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0401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2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docx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docx

学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

最新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你选出的答案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下列过程发生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生石灰溶于水B.

利用风力发电C.

食物的消化D.

塑料的合成

2.化学变化伴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苏打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B.吃紫菜海带、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

C.霉变的花生、大米易滋生黄曲霉毒素损害人体的肝脏

D.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坏血病

3.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C.填埋垃圾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D.含氮、磷污水超标排放,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4.近期,国家食药监总局抽检南宁市的温氏三黄鸡,检出呋喃唑酮,该物质对人体肝、肾刺激大,造成体内糖代谢及神经病变作用,已知呋喃唑酮的化学式C8H7N3O5,下列有关该物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呋喃唑酮由四种元素组成

B.呋喃唑酮碳元素含量最高

C.呋喃唑酮属于有机物

D.呋喃唑酮中碳元素与氮元素质量比为8:

3

5.氢气是21世纪极有前途的新型能源,是各国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制取和安全高效使用氢气,是课题的关键,以下研究方向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寻找特殊材料,安全高效储存氢气

B.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更多的化石燃料,利用其燃烧放热,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D.寻找新型催化剂,常温下分解水制取氢气

6.金属铯是一种金黄色,熔点低的活泼金属,是制造真空机器、光电管等的重要材料,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

B.铯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铯的原子序数为133

D.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8.在棉花中放一些过氧化钠,再向棉花球滴加水,发现棉花球燃烧,发生反应为:

2Na2O2+2H2O=4NaOH+X↑,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物质X的化学式是O2

D.火灾现场有过氧化钠不能用水灭火

9.下列除杂实验(括号内为杂质)中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

A

CuSO4溶液(H2SO4)

CuO

加入过量的CuO,充分反应后过滤

B

Fe(Fe2O3)

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C

CaO(CaCO3)

H2O

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D

CO2(O2)

C

通过灼热的碳层

A.AB.BC.CD.D

10.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7

0

3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

C.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

D.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智能手机耗电量大,移动充电宝应运而生,如图是一款一定充电宝的示意图:

(1)图中所示物体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写一种即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2)给移动充电宝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______能.

(3)制造充电宝外壳使用的材料属于______(填“热固性”或“热塑性”)材料.

(4)电池从早期的干电池发展到现在的燃料电池、锂电池等,由此请你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______.

12.竹炭包(如图1)质地坚硬、通气性好、具有良好的吸附甲醛、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并能释放天然矿物质,促使植物生长,净化空气.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色.

【设计实验】所用装置如图2所示.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2)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

(3)B装置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_.

【结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反思与拓展】

(4)这套装置还存在不足之处是______,请你设计解决的方法______.

(5)依照图2流程,用F装置替换E装置,欲进一步验证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你认为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______.

【拓展应用】

竹炭细密多孔,竹炭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淤、去污等功效,下列有关竹炭牙膏的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可除衣领袖口等处的汗渍

B.不能除去牙齿中的污渍

C.虫咬、灼伤可消炎止痛.

13.用金属铁制备自来水新型消毒、净水剂K2FeO4的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的溶质是______(写名称);写出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3)固体B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4)反应③中沉淀与H2O2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4.为了比较金属锰铝铜三种金属活动性,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锰(Mn)是银白色金属.

【提出猜想】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①:

Mn>Al>Cu

猜想②:

Al>Cu>Mn

猜想③:

______.

【实验过程】

取质量相同、表面积相同的Mn、Al、Cu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后,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等体积10%的稀盐酸.

【实验现象】

金属

Mn

Al

Cu

实验现象

锰表面产生气泡缓慢

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______

【实验结论】猜想______成立(填序号).

【问题与反思】已知锰可以与盐酸发生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已知在该反应的生成物中锰元素显+2价).

【拓展延伸】

若比较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一般除了采用酸以外,还可以将打磨过的锰片放入______溶液中,观察现象,加以判断.

1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钡溶液的烧杯中,发现无明显变化,对于烧杯中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组同学提出不同的意见:

【提出猜想】

猜想1:

HCl和BaCl2

猜想2:

HCl、Ba(OH)2和BaCl2

猜想3:

只有BaCl2

你的猜想是______(填化学式)

上述猜想中,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阅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表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结论

a.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变化

猜想3正确

b.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碳酸钠溶液

先有______产生,再有______产生.

猜想1成立

【实验反思】

(1)小王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步骤a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

(2)为了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除了使用酸碱指示剂外,请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______

______

除了以上使用的试剂外,你还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类别的试剂或方法是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

16.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黄铜样品(铜锌合金)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克,再用100.0克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

(1)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2)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你选出的答案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下列过程发生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生石灰溶于水B.

利用风力发电C.

食物的消化D.

塑料的合成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生石灰溶于水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利用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食物的消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塑料的合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伴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苏打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B.吃紫菜海带、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

C.霉变的花生、大米易滋生黄曲霉毒素损害人体的肝脏

D.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坏血病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常用盐的用途;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分析】A、根据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紫菜海带、碘盐所富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

C、根据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

【解答】解:

A、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所以小苏打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故A说法正确;

B、紫菜海带、碘盐等中含有碘元素,所以食用海产品、加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故B说法正确;

C、霉变的花生、大米易滋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素可损害肝脏,诱发肝癌,故C说法正确;

D、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和生活,也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因此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就成了中考的热点之一.

 

3.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C.填埋垃圾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D.含氮、磷污水超标排放,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

【分析】A、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B、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C、根据填埋垃圾也会导致水污染分析;

D、根据氮和磷含量超标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进行分析.

【解答】解:

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除去色素和异味等,不能减少钙镁离子化合物的量,不能使其软化,故A错误;

B、过滤只能除去天然水中不可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所有的杂质,故B错误;

C、填埋垃圾会导致地下水污染.故C错误;

D、氮和磷含量超标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之一,所以含氮、磷污水超标排放,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净化、水的污染和防止污染的知识,难度不大,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