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901c1b63a7d64d4d9ce498859faf7709.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16380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7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901c1b63a7d64d4d9ce498859faf770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901c1b63a7d64d4d9ce498859faf770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901c1b63a7d64d4d9ce498859faf770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901c1b63a7d64d4d9ce498859faf770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901c1b63a7d64d4d9ce498859faf770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901c1b63a7d64d4d9ce498859faf7709.docx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901c1b63a7d64d4d9ce498859faf770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901c1b63a7d64d4d9ce498859faf7709.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901c1b63a7d64d4d9ce498859faf7709.docx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901c1b63a7d64d4d9ce498859faf7709

绝密★启用前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着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该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物体在1~3s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0.67m/s

C.物体在3~5s内的平均速度为1m/s

D.物体在5s内的通过的路程为2m

2.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不要喧哗,是要求同学们说话时响度小些

B.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闻其声识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因为超声波的速度较大

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干冰人工降雨,干冰熔化吸热,使周围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B.电冰箱内能维持较低的温度,是因为制冷剂在冰箱内汽化吸热

C.给高烧病人擦拭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

D.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主要是利用水降温放热

4.下列对于物理知识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光年是时间的单位

B.速度单位1米/秒小于1千米/时

C.测量长度一定要使用分度值最小的工具

D.所有的测量都会存在误差

5.下列场景中,我们观察到的像属于实像的是

A.用放大镜看到正立、放大的像

B.斜插入到水中的物体在水面处变弯

C.通过平面镜里的像整理衣冠

D.夏天浓密树萌下出现圆形的“光斑”

6.对于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反射定律不适用于漫反射

B.远离平面镜,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变小

C.反射现象中,光路一定是可逆的

D.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角为90°

7.对下列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A.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的汽车的速度约为10m/s

B.人的密度约为1g/cm3左右

C.正常人的体温约为20℃左右

D.普通书桌的高度约为1.2m

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了便于实验观察和测量

A.选择厚玻璃板做实验B.用光屏来确定像的位置

C.实验的环境越亮越好D.选择薄玻璃板做实验

9.下列对于光学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物理学中的光线是真实存在的

B.光的色散实验证明白光是种复色光

C.能吸收红光的物体是红色的

D.透镜的焦距越大,其对光的偏折能力越强

10.下列关于近视的看法,正确的是

A.近视的眼睛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B.近视的眼晴晶状体焦距变小

C.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后

D.近视眼可用会聚透镜进行矫正

11.关于使用托盘天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节平衡螺母时,若指针偏向刻度盘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B.必须使用镊子加减砝码,但可用手直接移动游码

C.测量时,物体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

D.若砝码被磨损后质量减小,测得物体的质量也会偏小

1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与温度无关,但密度受温度影响

B.物质的密度由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决定

C.同一物体在不同的位置,质量不相同

D.物质的密度是一个定值,与状态无关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13.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B.记录水的温度的时间间隔不相等比相等好

C.实验中需要观察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

D.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是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14.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霜降:

“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放热

B.大雪:

“千树万树梨花开”,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小寒:

“冰封万里雪皑皑”,水结冰时需要吸热

D.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雨主要是由液化形成的

15.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在光屏的中央承接到了烛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B.若只升高凸透镜,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C.若凸透镜不动,蜡触向左移动,像距会变小

D.此时所成的像只能用光屏接到,无法用眼睛直该观察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16.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的时间相同,所以这样的卫星相对地球是_____的,但其相对于太阳是_____的。

17.如图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弹开,说明音叉在_____,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_____越大。

(选填“响度”或“音调”)

18.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用天平称量某物体的质量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g。

19.如图所示是一款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再被导盲杖接受,导盲杖会发出“嘀嘀”的提示音,提醒使用者周围有障码物,这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嘀嘀”的提示音是通过_____传到人耳的。

