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思考题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3138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docx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思考题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docx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

【篇一:

微生物课后习题答案】

图题:

真核细胞构造;根霉的形态和构造;青霉和曲霉分生孢子头的构造;蕈菌的典型构造(见课本或课件)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

1、名词解释:

病毒:

是一类结构简单、个体微小、只含单一核酸、在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亚病毒:

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其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

类病毒:

是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

噬菌体:

原核生物的病毒。

裂解量:

每一个宿主细胞裂解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数。

温和噬菌体:

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上,并随宿主细胞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

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5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

溶源性:

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上,并随宿主细胞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此即称溶源性。

2、病毒的特点、病毒的结构及对称体制

答:

个体微小;无细胞结构;只含单一核酸;严格细胞内寄生。

病毒的核心是核酸,衣壳是蛋白质,包膜是类脂、蛋白质、有些有糖蛋白。

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复合对称

3、e.coli的t偶数噬菌体结构

答:

头部是二十面体对称,衣壳有212衣壳粒,核心是双链dna:

颈部包括颈环、颈须;尾部是螺旋对称,包括尾鞘、尾管、基板、刺突(6个)、尾丝(6条)。

4、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答:

(1)吸附

;:

(2)侵入:

尾丝收缩→基板构象发生变化→尾鞘收缩→尾管释放溶菌酶→

尾管插入宿主细胞→核酸注入细胞内

(3)增殖:

核酸的复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4)成熟(装配)将各种“部件”进行装配

(5)裂解(释放):

脂肪酶-水解细胞膜

宿主细胞裂解释放子代

溶菌酶-水解细胞壁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1、名词解释:

碳源:

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

氮源:

凡能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物质。

培养基:

是指由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料。

天然培养基:

指一类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体包括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

选择性培养基:

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

固体培养基: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凝固剂,使其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即为固体培养基。

答:

鉴别培养基是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鉴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到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

emb培养基中的伊红和美蓝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难养的革兰氏阴性菌。

产酸菌由于产酸能力不同,菌体表面带质子,与伊红美蓝结合从而有不同的颜色反应,可用肉眼直接判断。

4、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答:

1、碳源:

1)、为微生物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提供碳元素。

2)、提供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碳元素。

3)、为微生物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2、氮源:

1)、为微生物合成自身细胞物质(蛋白质、核酸)提供氮元素。

2)、提供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氮元素。

3、能源:

为微生物代谢提供能量。

4、生长因子:

1)、为微生物提供重要细胞化学物质(蛋白质、核酸、脂质、辅酶、辅基)中的组分。

2)、参与代谢。

5、无机盐:

1)、细胞内分子的成分(p、s、co、mo等)2)、调节渗透压(na+、等)3)、酶的激活剂(mg2+、cu2+、等)4)、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s0、fe2+、nh4+、no2-)5)、无氧呼吸时的氢受体(no3-、so42-)6)、调节ph的稳定

【篇二:

微生物试题库试题及答案】

解释

1、原生质:

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2、phb:

3、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含水量低、抗屈性强的休眠构造。

4、菌落:

将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有时为内层),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时,该细胞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colony)

5、衰颓形:

由于培养时间过长,营养缺乏,代谢的排泄物浓度积累过高等使细胞衰老而引起的异常形态。

6、真核微生物:

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微生物。

(真菌、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7、质粒:

凡游离于原核生物核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的dsdna分子,即cccdna。

8、单细胞蛋白(scp):

通过细菌、酵母、丝状真菌和小球藻等单细胞或丝状生物的发酵生产的蛋白质。

9、寄生:

一般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包括细胞内)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

10、腐生:

以无生命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的生活方式。

11、包涵体:

始体通过二分裂可在细胞内繁殖成一个微菌落即“包涵体”

12、巴斯特效应:

酵母菌的乙醇发酵是一种厌氧发酵,如将发酵条件改变成好氧条件,葡萄糖分解速度降低,乙醇停止生产,但当重新回到厌氧条件时,葡萄糖的分解速度增加,并伴随大量的乙醇产生。

