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教育硕士论文正文诗词教学与美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3341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职教育硕士论文正文诗词教学与美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在职教育硕士论文正文诗词教学与美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在职教育硕士论文正文诗词教学与美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在职教育硕士论文正文诗词教学与美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在职教育硕士论文正文诗词教学与美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职教育硕士论文正文诗词教学与美育.docx

《在职教育硕士论文正文诗词教学与美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职教育硕士论文正文诗词教学与美育.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职教育硕士论文正文诗词教学与美育.docx

在职教育硕士论文正文诗词教学与美育

前言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具有悠久的诗歌传统,诗词文化源远流长。

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发展至今,几千多年的历史,培育了一代代的伟大诗人,创作了数以万计的优秀诗歌。

他们为后世留下的名篇佳作,至今仍然脍炙人口,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宝库,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份重要遗产。

这些诗歌,足以激发我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一代代的诗人将诗歌创作推陈出新,让诗歌的发展一度呈现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发展态势。

作为语文老师,应该立足诗歌教学,把诗词中的魅力发扬光大。

历代的诗人立足于我们民族的语言特点,创造出灿烂辉煌的诗歌形式,他们的诗作既是美的创造的产物,又是美的本身。

诗词蕴涵着丰富的美的元素,在它的哺育下,后人不断地从中汲取营养,健康成长。

学习这些优秀作品,我们既可以继承前人丰富的关于美的艺术创造的经验,又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

我国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古人的求学一般从学诗开始。

不同时期的人们都通过对诗的学习来提升精神魅力,以实现礼义教化和人格培养的目的。

今天的语文教育同样离不开诗歌。

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年代就开始背诗,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离不开诗歌。

不管是单纯的背诵,还是字句的理解,中心的把握,以及将来专业的诗歌研究,处处都能看到诗歌的身影,诗歌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改革,加大了古诗文在课本中的比例。

《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

推荐古诗文120篇(段),其余部分(也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

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尤其是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在历次颁布的教学大纲中还是第一次,它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精神。

《新课程标准》也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诗歌教学对学生的美育来说,确实是一种适宜的媒介。

顾振彪先生曾指出,让学生读诗是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诗词对于增强学生的美的感受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尚的艺术趣味和健康的审美观念,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诗词教学,彰显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的人格魅力、道德情操、坚强意志、豪情壮志,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思想启迪和道德熏陶,促使其提高修养。

优秀的诗词,不仅能够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伪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也必然会告诉学生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但就目前的中学诗词教学来看,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诗词教学的美育功能难以体现。

部分教师对诗词中蕴含的美的元素认识肤浅,不能深入地进行发掘;不能将美育的规律和当代中学生的特点联系起来;仍然没有认识到诗词教学对人的素质培养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忽视诗词教学的美育功能。

他们或许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或受自身文学素养的限制,经常用机械的教学方法做单调枯燥的分析,用过于抽象的思维剖析意境优美的诗词。

他们或只注重翻译诗句大意或简单交待诗人身世、写作背景,或只顾罗列诗词的艺术特色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此教法,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美育根本无从谈起。

个人认为,要实现诗词教学的美育功能,教师应明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美育的目的,遵循美育的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学生接受美的熏染。

要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地把握好美的真正含义,构建和谐的审美心理结构,结合时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满怀诗人的激情,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启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紧扣诗词独有的审美特质,填补空白,融入意境,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和学习祖国优美语言,进而实现诗词教学的美育功能。

一、语文课程的发展对中学生美育的要求

(一)美育的含义

“所谓美育,就是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教育对象的心理情感,培育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心理情感,培育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审美意识,从而使人们拥有健康的心灵、高尚的情趣。

美育是一种对人的全面教育,是为实现崇高的理想,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殊教育方式。

“就其目的来看是要培养全面发展、健全高尚人格的学生;就教育对象看,美育的对象是学生,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甚至大学生;就美育的手段看,美育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作用于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其受到陶冶浸染。

美育作用于人的心理和情感,就必须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只有找到了这个媒介,美育才能收到实效,事半功倍。

