓄与投资决定的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利率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达到均衡的作用:

当储蓄大于投资时,利率下降,人们自动减少储蓄,曾加投资:

当储蓄少于投资时,利率上升,人们自动减少投资,增加储蓄。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利率理论认为利率不是决定于储蓄和投资的相互作用,而是由货币量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是一种纯货币现象。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和英国经济学家罗伯逊提出。

他们一方面坚决反对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完全否定实物因素(储蓄与投资)的偏见,另一方面也抨击古典利率理论完全忽视货币因素的不当,主张把货币因素与实物因素综合起来共同决定利率.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实质上就是关于决定利率的供求方面的理论。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分为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和现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包括三个理论:

预期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和市场分割理论.我国近期对利率的调整:

2,汇率变动及其国际间的政策协调

汇率变动是指货币对外价值的上下波动,包括货币贬值和货币升值。

货币贬值是指一国货币对外价值的下降,或称该国货币汇率下跌,汇率下跌的程度用货币贬值幅度来表示;货币升值是指一国货币对外价值的上升,或称该国货币汇率上涨,汇率上涨的程度用货币升值幅度来表示。

汇率变动的形式,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是升值与贬值,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是上浮与下浮。

另外汇率变动还有高估与低估之分。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利率差异、宏观经济政策、汇率预期、政府的市场干预等。

国际间的政策协调从狭义上讲是指各国在制定国内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各国间的磋商等方式来对某些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共同的设置.从广义看,凡是在国际范围内能够对各国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一定程度制约的行为均可视为国际间政策协调。

这些协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协调。

加强国际汇率政策协调、保持国际货币尤其是主要货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具有十分特殊的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利于减少交易双方的汇率风险,稳定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往来,而且有利于降低发展中国家国际融资的风险和成本,稳定市场信心,防止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和蔓延。

 

兰州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商业信用

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2.场外交易市场

也称柜台交易市场或店头市场,是指在证券交易所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它没有固定的场所,其交易的主要用电话进行,交易的证券以不在交易所上市的证券为主.

3.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是指处于最终目标和中介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以一定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量,通常有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在一定条件下,信贷量和汇率也可充当中介指标。

4.金融监管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约束、管制,使它们依法稳健运行的行为总称.广义的金融监管除主管当局的监管之外,还包括金融机构内部的控制和稽核、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以及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

5.直接标价法

即对一定基数的外国货币单位,要用多少本国货币单位来表示,是与间接标价法相对应的一种汇率标价法.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标价法。

6.固定汇率制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布雷顿森林会议所确定的一种汇率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价.

7.托宾税

是指对现货外汇交易课征全球统一的交易税。

这种税种是美国经济学家托宾在1972年的普林斯顿法学演讲中首次提出的,该税种的提出主要是为了缓解国际资金流动尤其是短期投机性资金流动规模急剧膨胀造成的汇率的不稳定。

8.牙买加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金融秩序又复动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举行会议,讨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经过激烈的争论,签订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同年四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牙买加体系。

二、简答题

1,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利率的高低,能反映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利率的变动,又将影响所有宏观经济变量如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水平、就业水平、国际收支、经济增长率等等。

显然,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对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活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利率的变动是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依据之一,利率走势分析是宏观经济形势预测的主要手段。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这种杠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人们的消费和储蓄。

居民的全部收入可分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储蓄的多少取决于消费倾向。

居民消费倾向受到利率水平的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人们会增加储蓄,从而减少消费;当利率水平下降时,人们会减少储蓄,从而增加消费

(2)影响投资。

投资代表着社会资金的需要,提高利率则使厂商投资成本增加,厂商会减少投资;降低利率则使厂商投资成本下降,厂商会增加投资(3)影响国际收支。

当发生严重的逆差时,可将本国短期利率提高,以吸引外国的短期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逆差;当发生过大的顺差时,可将本国利率水平调低,以限制外国资本流入,减少或消除顺差。

2,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上影响最大、数量最多、涉及面最广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经营有以下原则:

(1)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原则。

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法人,盈利是其首要目的。

但是,效益以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前提,安全性又集中体现在流动性方面,而流动性则以效益性为物质基础。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在三者之间寻求有效的平衡

(2)依法独立自主经营原则.这是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法人的具体体现,也是市场经济机制运行的必然要求(3)保护存款人利益原则。

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存款人是商业银行的基本客户,商业银行作为债务人,是否充分尊重存款人的利益,严格履行自己的债务,直接关系到银行自身的经营的成败(4)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原则.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是平等主体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往来应以平等自愿为基础,公平交易,不得附加不合理的条件,双方应善意、全面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3,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

金融已逐步由最初中介商品交换的辅助工具发展成为经济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因素。

金融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1)货币运用降低了交易成本、便利了交换

(2)金融能促进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3)金融发展实现了资金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本效率(4)金融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并促进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金融对经济发展也具有阻滞作用,主要表现在

(1)金融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令金融风险客观存在,从而危及经济发展

(2)金融对经济运行的广泛渗透性、扩散性使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3)金融资产的高度流动性、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以及金融危机的突发性令金融风险易于剧变成金融危机并严重危害经济。

因此,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

它既能极大支持经济发展,又使客观存在的金融风险演变成金融危机破坏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加大。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要赶超发达国家,充分正确地用好“金融"这一杠杆尤为重要.

