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宗教与文学的特殊关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36384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0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学史上宗教与文学的特殊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国文学史上宗教与文学的特殊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国文学史上宗教与文学的特殊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国文学史上宗教与文学的特殊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国文学史上宗教与文学的特殊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史上宗教与文学的特殊关系.docx

《中国文学史上宗教与文学的特殊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史上宗教与文学的特殊关系.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学史上宗教与文学的特殊关系.docx

中国文学史上宗教与文学的特殊关系

中国文学史上宗教与文学的特殊关系

饶宗颐

  “宗教”一词意义出于对神虔敬的表示,西周彝铭中有“敬德”一词可以比方。

人的宗教理想(ideálreligceux)是“法”Loi(希伯来称forah)——神的秩序(ordredivin)的认识与奉行,神的意旨(volontedivine),其本质就是正直、公道(justice,希伯来称sedhek)。

殷代龟和骨的占卜刻辞,最新统计近六万片,几乎每片都出现“贞”()字,亦写作鼎,贞是“问事之正”,指通过占卜手续,由神的指示取得“正”的答案。

  一般把它只说作“问”,而忽略了“正”之终极一义,只是片面的理解。

吉的占卜叫作“恒贞”,在《包山楚简》中“恒(贞)吉”的成语,比比皆是。

“恒贞”又称“永贞”,是太祝所冀求的神所宠赐的福祉(bénédiction,希伯来称berakhah)。

所以“贞”的含义可相当于sedhek,是殷周以来占卜神学上一个极重要的观念,我另有专文《贞的哲学》讨论之。

  中国原始宗教上事神的角色,依照楚国观射父谈话的分析,有宗、祝、巫、史四种重要人物。

表之如下:

  宗——管上下之神祇、氏姓所出。

《尚书》,伯夷作“秩宗”,即此。

  祝——即太祝,能知山川之号、宗庙之事,《周礼》说“太祝掌祈福祥”。

《说文》:

祝,祭主赞词者。

  巫——主接神。

  史——主安排神的位序。

(《楚语》“家为巫史”句韦昭注)

  祝的地位较高,须有先圣之后有光烈者“方可充任”,他的职掌最接近文学之事。

《周礼·春官·太祝》下云:

  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贞。

六辞者:

祠、命、诰、会、祷、诔。

  殷卜辞里面,宗、祝、巫、史等官名均出现,足证其说之可据。

太祝负责六辞,由他执笔拟撰赞词来“求:

恒贞”而取得福祉,六祝之辞共有六种文体,都和祭事有关,这即是中国文化上文学与宗教特殊关系最深之一例。

六种文辞已有孙诒让的《周礼正义》的详细考证。

现在可以补充的有不少出土的文书可以帮助解说。

  祠:

《说文》“春祭曰祠。

品物少,多文辞也。

”像秦简有“马禖祭祝辞”。

  命:

铜器铭文中有“出厥命”一类字句,如“永盂(西周恭王器)叠见之。

”——此例极多。

  诰:

如《何尊》(成王时器)前言“王宗小子”下言“廷告于天曰……”结云“王咸”。

即诰的异文(用唐兰说)。

此铭可说是诰辞之具体例证。

《尚书》中的《盘庚之诰》、《大诰》、《康诰》均是。

文内有时渗用“乌虖”(呜呼)之感叹词,是带警惕性,有浓厚情感的文书。

  会:

指会盟、誓戒之文,如《侯马盟书》、《诅楚文》之类。

  祷:

铜器铭辞之末,多系祝嘏祈永命之语。

如《簋》其例常见。

  诔:

对死者之纪念文字。

《左传》鲁哀公之诔孔子是有名之一例(哀十六年)。

  太祝的六辞可说是祭祀文学,祀与戎是国之大事。

曹丕说过“文章,经国之大业”,这一类配合国家典礼的文学作品,在古代大都出于太祝之手,是“经国”性质的文章,可惜文献资料保存不多。

现在出土文书的长篇文诰,像《墙盘》的历述先德、《中山王衅壶铭》的告诫嗣王,都是语重心长、义正词严的作品,与尚书典谟训告之文可相媲美。

  中国文学的主要观念,最早为人提出的要算“志”和“德”二者,“诗言志”之为中国文学思想的最早观念,一般文学批评史言之已详,为大家所熟悉;太祝六辞中的诔,亦是“道志”的文字。

《墨子》说:

