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堂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15169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堂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堂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堂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堂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堂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堂教学设计1.docx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堂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堂教学设计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堂教学设计1.docx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堂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2“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堂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

  雨果的小说场面描写真切悲壮,感人至深。

《“诺曼底”号遇难记》以一位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忠于职守的船长形象,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这篇文章是“危急时刻”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借助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个性感悟;三是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体会运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方式方法。

就情节而言,本文是不难理解的,哈尔威船长的人格魅力也是不难认识的,但是作品是怎样渲染这一形象的,又该如何让学生从心灵深处去感悟这一形象,领悟作品的内涵,这是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关键,也是执教本文的难点和重点。

  教学实践中,可以具体确定教学的主要目标:

①充分阅读课文,研究课文中的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心理,体会、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个性化理解,学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交流,资源共享。

③从虚拟情境的感悟迁移到现实生活的体验,让学生学会从名著中汲取养分,迁移学习、主动学习。

难点是引导学生揣摩“一个伟大的灵魂”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诞生的,人们为什么视其为“一个伟大的灵魂”。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需要从整体入手,不可把文章肢解,引领学生入境生情,自主发展,可以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具体措施是通过搜集网络、图书资料,了解雨果在法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及其作品的价值。

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阅读雨果的原著,体会雨果的语言风格。

第二步,学生带着基本的见解展开自由读书活动,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初步了解文本的内容。

第三步,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练习把自己的认识、感悟和体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学生的自主讨论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积极质疑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第四步,说听读写结合,体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依据教材,超越教材,拓展教材,并引导学生学会写读书心得。

教学流程

一、夯实基础,重视预习

  充分重视课前准备活动,有计划的安排以下准备内容:

①以“雨果”为关键词上网搜索和查阅图书资料,充分了解作者生平、本文的写作背景、作家的相关作品及创作风格等。

②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扫清阅读的障碍。

有能力的同学进行初步的“批注式”阅读。

③有条件的同学搜集或者观看电影《泰坦尼克号》,也可以阅读相关电影剧本或者相关的资料,与《“诺曼底”号遇难记》进行对比学习。

二、渲染情景,走近文本

1.谈话:

同学们,“海难”这两个字也许是任何一个航海的人都不愿意提及的字眼。

大家想一想,结合你的所见所闻,谈一谈其中的原因。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适时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沉船的片段,在学生初步讨论以后,加强视听刺激,调动学生求解的欲望。

4.小结导入课题:

在茫无边际的大海上行驶,“海难”的发生是不可预料的,而处于危急中的人们又无处躲藏,所以常常会因为慌乱而发生混乱不堪的局面,造成惨重的损失。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叫做《“诺曼底”号遇难记》,伟大的法国作家雨果,同样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惨烈而悲壮的场面,不同的是这次事故因为有了一个“伟大的灵魂”,船上61人中有60人生还,创造了“海难”史上的一个奇迹!

三、整体感知,触摸经典

1.初步阅读,感知雨果作品的语言风格。

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识字,并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要求学生根据以下提示自主读书:

(1)根据预习的情况,给课文中的生字加注拼音,重点的词语可以标记一下。

(2)依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等要素,试着概括故事情节。

(3)相互交流读书的初步认识,检查初读的效果。

2.带着问题,圈点批注。

在学生对文本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以后,可以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

作者是怎样刻画哈尔威船长这一形象的?

  谈话:

感人的故事之所以感人,就在于它往往描述了一定的感人的情节或者塑造了一个或多个感人的艺术形象。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本文塑造了一个感人的形象——哈尔威船长,一个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的崇高的灵魂。

那么,小说是如何塑造这个形象的呢?

  请同学们找出小说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简单说说它让你感动的理由。

提出阅读理解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四、重点探究,深入体验

1.在同学们初步质疑问难的条件下,帮助他们梳理问题,围绕“哈尔威船长的形象是怎样塑造的”找出重点问题,分小组深入探讨。

  本文虽高度赞扬了哈尔威船长,但全文没有一处直白的表露。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把加强感情朗读放在首位,要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品质。

2.汇报学习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以点带面的问题展开,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读有所悟,展现个性理解。

  

(1)哈尔威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群?