13、噬菌斑:

由噬菌体在菌苔上形成的“负菌落”

14、伴孢晶体:

15、烈性噬菌体:

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和烈解(释放)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16、温和性噬菌体:

凡在吸附侵入细胞后,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核染色体组上并可以长期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一般都进行增殖和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17、自养微生物:

按其最初能源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能对无机物进行氧化而获得能量的微生物,即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另一类是能利用日光辐射能的微生物,称作光能自养微生物。

18、呼吸链:

指位于原核生物细胞膜上或真核生物线粒体膜上的、由一系列氧化还原势呈梯度差的、链状排列的氢(或电子)传递体,其功能是把氢或电子从低氧化还原势的化合物逐级传递到高氧化还原势的分子或其它无机、有机氧化物,并使它们还原。

19、异型乳酸发酵:

凡葡萄糖经发酵后除主要产生乳酸外,还产生乙醇、乙酸和co2等多种产物的发酵。

20、aw:

它表示在天然或人为环境中,微生物可实际利用的自由水或游离水的含量。

其定量含义为:

在同温同压下,某溶液的蒸汽压(p)与纯水蒸汽压(p0)之比。

二、二、是非题

1、1、间体在G+和G-细菌中间同样发达。

(ⅹ)

2、2、荚膜菌常造成粘性牛乃、粘性面包,因而对食品工业而言都是有害的。

(√)

3、3、原生质体与原生质球都需要在再生培养基上才能生长。

(√)4、4、细胞中质粒可自行消失,也可自发产生。

(ⅹ)

6、6、青霉素的抑制作用在于它干扰肽聚糖单体之间肽键的形成,从而抑制肽聚糖的合成。

(√)

7、7、鞭毛与菌的趋避性运动有关。

(√)

8、8、啤酒酵母与青霉菌的子囊孢子形成过程相同。

(ⅹ)9、9、葡萄糖可作为所有微生物的碳源。

(ⅹ)

10、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为:

水na+al3+mg2+(ⅹ)

三、三、填空题

1、脂多糖的基本组成为类脂a,核心多糖,o-特异侧链,为获得g-菌原生质体,可通过加入脱色剂去除脂多糖。

2、真菌的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刨子,分生刨子,节刨子,厚亘刨子等,

有性孢子有卵刨子,接合刨子,子囊刨子,担刨子,合子。

3、病毒的主要组成为核酸和蛋白质。

具有形体极其微小,结构简单,高度寄生性,

特殊的抵抗力等特点。

4、溶原性细菌具有遗传性,自发分裂,诱导免疫性,复愈,溶源转变等特点。

5、影响微生物细胞化学组成的因素有微生物种类,菌龄,培养基的组成。

6、生长因子是指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须,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包括维生素,碱基,啉及其衍生物,淄醇等,以生长因子划分,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两种。

7、为降低培养基氧化还原电势eh,可通过升高ph,降低氧分压,加还原剂等手段。

8、酵母菌生物氧化在线粒体内进行,而细菌生物氧化部位在细胞质。

9、根据微生物生长与氧的关系,可分为需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兼性厌氧微生物三大类。

枯草芽孢杆菌属于需氧微生物,肉毒芽孢杆菌属于厌氧微生物,大肠杆菌属于兼性厌氧微生物。

10、至今发现的进行固氮的微生物均为原核生物和古生菌类微生物。

固氮的六个必要条件为atp的供应,还原力[h]及其传递载体,固氮酶,还原底物n2,镁离子,严格的固氮酶厌氧微环境。

11、在发酵工业上,可通过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解除正常的反馈调节,应用抗反馈调节的突变株解除反馈调节,控制细胞膜的渗透性等方法获得大量有用代谢产物。

12、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时,将葡萄糖经emp途径产生丙酮酸,由丙酮酸生成的乙醛被脱羧成乙醇。

四、四、绘图并作简要说明

1、1、啤酒酵母单、双倍体共存的生活史。

2、青霉与曲霉的简单子实体

3、3、烈性噬菌体与温性噬菌体的生活史。

4、4、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

5、5、营养物跨膜运输的四种类型

6、6、有氧呼吸典型的呼吸链

7、7、色氨酸操纵子的阻遏机制

8、8、当环境中葡萄糖、山梨醇同时存在时,e.coli生长现象并分析其原

五、五、简答题

1、1、什么是微生物?

