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错题集已调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13176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8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错题集已调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三年级错题集已调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三年级错题集已调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三年级错题集已调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三年级错题集已调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错题集已调整.docx

《三年级错题集已调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错题集已调整.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错题集已调整.docx

三年级错题集已调整

【题目描述】109x6=?

【错例】109x6=609

【错误分析】进行竖式运算时,在十位时,他知道0x6=6,但他却忽视了个位算的6x9=56时进位的5,导致计算错误。

【解决对策】将错例与正确解答形成对比,找出出现错误的地方,引起学生的注意,强调计算时,进位的数不可漏加。

【题目描述】960+327=?

【错例】960+327=1280

【错误分析】受乘法运算的干扰,在竖式运算时容易将0+7当做乘法计算0x7=0.

【解决对策】多出一些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并在计算的过程中让学生说出相应的运算方法。

加以对比强化。

【题目描述】有50本书,至少需要增加(   )本,可以刚好平均分给9位小朋友。

【典型错例】有50本书,至少需要增加(  5 )本,可以刚好平均分给9位小朋友。

【错因分析】50÷9=5(本)……5(本)

至少需要增加( 5 )本。

题意没有弄清,这些学生解答的是至少减少5本,可以刚好平均分给9位小朋友。

50本书平均分给9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到5本,还多了5本,9-5=4(本)  再需要增加4本,每位小朋友又可以分到1本了。

【解决对策】充分理解题意,不被主观想法影响。

学生需要充分理解到余数和要求的增加的书本数的关系,是去掉余数凑除数的倍数,还是增加多少凑除数的倍数。

正确解题过程

有50本书,至少需要增加(  4 )本,可以刚好平均分给9位小朋友。

【题目描述】小红家距离学校300米,小明家距离学校500米。

小红家和小明家的距离有多少米?

【典型错例】300+500=800(米)

答:

小红家和小明家的距离有800米。

【错因分析】学生往往只想到了小红家和小明家在学校一侧的情况,而忽视了小红家和小明家在学校两侧的情况。

没有考虑问题的多样性。

【解决对策】学生在解决这类的距离问题可以通过画图解决,在画图时就会自然考虑到他们两的家应该怎样放置,是在学校哪一边。

这样就能很快地明白问题的答案可能有多种。

正确解题过程

小红家和小明家在学校两侧300+500=800(米)

小红家和小明家在学校同侧500-300=200(米)

答:

小明和小红家的距离可能是800米或者200米。

【题目描述】南极科学考察船于10月30日10时从青岛出发,同年的12月26日10时到达南极长城站。

考察船航行了多少天?

【典型错例】30+26=56(天)

答:

考察船航行了56天。

【错因分析】时间的计算历来是教学的难点。

有些学生会忘记去考察每个月份的天数,都认为每个月都是30天,而有的月份是有31天或者28天或者29天的。

上面这个错例就是因为把10月当成了30天,少算了10月份的最后一天了。

【解决对策】一般采用分块计时的方法能让学生更理解,计算更快速准确。

也就是分别计算每个月的天数,最后加起来。

正确解题过程

10月:

1天

11月:

30天

12月:

26天

一共航行:

1+30+26=57(天)

答:

考察队航行了57天。

【题目描述】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他一共睡了()小时。

【典型错例】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他一共睡了(10)小时。

(生1:

晚上9时到晚上12时经过的4小时+第二天的6小时;生2:

掰着手指数:

9、10、11、12、1、2、3、4、5、6共10小时)

【典型错例】一共睡了(15)小时。

(生:

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1:

00,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6-21不好减,就用21-6=15小时)

【错因分析】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计算掌握不够扎实,孩子们对于计算简单的同一天内经过时间在存在困难,从他们错法看,作为基础的晚上9时到晚上12时经过多少时间还不会计算。

导致这种错误的的关键在于没有区分时间与时刻。

1.学生对于计算跨两天的运行时间问题缺乏思考,他们习惯计算同一天内经过多少时间,当碰到计算两天的运行时,就只会盲目采用相减的方法计算。

2.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意识不强,没有考虑到睡15个小时是不合常理的。

【解决对策】理接时间与时刻,巩固同一天内经过时间的算法。

做题时,读懂题目意思,分清“同一天”和“跨两天”经过时间的求法。

学生可以通过画线段图分段计算,24:

00是两天的分界线。

【题目描述】()里最大填几?