20.将气体液化的最大好处是体积缩小,便与储存和运输。

实验表明,使气体液化的方式_____,所有气体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液化。

2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_____m/s,当光由真空进入到光的介质中时,光的传播速度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教室里,坐在每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黑板和粉笔字都发生_____反射(选填“镜面”或“漫”);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手中粉笔的质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如图所示,从某个角度观察,看起来茶确是空的。

在不改变观察角度的情况下,向碗中慢慢注水后,就会看到碗中的硬币。

这是光的_____现象,看到的硬币是_____(选填“实物”、“虚像”或“实像”)。

24.红光、_____光和蓝光是色光的三原色,太阳光中的_____外线可以用来灭菌和使荧光物质发光。

25.汽车的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

小汽车的后视镜大多是平面镜,而对于大型车辆。

其后视镜一般是_____(选填“凹面镜子”、“凸面镜”),物体在镜中成正立、_____的虚像,增大了驾驶员观察视野。

但即使如此,驾驶员仍有观察不到的盲区,如图所示,所以行车、走路定要注意安全。

26.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镜,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缩小、_____的实像。

27.某品牌盒装牛奶,盒上标有“净含量500ml”,用天平测得牛奶的质量是520g,则这种牛奶的密度是_____g/cm3;小明喝了半盒牛奶,剩下半盒牛奶密度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评卷人

得分

四、作图题

28.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9.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_____)

30.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可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像,如图甲所示,请结合图乙解释A点所成的像会偏向A点左上方的原因。

(如果需要,可在乙图上画示意图,以辅助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五、计算题

31.渔用声呐是一种水声探测仪器,专供渔船对鱼群进行搜索、跟踪、识别、定位和测距,实现瞄准捕捞之用,如图所示。

某渔船在某次寻找鱼群时,声呐发出超声波后1.2s接到回波,若已知此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为1500m/s,则鱼群距离声呐的距离大约为多少?

32.如图所示为我国自行设计和生产的“歼10B”战斗机,因为装配了国产大推力矢量发动机(喷口可以向不同方向偏转以产生不同方向的推力的一种发动机),“歼10B”具有极高的机动性。

在某次执行任务时,“歼10B”要由北部战区的A机场飞至南部战区的B机场。

已知两机场间的距离为1224km,1马赫=340m/s。

试求:

(1)若“歼10B”以0.8马赫的平均速度(水平方向)正常飞行,则其在两机场间飞行的时间为多少?

(2)若“歼10B”将平均速度提升至1.2马赫(水平方向),则其在两机场间运行的时间比正常飞行时间节省了多少?

33.容器中装有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其体积为1000cm3经过一段时间,由于水的蒸发,容器中只剩下500cm3的盐水,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试求:

(1)蒸发掉的水的质量是多少?

(2)剩余的盐水的密度是多少?

评卷人

得分

六、简答题

34.人们常将新鲜蔬菜装在塑料袋内并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

在夏天,当把装有蔬菜的塑料袋从冰箱中取出后,看到塑料袋内、外都有水珠。

请解释这个现象。

评卷人

得分

七、实验题

35.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某小组将质量相等的海波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同时放在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他们每隔1min记录一次海波和石蜡的温度,直到固体完全熔化成液体并升高温度后结束,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1)为完成实验,除图中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

(2)实验时,使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试管,这样做的好处有:

增大加热面积、使物质缓慢升温和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不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规律不同。

其中_____的是晶体,熔点为_____℃;

(4)第5min~第7mim,海波处于_____状态。

36.某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把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_____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选填“有膜”或“无膜”),并使玻璃板与白纸_____;

(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实验环境有:

①几乎无光的实验室,;②有阳光的实验室,在_____中进行实验效果好(选填①”或“②”);

(3)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主要原因是_____;

(4)在白纸上沿跳棋A和B的边缘画圆,测出物距u和像距v的值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物距u/cm

3.39

5.11

6.39

像距v/cm

3.50

5.22

6.51

分析数据发现:

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

我们隔着玻璃板看到的“跳棋B”是跳棋B经玻璃板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后形成_____(选填“靠近玻璃板”或“远离玻璃板”)的虚像。

37.某小组使用天平、砝码、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82.8g

(3)将装有适量的烧杯放在天平的托盘上,如图甲所示,测得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g。

(4)把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液体的体积为_____cm3

(5)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g/cm3

(6)分析实验过程,可知所测得的液体密度要比液体的实际密度偏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由s﹣t图象最大,在1s~3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s﹣t图象可知,物体在5s内的路程是2m,所以,平均速度是:

v=

=0.4m/s,故B错误;

C、由s﹣t图象可知,物体在3~5s内的路程是2m-1m=1m,所以,平均速度是:

v=

=0.5m/s,故C错误;

D、由s﹣t图象可知,当t=5s时,路程s=2m,即物体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2m,故D正确。

2.A

【解析】

【详解】

A、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教室内不要喧哗,是要求同学们不能大声说话,即响度放低些,故A正确;

B、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

C、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C错误;

D、用超声波能清洗眼镜是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D错误。

3.B

【解析】

【详解】

A、用干冰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故A错误;

B、电冰箱内能维持较低的温度,是因为制冷剂在冰箱内汽化吸热,然后在冰箱外液化放热,故B正确;

C、给高烧病人擦拭酒精,是利用酒精汽化吸热降低体温,故C错误;

D、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主要是利用水凝固放热,使菜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而冻坏蔬菜,故D错误。

4.D

【解析】

【详解】

A、光年指光在1年内通过的路程,是长度的单位,故A错误。

B、1m/s=3.6km/h,所以,1m/s大于1km/h,故B错误。

C、测量长度时,根据被测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分度值和量程合适的测量工具,而不是一定要使用分度值最小的工具,故C错误。

D、误差指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是,即所有的测量中都会存在误差,故D正确。

5.D

【解析】

【详解】

A、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透镜焦距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

B、斜插入到水中的物体在水面处变弯,是因为水中物体反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感觉光线是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发出,此时看到的像是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成正立的,等大的虚像,且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可以通过平面镜整理衣冠,故C不符合题意。

D、夏天浓密树萌下出现圆形的“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实像,故D符合题意。

6.C

【解析】

【详解】

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特点是:

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即物与像等大,不受距离影响,所以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

C、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C正确;

D、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入射角是0°,故D错误。

7.B

【解析】

【详解】

A、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的汽车的速度约为100km/h,约30m/s,故A错误;

B、人体的密度大约与水的密度相同为1×103kg/m3,即1g/cm3,故B正确;

C、正常情况下,人体温度在37℃左右,且变化幅度很小,故C错误;

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D错误;

8.D

【解析】

【详解】

AD、由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则会出现两个像而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实验时,应选用薄玻璃板,故A错误,D正确;

B、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是不能用光屏来确定像的位置,故B错误;

C、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应在比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C错误。

9.B

【解析】

【详解】

A、光线并不真实存在,它是为了研究光,而引入的一物理模型,故A错误;

B、太阳光是白光,光的色散实验是:

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太阳光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一现象说明了白光是复色光,故B正确;

C、透明物体只能透过相同颜色的光,不透明物体只反射相同颜色的光,所以吸收红光的一定不是红颜色的物体,故C错误;

D、凸透镜的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对光的折射能力越强,故D错误。

10.B

【解析】

【详解】

近视眼是:

当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即晶状体太厚时,折光能力增强,焦距变小,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即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如左下图),形成近视眼;需要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加以矫正(如右下图)。

11.A

【解析】

【详解】

A、天平的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右侧,说明左盘偏高,所以平衡螺母应向左移动,故A正确;

B、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为了防止手上的汗液或者脏东西,腐蚀砝码和游码,必须用镊子夹取砝码和移动游码,不能直接用手拿或移动,故B错误;

