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3节公众参与课后练习鲁教版6.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0436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3节公众参与课后练习鲁教版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3节公众参与课后练习鲁教版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3节公众参与课后练习鲁教版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3节公众参与课后练习鲁教版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3节公众参与课后练习鲁教版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3节公众参与课后练习鲁教版6.docx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3节公众参与课后练习鲁教版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3节公众参与课后练习鲁教版6.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3节公众参与课后练习鲁教版6.docx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3节公众参与课后练习鲁教版6

第四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3节公众参与

情景导入

中工网2016年5月20日消息:

“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积极投身到“美丽西宁”建设和“保护”行动中来,主动参与植绿、护绿、赏绿活动,自觉维护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

”目前西宁特钢集团职工志愿者代表邢金州代表全省职工志愿者在西宁北山植树造林宣读了“关爱大自然,保护三江源”职工志愿环保行动倡议书。

当天,青海省总工会在西宁北山植树造林区举行了“关爱大自然,保护三江源”职工志愿环保行动启动仪式,来自全省的职工志愿者代表,青海省重工机械系统、西宁特钢集团的劳模志愿者代表等50多人,在西宁北山开展植树造林、拾捡垃圾、清洁环境活动。

尝试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为保护和改善环境做些什么?

提示:

宣传环保知识;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和谐共存等等。

目标导航

了解:

公众参与的含义和重要性

掌握:

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应用:

举例说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具体行动

一、公众参与的含义

1.含义:

环境保护中,任何公民都有依据一定法律程序,参与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

2.公民的环境权

(1)狭义:

公民在良好环境中生活和生产的权利。

(2)广义:

包括知情权、检举控告权和参与管理权。

二、公众参与中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1.态度

(1)必须具有正确的环境观念,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的和动机。

(2)要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基本意识。

2.责任

(1)要创造利于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

(2)要倡导利于环境保护的社会公益劳动。

(3)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提倡适度消费。

(4)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让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从理念到行动深入日常生活。

三、公众参与中应有的行为准则

1.实行家庭绿色消费:

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使资源和有毒原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到最少,在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从而保护环境。

2.参与创建绿色学校活动:

在学校管理、学校课程、学校环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方面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学校活动。

3.协助创建绿色社区

(1)绿色社区的概念:

具备了一定符合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社区。

2绿色社区, 的内容

1.教材P92“图4-3-1从太空看到的地球”

提示:

本图直观地反映了我们的地球是那样伟大而美丽,又是那样的渺小而脆弱,她给予我们生存空间,给予我们温暖,我们需珍惜地球,爱护环境,爱护生命,爱护生活。

2.教材P95“图4-3-5绿色学校模式示意”

提示:

在“绿色学校”中,学校管理方面:

由于采取师生共同决策等措施,促进了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建立,提高了环境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学校课程方面通过环境教育等,可以获得实现“绿色学校”的课程所需要的教育思想、教材和辅导资料、强化素质教育;学校环境方面:

设立垃圾分类回收箱、使用可降解塑料制成的清洁用具等,可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回收再生资源、营造优美环境,校园环境更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方面:

能够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学校师生方面:

有助于师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环境意识、知识、技能、态度、责任和行为等环境素养,使其在今后的个人、家庭生活和单位中更加重视环境问题;经济效益方面:

能够有效地通过节能、节水、节电、资源回收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事故隐患,减少浪费,节约学校财政开支,加强学校内部的管理;社会影响方面:

学校能提高自己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学校有机会获得极高的荣誉奖励,并能向当地、全国和国际宣传和交流自己的经验。

3.教材P96“图4-3-6绿色社区模式图”

提示:

绿色社区不仅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水节能和新能源等设施,而且绿色社区建设需要大家从点滴的日常小事做起。

平时大家要注意学习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培养环境法制观念和环境意识。

家庭装修力求实用简约,体现环保意识,降低室内环境污染。

家庭环境要适当绿化美化,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家庭用具尽可能使用节能型产品,如节水龙头和节水马桶等,节约使用资源。

使用无磷洗涤剂等环保清洁产品,减少污染排放。

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饭盒等。

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废旧物品充分利用。

车辆不乱停乱放、不毁坏绿地、爱护树木和公共设施,绿化美化社区。

积极参加社区的环保公益活动,自觉维护公共卫生。

可以说,如果社区里多数居民家庭环境是“绿色”的,生活习惯是“绿色”的,那整个社区也就能成为“绿色社区”了。

探究1 公众参与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为响应2015世界环境日“践行绿色生活”的主题,迎接第四届全国户外清洁环保公益活动,6月7日中午,阜阳市首届“户外清洁日”公益环保活动启动仪式在阜城清河广场举行。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迎接世界环境日净化大美阜阳”,当日志愿者们分别在林带路、文峰公园、东城墙路等地开展“户外清洁日”公益环保活动,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户外清洁环保活动。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身体会分析探究:

1.个人参与环境保护有哪些要求?

