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名词解释.docx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名词解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绪论(27个)
1)中医学: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医学模式:
为一种医学观念,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是人类对生命、健康、疾病、死亡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3)金元四大家:
指金元时代最具有学术代表性的四大医学家,即刘完素(寒凉派),李东恒(补土派),张从正(攻邪派),朱震亨(滋阴派)。
4)寒凉派:
以医家刘完素为代表。
倡导“火热论”,认为外感“六气皆从火化”,因此治病多用寒凉方药。
5)攻邪派:
以张从正为代表。
主张治病当首先以祛邪为要务,善用汗、吐、下三法。
6)补土派:
以李东恒为代表。
他创立了“内伤脾胃学说”,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在治疗上善用温补脾胃之法。
7)滋阴派:
以朱震亨为代表。
他创立了“相火论”,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治病时善用养阴方剂。
8)温病学派;以叶天士、吴瑭等为代表,创立了温病学说,认为外感热病多由湿热之邪所致,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方法。
9)汇通学派:
以唐容川、朱佩文、张锡纯、恽(yùn)铁樵等为代表,倡导中西医汇通。
10)形与神俱:
形即形体、神即精神。
中医学认为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产生精神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11)以表知里:
又叫司外揣内,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分析判断事物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
12)取象比类:
又称援物比类、类比。
是将两个特殊的事物(或两类事物)进行比较,根据两者有一系列的共同点,推论和证明它们在另一些特殊和规律上也是相同的推理方法。
13)推演络绎:
又称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原理推出特殊结论的推理形式。
14)试探:
是对研究对象先做一番考察,尝试性提出初步设想,依据这种设想采取相应的措施,然后根据实践结果再作适当的调整、完善和修改原设想,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一种认知方法。
15)反证:
是以结果来追溯和推测原因,并加以证实的一种逆向思维方法。
16)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整体观念就是指人体本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是中医学的主导思想和基本特点之一。
17)天人相应:
天指自然界,天人相应指人对天地自然的依循和适应关系。
18)恒动观念:
是指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有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
19)病:
即疾病。
病是指特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20)症:
包括病症与体征。
症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即病人的主观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变化。
21)证:
即证候。
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
22)辨证论治:
辩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则是根据辩证的结果,明确相应的治疗方法。
23)同病异治:
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用,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24)异病同治:
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发生了相同的病理变化,出现了具有相同性质的证,因而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25)辨病:
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
辨病的重点是认识疾病的全过程的本质。
26)脱营:
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叫做脱营。
词出《素问·疏五过论》
27)失精:
尝福后贫,五气留连,病从内生,叫做失精。
词出《素问·疏五过论》
第一章 哲学基础(43个)
28) 精气:
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的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质,也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动力源泉。
29)形质:
气有无形和有形两种基本状态,以凝聚状态存在而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成为“形质”。
30)三宝:
即精、气、神。
精和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故精气神被称之为人身之三宝。
31)阴阳: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32)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用以认识自然和届时自然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33)阴阳可分:
任何一种事物的内部分可分为对立的两个方面,即阴中有阴阳之分,阳中也有阴阳可分,如此分下去,以至无穷。
34)阴阳制约:
阴阳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对抗,在相互制约中达到动态平衡。
35)阴阳互藏:
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涵阳,阳中涵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36)阴阳消长:
是指阴阳在不断地消长运动中维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
37)阴阳互根:
指阴阳之间不仅是相互对立,而且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阴阳双方均以对方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38)阴阳转化:
是指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因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39)阴阳交感:
交,即接触交合;感,即感应想错。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其运动的表现形式为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
40)阴平阳秘:
是指阴气和平,阳气固密,两者互相协调而维持着相对平衡,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41)阳胜则阴病:
阳指阳邪,阴指阴液。
由于阳能制约阴,故在阳胜时必然会消耗和制约机体的阴,使津液减少,而出现滋润不足、干燥的表现。
故说“阳胜则阴病”。
42)阴胜则阳病:
阴指阴邪,阳指阳气。
由于阴能制约阳,故在阴胜时必然会耗损和制约机体的阳气,导致其虚衰。
故说“阴胜则阳病”。
43)阳盛则热:
阳指阳邪。
是指阳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阳”而使阳亢盛所致的一类疾病。
由于阳的特点是热,故谓“阳胜则热”。
44)阴盛则寒:
阴指阴邪。
是指阴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阴”而使阴亢盛所致的一类疾病。
由于阴的特性是寒,故说“阴胜则寒”。
45)阳虚则寒:
阳指阳气。
阳虚泛指人体阳气虚衰。
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相对偏亢而出现寒象,此时产生虚寒证。
故谓“阳虚则寒”。
46)阴虚则热:
阴指阴气、阴液。
人体之阴气有制约阳热的功能。
阴虚不能制阳,则阳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此时产生虚热证。
故谓“阴虚则热”。
47)阴阳离决:
即阴阳的关系分离决裂。
指由于阴阳失调,此消彼长发展到一方消灭另一方,或另一方耗损过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无法再保持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此即谓“阴阳离决”。
阴阳离决表示死亡的机理。
48)五行:
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49)五行学说:
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索宇宙规律的一种方法论。
50)木曰曲直:
“曲直”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具有树干曲直,向上向外舒展的特性。
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51)火曰炎上:
“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
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52)土爰(yuán)稼穑(sè):
“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
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53)金曰从革:
“从革”,指金是通过变革而产生的,金之质地沉重,且常用于杀戮,因而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54)水曰润下:
“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向下、滋润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55)五行相生:
五行之间相互滋生、促进的关系,称之为五行相生。
56)五行相克:
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五行相克。
57)五行制化:
指五行之间相互化生,相互制约,生中有制,制中有生,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58)五行胜复:
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与平衡。
59)五行相乘:
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的程度,使事物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协调关系。
60)五行相侮:
指无形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原来克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制约它,反而被他克制,又称反侮。
61)母病及子:
指病邪从母脏传来,侵入子脏,即先有母脏的病变,后有子脏的病变。
62)子病及母:
指病邪从子脏传来,侵入母脏,即先有子脏的病变,后有母脏的病变。
63)虚则补其母:
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用于母子关系的徐铮。
母能生子,通过补母而实其子。
64)实则泻其子:
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是通过泻其子而虚其母。
65)培土生金法:
即健脾补肺法。
通过培补脾气以助益肺气的方法,适用于肺脾虚弱证。
66)益火补土法:
即温肾健脾法。
指用温补肾阳以助脾阳的方法,适用于脾肾阳虚证。
67)金水相生法:
即滋养肺肾法。
通过肺肾同治以滋养肺肾之阴,适用于肺肾阴虚证。
68)抑木扶土法:
即疏肝健脾法。
是以疏肝、平肝、佐以健脾治疗肝旺脾虚证的方法。
69)泻南补北法:
即泻心火(南)滋肾水(北),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亢,水火不济的心肾不交证。
70)培土制水法:
是指通过温运脾阳以治疗水湿停聚的方法,适用于脾虚水湿不运之证。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20个)
71)气机:
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72)气化:
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73)元气:
元气又称原气、真气/真元之气。
是人体中最原始、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74)宗气:
由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结合而成且聚于胸中之气。
称为“宗气”,又称“大气”。
75)营气:
指行于脉中且富有营养作用之气,又称“荣气”。
76)卫气:
指行于脉外且具有保卫作用之气。
77)血:
指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样物质。
78)津液: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79)气:
气是人体内一种活力很强,不断运动的,肉眼看不见的极细微物质,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80)精: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人体内最精专的细微物质。
81)血府:
即指血脉,是血脉循行的管道,具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故有“血府”之称。
82)气主煦(xù)之:
指气的温煦作用,主要是指阳气具有温煦人体的作用。
即是说阳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
83)血主濡之:
指血液有滋润和营养全身的作用,故称“血主濡之”。
84)津血同源:
津液和血液同为液态样物质,都来源于水谷精微,而且相互转化,相互补充,故称“津血同源”。
85)气机调畅: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平衡,通常称之为“气机调畅”。
86)气机失调:
气的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通常称之为“气机失调”。
87)气滞:
气的运行不畅,或在局部发生阻滞不通,称为“气滞”。
88)气为血之帅:
是气对血的关系的概括,包括气能生血、行血、摄血三个方面。
89)血为气之母:
是血对气的关起的概括,包括血能载气和血能养气两个方面。
90)虚里:
又名胃之大络,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此处的搏动情况可测知宗气的盛衰。