C、结合天平的结构,称量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应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中,故C错误;

D、磨损的砝码质量就比砝码上标的示数小,用此磨损的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实际质量而小于砝码上所标的示数,所以测量结果就比实际值偏大,故D错误。

12.A

【解析】

【详解】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一个物体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都无关,故C错误;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但与物质种类、物体的温度和状态有关,故A正确,BD错误。

13.AC

【解析】

【详解】

A、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不能俯视和仰视,因为俯视读取的温度值偏高,仰视读取的温度偏低,故A正确。

B、记录水的温度的时间间隔应该相等,这样便于画出图象,并最终找出相关的规律,故B错误;

C、实验中水沸腾前与沸腾时的气泡明显的不同,所以,需要观察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故C正确;

D、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是水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同时还要观察气泡的变化特点,故D错误;

14.ABD

【解析】

【详解】

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的,凝华放热,故A正确;

B、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正确;

C、水结冰时,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C错误;

D、雨主要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降落到地面,故D正确。

15.ABC

【解析】

【详解】

A、由图知道,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所以,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情况相同,故A正确;

B、若只升高凸透镜,由于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则像会向上移动,故B正确;

C、若只将蜡烛向左移动,则物距变大,此时像距变小,像变小,故C正确;

D、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则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到,故D错误;

16.静止运动

【解析】

【详解】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进行的,乙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没有位置变化,所以相对地球是静止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则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太阳之间位置是变化的,所以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

17.振动;响度

【解析】

【分析】

(1)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解答】

解:

(1)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详解】

因为声音由振动产生,所以如图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

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而振幅决定响度,所以响度越大。

【点睛】

应牢记乐音的三要素及其决定因素,即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由振幅决定,音色由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

18.2.0039

【解析】

【详解】

由图甲知道,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的始端在1.50cm处,末端在3.50cm处,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3.50cm﹣1.50cm=2.00cm;由图乙知道,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m=20g+10g+5g+4g=39g。

19.信息空气

【解析】

【详解】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根据题意知道,这款新型导盲杖,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导盲杖接收,导盲杖会产生“嘀嘀”的提示音,提醒盲人周围有障碍物,这说明声能传递信息;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嘀嘀”的提示音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

20.降低温度

【解析】

【详解】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

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其中降低温度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而压缩体积只可以使一部分气体在常温下液化。

21.3×108变小

【解析】

【详解】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真空中光速最大,约为3×108m/s;所以,当光由真空进入到光的介质中时,光的传播速度变小。

22.漫变小

【解析】

【详解】

教室里,坐在每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黑板和粉笔字都发生漫反射,光线射向了各个方向;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组成粉笔的物质在减少,所以,粉笔的质量变小。

23.折射虚像

【解析】

【详解】

在不改变观察角度的情况下,慢慢向空碗里倒水,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此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沿直线看去,所以,看到的是变高的硬币的虚像。

24.绿紫

【解析】

【详解】

由于红光、绿光和蓝光的组合可得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所以,红光、绿光和蓝光是色光的三原色;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化学效应,可以用来灭菌和使荧光物质发光。

25.凸面镜缩小

【解析】

【详解】

表面向外弯曲的镜面叫凸面镜,凸面镜向外发散光线,借助它能使你看到更大的反射区域;所以,对于大型车辆,其后视镜一般是凸面镜,此时物体在镜中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也增大了驾驶员的观察视野。

26.凸透倒立

【解析】

【分析】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详解】

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都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

所以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像距位于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缩小、倒立的实像。

27.1.04不变

【解析】

【详解】

知道,这种牛奶的密度是:

=1.04g/cm3;由于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所以小明喝了半盒牛奶,剩下半盒牛奶的密度不变,仍然是1.04g/cm3。

28.

【解析】

【分析】

根据入射光线和法线可以确定入射角的大小,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可以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详解】

根据反射和折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