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初一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课时同步测试 单元测试 单元合集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13850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2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 初一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课时同步测试 单元测试 单元合集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教部编版 初一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课时同步测试 单元测试 单元合集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教部编版 初一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课时同步测试 单元测试 单元合集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教部编版 初一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课时同步测试 单元测试 单元合集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教部编版 初一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课时同步测试 单元测试 单元合集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 初一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课时同步测试 单元测试 单元合集含答案.docx

《人教部编版 初一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课时同步测试 单元测试 单元合集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 初一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课时同步测试 单元测试 单元合集含答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 初一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课时同步测试 单元测试 单元合集含答案.docx

人教部编版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时同步测试单元测试单元合集含答案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同步测试

1.《三国演义》卷首语这样说:

“有道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在历经西晋末年到南北朝的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你知道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吗()

A.581年B.280年C.589年D.316年

2.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A.余杭、涿郡B.洛阳、大都 

C.余杭、洛阳D.洛阳、涿郡 

3.这一制度创立于隋朝,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来选拔官吏。

该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

C.科举制D.行省制

4.下列有关隋炀帝暴政的表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营建东都洛阳 ②开凿大运河 ③乘龙舟沿大运河巡游 ④正式确立科举制度 ⑤三次征辽东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5.填图题:

(1)在上图中用序号①②③标注出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和南北至点,并填注内容。

(2)在图中用字母A、B、C、D从北到南依次标注出四段河渠名称,并填注内容。

(3)在图中用字母E标注隋都长安、F标注隋炀帝被杀的地点江都,G标注五大水系之一的淮河。

6.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开凿运河

B.①灭亡陈朝 ②建立隋朝 ③开凿运河

C.①开凿运河 ②建立隋朝 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 ②开凿运河 ③灭亡陈朝

7.关于隋朝的历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朝是581年由北周外戚杨坚建立的

B.隋朝的开国皇帝是隋炀帝

C.隋朝是继秦朝和西晋之后,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统一

D.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8.“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中的“河”指的是()

A.黄河B.长江C.淮河D.大运河

9.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著作中写道: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

10.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对隋朝的历史进行研究后,针对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总结,下列结论中最准确的是()

A.隋炀帝的暴政

B.大运河的开通

C.农民起义的爆发

D.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11.有人说: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A.繁荣而短暂B.实现了统一

C.统治者残暴D.大运河开通

12.(分析探究题)隋朝的统一,开创了隋唐时期300多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隋朝兴亡】

材料一 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材料二 炀帝遂恣荒淫。

登基之初,即建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人。

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1)隋朝走向繁荣开放主要与哪位皇帝有关?

(2)材料二中列举了隋炀帝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

你认为隋朝由盛而速亡的原因有哪些?

【人才选拔】

材料三 《全球通史》中写道:

“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一千三百余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3)材料三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

它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经济繁荣】

材料四 

项目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材料五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4)请你完成材料四中的结论部分。

材料四、五反映了隋朝社会出现什么景象?

(5)材料四、五反映的隋朝社会景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感悟】

(6)通过上述史实探究,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答案解析:

1.C 本题考查学生对隋朝统一全国时间的识记和辨析能力。

解答时很容易将隋朝建立和统一的时间混淆,581年杨坚夺权建隋,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2.A 隋统一全国后,隋炀帝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故A项正确。

3.C 隋文帝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4.C 隋炀帝正式确立科举制,注重人才选拔,促进了社会进步,不属于暴政,故排除含④的选项,答案选C。

5.解析:

解答此题要全面掌握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其他相关知识,注意各类填注内容的相对位置。

答案:

(1)①洛阳 ②余杭 ③涿郡(回答时既要标清序号,也要填写好内容)

(2)A:

永济渠 B:

通济渠 C:

邗沟 D:

江南河(回答时既要标清序号,也要填写好内容)

(3)结合历史地图填注即可。

6.A 本题考查隋朝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605年,隋炀帝命人开凿大运河,故A项正确。

7.B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A、C、D三项表述正确。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隋文帝杨坚,故选B。

8.D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尽道隋亡为此河”“若无水殿龙舟事”等信息可知,诗中的“河”指的是隋朝大运河。