”简而言之,美育指的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审美教育总是借助一定的美的对象,特别是美的艺术对象对人施加影响的”。

在学校美育的整个框架中,语文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教师通过文章内容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情感的激发来触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启发和感染,对学生的认识观价值观施加影响,在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中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语文课程的发展对中学生美育的要求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课程改革的目标”曾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基本理念”也指出: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在“教学建议”再次重申: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章中指出:

“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研读以上相关内容,结合美育的含义,我们会发现语文课程的发展对中学生美育提出如下具体要求:

唤起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积极主动地探究审美对象,进而把握领悟其中的的美而获得兴奋或愉悦的感情状态的一种意识。

自觉的审美意识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前提,没有审美意识的参与就很难发现美、体验美。

因此,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自觉性是语文美育的一项重大任务,语文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发掘语文教学中美的元素,不断使学生耳濡目染,促其主动地体验,才能唤起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人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一种心理判断,它通常以强烈的情感以及个人的主观态度和偏好等形式表现出来。

因为每个人的文化素质、生活环境、性格气质等不同,审美情趣各有不同,有高尚、低俗之别,有健康与病态之别,有进步与落后的差异,如同俗话所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健康、高尚、进步的审美情趣将众美融于一身,有利于促进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和完善;病态、低俗、不健康的审美情趣不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有损于美好生活的创造。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期,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可能受到低级情趣的蛊惑。

因此,“教学建议”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它主要包括让学生理解美,能够鉴赏书本及生活中的美,并且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作为审美主体(学生)主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与理解去领会它所表达的意义,对所感知、联想和想象的作品中的美的形象进行鉴别和评价。

它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美与丑的判断,包括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性质的理解,还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类型、形态的领悟与鉴别的程度,并能给予科学的审美评价。

审美鉴赏力建立在审美感受力的基础之上,比审美感受力更高一层。

在进行语文学习的时候,客观科学地审视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正确评价。

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恰当的反映。

审美创造力是指审美主体在实践中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审美创造力是审美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审美感知力和审美鉴赏力的目标和归宿,也就是说人们感受美、鉴赏美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美、创造美。

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发展个性,即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表现人的个别差别性,从而使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自身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良好的个性包含着崇高的人生理想,广泛的兴趣爱好,自信、自强、自主的性格,活泼、开朗的气质等等。

健全的人格则是指一个人具备良好而健全的做人品质。

它包括:

正确的自我观,良好的性格特征,积极的态度和情感,崇高的道德品质,灵活的社会交际能力,坚强的意志,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等等。

塑造完美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美育的理想。

古今中外,不论思想家还是教育家大多重视美育,主要原因就在于美育在塑造完美人格上得天独厚的优势。

儒家强调的是美与善的统一,通过“诗教”与“乐教”去塑造完美的人格,从而达到“仁者爱人”的境界。

德国思想家席勒也主张借助美育去克服人性的分裂,培养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理想和完美的人。

马斯洛认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应该更加重视“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人可以超越物质的或生理的需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精神需要和高级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价值和潜能。

正如前苏联美学家鲍列夫所说:

“审美教育的最佳成果应当是造就一个完整而和谐、具有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能动创造性的人。

语文课程在不断地发展,对美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大同小异。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美育的目标重在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这和高中阶段语文美育的目标“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大有不同。

这种目标的差异正顺应了学生的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符合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体现了蔡元培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中提出的“要根据受教育者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来实施美育”的重要原则,也契合了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图式——同化——顺应——平衡”的儿童心理发展模式。

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心智正在成熟,观念正在形成,因此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适宜的方法,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即使都在初中阶段,有些初中生在很多方面已经具备了高中生的某些特点,所以,我们要认清新时代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审美状况,针对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去实施美育。

二、新时代中学生的特点

(一)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初中学生的生理发育为这一时期心理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这个时期的学生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记忆清晰,情感丰富,接受能力强。

他们对面前的世界充满好奇,对未来充满憧憬,这一时期也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开始形成的时期,他们开始思考人生,开始探究人生,开始打下人生观的底色,因此,这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的重要契机。