“诔者,道死人之志也。

”(《鲁问篇》)“诗言志”指生人借诗来表达自己的意向,是作者的感受通过韵文的诗来表现;“诔道志”则是代死人来称述,剖明死者的内心之所寄托。

有时“诔”与“谥”一样为君对臣属死后的一种评价。

不过“谥”与“诔”不同,“诔”以道志,而“谥”以表“德”。

诔与谥是对一个人死后的总结性的称述,有褒有贬,要恰如其分。

孔子死后,鲁哀公对他的诔词有些不妥的地方,引起孔子学生子贡有“失志为昏、失所为愆”的非难和讥议。

因为不能把孔子的志业说得恰切的缘故。

古代文学,言志之外还有述德一端。

春秋传云:

“诸侯相见,号辞必称先君。

”彝铭多数称述先德。

最好之例证像西周的《师鼎》先言:

“臣朕皇考穆王,用乃孔德,余小子肇淑先王德,夙夕由先祖刺(烈)德。

”又云“皇辟懿德”、“用厥刺祖卪(节)德”。

连续用许多德字,“德”观念的出现可追溯到夏代,墨子引古文尚书《禹之总德》云:

“不慎厥德,天命焉保。

”(《非命》下)《尚书》言皋陶迈种德。

到了西周“敬德”一词成为普遍套语。

《墙盘》说:

“上帝降懿德。

”美德是上帝所降给的。

《周书》警戒王者失德则天命不能保,似即发挥夏代尚德的旧训。

个人方面亦以敬德为主,谥即所以表其德,把一生的积累德行做一总结。

子孙对先人的德行必须作为榜样,永远不忘记,所以文学上亦产生了“述德文学”,与“言志文学”并行,后代陆机的《述祖德赋》、谢灵运的《述祖德诗》,便是它的支流,谈中国文学观念的人,只谈言志而没有谈述德,这是很遗憾的!

  文学对于死者的称述与祭礼及丧礼有密切关系。

《荀子·礼论》云:

“祭祀,敬事其神也,铭、诔、系、世,敬传其名也。

”这些铭诔文章原属丧礼的一部分。

《楚辞》的《招魂》、《大招》亦然。

刘勰说:

“招魂可谓祝辞之组也。

”它是对死者的追悼文字,应亦是与述死者的志之诔辞同属太祝的文学体系,有人称之为巫系文学,巫只是为死者招魂而已,不同太祝之主司文学,其说不甚妥当。

刘师培谓“中国文学起于巫祝之官”,只说中了一半。

  中国原始宗教的规律与生活,儒家之说,以一个“礼”字概括之,礼本是一种事神致福的社会性行为。

礼制为祭祀、会盟、宴饮、朝聘等系列划分等级的仪节。

古代的主要祭品有“二精”之说,“二精”灵龟的信仰,在7000年前贾湖遗址出有加工龟甲上刻三个类似甲骨的文字,安徽含山淩家滩的玉龟中置玉版,说明龟卜文化源远流长,非始于殷人,显示其尊神及率民事神的程度。

所有祭祀活动的记录,一言以蔽之,无非是占卜文字,“占”亦是文章之一体。

刘勰已言之。

殷代龟卜之外,还有筮卦,用数字来表示阴阳。

殷代已有六十四卦,镌刻于各种骨、石、陶、铜器之上。

马王堆帛书的周易,卦名与卦序与今本不同,例如乾卦作键,键是锁之牡者(阳性之key),因为乾坤是易的门户,辟户为乾,故借键为之。

卦的命名包有抽象与具体的相生相反的对比意念,充分运用文学上的比兴之类推思维方式。

“比”是譬喻(analogicalmodeofthinking),“兴”是借具体事物以引起他人的警悟、理解。

比与兴二者大量引用间接的隐喻,而非直接的换喻,以义类推。

一卦可代表许多事物,引起占卜者高度的联想作用,易卦的推理几乎是一种文学手段。

古代中国占卦而外又有占梦,与巴比伦相同。

周礼太卜所掌又有:

“三兆、三梦以觇国家之吉凶,以诏救政。

”三兆等原亦有颂,皆千有二百,应该算是文学作品,可惜都已久佚不传了。

  占卜文学在古代宗教记录是一大宝库,殷、周人占卜不止用一种,何以既用龟卜,同时又要筮卦?

