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艺学》复习题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44609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瓷工艺学》复习题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陶瓷工艺学》复习题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陶瓷工艺学》复习题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陶瓷工艺学》复习题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陶瓷工艺学》复习题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陶瓷工艺学》复习题改.docx

《《陶瓷工艺学》复习题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瓷工艺学》复习题改.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陶瓷工艺学》复习题改.docx

《陶瓷工艺学》复习题改

陶瓷工艺学试题库

一.名词术语解释

1.陶瓷制品——以粘土类及其它天然矿物岩石为原料,经加工烧制成的上釉或不上釉硅酸盐制品〔如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普通电瓷等〕。

2.陶瓷显微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陶瓷组成相的种类、形状、大小、数量、分布、取向;各种杂种〔包括添加物〕与显微缺陷的存在形式、分布;晶界特征。

3.实验式——表示物质成分中各种组分数量比的化学式。

陶瓷物料通常以各种氧化物的摩尔数表示。

4.一次粘土——母岩经风化、蚀变作用后形成的残留在原生地,与母岩未经别离的粘土。

5.二次粘土——一次粘土从原生地经风化、水力搬运到远地沉积下来的粘土。

6.ɑ—半水石膏——石膏在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加压蒸煮而得到的晶体呈针状、结晶尺寸较大的半水石膏(ɑ—CaSO4·1/2H2O)。

7.β—半水石膏——石膏在常压下炒制而得到的晶体为不规整碎屑、比外表积较大的半水石膏(β—CaSO4·1/2H2O)。

8.釉料——经加工精制后,施在坯体外表而形成釉面用的物料。

9.粉碎——使固体物料在外力作用下,由大块分裂成小块直至细粉的操作。

10.练泥——用真空练泥机或其他方法对可塑成型的坯料进行捏练,使坯料中气体逸散、水分均匀、提高可塑性的工艺过程。

11.陈腐——将坯料在适宜温度和高湿度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以改善其成型性能的工艺过程。

12.可塑成型——在外力作用下,使可塑坯料发生塑性变形而制成坯体的方法。

13.刀压成型——用型刀使放置在旋转的石膏模中的可塑坯料受到挤压、刮削和剪切的作用展开而形成坯体的方法。

14.注浆成型——将泥浆注入多孔模型内,当注件到达所要求的厚度时,排除多余的泥浆而形成空心注件的注浆法。

15.烧成——将坯体焙烧成陶瓷制品的工艺过程。

16.素烧——坯体施釉前进行的焙烧工艺过程。

17.二次烧成——生坯先经素烧,然后釉烧的烧成方法。

18.一次烧成——施釉或不施釉的坯体,不经素烧直接烧成制品的方法。

19.氧化气氛——窑内气体具有氧化能力,其空气过剩系数大于1,称窑内气氛为氧化气氛。

20.复原气氛——窑内气体具有复原能力,其空气过剩系数小于1,称窑内气氛为复原气氛。

21.中性气氛——窑内气体不具有氧化和复原能力,其空气过剩系数等于1,称窑内气氛为中性气氛。

22.瓷器——陶瓷制品中,胎体玻化或局部玻化、吸水率不大于3%、有一定透光性、断面细腻呈贝壳状或石状、敲击声清脆的一类制品。

23.陶器——一种胎体根本烧结、不致密、吸水率大于3%、无透光性、断面粗糙无光、敲击声沉浊的一类陶瓷制品。

24.泥浆触变性——泥浆受到振动和搅拌时,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加,静置一段时间后,泥浆又重新稠化的性能。

25.可塑性——含适量水的泥团,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而不开裂,除去外力后仍保持其形变的性能。