它包括那些种类?

至今人类发现的最大和最小的微生物类群各是什么?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可分为三类:

原核类的细菌(真菌和古生菌)、放线菌、霉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覃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

最大的微生物最小的微生物

2、2、试述g+菌和g-菌细胞壁的特点,并说明革兰氏染色的机理及重要意义?

g-菌细胞壁的特点是厚度较g+菌薄,层次较多,肽聚糖层很薄(仅2-3nm),故机械强度较g+菌弱。

机理:

通过结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不溶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

g+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

而g-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较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菌呈红色,而g+菌仍为紫色。

【篇三:

微生物课件课后题答案】

更具体地说:

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进化、分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或: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以及其独特的相关研究技术的科学。

曲颈瓶试验:

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证明了“生源学说”的正确:

著名的曲颈瓶试验无可辩驳地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是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

巴斯德消毒法:

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

柯赫原则:

柯赫提出的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著名的柯赫原则,即①在每一相同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②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出来;③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④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

2、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

固体培养基

)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

)流动蒸汽灭菌

)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

)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

)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著

二、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1.感性认识阶段(史前时期);2.形态学发展阶段(初创时期);3.生理学发展阶段(奠基时期);4.生化发展阶段(发展时期);

5.分子生物学发展阶段(成熟时期)

三、简述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趋势。

重要地位:

1.微生物是生物学基本理论研究中的理想实验对象,通过微生物的研究促进许多重大生物学理论问题的突破。

2.对生命科学研究技术的贡献:

细胞的人工培养;突变体筛选;dna重组技术和遗传工程;

3.微生物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作为模式生物;基因与基因组的功能研究的重要工具;

发展趋势:

1微生物自身的特点将会更加受到关注和利用

2与其他学科实现更广泛的交叉,获得新的发展

3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将全面展开

4微生物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细胞微生物学等将在基因组信息的基础上获得长足发展

5微生物工程及产业呈现全新局面

微生物五大共性:

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③生长旺,繁殖快④分布广,种类多⑤适应强,易变异

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

菌落(colony):

单个(或聚集在一起的一团)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二元培养物(two-componentmixedculture):

含有2种具有特定关系微生物的培养物称二元培养物,是保存病毒等寄生或共生微生物的接近于纯培养的方法。

一、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有哪些方法,各有何特点?

1.稀释倒平板法,操作较麻烦,对好氧菌,热敏菌效果不好;

2.涂布平板法:

使用较多的常规方法,但有时涂布不均匀:

3.平板划线法:

4.稀释摇管法,用于厌氧菌

二、简述选择培养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基本原理1.抑制大多数其它微生物的生长2.使待分离的微生物生长“突出”3.直接挑取待分离的微生物的菌落获得纯培养方法:

1.利用选择平板进行直接分离2.富集培养

意义:

1、根据需要,从自然界分离出特定已知或未知微生物种类;2、分离培养在特定环境中能生长的未知微生物

三、显微镜有哪些类型,试比较其重要特性。

[课本p22]微镜和暗视野显微镜下看不到或看不清的活细胞及细胞内的某

1、普通光学显微镜:

背景亮,物体暗。

2、暗视野显微镜:

背些细微结构。

4、荧光显微镜。

在免疫学、环境微生物学、分子景暗,物体亮。

主要用于观察生活细菌的运动性。

3、相差显微生物学中应用十分普遍。

5、透射电子显微镜。

6、扫描电子显镜。

使人们在不染色的情况下比较清晰的观察到在普通光学显微镜。

用于观察样品的表面结构。

成像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7、

-1--

1

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

1、明视野显微镜

明视野显微镜即常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其照明光线直接进入

视野,属透射照明。

生活的细菌在明视野显微镜下观察是透明

的,不易看清。

解决的措施,一方面是对观察的样品进行改

造,发展出各种染色技术,通过特殊的染色方法使细胞着色,

增加与背景的反差,便于观察;另一方面进行显微镜的改造,

2、暗视野显微镜分子会因碰撞而发生偏转,导致物象散乱不清)。

电子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则利用特殊的聚光器遮挡中心光源,实现斜射照因需在真空条件下工作,所以很难观察活的生物。

明,使照射到样品上的透射光线无法进入物镜,但由样品反射3)以电子透镜(电磁圈)代替光学透镜,通过电磁圈使电子“光或折射的光线进入物镜,因此,整个视野是暗的,而样品是明线”汇聚、聚焦。

亮的,由此达到增加反差,便于观察的目的。

并且,使用暗视4)电子像人肉眼看不到,需用荧光屏来显示或感光胶片作记野显微镜,即使所观察微粒的尺寸小于显微镜的分辨率,仍然录。

可以发现其存在。

电子显微镜按结构和用途可分为:

3、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

电子束穿过光波的长短表现为颜色差别,光的振幅高低表现为明亮程度的薄切片

不同。

观察样品各部分厚薄、密度不同,光线通过时直射光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

观察样品的表衍射光的光程产生差别,导致出现相位差。

相差显微镜配备了面结构

特殊的光学装置,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将光的相位差转变成人7、扫描隧道显微镜

眼可辨的振幅差(明暗差),形成反差,从而提高了各种结构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显微镜,其横向分辨率可以达到0.1-0.2间的对比度,使各种结构变得清晰可见,因此相差显微镜很适nm,纵向分辨率可以达到0.001nm合观察活的细胞以及细胞内的一些细微结构。

相差显微镜实现观察。

由于在扫描时不接触样品,又没有高能电子束轰击,因这一目的的特殊的光学装置主要是环状光圈和相板。

而可以避免样品的变形。

不仅可以在真空,而且可以在保持样

使标本在暗的视野中显现出光亮的物体,不同的荧光素还表现

制片?

干燥?

固定?

染色?

水洗?

干燥?

镜检

?

革兰氏染色(c.gram于1884年发明的一种鉴别不同类型细菌的染色方法。

)结晶紫初染?

碘液媒染?

酒精脱色?

番红复染

微生物的保藏方法[课本p20]:

1.传代培养保藏;2.冷冻保藏(液氮);3.干燥保藏(沙土管保存和冷冻真空保藏)

又称壁膜间隙。

在革兰

氏阴性细菌中,一般指其外膜与细胞膜之间的狭窄空间(宽约一、简述磷壁酸主要功能

12~15nm),呈胶状。

1细胞壁形成负电荷环境,增强细胞膜对二价阳离子的吸收;l型细菌(l-formofbacteria)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实验室2贮藏磷元素;

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3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以及变异型。

抗补体的作用;

原生质体(protoplast)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处理或在含青4革兰氏阳性细菌特异表面抗原的物质基础;

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而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而形成的仅由一层5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细胞膜包裹的,圆球形、对渗透压变化敏感的细胞,一般由革6能调节细胞内自溶素(autolysin)的活力,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兰氏阳性细菌形成。

亡。

支原体(mycoplasma)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二、简述脂多糖的主要功能

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因它的细胞膜中含有一般原核1.lps结构的多变,决定了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生物所没有的甾醇,所以即使缺乏细胞壁,其细胞膜仍有较高簇的多样性;

的机械强度。

2.lps负电荷较强,与磷壁酸相似,也有吸附mg2+、ca2+等阳芽孢(endospore或spore)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离子以提高其在细胞表面浓度的作用,对细胞膜结构起稳定作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用。

的休眠体,称为芽孢(endospore或spore,偶译“内生孢子”)。

3.类脂a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4.具有控制某些物质进出细胞的部分选择性屏障功能;一些丝状真菌的有性孢子:

卵孢子、结合孢子、子囊孢子。

5.许多噬菌体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受体;

-2--

2

1.革兰氏阳性菌只有一层细胞壁,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只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

40层左右的肽聚糖分子,厚度大(20~80nm),;革兰氏阴性菌有两层细胞壁,比较博;肽聚糖埋藏在外膜层之内,是仅由1~2层肽聚糖网状分子组成的薄层(2~3nm),含量约占细胞壁总重的10%,故对机械强度的抵抗力较革兰氏阳性菌弱。

2.细胞壁阳性菌主要是肽聚糖和磷壁酸构成,肽聚糖含量高;阴性菌内壁由肽聚糖构成,含量少,外壁由脂多糖、磷脂和脂蛋白三种成分构成:

3.有变化;②四肽尾的第3个氨基酸变成

4.

3.1、比较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及古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差异。

革兰氏阳性细菌特点:

厚度大(20~80nm)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只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

磷壁酸:

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上特有的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

赋予革兰氏阳性细菌以特异的表面抗原,表面负电荷

革兰氏阴性细菌它的肽聚糖埋藏在外膜层之内,是仅由1~2层肽聚糖网状分子组成的薄层(2~3nm),含量约占细胞壁总重的10%,故对机械强度的抵抗力较革兰氏阳性菌弱。

外膜位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层,由脂多糖、磷脂和脂蛋白等若干种蛋白质组成的膜,有时也称为外壁。

古细菌细胞壁

(1)假肽聚糖(pseudopeptidoglycan)细胞壁:

n-乙酰葡糖胺和n-acetyl-talosaminuronicacid(nat),n-乙酰塔罗糖胺糖醛酸组成二糖单位

(2)多糖细胞壁(3)糖蛋白(glycoprotein)(4)蛋白质细胞壁

四、细胞膜的主要结构和功能4芽孢与营养细胞相比化学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容易在光学显是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包围着细胞质的一层柔软、脆弱、富有微镜下观察。

(相差显微镜直接观察;芽孢染色)

弹性的半透性薄膜,厚约7~8nm,由磷脂(占20%~30%)和生物学意义:

蛋白质(占50%~70%)组成。

芽孢是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功能:

或椭圆形、壁厚、含水量低、抗屈性强的休眠构造。

无繁殖功①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能,芽孢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和抗静水压等特性。

②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芽孢具有极强的休眠能力,可以保存几年至几十年而不死亡,③合成细胞壁和糖被的各种组分(肽聚糖、磷壁酸、lps、荚芽孢的有无、形态和位置,在细菌分类和鉴定中是重要的形态膜多糖等)的重要基地;学指标,实践上芽孢的存在亦利于菌种的筛选与保藏,有利于④膜上含有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的酶系,是细对各种消毒、杀菌措施优劣的判断等。

胞的产能场所;

⑤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毛旋转的供能部位;芽孢的耐热机制: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

①芽孢衣对多价阳

五、芽孢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脂蛋白②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产生特点:

极高的渗透压夺取芽孢核心的水分,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

1.整个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是否能消灭芽孢是衡量特有成分:

芽孢肽聚糖、dpa-ca,无磷壁酸。

③核心部分的细各种消毒灭菌手段的最重要的指标。

胞质却变得高度失水,因此,具极强的耐热性。

2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转变成为营

养态细胞;产芽孢细菌的保藏多用其芽孢。

芽孢皮层特有成分:

芽孢肽聚糖、dpa-ca(吡啶二羧酸钙盐),3产芽孢的细菌多为杆菌,也有一些球菌。

芽孢的有无、形无磷壁酸。

态、大小和着生位置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指标。

一、细菌、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的形态和繁殖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1.细菌的形态:

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繁殖方式:

二分裂

2.粘细菌:

①营养细胞:

杆状、柔软、缺乏坚硬的细胞壁,无鞭毛,产生粘液,可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