它的道理,在《洪范》中有详细的说明。

目的在于取得天和人一致的同意,名曰“大同”。

凡谋事必卿士从、庶民从、龟从、筮从,几方面都取得agreement,天、人共同支持,然后决定执行。

《洪范》一文过去受到许多人的怀疑,现今细读,与出土资料尚吻合。

殷代烦冗的祭祀及占卜手续,到了周人手上,加以重大改革。

殷有统一大神,即帝与上帝作为一切自然界的主宰。

周人似乎取自夏人所尊的“命”,再与“天”结合,提出“天命”观念来证明他代殷取得政权的合法性。

(马王堆帛书《经法》云:

“黄宗受命于天,定立于地。

”则溯源至黄帝)强调有德然后有位,失德必失其位。

西周文诰处处发挥这个道理,“天”的地位和“天”对人的影响力至此得到绝对的确定。

“天示象,现吉凶”,天地间灾异现象的产生,由于人主有过失,故天显示凶的预兆,王者如果能修行德政可以补过。

周礼所谓“以诏救政”,“救”即是“补救”的意思。

这样叫作“救政”,当时人们相信天人之间有绝对的因果关系。

  周人采用尧的礼教,大大揭橥礼的重要性,一切人事活动的秩序以礼为核心。

《礼记》称“周尊礼尚施”,和殷人的“尊神(尚祀)”、“先鬼而后礼”是宗教施为上的一大转变。

孔子本是殷人后裔,但他奉承周人之教,处处以礼为重,他说:

“吾从周。

”他作《春秋》即是“博文约礼”的实践表现。

《左传》注家都认为孔子修《春秋》,约以周礼,意思是说:

按礼以正之,以定人伦之是非。

《春秋》之文字极为简质,其旨数千,即是“约之以礼”的实例。

可是孔子说“天道远人道迩”,舍其远而取其近,《论语》中“天道”只有一见,孔子所重在于人事道德行为,宗教意味已大大减少。

马王堆本《系辞传》后面有《要》一章,记孔子与子贡的问答,孔子说他之学易和卜筮者不同。

他说:

“我观其德义耳。

”“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

”孔子学易归宿于“德义”。

注重在义理方面,这是他学易的态度。

儒家自孔、孟喜欢谈仁,以人学为主,他们没有建立宗教的野心,使到后来儒家始终不能成为正式的宗教。

  “道”的抽象观念,兼有天人而义较浑圆,可以训始训大训虚训理,《管子·心术》:

“虚无无形之谓道。

”老子云: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故张揖《广雅》中训“大”之字,道排列于首位,在天地之前。

《庄子·缮性》:

“道,理也。

”帛书《经法》最后一篇为《道原》,描写宇宙生成的起讫,始于“恒无”而终于“恒一”,提出“一”为道之本。

又《成法》篇云:

“一者,道其本也。

”后来因有“大一”之名产生,“主之以大一”是老、庄共同的主张。

到了淮南子遂作《原道》篇,他又说:

“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大一。

”(《诠言训》)这一派形成道家的主流,他们竟把儒家的礼、乐说成“出于大一”,如《吕氏春秋·大乐》和《礼记》的《礼运》都有同样的说法。

以后“大一”给神化了,可以下行九宫。

这是道家的统一抽象神,比“帝”又推进一步了。

  还有从天地间的大气体会出来,以“气”是万物的动力的说法。

庄子说:

“伏羲得之,以袭气母。

”《说文》:

“羲,气也。

”羲的本义即是气。

《楚帛书》气字作,伏羲作雹戏,《易传》以为画卦始于伏羲,又谓:

“一阴一阳之谓道。

”伏羲是元气的创造主,以后易学家及道家无不尊伏羲为祖师。

  道和气两个抽象观念,后来文学家都充分加以利用,刘勰著《文心雕龙》首列《原道》,云:

“圣因文以明道。

”唐代韩愈亦著《原道》。

他的朋友柳宗元亦言:

“文以明道。

”其学生李汉说:

“文者,贯道之器。

”以后许多文学批评家都主张“文以载道”,其实,庄子书中已有“道可与载”的句子。

  至于“气”,孟子有“志,气之帅;气,体之充”之说。

春秋时,屠蒯说:

“味以行气。

”(左昭九年)其后曹丕遂主张“文以气为主”(《典论》),韩愈亦言:

“气盛则言之高下皆宜。

”这些人所共知,不必深论。

这一文学观念,无不以儒、道思想为其骨干,而道家尤为重要。

  宗教思想之与文学,就好像一物的内蕴与外廓互相依存着表里的关系。

宗教必待文学而后有高度的表达,文学作品因时代而转移,必借宗教思想来充实它的内容。

东汉以后,佛教输入中国,中国文化起了极大的变化。

道教的茁长,亦吸取佛教思想架构各方面作为其养料,创造出许多新型的作品。

举例言之,中国古代没有创世纪形式的长篇文字,史诗更不待论。

晋时,王浮作《化胡经》,《十一变》词中乃有“洪水滔天到月支,选擢种民留伏羲”之文,伏羲竟成为chosenpeople了。

此后《元始上真众仙记》引《真书》有盘古真人开辟天地之说,其实剽窃儒书,变本加厉!