26.枯燥收缩率——试样成型后与枯燥至恒重后长度之差对成型后长度的百分比称枯燥线收缩率;其体积的差值对成型后体积的百分比称枯燥体收缩率。

27.烧成收缩率——试样烧成前后长度之差对枯燥至恒重后长度的百分比称烧成线收缩率;其体积之差对枯燥至恒重后体积的百分比称烧成体收缩率。

28.总线收缩率——试样成型后与烧成后长度之差对成型后长度的百分比。

29.烧成范围——对瓷器而言,系由玻化成瓷到低于软化温度之间的温度范围;对陶器而言,那么是与制品吸水率上下限相对应的温度范围。

30.热稳定性〔耐热震性〕——陶瓷制品抵抗外界温度急剧变化而不出现裂纹或者不破损的能力。

31.吸水率——陶瓷胎体中开口气孔吸饱水后,所吸入水的重量对试样经110℃枯燥至恒重后的重量百分比。

二.是非题:

1.以高岭石为主要矿物的黏土叫膨润土。

〔×〕

2.粘土矿物是含水的硅酸盐矿物。

〔×〕、

3.粘土矿物的颗粒一般都大于2微米。

〔×〕

4.粘土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是地壳中含长石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与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

5.膨润土是以水铝英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本身能吸附大量的水,吸水后体积膨胀。