()×29<900

【典型错例】里面最大填30

【错因分析】学生受前一题()×6<361的影响,想这是一道乘法题的估算,将29看成30,30×30=900,所以(30)×29<900。

【解决对策】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能想到30,说明已经完成了思维的第一步,但是学生应该进一步想真的是最大填30吗?

再大一点可以不?

通过试验可以发现还31×29<900.所以最大应该是填31.

【题目描述】鸭有9只,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鸡有几只?

(鸭有9只,是鸡的3倍,鸡有几只?

【错因分析】容易混淆谁是谁的几倍,谁多一些。

【解决对策】像第一个题已经非常清楚的说明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所以鸡的只数:

9×3=27(只)。

第二题是鸡的3倍,这里只有鸡和鸭,引导孩子鸭是鸡的3倍,所以鸭的只数=鸡的只数×3,得鸡的只数=鸭的只数÷3=9÷3=3(只)。

【题目描述】

 【错因分析】 受到信息的干扰 。

一般出现的“多”和“剩下”,学生比较容易干扰。

【解决对策】审题,排除干扰。

还多的4米,是用去的,不是剩下的。

剩下的105米,是已经用了一半加4米后剩下的,说明105米是全长的一半还少。

把4米加上,就是全长的一半。

【题目描述】小芳做一道数学题,原来应该除以3,她却粗心地算成了乘3,现在得到的结果是279,原来的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错因分析】 个别学生就会求的是原来的被除数,就认为解决问题了,没有考虑到问题是求原来得数。

其次是计算的过程有点粗心。

【解决对策】理清楚题目意思,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在适当的纠正他们的想法,而不是直接讲题,而忽视学生自己的想法。

【题目描述】一根绳子长19米,剪8米做一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

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

还剩多少米?

【典型错例】19÷2=9(根)……1(米)或19÷8=2(根)……3(米)

【错因分析】 由于平时接触的“解决问题”中信息相对简单,方法单一,“解决问题”一般安排每一单元的后面,学生遇到时经常能“猜出”其方法。

一到期末的综合性试题,在解决问题时也需要综合运用,导致有些学生“不会”。

“剪8米做一根长跳绳”是什么意思要先理解。

【解决对策】要求学生先仔细读题,然后可以画一画图,理解“剪8米做一根长跳绳”的意思。

帮助学生理解是求“剩下的部分”里有几个2米,从而得出正确的计算方法。

【典型错例】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错因分析】学生对角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解决对策】画两幅图,一幅是从同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另一幅是从两个。

【题目描述】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48米,洒水宽度是6米,洒水车行驶4分钟,被洒水的地面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错因分析】题目情境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学生不理解题意,是造成学生错误的前提。

学生本人的解题习惯、思维不缜密是导致本题错误的直接原因。

【解决对策】首先,情境演示,理解题意。

学生读题后让学生提出不懂之处,教师用实物替代实际情境进行演示,在此基础上,根据题意画出简图: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作业宽度”与洒水车行驶后留下的“痕迹”是一个“面”而非一条“线”。

其次,方法指导,举一反三。

让学生明白在碰到类似不懂题意的题目的时候,要通过回忆、联想等方法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通过画图等方法把题意表达出来,这样可以降低题意不解程度,达到理解题意甚至顺利答题。

【题目描述】已知2010年1月1日是星期五,请你推算:

2010年的六一儿童节是星期几?