佛教徒刘勰居定林寺,娴习“文字般若”(prajnaofletters),著《文心雕龙》从“正”(mārga)见立论,调和文、质两极,矫正当日齐梁“文章且须放荡”之偏见,故刘勰知机,誉其“识具圆通”,开阳儒阴释之先路。

  若夫文学心灵的培养,取资于宗教为常见之事。

文学家不一定有某种宗教的坚定信仰,儒、释、道三教著述,既多所涉猎,自然对他们的思想起了渗透的作用。

以唐、宋诗人来说,王维山水诗中充满禅悦意味。

李贺诗中用许多“生”、“死”字眼,有人以为是受到《楞伽经》的影响。

苏轼的浸淫道书,黄山谷对禅宗的深入,都是重要的例子。

他如文学手段在宗教家手上多方运用,王梵志之于偈颂式五言诗,全真教徒之采取词牌,甚至改易词调的原名,自创新格,各极其胜,互相采获。

宗教家如何利用文学作为其宣传工具,中国人对宗教采取宽容态度,各教彼此间的互相渗透,更是常见的现象。

本文但揭其大要,侧重古代,以溯源为主体,至于详细分析,非另著一书讨论不可,唯有期之异日矣。

原载《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五,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3年10月

 

    一代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90高龄了,又是家住校外,但每个月仍要坚持来学术馆三趟,进行研究工作。

中新社发

饶宗颐

目录

∙•生平简介

∙•同乡评述

∙•学术研究

∙•获勋简介

∙•世人评说

∙•年表简编

∙•著述要目

∙•作品简介

(1917—)

 

生平简介

饶宗颐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

香港大学副校长曾这样评价他:

“香港如果出了一个饶宗颐,就不会是文化沙漠了。

”而他又是以“辛苦待舂锄”来谦虚地评价自己一生成就的。

饶先生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

生于广东潮安。

字固庵,号选堂,广东潮州人。

幼耽文艺,18岁续成其父所著潮州艺文志,刊于领南学报。

以后历任无锡国专、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大学等教授。

1949年移居香港,任教香港大学,并先后从事研究于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又在新加坡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任职教授。

1973年回香港,任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及系主任。

饶教授于1962年获法国汉学儒莲奖,1982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后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誉讲座教授。

1993年为上海复旦大学顾问教授。

饶教授学术范围广博凡甲骨、敦煌、古文字、上古史、近东古史、艺术史、音乐、词学等,均有专著,出版书40种,学术论文过三百篇。

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

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

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

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录书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

饶宗颐家中“天啸楼”藏书达十余万卷,为当时粤东最富盛名的藏书楼。

 

同乡评述

同乡林伦伦对饶先生的评述:

先生“业精六学,才备九能”,迄今已出版著作50余部,发表论文400多篇,在敦煌学、甲骨学、词学、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书画、音乐、韵学诸方面都有了不起的成就,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

饶宗颐先生,字固庵,又字伯子、伯濂,号选堂。

饶先生的父亲在家中排行第三,名宝璇,字纯钩,后改锷,号钝鹿,又号兹园居士。

饶锷老先生毕业于上海法政学校,参加过南社,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学者,曾著《〈佛园记〉疏证》、《王右军年谱》、《慈禧宫词百首》、《潮州西湖山志》等。

饶老先生还是位豪侠儒商,在潮州开有钱庄,喜藏书,好名流,青年进步作家冯印月等人都曾得到过他的支持。

饶老夫人蔡氏出自名门,祖父蔡一桂,清同治任资政大夫,父蔡子渊进士出身,户部主事。

在这样良好的家庭环境中,饶宗颐先生从小就培养了好学多思的性格,儿时喜读《三国》、《封神》、《三侠五义》一类古典小说。

6岁始习书法国画,尤爱画佛像。

至10岁,能诵《史记》,历阅佛典经史诗词曲赋。

11岁从画家杨栻学习绘画山水、花鸟及宋人行草。

期间将杨家所藏的任伯年名作一百多幅都临摹了一遍,为书画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学术研究