4,国际资本流动的放大效应及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资金在国际间流动时往往可通过特定机制对一国乃至全球经济发挥出远远超过其实力的影响,这一现象称为国际资本流动的放大效应,具体表现在国际资本流动产生的杠杆效应、羊群效应上。

杠杆效应是指一定数量的国际资本可以控制的名义数额远远超过其自身的金融交易,例如,绝大多数金融衍生工具都具有杠杆效应,国际资本流动就可以借助衍生工具影响到一国与全球经济.羊群效应:

交易者的心理预期往往决定其交易行为,因而在投机气氛比较浓厚或市场不确定性比较大的短期国际资金流动中,人们并不是根据自己的真实意见做出决策,而是揣摩别人的心理进行交易,即“一人带头,大家跟风”的羊群效应。

短期资本流动会加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表现在它会造成汇率大起大落,投机更加盛行。

但如果一国发生持续性国际收支失衡,是因为汇率偏高或偏低没有得到及时调整所致,这时,这种投机又会强迫该国适时进行调整,从而使汇率趋于合理水平,因此,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5,国际储备的构成与作用

国际储备主要由四种形式的资产构成:

(1)外汇储备:

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以国际货币表示的流动资产,主要采取国外银行存款和外国政府债券等形式

(2)黄金储备:

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货币性黄金(3)特别提款权: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账面资产,并按一定比例分配给会员国,用于会员国政府之间的国际结算,并允许会员国用它换取可兑换货币进行国际支付(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作用:

(1)适度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2)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3)充当本国对外借债的基本保证(4)影响货币发行量。

6,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及其缺陷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该协定对各国关于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有:

(1)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

(2)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3)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有:

(1)美元的清偿能力和对美元的信心构成矛盾,表现为美元的国际货币储备地位和国际清偿力的矛盾、储备货币发行国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之间政策协调的不对称性以及固定汇率制下内外部目标之间的两难选择等;

(2)汇率体制僵硬,无法通过汇率浮动自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责任主要落在非储备货币发行国一方,牺牲了他们的经济发展目标。

三、论述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及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

在典型的、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由对两个环节的控制所构成:

对基础货币的调控和对乘数的调控。

如果说货币当局对于基础货币还有一定的直接调控的可能,那么对乘数的调控则毫无可能直接操纵。

总的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货币供给数量的调控只能是间接地。

货币当局通常用众所周知的三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和法定准备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进而间接调控货币供给量。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的行为。

这个工具的运作过程如下:

当货币当局从银行,公司或个人购入债券时,会造成基础货币的增加,由于债权出售者获得支票后的处理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形式的基础货币.公开市场操作要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前提条件是:

金融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可用以操作的证券种类必须齐全并达到相应的规模。

贴现政策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自己对商业银行所持有未到期票据的再贴现率来影响贷款数量和基础货币的政策。

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随之提高,他们会相应减少贷款数量;再贴现率降低,意味着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的借款成本降低,则会产生鼓励商业银行扩大贷款的作用。

法定准备率也是控制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工具,且被认为是一个强烈的工具,当货币当局提高法定准备率时,商业银行一定比率的超额准备金就会转化成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降低,货币乘数变小,货币供应就会相应收缩;降低法定准备率,则会出现相反的调节效果.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包括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中央银行调节商业银行的可运用资金量、商业银行派生资金能力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状况等因素。

2,根据汇率决定理论,分析2005年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

汇率决定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分析汇率受什么因素决定和影响。

汇率决定理论随经济形势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为一国货币局制定汇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有国际借贷学说、购买力平价学说、利率平价学说、国际收支说、资产市场说。

资产市场说又分为货币分析法与资产组合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又分为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和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人民币升值是一个复杂而现实的问题,是一把双刃剑,升值的正面效应在于:

(1)有利于提高人民币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2)有利于继续推进汇率制度乃至金融体系的改革

(2)有利于解决对外贸易不平衡问题(3)有利于降低进口商品价格,也可以降低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企业的生产成本(4)有利于降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成本,促使更多的国民走出国门(5)有利于促使国内企业努力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6)有利于减少资金对国内的购房需求,减少房地产泡沫。

升值的不利影响在于:

(1)使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

(2)不利于引进外资(3)导致投机不可避免的盛行(4)导致进口增加,恶化国际收支(5)人民币升值增大就业压力,恶化当前的就业形势(6)还会破坏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使我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兰州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消费信用

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消费信用的形式主要有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等,是现代经济的一种信用形式。

2.基础货币

也称强力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

3.政策性银行

是指那些多为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从事政策性金融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

4.实际利率

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5.铸币平价

6.离岸金融市场

是指主要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借贷、投资、贸易结算、外汇黄金买卖、、保险服务及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的一种国际金融市场,亦称境外金融市场,其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市场交易以非居民为主,基本不受所在国法规和税制限制。

离岸金融市场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使国际金融市场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7.托宾税

8.货币危机

二、简答题

1,金融市场的功能

金融市场的功能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考察。

从微观方面看主要有

(1)集聚功能

(2)财富功能(3)避险功能.金融市场为市场参与者提供风险补偿机制有两种实现方式:

一是保险机构出售保险单;二是金融市场提供套期保值、组合投资的条件和机会,达到风险转移、风险分散和风险规避的目的(4)交易功能.借助金融市场的交易组织、交易规则和管理制度,金融工具能够比较便利地实现交易。

金融市场为金融资产的变现提供了便利,降低了交易成本。

从宏观方面看主要有:

(1)资源配置功能

(2)调节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