他们处在家庭成员向独立社会成员的过渡时期,人们将这一时期称为“心理性断乳期”。

他们想脱离家长的约束,以求个人独立自主。

一个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等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

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徘徊于成熟与幼稚、儿童与成人之间。

叛逆性强,接受性强,可塑性强,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最为典型的特征。

(二)当代初中学生的审美状况

1.初中阶段是学生审美心理的发生和发展阶段

刚步入初中的新生具备形成审美心理结构的生物学潜能和心理潜能。

在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下,新生的审美个性感知能力也不同程度地发展,表现在穿着打扮、偶像崇拜等方面。

此时的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审美心理结构都或多或少的带有小学生的影子,那种断乳似的天真幼稚,缺少一种真正的自我判断评价,甚至是一种绝对地服从和崇拜。

他们的心理美感与生理快感难以截然分开,这一阶段的学生审美能力主要来自于内在的普通感知能力,他们还没有合理的审美态度。

因此,我们可以说,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审美心理结构尚处于前审美阶段。

到了八、九年级,学生心理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他们开始有了一般的审美标准,并且一部分品行优秀的学生表现出了审美理想的萌芽。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家都喜欢形象较好、勇敢、正义的角色。

同时,面对电影、小说、民间故事传说中美好的事物,都喜欢接受圆满的结局,一般不愿意也不能承受悲剧性的结局,这表明这一年龄阶段的中学生虽有了一定审美的心理结构基础,但还没有悲剧感,社会现实的客观性与真善美统一的和谐审美心理结构还有待于完善。

这一阶段的中学生在审美评价能力方面,能够采用一般的审美标准结合自己的主观认识评价同伴和自己的作品,甚至是品评名家与巨著。

这一时期,中学生的和谐审美心理结构开始真正萌芽,大部分学生开始有了特别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和审美评价能力,初步形成了主观的审美心理结构。

但是,这时中学生的的审美偏爱是非艺术鉴赏水平上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极其简单、肤浅,审美理想主要是从自我的需要出发加以考虑,且较单一,审美评价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审美心理结构不能与“真、善、美”统一起来。

2.初中阶段学生审美状况的具体表现

对美有所追求,但层次肤浅。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每位学生都向往美、追求美。

但什么是美,初中段的学生大多在认识上有所偏颇。

他们偏重于形式,忽视内容;偏重感性,忽视理性;偏重于主观,忽视客观,任性而为,鲁莽草率。

黑格尔说过:

“无论就美的客观存在还是就主观欣赏者来说,美的概念都有这种自由和无限。

”“美”,说起来简单,但是因为它的复杂性、宽泛性和多变性,我们很难对它进行界定。

认识美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绝不是学生认为的突然让自己为之心动的事物便是美的所在。

学生眼中的美,也许只是某一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就拿自然美来说,他们注重的也许只是事物本身“真”的形式,如颜色之艳丽,外形之独特,而隐藏于自然事物之外的“善”的内容他们却无从发觉。

初中段的学生追求独立,以自我为中心,但最终又迷失自我。

在他们眼中,世界因为我而精彩,别人要屈从于自我的意志而生存,盲目自大,追求绝对的自由,反感于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忽视团队,忽视国家利益。

但最终因为自己生理与心理的不成熟让他们倍感茫然,无所适从,产生孤独感。

为了消除孤独感,他们又极力地寻找另外一种情感宣泄的途径,追星现象便是其中之一。

这种现象在中学校园相当普遍,他们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和很强的接受能力,让这些审美观还没有定型的学生容易把是否流行当做审美的标准。

从这一现象看来,学生的判断就没有经过理性的思考,完全屈从于外界,是一种丧失自我,随波逐流的表现。

初中段的学生容易受到现实中“丑”的现象的误导。

除了在校期间的课堂学习,电视、网络成为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渠道。

追求高品位,弘扬主旋律,倡导崇高,远离低俗,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观众,引导他们的审美活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应该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的最终体现。

近年来,我国媒体事业发展超出人们的想象,但是电视节目和网络信息的筛选力度不够,在传播内容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低俗倾向是其中的突出表现。

抢劫、凶杀等暴力事件的频频曝光,低俗的“拜金”现象呈现于大雅之堂,哪有一点有“怡情”的审美韵味?