〔×〕

6.北方粘土含有机物较多,含游离石英和铁质较少,因而可塑性好,枯燥强度大。

〔√〕

7.高岭石,伊利石,叶蜡石,滑石,蒙脱石等矿物都属于粘土矿物。

〔×〕

8.膨润土具有高的可塑性,并且具有较小的收缩率,是陶瓷工业常用的优质粘土。

〔×〕

9.母岩风化后残留在原生地的粘土称为二次粘土。

〔×〕

10.天然粘土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有固定的熔点。

〔×〕

11.粘土-水系统具有一系列胶体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因为粘土颗粒带电。

〔√〕

12.粘土的阳离子吸附与交换特性影响粘土本身的结构。

〔×〕

13.粘土的结合水量与粘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成正比。

〔×〕

14.粘土胶团的电位与所吸附的阳离子电价成正比。

〔√〕

15.天然粘土不能用一个固定的化学式来表示,同时它也无一定的熔点。

〔√〕

16.高岭石,多水高岭石,蒙脱石都会因吸水而导致很大的体积膨胀。

〔×〕

17.云母不是粘土矿物,但水解后的水化云母具有粘土性质。

〔√〕

18.原生高岭土,结合性差,枯燥强度低,次生高岭土,结合性强,枯燥强度大。

〔√〕

19.强可塑粘土的用量多,容易获得水分疏散快,枯燥快,以及脱模快的注浆泥浆。

〔×〕

20.北方地区原料铁含量高而钛含量低,宜采用氧化焰烧成。

〔×〕

21.钠长石熔融后形成粘度较大的熔体,并且随温度升高粘度快速降低。

〔×〕

22.钾长石和钙长石在任意情况下可以任意比例互溶。

〔×〕

23.长石是一族含水的铝硅酸盐矿物总称,呈架状硅酸盐结构。

〔×〕

24.钾长石熔融后粘度大,且随温度升高熔体粘度逐渐降低,易于烧成控制和防止变形。

〔√〕

25.长石煅烧的目的是为了排除结构水。

〔×〕

26.长石的助熔作用是由于本身的低温熔融而引起的。

〔√〕

27.K2O、Na2O在坯料中的作用是降低烧成温度起到熔剂的作用。

〔√〕

28.长石是陶瓷生产中最常用的熔剂性原料。

〔√〕

29.长石是为不含水的碱金属与碱土金属铝酸盐矿物的总称,呈架状硅酸盐结构。

〔√〕

30.SiO2可提高釉的熔融温度和粘度,给釉以高的力学强度,并增大釉的膨胀系数。

〔×〕

31.SiO2就是石英,它不具有可塑性。

〔×〕

32.SiO2可提高釉的熔融温度和粘度,给釉以高的力学强度,并降低釉的膨胀系数。

〔√〕

33.石英在自然界大局部以

-石英的形态稳定存在。

〔∨〕

34.石英转化可以分为高温型的缓慢转化与低温型的迅速转化;其中高温型的缓慢转化对陶瓷生产危害较大。

〔×〕

35.熟石膏是一种结晶矿物,其化学实验式为CaSO4·2H2O.〔×〕

36.滑石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

37.泥浆具有“弹性-塑性〞的流动变形过程。

〔×〕

38.泥浆是一种胶体粒子与非胶体粒子在水介质中的分散体系。

〔√〕

39.泥浆的触变性是由于电解质参加量过多。

〔×〕

40.在釉料的实验式中,往往取中性氧化物的摩尔数的总和为1。

〔×〕

41.只表示出物质化学成分中各氧化物之间的数量比关系,而不表示其结构特性的化学式,称为实验式。

〔√〕

42.用实验式表示坯料组成时,称为示性矿物组成表示法。

〔×〕

43.以各种氧化物的摩尔比来表示的方法叫做化学实验式表示法,简称实验式。

〔√〕

44.在陶瓷配方中用原料的质量分数来表示配方组成的方法,叫做配料量表示法。

〔√〕

45.叶蜡石质,透辉石质坯体可以适应低温快烧的要求。

〔√〕

46.锂辉石是一种良好的助熔原料。

〔√〕

47.瓷石不是单一的矿物岩石,而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

〔√〕

48.没有烧的陶瓷半成品叫做坯体,用于做坯的泥料叫坯料。

〔√〕

49.在釉料中增加碱金属氧化物含量能提高釉的硬度。

〔×〕

50.就一般釉料而言,碱金属氧化物的增加,可以提高釉的化学稳定性,但其不良影响是提高了釉的粘度。

〔×〕

51.颗粒组成是指物料中含有不同大小颗粒的质量分数。

〔√〕

52.注浆料采用碳酸钠作为电解质,坯体致密且强度较大,用水玻璃作为电解质,获得比拟疏松而强度较低的坯体。

〔√〕

53.注浆坯料中引入水玻璃是为了降低坯料的烧成温度。

〔×〕

54.注浆成型后的坯体结构较均匀,但其含水量较大,且不均匀,枯燥与烧成收缩也较大。

55.阳模成型可以较好的解决坯体枯燥变形的问题,但是对泥料的可塑性有较高的要求。

〔√〕

56.热压铸成形的坯体,要预先进行排蜡。

〔√〕

57.压制成形多用来成形扁平状制品。

〔√〕

58.枯燥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枯燥时产生的收缩主要发生在降速枯燥阶段,容易引起变形开裂等缺陷,应加强对此阶段的控制。