D项符合题意。

9.C 解题时紧扣题干中有效信息“穷苦子弟……跃登上第”,这说明普通百姓也可通过考试进入仕途,故答案选C。

10.A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由于隋炀帝的暴政,激化了社会阶

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爆发,隋的统治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陷于瓦解。

故选A。

11.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存在时间虽短,但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结束分裂,实现了统一;实行的一些政治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开凿了大运河,为后来唐朝的统一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繁荣而短暂准确地反映了隋朝的特点。

12.解析:

(1)

(2)问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

第(3)问由材料中“通过考试,品评人才”并结合所学可知此制度是科举制,影响结合所学作答即可。

第(4)问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得出相应的结论,反映了经济繁荣景象。

第(5)问关键是明确隋朝的繁荣主要与隋文帝有关,然后结合其措施来回答。

第(6)问结合隋朝兴亡的原因来分析。

答案:

(1)隋文帝。

(2)史实: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

原因:

隋炀帝统治残暴,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

(3)科举制。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人口数量激增;垦田面积增长;粮仓丰实。

出现经济繁荣的景象。

(5)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创立科举制度,改革吏治等。

(6)成由俭,败由奢;制度和政策要合理;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要体恤百姓等。

(言之有理即可)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测试

1.某校七年级

(2)班要表演一场有关隋朝灭亡、唐朝建立的课本剧,请你为此剧挑选应该出场的人物()

①隋文帝 ②隋炀帝 ③唐高祖 ④武则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唐太宗重用他们做宰相,这表明唐太宗()

A.重视发展生产B.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注意任用贤才D.提倡节俭

3.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她在科举制方面的“创新”是()

A.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B.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C.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创立殿试制度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在杜甫《忆昔》这首诗中“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A.唐高宗统治初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前期

5.根据提示信息及所学内容,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建立唐朝,平定全国的是:

     。

 

(2)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统治者是:

     。

 

(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4)创立科举制中殿试制度的是:

     。

 

(5)出现“开元盛世”局面的统治者是:

     。

 

6.下列选项中,与李渊有关的是()

A.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B.出现“开元盛世”的局面

C.建立唐朝和平定全国 

D.改国号为周

7.太宗曰:

“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

”唐太宗“觉其妩媚”,是因为魏征()

A.多谋善断,助皇帝处理朝政

B.设三省六部,提高行政效率

C.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 

D.创立科举制,进行制度创新

8.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下列有关唐太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善于用人

B.唐太宗时,魏征敢于直言

C.唐太宗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D.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9.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

其原因是武则天()

A.创立殿试制度B.重用有才之人

C.打击大族势力D.促进社会发展

10.“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

”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

A.经济发展B.吏治清明 

C.人才济济D.生活奢侈

11.(易错易混题)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下列唐代帝王在位的先后顺序是()

①唐玄宗 ②武则天 ③唐太宗 ④唐高宗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D.③④①②

12.某校七年级(3)班对唐初三位有作为的皇帝进行了探究学习,请你参与。

【图说历史】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

他在位时唐朝社会出现了什么局面?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

用一句话概括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3)图三中的人物是谁?

他统治前期,唐朝社会出现了什么局面?

【史料辨析】

材料一 “……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擢,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

所荐必行,所举辄试,其于选士之道,岂不伤于容易哉!

然而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陆宣公翰苑集》

材料二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唐语林》

(4)材料一反映了武则天统治时期对什么的重视?

她又是如何做的呢?

(5)材料二中的“上”指的是哪位皇帝?

他是怎样“留心理道,革去弊讹”的?

【探究认识】

(6)从这些皇帝的治国政策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借鉴?

答案解析

1.B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与隋朝灭亡、唐朝建立相关的人物分别是隋炀帝和唐高祖,故选B。

2.C 题干中的信息表明唐太宗善于用人,故C项正确。

3.D A项与隋文帝有关,B项与唐太宗有关,C项与隋炀帝有关,D项是武则天的创举。

4.D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开元盛世”,因而D项符合题意。

5.解析:

解答本题要认真把握本课有关人物的事迹。

答案:

(1)李渊

(2)唐太宗

(3)武则天

(4)武则天

(5)唐玄宗

巩固提升练

6.C A项与唐太宗有关,B项与唐玄宗有关,C项与李渊有关,D项与女皇武则天有关。

7.C 

8.C 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唐太宗”“不正确”。

唐太宗贞观时期,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故C项表述错误。

9.D 武则天在位时期,继续推行唐太宗的统治政策,重用人才,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因此得到肯定,故选D。