  首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和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然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交流看法,各抒己见。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人们想的是什么?

哈尔威船长想的是什么?

注意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提出“如果你在‘诺曼底’号上,面对此情此景,你首先会怎么办?

”之类的问题,引发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索。

灾难到来时,那些“争先恐后逃生的人”与镇定自若指挥的船长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

哈尔威船长关键时刻采用的特殊手段,正好体现了他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境界。

  

(2)“一个伟大的灵魂”指的是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需要结合全文进行。

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从哪些句子中能让我们看到一个“伟大的灵魂”?

  ○1“实际上一共61个人,他把自己给忘了。

”他是不是真的把自己给忘了?

“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他怎么会忘了自己?

  ○2“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人们为什么不违抗他的意志?

为什么会感到自己的上空出现了“伟大的灵魂”?

抓住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奥克勒福大副一部分对话,反复阅读体验,然后分角色朗读。

引导学生透过简短有力的对话描写,体会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用对话的形式塑造形象的方法。

  ○3“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本文中多次描写“雾”:

“大雾弥漫”、“雾愈来愈浓了”、“沉沉的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等,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雾”?

“黑色的雕像”指的是什么?

面对这“沉进大海的雕像”,怎样理解获救后的人们的心情?

五、积淀升华,挥笔成文

1.回归整体,归纳理顺。

  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其中有太多太多可以让我们琢磨和学习的东西,教师要懂得深入浅出,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顺学而导,不可生拉硬扯,也不必面面俱到。

  

(1)哈尔威船长的形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老船长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全船人的生命。

当我们想象到哈尔威船长好像一座黑色的雕像一样徐徐沉进大海的那一幕,你有什么感受?

要求学生每人用自己的语言,评价哈尔威船长的精神品质。

  

(2)从运用语言的角度,谈谈学习名作有哪些收获?

  这个问题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本文中人物的对话为什么都是短句?

给人什么感觉?

有什么作用?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灾难面前人们的“惊恐万状”?

这与突出哈尔威船长的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从“大雾弥漫”到“阴惨惨的薄雾”,记叙了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给你什么启示?

2.读写结合,学写心得。

  课件出示:

读完一篇文章后,把读后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写下来,就是心得笔记。

  学生动笔学写心得笔记。

教师巡视指导。

完成后,师生共同评议,可以与网上搜集到的相关的心得笔记做比较,寻找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

  交流各自的作品。

六、前延后展,学无止境

  雨果是19世纪前期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抑恶扬善。

雨果的小说,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都是世纪文学史上的名著,可在一定条件下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如有条件,亦可观看由这些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电视剧等影像作品,进一步感知雨果笔下的“英雄”形象,扩展学生的视野。

 

阅读理解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食物链的故事

美国曾经有个地方草场繁茂,他们养了许多羊在那里放牧,可是总有一些虎狼常来这里吃他们的羊。

当地人很生气,决心要把这些食肉动物猎杀完。

后来这些虎狼终于被他们猎杀完了,他们都很高兴,他们的羊繁殖得也非常快,可是后来,草场慢慢地被越来越多的羊吃光了。

羊没有了食物,也慢慢地都饿死了。

美国从这个教训中知道了生物链对自然界是多么的重要,每样物种的灭绝都可能影响到一系列的问题。

食物链,它形成了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现象,维系着物种间天然的数量平衡。

上个世纪,有人将小小的麻雀列为“四害”之一,于是全民总动员,一个彻底消灭麻雀的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除了毒、抓、杀之外,人们还采取轰的办法。

一见麻雀的影子,就猛敲锣鼓,齐声呐喊,惊得雀儿绝无停歇立锥之地,只好不停地躲呀,飞呀,最后累得从半空跌落摔成肉饼。

因为失去麻雀这个天敌,庄稼地里害虫丛生,虫灾泛滥,结果造成粮食歉收,接着,饥饿紧跟而来,人类终于饱尝了破坏生物链的苦果。

(1)画线句子中“轰”的意思是(   )

A. 形容打雷、放炮、爆炸等巨大的声音。

B. (雷)鸣;(炮)击;(火药)爆炸。

C. 赶;驱逐。

(2)文章列举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事例,告诉我们灭绝一种生物保护另一种生物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没有考虑到________。

(3)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请用文章的话回答。

(4)对于人类这种干涉自然界生物链的行为,你想说些什么呢?