〔×〕

59.枯燥过程实质上就是传热与传质的过程。

〔√〕

60.坯体枯燥的过程主要是指除去坯体内自由水的过程。

〔√〕

61.坯体在枯燥时最关键的是等速枯燥。

〔√〕

62.枯燥的目的是排除坯体内剩余的结构水。

〔×〕

63.在现代化生产中,一般不希望通过延长陈腐时间来提高坯料的成形性能,可通过对坯料的真空处理来到达这一目的。

〔√〕

64.通常用热空气枯燥,湿扩散和热扩散的方向一致,有利于枯燥的进行。

〔×〕

65.湿传导是因水分梯度引起的外扩散,故又叫湿扩散。

〔×〕

66.坯体的总收缩率等于枯燥收缩率加上烧成收缩率。

〔×〕

67.坯料的枯燥收缩率与烧成收缩率之和不等于坯料的总收缩率。

〔√〕

68.对于可塑成型来说,一般希望坯料具有较低的屈服值和较大的延伸变形量。

〔×〕

69.等静压成型的粉料的含水率一般为6~8%。

〔×〕

70.对于注浆料,宜多参加膨润土,防止稠化,有利于注浆。

〔×〕

71.空心注浆无须排除余浆,实心注浆要排除余浆。

〔×〕

72.热压注成型生产过程中常将石蜡作为外表活性物质和粉料的联系媒介。

〔×〕

73.热压注生产中常将粘结剂作为粉粒与石蜡的联系媒介。

〔√〕

74.干压成型泥料的含水率为7~15wt%左右。

〔×〕

75.陈腐后可塑坯料的可塑性得到提高。

〔√〕

76.滚压比旋压成型坯体质量差。

〔×〕

77.拉坯要求泥料屈服值高一点。

〔×〕

78.注浆用浆料要求具有适当的触变性。

〔√〕

79.注浆坯料的流动性要好,含水量要少。

〔√〕

80.热压注成型的制品的尺寸较准确,光洁度高,结构紧密,不用枯燥。

〔√〕

81.滚压头的倾角大,那么滚头的直径和体积就大,成型时泥料受压面积大,坯体较致密。

〔×〕

82.适用于阳模滚压的泥料应是可塑性较好的,而阴模滚压时,泥料的可塑性可以稍差些。

〔√〕

83.阳模滚压适用于成型扁平,宽口器皿和坯体内外表有花纹的产品。

〔√〕

84.枯燥收缩大,那么易引起坯体变形与开裂。

〔√〕

85.普通长石质日用瓷从高温至750℃应缓慢冷却。

(×)

86.精陶质釉面砖一般采用二次烧成。

〔√〕

87.在成熟温度下,釉的粘度过小,流动性大,容易引起桔釉,针孔,釉面不光滑,光泽度不好等缺陷。

〔×〕

88.氧化气氛烧成时应注意控制空气的补充量,因此必须使窑内的气体总压力大于窑外的气体压力。

〔×〕

89.坯体的烧成温度就是坯体的烧结温度。

〔×〕

90.将坯体经窑炉高温处理,使之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而制得陶瓷的制品过程叫烧成。

〔√〕

91.生坯上釉后的烧成称为一次烧成。

〔√〕

92.生坯上釉的烧成称为二次烧成。

〔×〕

93.温度制度是保证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实现的条件。

〔×〕

94.压力制度是保证气氛制度和温度制度实现的条件。

〔√〕

95.烧成的低温阶段主要是坯体的加热和坯体剩余水分的排除。

〔√〕

96.烧成制度包括温度、气氛及压力三个方面。

〔√〕

97.烧成制度就是烧成的温度升降速度。

〔×〕

98.所有的瓷坯在复原气氛中的烧结温度均比在氧化气氛中高。

〔×〕

99.釉的熔点也就是釉的成熟温度。

〔×〕

100.对釉面砖来说,烧成温度就是烧结温度。

〔×〕

101.釉下彩比釉上彩彩烧温度高,故色调极其丰富。

〔×〕

102.窑内气氛对釉面的外表张力有影响,在复原气氛下的外表张力比在氧化气氛下的外表张力大。

〔√〕

103.烧复原气氛时,可以采用“提高复原介质浓度〞代替“延长复原作用的时间。

〔×〕

104.烧成过程是在称为“窑炉〞的专门热工设备中实现的。

〔√〕

105.在氧化气氛下烧成制品,隧道窑的零压位在烧成带与预热带之间;在复原气氛下烧成制品,隧道窑的零压位在烧成带与冷却带之间。

〔×〕

106.只要将窑炉控制好,在隧道窑中烧成的制品就可以在辊道窑中烧成。

〔×〕

107.窑具包括:

匣钵,棚板,窑墙,窑顶,窑车,燃烧室,辊道,推板,烟囱等窑体材料。

〔×〕

108.从釉层显微结构看,其结构中除了玻璃相外,还含有少量的晶相和气泡。

〔√〕

109.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由不同的晶相,玻璃相,气孔等构成。

〔√〕

110.莫来石是普通粘土质陶瓷的主晶相,是坯体的骨架。

〔√〕

111.瓷胎的显微结构决定了瓷胎的性能。

〔√〕

112.日用瓷胎的显微结构是不均匀的分相系统。

〔×〕

113.粘土质陶瓷胎体是均匀的多相系统。

〔×〕

114.在制作裂纹艺术釉时,使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的膨胀系数。

〔√〕

115.光泽度的上下决定于釉面对入射光线的漫反射强度。

〔×〕

116.瓷器白度反映瓷器外表入射光线在釉面上的漫反射光的强弱。

〔√〕

117.白度的上下决定于釉面对入射光线漫反射强度。

〔√〕

118.ZrO2和SiO2一样可提高釉面白度。

〔√〕

119.TiO2比Fe2O3更影响白度。

Fe2O3比TiO2更影响透光度。

〔×〕

120.原料中如果Fe2O3含量多TiO2而少,用复原气氛烧成会使观感白度增加。

〔√〕

121.釉面光泽度的上下表示釉面对入射光作镜面反射的能力,同时又表征釉面的平整程度。

〔√〕

122.对釉料粘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釉的组成和与釉烧温度。

〔√〕

123.釉的高温粘度越大就越容易析晶,结晶长大也困难。

〔×〕

124.当釉面承受张应力时,釉面会出现裂纹。

〔√〕

125.光泽度是衡量釉面对入射光线的透过能力,同时又表征釉面的平整度。

〔×〕

126.釉粘度过大,易产生釉面不光滑和橘釉等缺陷,釉粘度过小,易产生流釉、堆釉和干釉等缺陷。

〔√〕

127.在无光釉中,氧化铝与氧化硅的摩尔比在1:

3~1:

4。

〔√〕

128.结晶釉往往是粘度较大的釉。

〔×〕

129.相同组成的条件下,熔块釉的烧成温度要比生料釉的低。

〔√〕

130.在CaO–Al2O3–SiO2系统无光釉配方中,Al2O3:

SiO2=1:

3~1:

6之间为宜。

〔√〕

0.30K2O0.30Na2O

131.0.20ZnO0.35Al2O3·2.8SiO2釉比Al2O3·2.8SiO2釉

0.50CaO0.70CaO烧成温度更低些,热膨胀系数更大些。

〔×〕

132.影响复原气氛的介质主要是O2其次才是CO。

〔√〕

133.当a釉>a坯,釉层的收缩大于坯体的收缩,坯体受到了釉层的拉伸为张应力,而釉受到了坯体的压缩为压应力。

〔×〕

134.酸度系数是指釉组成中的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摩尔比,酸度系数愈大,那么烧成温度愈低。

〔×〕

135.通常可根据粘土原料中Al2O3/SiO2比值来判断耐火度。

〔√〕

136.釉的抗张强度远大于抗压强度。

〔×〕

137.结晶釉通常是在含氧化铝高的釉料中参加ZnO,TiO2等结晶形成剂使之到达饱和程度而制得的。

〔×〕

138.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时,釉面会产生龟裂和剥落。

〔×〕

139.釉的高温黏度越大,那么越不易析晶,结晶长大也困难。

〔√〕

140.酸度系数是指釉组分中碱性氧化物的摩尔比。

〔×〕

141.热稳定性是指陶瓷耐急冷急热的性能。

 〔√〕

142.釉上彩比釉下彩彩烧温度高,故色调极其丰富。

〔√〕

143.瓷胎中,玻璃相和莫来石相的提高,透光度提高。

〔×〕

144.颜料制备时,要进行煅烧,其目的是有利于粉碎。

〔×〕

145.对于可塑成型来说,一般希望可塑坯料应具有一个较高的屈服值,还要有一个较大的延伸变形量。

〔√〕

146.陶器分为粗陶器,普通陶器和细炻器。

〔×〕

147.墨彩是以黑色〔艳黑〕作为主要色料勾线,染色描绘画面的一种装饰方法。

〔√〕

148.以石英为主要熔剂的釉称为长石釉。

〔×〕

149.色釉是由着色氧化物与载色母体所构成。

〔×〕

150.为了提高陶瓷制品的机械强度,必须使釉具有比坯体稍低的膨胀系数,使釉处于压应力状态。

〔√〕

151.锆英石型颜料是着色氧化物和锆英石的固溶体。

〔√〕

152.一般复原焰下烧成的骨灰瓷呈白色,氧化焰下烧成的骨灰瓷显白中透绿色。

〔×〕

153.制备釉料时,颗粒磨得越细,对釉面质量越好。

〔×〕

154.精陶质釉面砖是一种外墙建筑材料。

〔×〕

155.釉的膨胀系数小于坯时易产生釉裂,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时易产生剥釉〔×〕。