现状着实令人担忧。

但不能回避的是,越是那些离奇古怪的荒诞不经的内容,越是媒体追捧的对象,越是中学生口中的热点话题。

所谓的“犀利哥”、“淡定哥”、“凤姐”、“小月月”等事件在各大网络媒体风靡一时。

这种网络文化的出现,不能不说是对中学生心灵的荼毒。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很难判断它是对的或者错的,但是有审美情趣的高下之分。

虽然说文艺上的“丑”是美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但是网络上这些盛极一时的现象显现的是一种低俗的、不健康的存在,反映的是一种被歪曲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应该被摒弃于校园之外的不良现象。

这会对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的学生产生误导,影响他们的审美判断,不利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习过程中,以“第三人称”投入,审美感知能力贫乏。

例如,欣赏山水能陶冶人的身心,丰富人的审美经验,提升人们的审美感知力。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只有学生的情感投入其中,才会有产生美感。

我们这么认为,学生会投身于那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吗?

当代的学生课外关注的是网络、休闲以及自己狭窄的交友空间,他们接触的更多是形形色色的社会和人。

在课堂教学之中,学生会在老师的“教”和自己的“学”之间安上了一把心锁。

他们会认为,老师讲的美有什么意义,假大空而已,你讲得天花乱坠,我睡得昏天黑地。

在这样闭锁的空间里,学生获得美的渠道狭窄,接近闭塞,谈什么美的经验的获得?

没有经验的获得,学习就不能用审美的眼光来关照文本中的美,更难与作者达成情感上的共鸣,该笑时不会笑,该哭时哭不出来,该愤怒时不会愤怒,完全以“第三人称”的姿态置身事外。

最终导致艺术想象力贫乏,根本无法驾驭名篇佳作中合理的想象,艺术理解力不能达到预期。

就连文章的“言外之意”都无法理解,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又何以体现呢?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旅途的最美好的阶段。

但是,这一时期中学生的“审美”活动还处于较低的层次,还会出现很多的问题,需要家长、教师的积极引导,真正开展合理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的审美活动。

三、当下中学教学实践中美育存在的误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不少同仁可能会发现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美”的影子在淡化,以至于到了“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地步。

我国语文美育的理论准备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再加上课改力度不够,因此,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许多问题。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十年,个人认为教学实践中美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教学与美育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21世纪,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

现在社会要求学校培养心灵健康、个性完善、勇于开拓的创造型人才,美育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广大语文教师而言,日常教学中所进行的美育,只不过是抓住课文中的某些字词句段,同某些美学概念牵强附会在一起,形成一种文本分析套用美学术语的模式。

就实质来看,课程内容与美学概念仍是完全独立的的个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这种美育只是口头上的,形式上的。

有时某些语文老师甚至会因为重视形式而无法落实语文内容的教学,落得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后果。

这样的美育,并不能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有的中学语文老师,虽然也认识到了语文教材中美的元素以及较为先进的美育观念,但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化美育观念为美育实践,不能自觉地以美育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只是在口头上,以空洞的观念谈美育,空洞而苍白。

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严重地束缚着语文美育的手脚,教师更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则是推动语文美育现代化前进的动力。

美育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构建语文美育的框架体系时,要进一步明确语文美育的性质,发现语文教学与美育的结合点。

(二)对美育内涵的的片面把握

很多老师将美育等同于德育,认为美育无非就是借助美的元素和审美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也有人认为:

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从属于德育,美育是实现德育的工具和辅助手段。

这两种观点过于强调美育与德育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了美育与德育之间的区别,以致于取消了美育的独立性。

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美育的德育化”。

美育与德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虽然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但是我们不能将两者混淆。

另一种观点认为:

美育就是艺术教育,是关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技能、技巧的培养。

这种观点的不足在于将美育的功能限度缩小和降低了,仅仅局限于培养具体的技能、技巧的范围,而没有在塑造文化品格这一更高的层面上来认识美育。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这也是美育区别于德育、体育、智育的主要特征。

这种观点认为: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智育是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教育,体育则是增强身体素质的教育。

相对于此,美育则是情感的教育。

这种分析有道理可言但非全面。

因为就美育的目标来看,其目的不仅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还在于人文品格的塑造,是一种人格教育。

人格是人的一种可贵的自我意识,作为价值,是人对自身存在的地位、意义、作用,包括权利与责任的认识与评估。

“人格的最高层次是审美人格,即实现人对自身行为的自由抉择,展示人的自由发展,并在自由中实现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人的生活实现诗意的栖居。

美育在丰满人的感性生命,引导人的审美趣味的基础上,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生命质量与人格境界的提升,形成审美人格。

(三)灌输式教学导致参与缺失

美育的实施需要情感的参与,美育的过程就是审美体验的过程,是一种“心物感应”、“物我交流”的过程。

学生作为主体要获得审美体验,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第一人称参与,学生通过亲身交流或某种实践活动与审美对象进行对话,从而参与到审美对象的内容、结构和意味中。

二是要求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要在审美活动中保持一种超越个人需要和功利目的的态度,学生要从日常的功利态度中解脱出来,不再以实用的、功利的态度去看待审美欣赏与创造对象。

然而,走进我国初中语文课堂就会发现,参与和审美体验的缺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普遍倾向是:

忽视美育的情感参与性,把其过程当成一个简单的识记过程、片面的认知过程。

教师通过分析讲解文本的内容,告诉学生这是美的,并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以“美的标准”,学生接受老师讲解的观点,认为美应该就是如此这般。

学生与审美对象的交流变成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变成了片面的认知,死板的记忆。

美育中最具魅力的情感体验缺失,参与的热情被无聊的死板答案抹杀,丧失了个性与活力。

(四)诗词教学的功利化倾向

虽然举国上下都在落实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指出: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但是由于考试制度的存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依然残留着应试教育的余魂。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会单独地命制一份试题去检测学生的品位如何,学生有着怎样的审美情趣,试卷中出现的还是老一套的诗句默写居多。

因此为了考试能拿个理想的分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会不惜一切代价让学生一字不错地把诗歌背诵、默写下来。

至于什么品位,什么情趣,完全成为课堂的点缀。

将教学与备考完全等同起来,考什么教什么,注重知识点的落实,而不引导学生体验诗中之情,诗中之美及诗外之意。

在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字、词、句的解释和有关诗词的文体知识的讲授,分析诗歌就像上古汉语课。

这种千篇一律地刀砍斧削,稍加解释便觉得万事大吉的教学模式是对诗词教学的亵渎,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另一种极端则表现在教师逐字逐句地对诗词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力求面面俱到,唯恐有所遗漏。

这种方法破坏了诗词形象性的特点以及艺术上的整体美,使一首文质兼美的诗词变得支离破碎,削弱了诗词的审美价值,无益于审美能力的培养。

对于一些一线语文教师来说,他们认为美育成果的出现周期太长,不是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就能够完成的,而且不能在教学实践中立竿见影,而美育理论又太让人难以捉摸,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操作起来有难度,不如其它学科,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效果。

因此,对于教学中美育的实施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真正地落实。

此外,学校师资水平,美学理论储备的差异也是影响美育实施的重要因素。

时代在发展,诗歌理论也在发展,但我们的教师的理论还是陈旧的。

许多老师对美的理解,往往就是依据教学参考书来的,人云亦云,教书多年,总是同一种观念,缺少突破创新,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教条主义。

平时,语文教师对诗歌的阅读也是不多的,有时恐怕比学生积累得还要少,教师没有厚实的诗歌艺术功底和驾驭诗歌理论的能力。

因此,遇到诗歌篇目,就不好掌握尺度,课堂干瘪,学生学起来也没有兴趣。

只有认识到诗词的特点以及诗词蕴含的审美特质和审美意义,并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教学,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诗词教学与美育的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