2.公众应具有哪些环境道德?

【例证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每年“两会”期间,环境保护都是两会代表和委员的关注“热点”问题。

全国政协还专门组织委员就资源大省绿色可持续发展召开了座谈会,并邀请有关部委和科研单位的官员和专家进行研讨,为资源大省加快实现绿色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材料二 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从“水养鱼”到“鱼养水”,中国政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的行政法规和环保法律,缔结并加入了国际公约30余项,我国环境保护资金投入逐年增加,有效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

(1)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从“水养鱼”到“鱼养水”的认识。

(2)我国政府为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做了哪些工作?

(3)作为中学生,为实现生态和环境的良性发展,应该做的是(双选)(  )

A.树立环保意识

B.参与环保活动

C.积极购买非生态标志产品

D.参加工作后再进行环保活动

答案 

(1)观念的转变标志着人类重新审视调整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①出台了行政法规、环保法律,缔结国际公约,体现了依法治理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原则。

②通过投资治理生态环境,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3)AB

【练习1】

下列关于公众参与的正确说法是(  )

A.家庭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最基本的组织

B.公众参与必须具备正确的环境观念

C.公众参与高消费会促进经济发展,带来经济繁荣

D.公众参与就是个人的参与

答案 B

解析 注意正确理解公众参与的含义,公众参与包括一切与环境保护工作有关的单位、部门、群体和个人。

.个人参与环境保护的要求

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重点在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上,在了解了各种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危害之后,要求个人内省自身应该在环境保护中应有的态度,应担负的责任以及应采取的行动,并将学习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应理解为什么环境保护需要公众参与和如何参与。

理解绿色产品、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绿色学校、绿色小区的含义。

生产领域(包括工业、农业、交通、第三产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公众已有较为充分的认识,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批判。

而生活领域(居民生活等)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人们还有一些错误的环境意识,如享乐主义、过度消费,认为个人造成的污染很小,无碍大局。

个人行为单独来看对环境的影响很小,但如果是一个村庄、一个小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的人,那么对环境的影响就十分巨大了。

所以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是非常重要的。

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心,“面向全球,立足本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公众参与中应有的环境道德(主要内容)

内 容

行为举例

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不随地吐痰、随地乱扔乱倒废弃物,节约用水、用电、用纸,慎用清洁剂,禁止露天烧烤,利用可再生能源,做“公交族”“自行车英雄”,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绿色消费,

环保选购

认购“环保标志”产品,用无氟制品、无磷洗衣粉、环保电池,选绿色包装,购买绿色食品

重复使用,

多次利用

少用一次性制品,少用塑料袋,自备餐盒,少用一次性筷子

分类回收,

循环再生

回收废塑料、废电池、废纸、生活垃圾、再生绿色肥料和各种废弃物,战胜垃圾公害

保护自然,

万物共存

拒食野生动物,拒用野生动物制品,不猎捕和饲养野生动物,制止偷猎和买卖野生动物的行为,做动物的朋友,善待生命,不买珍稀木材用具,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草,随手铲拾宠物粪便

探究2 公众参与中应有的行为准则

2016年4月5日中国经济网讯:

绿色消费是绿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文化教育、绿色社会管理、绿色社会风尚都是绿色发展的组成部分,都必须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都必须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绿色发展最根本的特征是:

节约资源、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应该体现在的各类人群的各类消费活动中。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和人均资源拥有量不足的国情,决定了绿色消费对于中国的重要性特别突出。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1.什么是家庭绿色消费?

2.创建“绿色学校”有哪些效益?

【例证2】

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夏季,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分布着烧烤羊肉串的摊点,旺旺的木炭火把路边的绿化树都烤黄了,让人不禁联想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诗句。

材料二 漫画:

我们仅仅是在吃“烧烤”吗?

材料三 每年世界环境日的时候,环保志愿者们都走向街头进行环保宣传活动。

多数的人群仅对活动派发的礼品感兴趣,对环保知识却无人问津。

很多行人将志愿者们派发的宣传单随意乱扔,充分显示了群众对环保知识的冷漠。

(1)两则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炭火烤焦了绿化树带来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众参与环保的基本态度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我们在参与现代环保的活动中,应抵制哪些不良行为?

(答4条以上)

答案 

(1)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意识淡薄,环保工作任重道远

(2)城市绿化遭到严重破坏,降低了城市绿化的环境效益,其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导致城市环境出现严重问题

(3)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4)①随地吐痰,随意向周围环境投放废弃物;②购买一次性商品;③浪费水、电、纸张等;④践踏草坪,乱吃野味、烧烤等;⑤在风景区乱涂乱画;⑥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砍滥伐林木等不良行为。

【练习2】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时尚的名词。

“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

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颜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答案 A,

.家庭“绿色消费”的主要内容

家庭“绿色消费”是保护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