156.精陶质釉面砖的吸湿膨胀是可逆的。

〔×〕

157.为了容易成型,生产劈裂砖的可塑坯料必须具有较低的屈服值。

〔×〕

158.墙地砖生产采用半干压成型时,所用的原料不过分强调可塑性。

〔√〕

159.长石质瓷是以长石作助熔剂的“长石—石英—高岭土〞三组分系统瓷。

〔√〕

160.骨灰瓷是以磷酸钙为熔剂,而磷酸钙的助熔作用是由于本身的低温熔融而引起的。

〔×〕

161.陶瓷颜料发色能力除与本身的性能有差异外,颗粒越细,发色能力越强。

〔√〕

162.提高球磨机的转速可以提高球磨效率。

〔×〕

163.喷雾枯燥造粒的粉料容重较小,压制成型时,坯体不易被压实。

〔×〕

164.青釉,天目釉,铜红釉均属于低温釉。

〔×〕

165.生料釉是以生料配方经混合细磨后再施釉的。

〔√〕

166.骨灰瓷通常属于高档日用瓷,除了瓷质细腻,呈玉质感,其热稳定也较好。

〔×〕

167.色坯是指陶瓷坯体整体着色的装饰方法,而化装土只是使坯体外表着色。

〔√〕

168.精陶的多孔性使其坯体暴露于潮湿空气或直接在水中洗涤时,吸收水分而引起坯体的吸湿膨胀。

〔√〕

169.变形是指产品翘曲不平或整体扭斜,不符合规定设计的形状。

〔√〕

170.一般的红色颜料如锆铁红,锰桃红,镉硒红等都可以用于高温烧成制品的装饰。

〔×〕

171.青釉是以含铁化合物为着色剂,复原焰烧成的一种高温颜色釉。

〔√〕

172.唐三彩是一种高温颜色釉。

〔×〕

173.古彩,粉彩,广彩都属于釉下彩。

〔×〕

174.丝网印刷的的装饰方法是属于釉上彩。

〔×〕

175.耐火度是表征材料虽已发生软化而没有全部熔融,在使用中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

176.由于釉面砖制品外表施乳浊釉遮盖坯体,因此对坯体质量没有什么要求。

〔×〕

177.长石釉是以长石为主要熔剂的釉。

〔√〕

178.在无色透明釉或乳白釉料中引入适量颜料即为色料。

〔×〕

179.变色釉是在不同光源照射下,釉面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

180.景德镇绢云母质瓷与北方长石质瓷比拟,景德镇瓷Al2O3含量较低,SiO2较高,碱性成分接近。

〔×〕

181.铜红釉的根底釉中应有低熔点氧化物,使釉的高温粘度大,以利于Cu2O分子的聚集。

〔×〕

182.6.α-半水石膏模型的强度大于β-半水石膏制作的石膏模型的强度。

〔√〕

183.振动筛是一种新型的超细粉碎设备,它是利用研磨介质在磨机内做高频振动后而将物料粉碎的。

〔×〕

184.用

-半水石膏制作的模型吸水率大,强度小,用

-半水石膏制作的模型吸水率小,强度大。

〔×〕

185.半水石膏有两种晶型,一为

-半水石膏,它是在1.3大气压,125℃左右的蒸汽压下蒸煮天然石膏而获得的。

二为

-半水石膏,它是在缺乏水蒸汽,一个大气压,160~170℃左右下抄制所获得的。

〔×〕

186.