【答案】

(1)C

(2)美国人捕杀虎狼;中国人消灭麻雀;大自然中的生态平衡

(3)生物链对自然界是多么的重要,每样物种的灭绝都可能影响到一系列的问题。

(4)做事情的时候要考虑周全,要尊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C;

(2)美国人捕杀虎狼;中国人消灭麻雀;大自然中的生态平衡;(3)生物链对自然界是多么的重要,每样物种的灭绝都可能影响到一系列的问题。

(4)示例:

做事情的时候要考虑周全,要尊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苍蝇与宇宙飞船

令人讨厌的苍蝇,与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科学家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苍蝇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凡是腥臭污秽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

苍蝇的嗅觉特别灵敏,远在几千米外的气味也能嗅到。

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它靠什么来充当嗅觉的呢?

原来,苍蝇的“鼻子”——嗅觉感受器分布在头部的一对触角上。

每个“鼻子”只有一个“鼻孔”与外界相通,内含上百个嗅觉神经细胞。

若有气味进入“鼻孔”,这些神经立即把气味刺激转变成神经电脉冲,送往大脑。

大脑根据不同气味物质所产生的神经电脉冲的不同,就可区别出不同气味的物质。

因此,苍蝇的触角像是一台灵敏的气体分析仪。

科学家由此得到启发,根据苍蝇嗅觉器的结构和功能,仿制成一种别具匠心的小型气体分析仪。

这种仪器的“探头”不是金属,而是活的苍蝇。

就是把非常纤细的微电极插到苍蝇的嗅觉神经上,将引导出来的神经电信号经电子线路放大后,送给分析器;分析器一经发现气味物质的信号,便能发出警报。

这种仪器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3-6年级)》2016年第2期)

(1)解释词语。

声名狼藉:

________

别具匠心:

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中,“鼻子”一词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

这和文章前面一句________相呼应。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苍蝇是非常脏的动物,所以它一无是处。

B. 苍蝇是依靠嗅觉神经细胞闻到气味的。

C. 科学家仿制的小型气体分析仪的探头是金属。

(4)你还知道哪些模仿生物的发明呢?

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

【答案】

(1)形容一个人的名誉坏到极点。

;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2)这里说的鼻子并不是真正的鼻子;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

(3)B

(4)科学家模仿鱼鳔的原理,发明了潜水艇。

【解析】【分析】

(1)声名狼藉:

形容一个人的名誉坏到极点。

别具匠心:

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2)引号的主要作用有:

表示引用。

表示特定称谓。

表示特殊含义。

表示讽刺和嘲笑。

突出强调。

做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

(3)本题可以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进行判断。

(4)本题属于积累拓展,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解答。

故答案为:

⑴形容一个人的名誉坏到极点。

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⑵这里说的鼻子并不是真正的鼻子;但是苍蝇并没有“鼻子”;⑶B;⑷示例:

科学家模仿鱼鳔的原理,发明了潜水艇。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因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做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

(2)本题主要考查的引号的作用,不同的语境作用也不相同,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解答。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

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筛选。

(4)根据自己的积累进行解答。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成功来自信誉

1835年,摩根先生成为一家名叫“伊特纳火灾”的小保险公司的股东。

这家公司不用马上拿出现金,只需在股东名册上签名就可以,这正符合当时摩根先生没有现金却想获得收益的情况。

不久,一家投保的客户发生了火灾。

按照规定,如果完全付清赔偿金,保险公司就会破产。

股东们一个个惊慌失措,纷纷要求退股。

摩根先生斟酌再三,认为自己的声誉比金钱更重要。

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退股的股份,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一时间,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声名鹊起。

已经身无分文的摩根先生成为保险公司的所有者,但保险公司已经濒临破产。

无奈之中,摩根先生打出广告:

凡是再到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保险金一律加倍收取。

不料,客户很快就蜂拥而至。

原来,在人们心目中,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已经成为最讲信誉的保险公司。

许多年后,摩根主宰了美国华尔街金融帝国。

而当年的摩根先生,正是他的祖父,是美国亿万富翁摩根家族的创始人。

成就摩根家族的并不仅仅是一场火灾,而是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信誉。

还有什么比让别人信任你更宝贵呢?