10.A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直接反映”,根据题干中“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可知,题干材料直接反映了唐朝开元年间经济的繁荣景象,故选A项。

题干材料没涉及吏治、人才和生活奢侈等方面的问题,故排除B、C、D三项。

11.C 李渊建立唐朝,此后是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唐高宗是唐朝第三个皇帝,武则天在唐玄宗之前称帝,故正确答案为C项。

12.解析:

(1)

(2)(3)问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其中第(3)问中的人物,可由图三中的“开元”二字判断为唐玄宗。

第(4)问根据材料一的描述可以看出武则天重视人才,具体做法结合所学作答即可。

第(5)问第一小问关键是明确“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故此皇帝是唐玄宗,第二小问结合唐玄宗统治前期的措施作答即可。

第(6)问属于开放性问题,结合三位皇帝的治国措施,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唐太宗。

“贞观之治”。

(2)武则天。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3)唐玄宗。

“开元盛世”。

(4)对人才选拔的重视。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5)“上”指的是唐玄宗。

他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6)国家要发展,一定要重视人才,任用贤才;必须重视农业,关心人民疾苦;必须重视吏治的建设等。

第3课 盛唐气象同步测试

1.下面两幅图是唐朝出现的新型工具。

它们用于( A )

A.农业B.工业C.商业D.交通

2.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

吐蕃位于我国的( A )

A.西南B.西北C.东南D.东北

3.唐朝时期社会风气的突出特点是( C )

A.高度繁荣、盛世景象B.比较民主、重用人才

C.比较开放、兼容并蓄D.比较开明、交往密切

4.(易错易混题)从人物所取得的成就方面进行归类,下列哪一个人物与其他三个不同( C )

A.李白B.杜甫C.吴道子D.白居易

5.请找出下面材料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高度繁荣景象。

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扩大,人们发明并推广了一些生产农具,如曲辕犁和翻车,并兴修了水利工程。

手工业水平很高,丝织业以纹饰精美冠于全国的是苏绣,越窑以白瓷类雪似银而闻名。

商业十分繁荣,都城洛阳布局严整对称,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1)错误:

      ;改正:

      。

 

(2)错误:

      ;改正:

      。

 

(3)错误:

      ;改正:

      。

 

(4)错误:

      ;改正:

      。

 

答案:

(1)错误:

翻车;改正:

筒车。

(2)错误:

苏绣;改正:

蜀锦。

(3)错误:

越窑;改正:

邢窑。

(4)错误:

洛阳;改正:

长安。

6.《土贵要予赋水轮》中写道:

“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yì汲取,舀)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

”材料中的“物”是( B )

A.耧车B.筒车C.水排D.曲辕犁

7.下列有关唐都长安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城市布局严整对称  

B.国际性大都会

C.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

D.城中有东、西两市,市是居民区

8.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

“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题中的“赞普”和“公主”指的是( B )

A.尺带珠丹和文成公主B.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C.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D.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

9.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C )

①唐三彩 ②妇女参加骑马、射箭等活动 ③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10.七年级

(2)班的同学举办了唐诗小论坛,以下四位同学所说正确的是( B )

A.甲说:

李白的美称是“诗圣”

B.乙说: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C.丙说:

白居易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人称“诗仙” 

D.丁说:

唐代流传至今的诗歌有30000多首

11.唐朝时期,艺术创作成就斐然。

下列关联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阎立本——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B.吴道子——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C.颜真卿——淳朴厚重,悲愤凄婉

D.欧阳询——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12.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高度繁荣景象,民族关系和文学艺术呈现出辉煌局面。

为此,七年级

(1)班同学进行了探究,请你也一起参与进来吧!

【经济繁荣】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代诗人杜甫《忆昔》

材料二 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1)材料一中“开元全盛”是哪位皇帝当政时期?

这种“全盛”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灌溉工具是什么?

这一时期还出现一种新的耕地工具是什么?

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关系?

【民族交融】

材料三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唐代诗人陈陶《陇西行》

(3)列举一例唐朝“贵主和亲”的事例。

结合所学说说“贵主和亲”起到了什么作用?

【文学艺术】

材料四 文学家韩愈称颂李白、杜甫时说: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

丈长。

(4)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各具有怎样的特点?