■《潮州志》

1946—1949年饶宗颐总纂的《潮州志》由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补编重刊,编印工作业已告竣,于8月3日正式出版,为建设文化潮州献上一份厚礼。

  去年8月3日,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教授签署委托书,嘱托潮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补编重印《潮州志》。

在市领导关心支持下,市志办组织众多文史专家和热心史志人士辛勤耕耘,终于在一周年后完成补编重印工作,样书即由市主管史志工作的领导专程敬呈饶宗颐教授。

  重刊的《潮州志》是一部鸿篇巨著,全书按1949年已刊行版式编为10册,4400页,230多万字,合为《古瀛志乘丛编》一大集,将于近期向海内外发行。

重刊的《潮州志》补编卷首一册编入4篇序文:

民国时期曾任铁道部长、广东省文献会主任叶恭绰1949年夏撰写的《潮州志序》,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2004年8月撰写的《重印〈潮州志〉序》,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主席陈伟南2004年7月撰写的《重印饶氏〈潮州志〉序》,饶宗颐2005年6月撰写的《重刊〈潮州志〉序》。

  原已刊行20分册按原版式扫描重印,编为第一至第六册。

第一册为沿革志、疆域志、大事记;第二册为地质志、气候志、水文志、物产志三·药用植物、物产志四·矿物、交通志;第三册为实业志一至四,六、七,即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商业、金融等专志;第四册为兵防志、户口志、教育志;第五册为职官志;第六册为艺文志、丛谈志。

新补五个志稿编为第七、八册,第七册为山川志、实业志五·工业、民族志;第八册为风俗志、戏剧音乐志。

补编志末一册,编入潮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沈启绵撰写的《重刊〈潮州志〉后记》,黄继澍根据档案资料撰写《潮州志纂修经过》,并附录部分修志档案资料复印件。

  这部补编重印的《潮州志》填补民国时期按旧府地域新编大型志书的空白,是原潮州府地域一部承先启后的治书信史,为当代编修地方志树立承先启后、创新体例、典式垂范的丰碑,为潮州历史文献库增添宝贵典籍,为潮学研究提供翔实的史志资料,为潮州历史文化名城增辉。

饶氏在当代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可简明概括为如下三点:

(一)本世纪自王国维以来的中国传统人文学术研究,一个大的趋向即如何在乾嘉诸老的基础上再向上一层。

向上之路,依学者个人的天资禀赋与治学风格、学术背景的差异而呈现不同面貌。

如陈寅怡先生以史论擅胜,钱钟书先生以文心见长等等。

但总的精神是地下文物与纸上文献互证、异族故书与吾国旧籍印证以及外来观念与民族学术融合。

这一总的精神,是中国传统学术经由二十世纪的社会科学洗礼、锤炼其学术性格,然后重返中国传统学术文史哲不分家的返本开新之路。

由分而合,正是中国人文学术的内在生命所使然。

饶宗颐经其特殊的个性聪明才智,正是处于此一学术潮流中的前线人物,其成绩足以与当代一流大师相颉顽。

(二)由于1949年至1978年的特殊时代因素所造成的闭关锁国状况,尤其是文革十年动乱对于中国文化的疯狂践踏,中国人文学术研究缺乏应有的成就与活力。

而这一段时期,正是饶氏学问生命的精进期,也正是他成长为中国与海外汉学研究不多的桥梁人物之一的时期。

譬如,一九五六年,饶宗颐发表《敦煌本老子想尔注校笺》,将伦敦所藏这部反映早期天师道思想的千载秘籍,全文录出,兼作笺证,阐明原始道教思想。

其后不久,法国的中国宗教学权威康德谟即以此书教授诸生,以至引发后来欧洲道教研究的长期计划。

在二十一世纪的“东学西渐”史中,饶宗颐是一个重要的开风气的人物。

如果说,二十一世纪的东学西渐必资延续下去的话,饶宗颐的学术位置亦将因此而显出其重要意义。

(三)饶宗颐在学术上与艺术上的造诣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准,他集学问与艺术为一身,以其博洽周流、雅人深致的境界,成为当代罕有的国学宗匠。

同时,他的文化世界具有自信、自足、圆融、和谐的特点。

整个二十世纪,一般知识人都觉得一定要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新派”与“旧派”之间做选择的时候,他却没有一种焦虑与困惑。