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

(选自《诚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潮出版社)

(1)按要求写词语。

①“惊慌失措”的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

②像“蜂拥而至”这样含有比喻义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

(2)“声名鹊起”的意思是________。

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声名鹊起的原因是________。

(3)画线句换种说法:

________。

用反问这种句式来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

A.让人更容易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B.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C.为了让句子变得更通顺,上下句联系得更紧密。

(4)你怎样理解“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这句话?

说一说。

【答案】

(1)束手无策;惊慌失色;暴跳如雷;胆小如鼠

(2)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退股的股份,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3)没有什么比让别人信任你更宝贵;B

(4)只有你讲信用,别人才能信任你,才会帮助你,才会照顾你的生意,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

相信你的人越多,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解析】【分析】

(1)①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惊慌失措:

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②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2)第一空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第二空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

⑴示例:

束手无;惊慌失色;暴跳如雷;胆小如鼠;⑵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退股的股份,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⑶没有什么比让别人信任你更宝贵;B;⑷示例:

只有你讲信用,别人才能信任你,才会帮助你,才会照顾你的生意,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

相信你的人越多,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点评】

(1)①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②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2)第一空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第二空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掌握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呵护世界

   我曾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散步,当我走进一座花坛时,有一个小女孩挡住了我,轻轻地说:

“叔叔,你不要过去,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你不要惊吓了它。

”在我看来,这个小女孩呵护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小生灵,她关爱的是自己面对着的美好的世界。

   在我们面对着自己时时接触的生活,面对与你打交道的人们时,你是不是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地小心呵护,给人以关爱?

我们是否常常因为自己的________斥责、________怒容、一句搪塞,或是一时的冲撞,就这么弄伤了对方的心灵,或是大煞风景,破坏了美好的景致?

   当然,我们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常常有不顺心的时候,会常常在心里怀着一股怒气和怨恨,如果任凭这些情绪流泻感染,就会使眼前的世界变得灰暗,没什么美好可言。

正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所以这个世界更需要我们投入关爱和呵护。

   我通过一段文字,看到了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

有个常怀关爱之心的绅士走进一家花店,要求把橱窗里的花取出一部分,店里的人照着他的话去做,并问他要买多少。

这个绅士出人意料地回答:

“我不想买花,只是看它们太拥挤了,怕它们被压坏,想让它们轻松一下。

”他就是英国文学家王尔德。

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是否都能常常怀着这样的关爱,为他人也为自己留心保护一片美丽的世界!

   在接触那些容易碎的物品时,我们总是小心翼翼的,只怕弄坏了它们,那我们也不妨将这份细致带到日常生活里来,小心呵护和善待我们所生存着的这个世界。

(1)选择合适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一声   一气   一脸   一片

________斥责   ________怒容

(2)从文中找出恰当词语填空。

例:

(呵护)世界   ________世界   ________世界

(3)此文告诉人们________的道理,并说明了理由________。

①世界是美好的,有很多荚的景致;

②我们承受着压力;

③有人觉得眼前的世界是灰暗的;

④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⑤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列举的两件事。

【答案】

(1)一声  ;一脸

(2)关爱  ;善待

(3)要小心呵护和善待我们所生存着的这个世界;①④⑤

(4)花坛前小女孩让“我”不要走过去,怕惊吓了蝴蝶。

一位绅士请求把橱窗的花取出一部分,怕因拥挤压坏了花儿。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及对课文的熟练程度,在于平时学生多读。

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如:

一声斥责、一脸怒容。

(2)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关爱世界、善待世界。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课文内容,继而理解课文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短文列举的两件事:

花坛前小女孩让“我”不要走过去,怕惊吓了蝴蝶。

一位绅士请求把橱窗的花取出一部分,怕因拥挤压坏了花儿。

【点评】

(1)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

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