第三章藏象 (70个)
91)藏象:
指藏于人体内的内脏器官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
92)藏象学说:
是通过观察人体的外部征象来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93)满而不实:
“满”,指精气充满;“实”,指水谷充实。
五脏藏满精气,但不接收水谷。
故称“满而不能实”、“满而不实”。
94)实而不满:
“实”,指水谷充实;“满”,指精气充满。
由于六腑生理功能是传化水谷糟粕,故只能被水谷充实,而不能被精气充满,故而“实而不能满”或“实而不满”。
95)藏精气而不泻:
“藏”是贮藏;“泻”是传导、排泄。
系指五脏的功能贮藏精气,如肝藏血,肾藏精。
五脏所藏精气而不使之无故外泻,故称“藏精气而不泻”、“藏而不泻”。
96)传化物而不藏:
“传化”,指变化与传导。
六腑共同具有接受水谷、消化水谷、并传导糟粕的生理特点,而不贮藏精气。
故称“传化物而不藏”或“泻而不藏”。
97)心主血脉:
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以发挥营养和滋润的作用,它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98)心藏神:
又称心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具有统帅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和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99)肺主气:
是指肺有主管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的功能。
100)肺朝百脉:
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的宣讲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经脉输送到全身。
101)通调水道:
又称肺主水,是指肺具体具有疏通和调节水液运行的通道,从而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的作用。
102)肺主治节:
是指肺具有辅助心治理调节全身气血津液的运行及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活动的作用。
103)脾气下陷:
指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出现久泻脱肛,甚至内脏下垂等症的病理变化。
104)脾主运化:
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将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
105)脾主统血:
指脾气有统摄和控制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防止其逸出外脉的功能。
106)脾失健运:
即脾的运化水谷功能和运化水液功能失常。
107)中气下陷:
脾气又称中气,脾气下陷又称中气下陷。
脾气主升,若脾的生清功能失常,则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导致内脏下垂等,称为“脾气下陷”。
108)肝主疏泄:
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
109)肝藏血:
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110)肝失疏泄:
指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包括疏泄不及和疏泄升发太过两个方面。
111)肝体阴而用阳:
体,指肝的本体;用,指肝的生理功能。
肝居下焦,内藏阴血,故其体为阴;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内寄相火,主升主动,故其用为阳。
112)罢极之本:
指肝脏。
“罢”,音义同“疲”,和全身筋的活动有关。
“罢极之本”,说明肝主管筋的活动,能够耐受疲劳,是运动机能的根本。
113)肾藏精:
藏,即闭藏、封藏之意。
肾主藏精,是指肾对精气有闭藏、贮存的生理功能。
114)肾主蜇:
蜇,本意为动物冬眠时隐藏不出之状态,引申为肾主封藏,不可泄露之意。
115)封藏之本:
即肾主封藏,是对肾脏藏精、藏真阴真阳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116)天癸(guǐ):
是指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并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作用。
117)肾阴:
又称为元阴、真阴,是肾之精气中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濡润作用的部分,身为一身阴液的根本。
118)肾阳:
又称元阳、真阳,是肾之精气中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部分,为一身阳气的根本。
119)肾不纳气:
指肾气虚衰,摄纳无权,气浮于上,从而出现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症的病理变化。
120)胃气:
指脾胃的功能,是对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和脾主运化功能的概括。
121)水谷之海:
饮食入口,经过食道,容纳于胃。
此形容胃受纳水谷的功能。
122)泌别清浊:
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即水谷精微;浊,即食物残渣。
泌别清浊为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即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送到大肠。
123)升清降浊:
为肾主水的功能。
即肾通过蒸腾气化作用,将水液分为清浊,清者重新上输于肺,浊者下注与膀胱,生成尿液排出体外。
124)上焦如雾:
指上焦心肺宣发布散水谷精微于全身的作用。
雾,就是形容轻清之水谷精气弥漫的状态。
125)中焦如沤(òu):
指脾胃消化、吸收、运化水谷精微,生化气血的作用。
沤,就是形容水谷腐熟为乳糜的状态。
126)下焦如渎(dú):
指肾与膀胱的泌尿作用和肠道的排便作用。
渎,形容水浊不断地向下、向外排泄的状态。
127)肝肾同源:
肝藏血,肾藏精,肾精依赖肝血的不断补充,肝血又依赖肾精的滋养;精生血,血化精,肝血肾精互生互化,故称“肝肾同源”。
128)乙癸(guǐ)同源:
即肝肾同源,这是古人把脏腑和天干相配合而言。
乙属木,属肝;癸属水,属肾,故名“乙癸同源”。
129)心肾相交:
指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彼此交通,相互协调的关系。
130)君主之官:
心主神志,主血脉,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古人把心比作“君主之官”。
131)相傅之官:
肺主一身之气,通过辅助心对全身起着治理调节作用,故古人把肺成为“相傅之官”。
132)后天之本:
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生化,均赖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为“后天之本”。
133)先天之本:
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生命之本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134)水火之脏:
肾精属阴,肾气属阳。
肾阴肾阳犹如水火一样内寄于肾,故称“水火之脏”。
135)娇脏:
肺叶娇嫩,不耐寒热,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易受外邪侵袭,故形容肺为“娇脏”。
136)刚脏:
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故比喻肝为“刚脏”。
137)神: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表现的统称。
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
138)广义之神:
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表现的统称。
139)狭义之神:
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心锁主的神志。
140)七情:
为喜、怒、思、忧、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141)五志:
为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变化。
五情中悲可归于忧,惊可归于恐。
142)魂:
为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个方面,古人把谋虑、想象、梦幻、决断和情感等归于魂。
魂藏于肝。
143)魄:
主要指与身俱来的、本能性的感觉和动作,如新生儿啼哭、吮吸、四肢运动、耳听、目视、皮肤的冷热痛痒等。
魄藏于肺。
144)意:
主要指注意、记忆、思考和分析等认知思维活动属于脾。
145)志:
主要指志向、意志、毅力、决心等心理活动。
志藏于肾。
146)喜:
即愉悦、喜乐、为心情愉快的一种情志活动。
喜为心之志。
147)怒:
即恼怒、愤怒,是气愤不平、情绪勃然激动的一种情志活动。
怒为肝之志。
148)忧:
即忧虑、忧愁,为愁苦焦虑的一种情志活动。
忧为肺之志。
149)思:
即思考、思虑,是集中思想考虑问题的一种情志活动。
思为脾之志。
150)悲:
即悲伤、悲哀,是哀伤痛苦的一种情志活动。
悲类同于忧,同属肺支。
151)恐:
即畏惧、恐惧,是害怕恐惧的一种情志活动。
恐为肾之志。
152)惊:
即惊吓、惊骇,是指人猝然遇到非常事变而致精神突然紧张的情绪反应。
惊恐相似,恐为自知,惊为不自知,两者同属肾志。
153)四末:
即四肢,为脾所主。
152)腠理:
指皮肤和肌肉的空隙,其中肌肉之间的间隙谓之腠,皮肤之纹理谓之理。
154)气门:
即汗孔,又称玄府,是排泄汗液的通道。
155)七冲门:
指饮食食物在其受纳、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通过的七个部位,包括飞门【唇】、户门【齿】、吸门【会厌】、贲(bēn)门【胃上口】、幽门【胃下口】、阑门【大肠小肠交界处】、肛门。
156)魄门:
即肛门,为大肠的下口。
因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藏魄,故称为“魄门”。
157)七窍:
窍,即孔窍、苗窍之意。
七窍包括口、两鼻孔、两耳、两目。
158)九窍:
即七窍口、两鼻孔、两耳、两目、再加前阴和后阴。
159)肾主封藏:
肾有封固闭藏脏腑精气而不妄泄的功能。
第四章 经络 (10个)
161)经络: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感应传到信息,调节功能平衡的通路系统。
162)经络学说:
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气血津液等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63)十二正经:
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又称“十二经脉”。
有一定的起止、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164)奇经:
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qiāo)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
在肢体的分布无规律,与脏腑五直接络属关系,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165)血海:
①指冲脉。
冲脉有调节十二经气血,其脉起于胞中,与妇女的月经密切相关,故称“冲为血海”。
②指肝。
因肝藏血,调节血量,与妇女月经有关,故称“肝为血海”。
166)十二皮部:
指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全身皮肤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十二经脉,故称十二皮部。
167)阴脉之海:
指任脉。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对阴经气血有着调节作用,故称“阴经之海”。
168)诸阳之会:
指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皆在头面部交会,故称头为“诸阳之会”。
169)表里经:
即十二经中,阳经与阴经通过经别与别络的相互沟通而组合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的经脉。
阳经为表,阴经为里,故每对表里经各包括一条阳经和一条阴经。
170)同名经:
即十二经中,按阴阳配属名称相同的经脉。
共有六对,每对同名经包括一条手经和一条足经。
如手太阴经与足太阴经。
第五章 体质(7个)
171)体质:
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性。
172)中医体质学说: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群中不同个体的身心特性(即体质)以及这些特性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等内容,并以此指导临床对疾病进行辨证和防治的理论知识。
173)身心合一:
人体的体质包括身体要素,又包括心里要素,并且两者高度统一,即“身心合一”。
174)生理素质:
为个体对外来刺激的生理反应性,它包括个体在体力、智力、本能方面的特性和对环境、气候的生理适应性等。
175)病理体质:
为个体受病邪作用的发病倾向性,它包括机体对某些外邪的易感性、机体对病证的易发性和发病后病证的易转性等。
176)从化:
即病情随体质而发生的转化,又称为质化。
如偏阴质多寒化,偏阳质多热化等。
177)质势:
是指不同的体质类型所具有潜在、相对稳定的倾向性。
第六章 病因 (23个)
178)病因:
引起疾病的原因,即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的原因,又可称为致病因素。
179)病因学说:
病因学说是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概念、形成、性质、致病特点及其所致病证临床表现的理论。
180)辩证求因:
是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辩证求因。
181)六气:
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
182)六淫:
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183)三因学说:
是由宋代陈无择提出的把致病因素和发病途径结合起来分类的方法,即六淫邪气所感为外因,五脏七情所伤为内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为不内外因。
184)湿性黏滞:
即指湿邪致病具有黏腻停滞的特性,这种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症状的粘滞性,二是病程的缠绵性。
185)风为百病之长:
长,首也。
风邪是外感病因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故称风为百病之长。
186)伤寒:
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187)疠气:
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
又称为“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