他的世界里,东方与西方没有鸿沟,古代与现代之间没有裂罅。

饶宗颐的学问、艺术与文化人格、与香港一地有极为重要的相似性。

是特殊的地缘所造就的学术文化史现象。

这一范式所树立的标格,将对于未来的中国学术具有重要启示意意义。

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

绘画方面,擅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而有自己面目。

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影响颇大。

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录书兼采谷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

饶宗颐教授是“当今集学术和艺术于一身的一代英才”,他的书画艺术秉承了中国明清以来文人书画的优秀传统,充满“士夫气”,是当今社会难得的“学者型”书画艺术家,他的山水画写生和人物白描,独具一格。

他的国画题材广涉山水、人物、花鸟,有传统流派的摹仿,有世界各国的风光写生,更有自成风格的创作。

书法方面,植根于古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各家豪纵韵趣,隶书兼采壳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真草隶篆皆得心应手,从大幅中堂、屏条、对联到方寸空间小品,风格多样,而沁人心扉的书卷洋溢于每件作品之中,是名副其实的文人书画。

饶宗颐教授先后举办过多次书画展,出版了很多书画集,每次都引起轰动,引来无数赞誉声,他的作品已为世人所共知,并成为书画收藏家搜寻的对象。

早在1994年9月7日《饶宗颐教授书画展》在北京中国书画研究院展览馆揭幕时,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曾亲临剪彩,首都各界知名人士有200多人出席,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给予了重点报道。

除了诗词和书画,饶宗颐在音乐上也有着一定造诣。

音乐文学以及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是饶宗颐的重要学问领域,于此建树甚多。

然他不仅是一个音乐史方面的学者,还是一个资深的古琴家。

饶宗颐蓄有古琴数张,其中一张是北宋郭之所藏“万壑松”琴,关于这琴他曾有《凄凉犯》词咏其事。

早年由于研究词曲音乐的关系,饶宗颐对于古琴艺术渐渐入迷,50年代从岭南古琴名家容心言先生习指法,终有所成就。

并对琴谱、琴史产生研究兴味,在这方面也有大成,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宋季金元琴史考述》,此文可谓中国近现代第一部系统论述古琴艺术发展的断代史,发表后为海内外学者和古琴家所传诵。

 

获勋简介

饶宗颐教授历年获奖及荣衔表:

1946年广东省文献委员会委员;1962年法国法兰西学院汉学儒莲奖;1963年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永久会员;1974年法国远东学院院士;1979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高级研究员;1980年巴黎亚洲学会荣誉会员,该会是欧洲最古老亚洲学会;1982年香港大学荣誉文学博士;1982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1982年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荣誉讲座教授;1986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讲座教授;1987年香港大学中文系荣誉讲座教授;1993年12月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人文科学博士,为该院建院125年颁授的第一位人文科学博士;1993年12月法国文化部文学艺术勋章;1994年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潮学研究特别奖,饶教授将全部奖金捐赠香港中文大学敦煌吐鲁番研究中心;1997年北京大学开设之原校长汤用彤学术讲座首位主讲教授;1998年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国学大师荣衔,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首任荣誉院务委员。

学术地位与影响:

饶宗颐教授对于敦煌学、甲骨学、古文字学、考古学、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文学艺术史及世界比较文化史等方面的学术影响,已有季羡林、李学勤、钱仲联、姜伯勤、李联升等中国著名学者以及戴密微、池田温、吉川幸次郎等海外汉学家著文评价,收入香港三联书店《论饶宗颐》一书(1995年出版)。

 

世人评说

  专家叹服:

“只要触角所及,饶宗颐莫不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饶宗颐的谈话,昭示了这位饱学之士对“国本”始终怀有一颗敬畏之心。

他在1959年出版的甲骨文著作《殷代贞卜人物通考》中提出考史与研经合为一辙的主张,认为“史”是事实的原本,“经”是事实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由“史”到“经”就是由实践上升为理论的过程。

中国古人既研史、更读经,是因为经是史的理论总结,具有普遍性,因而更有指导意义。

中国文化的主体是经学,所以他对我们民族的古经史深怀难以表达的敬意,研究国学不能亵渎“国本”,要爱惜、敬重“古义”,顺着中国文化的经络本义阐发经史。

  1982年,饶宗颐提出从田野考古、文献记载和甲骨文研究相结合来研究夏文化的“三重证据法”,至2003年归纳为:

尽量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