-半水石膏的晶体较小,比外表积较大,调和水量较大且初凝,终凝速度快,故石膏模吸水率低强度高。

〔×〕

187.石膏浆的调和水量越多,模型吸水率越高,机械强度相应较高。

〔×〕

188.石膏模两个显著的缺点是强度不高和耐热性能差。

〔√〕

189.除铁器的作用是除去泥料中黄铁矿和菱铁矿等。

〔×〕

190.远红外线枯燥,是辐射枯燥的一种。

〔√〕

191.炻器具有高的机械强度,良好的耐酸性,差的热稳定性。

〔×〕

192.为保证匣钵在使用温度下体积的稳定性,匣钵必须在高于制品烧成温度下预先烧制〔√〕

三.选择题

1.高岭石的矿物实验式〔C〕。

C、Al2O3·2SiO2·2H2OD、3Al2O3·2SiO2

2.钾长石的矿物实验式为〔C〕C、K2O·Al2O3·6SiO2D、K2O·2Al2O3·6SiO2

3.化学式为3Al2O3·2SiO2 的化合物是〔 D 〕 D、莫来石

4.石质瓷瓷胎的相构成是-------------------。

〔B〕

A、石英-长石-高岭石B、石英-方石英-莫来石-玻璃相

5.粘土按成因可分为------------------------。

(C)

C、原生粘土与次生粘土D、次生粘土与高塑性粘土

6.粘土风化后残留在原地的粘土称为〔B〕

A、强可塑性粘土B、一次粘土C、高岭土D、二次粘土

7.坯料中的SiO2可由-------------------引入。

〔D〕

A、石英B、粘土C、长石D、以上三者均可

8.吸水后产生很大的体积膨胀的粘土矿物是〔D〕

A、高岭石B、伊利石C、叶蜡石D、蒙脱石

9.某种粘土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强,吸附能力大,吸水性强,吸水后体积膨大5~16倍,初步认定该粘土类型是----------------------。

〔 C 〕

A、高岭石B、伊利石C、蒙脱石D、叶蜡石

(A)

A、利于粉碎B、促进晶型转变C、减少收缩

11.自然界中的石英多数以〔B〕存在。

B、

-石英

12.

—石英≒

—石英的转变温度是-------------------。

〔B〕

A、163℃B、573℃C、870℃

(C)

B、高温时可以形成固熔体,温度降低时别离;C、在任何温度下几乎都不混溶。

14.长在生料釉中引入Na2O时可选用--------------。

〔D〕

A、碳酸钠B、硝酸钠C、硼砂D、钠长石

15.滑石属于〔C〕。

A、 可塑性原料B、瘠性原料C、熔剂原料D、化工原料

16.氧化钙是〔B〕A、软熔剂B、硬熔剂C、乳浊剂

〔D〕

A、坯料中塑化剂的粘度发生改变。

B、坯料的性质发生改变

C、坯料中液相量发生改变。

D、以上均不是

18.枯燥的体积收缩近似等于直线收缩的〔C〕

A、一倍B、二倍C、三倍D、四倍

近似线收缩的(C)

A、十倍B、一倍C、三倍D、六倍

知,某试样成型后的尺寸为a,枯燥后的尺寸为b,煅烧后的尺寸为c,烧成收缩率为(C)

C、L烧=

×100%D、L烧=

×100%

21.坯体在枯燥时发生收缩最重要的阶段是:

〔B〕

A、加热阶段B、等速枯燥阶段C、降速枯燥阶段D、平衡枯燥阶段

22.用可塑泥料的液限与塑限值之差来表示(A)

A、可塑性指数B、屈服值C、最大变形量D、可塑性指标

24.釉熔体的外表张力在复原气氛下比在氧化气氛下〔A〕

A、大于20%B、减小C、减少50℃

25.在烧成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坯体内碳酸盐的分解是在阶段(B)

A、水分蒸发期B、氧化分解和晶型转化期C、玻化成瓷期D、冷却期

26.当某陶瓷制品的

釉>

坯时,釉层应该承受的是〔D〕

A、无作用力B、剪切应力C压应力D、张应力

2和Z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