(5)材料四中韩愈对李白和杜甫的评价是否恰当?

请你简单说明理由。

材料五 “有唐一代书法,真草篆隶行,百花齐放……群星熠熠,组成了中国书法上空前绝后,最为辉煌的图卷。

——《书法艺术》

(6)列举唐朝时两位最著名的书法家。

【探究感悟】

(7)通过上述探究,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唐朝发展的突出特点。

答案:

(1)唐玄宗。

“开元盛世”。

(2)筒车。

曲辕犁。

关系:

材料二中唐朝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材料一“开元全盛”局面出现的原因之一。

(3)事例: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作用: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4)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杜甫的诗淳朴厚重,后期多抒发悲愤凄婉之情。

(5)恰当。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不仅创作艺术高超,风格独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而且他们还分别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艺术推向了高潮。

(言之有理即可)

(6)颜真卿和欧阳询。

(7)盛世气象。

答案解析

1.A 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在农业方面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2.A 吐蕃人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是今天藏族的祖先,根据地理知识可知,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地区。

3.C 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呈现出比较开放、充满活力、兼容并蓄的特点。

4.C 李白、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朝著名诗人,吴道子是唐朝著名

画家。

5.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唐朝经济繁荣的知识,注意对类似知识的辨析。

答案:

(1)错误:

翻车;改正:

筒车。

(2)错误:

苏绣;改正:

蜀锦。

(3)错误:

越窑;改正:

邢窑。

(4)错误:

洛阳;改正:

长安。

6.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根据题干给出的“水轮”“筒”“循环上下”等信息可知是筒车。

7.D 唐代都城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的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而不是居民区,故答案选D。

8.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与吐蕃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识记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时间和人物。

“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吐蕃的“赞普”是指唐太宗时期的松赞干布,他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他。

所以B项正确。

9.C 唐三彩是手工业方面的代表性成就,与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无关,排除含①的选项,故答案选C。

10.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灵活运用能力。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李白的美称是“诗仙”,故A、C两项错误;唐代传世的诗歌有50000多首,故D项错误;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所以B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11.C 颜真卿是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而淳朴厚重,悲愤凄婉是杜甫诗歌的特点。

故答案选C。

12.解析:

(1)问“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这一盛世局面史称“开元盛世”。

(2)问考查唐朝农业工具的改进,其中有灌溉工具筒车,还有耕地工具曲辕犁。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材料二描述的筒车的发明属于劳动技术的改进。

第(3)问结合唐蕃和亲的史实分析作答。

第(4)问结合教材所学唐朝的诗歌成就回答即可。

第(5)问解答时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明理由。

第(6)问结合教材所学作答。

第(7)问在归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作答。

答案:

(1)唐玄宗。

“开元盛世”。

(2)筒车。

曲辕犁。

关系:

材料二中唐朝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材料一“开元全盛”局面出现的原因之一。

(3)事例: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作用: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4)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杜甫的诗淳朴厚重,后期多抒发悲愤凄婉之情。

(5)恰当。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不仅创作艺术高超,风格独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而且他们还分别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艺术推向了高潮。

(言之有理即可)

(6)颜真卿和欧阳询。

(7)盛世气象。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下列有关遣唐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来华目的是为了学习中国的军事技术

B.指的是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

C.当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

D.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

他东渡的国家是( D )

A.天竺B.波斯C.新罗D.日本

3.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D )

A.基督教B.伊斯兰教

C.道教D.佛教

4.“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 )

A.对外开放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D.交通发达

5.识读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物是谁?

他曾几次东渡日本?

结果如何?

(2)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贡献?

答案:

(1)鉴真。

他曾先后6次东渡日本。

前5次失败,第6次东渡

成功。

(2)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6.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B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7.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C.唐朝时期有十多批遣唐使来华

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8.下列古迹中,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D )

A.那烂陀寺B.白马寺

C.敦煌莫高窟D.唐招提寺

9.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这位“伟大僧人”是( C )

A.阿倍仲麻吕B.鉴真

C.玄奘D.李白

10.(2016黑龙江哈师大附中期末)某班级准备通过课本剧形式来体现唐朝的对外活动,下列哪一幕不应该出现在此剧中( C )

A.日本遣唐使向皇帝呈交礼品

B.鉴真在唐招提寺讲经

C.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