【错因分析】学生对题目的意思不理解,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或者是学生知道该用时间差除以7算出有几个星期多几天,但是相差多少时间算不准确。

又或者是算出了几个星期多几天,但是最后一步推算星期几的时候就下不了手了。

【解决对策】先让学生理清楚解决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

其一,应该算出相隔多少时间。

这里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是告诉我们的那一天算进去,第二是告诉我们的那一天不算进去,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只是涉及到最后一步推算日子的时候注意一些既可。

其二是必须算出几个星期多几天。

为什么要算出几个星期呢,这个原因必须仔细地解释,有些同学虽然知道除以7,但他不知道为什么要除以7,所以可以设置几个口答题:

如今天是星期五,一星期后是星期几,两星期后是星期几,57星期后是星期几,这时候孩子们就会恍然大悟。

【题目描述】根据图形算出各图形表示的数量:

45×☆+200=380

【错因分析】孩子没有弄明白等式的意义,或者是题目的难度,是学生完全无知的。

【解决对策】要重新复习一下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达到非常熟练程度,并且要知道为什么会有着一些关系。

不能对孩子要求过高,不必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孩子一下子把综合算式列出来,可以慢慢地让孩子做类似于这样的题目,以达到熟练程度。

【题目描述】所有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典型错例】所有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错因分析】 平时说话不严密,考虑问题简单,判断题就要鸡蛋里挑骨头,只要找到一个反例就可判错。

【解决对策】对长度单位练习学习不够认真,没有理解。

【题目描述】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

【典型错例】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 )

【错因分析】“铁比棉花重”这是生活常识,其实这也是一句错句,学生受此影响;既然都是1千克应该一样重。

【解决对策 】对吨的认识不够充分,对于老师教的只是没有理解。

【易错题案例】45厘米+2分米=()厘米

【错因分析】很容易忽略单位,导致单位不统一而结果错误

【解决对策】当单位不统一的时候,应该统一单位再计算,将2分米换作20厘米,再与45厘米相加。

【易错题案例】用三个边长长为一厘米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

周长为多少。

【错因分析】

(1)3X4=12,一个正方形周长是4,三个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就是12。

(2)3X4-2=10,有两条边在中间重合,所以-两条边的长度。

【解决对策】首先应该自己画出图形,直观的去观察这个长方形的长度,第一种错误解法是完全没有关注有边重合,第二种是因为错误的估计了重合边的条数,应该是有四条边重合,所以正确的是3X4-4=8。

【题目描述】540÷5

【错例】540÷5=18

【错因分析】当4除以5不够除时,没有用0补上,漏掉中间的0商变成两位数18

【解决对策】我们在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可以首先估算一下商是几位数,如果除数小于或等于最高位,则商是3位数,否则是两位数;在商时,如果不够就要用0补上,不要忘记写了。

【题目描述】有84朵花,每4朵花扎一束,可以扎多少束?

平均每人送2束,这些鲜花大约可以送给多少人?

【典型错例】

1没有估算错24人,占12%。

2②84÷2=42束11人占5.5%

【错因分析】从学生角度看,由于刚接触除法的估算,学生尚没有形成估算这样的意识。

其次是学生的审题能力不够。

从教师角度看,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重点关注了笔算的教学,对于解决问题的难点估计不足,或是在新课教学中忽略了相关的问题解决的练习。

【解决对策】对于学生,要求仔细阅的题目,提醒有阅读困难的学生采用划一划、圈一圈等方式弄清题意。

同时要分析第二个问题的解决与第一个问题是否有关。

在教学中结合具体情境加强估算练习,不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且要注重题目的灵活性和应用性。

如结合实际选取最合适的近似数,运用估算来解决问题等,使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估算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从而体现估算的价值。

【易错案例】参加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儿童有多少人?

【典型错例】

2456÷2=228

3456×2=912

【错因分析】求1倍数和多倍数两种方法不能区分。

不知道和倍问题,不会找对应关系。

教师较少引导学生用画一画等多种手段解决问题。

教材编排有一定难度。

这道练习设计相对跳跃性较大,对于学生来说要求过高了。

【解决对策】对学生进行审题习惯训练,通过题组训练,让学生明白求1倍数和求多倍数的不同。

指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让学生根据线段图说条件、问题和思考方法,促使学生进一步正确理解数量关系。

适当补充和倍、差倍等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解决。

【易错案例】制作每只蝴蝶标本需10分钟。

李老师:

“我6天制作了12盒蝴蝶标本。

”已知每盒蝴蝶标本有5只。

(1)李老师平均每天制作蝴蝶标本多少只?

(2)李老师在这6天中制作标本花了多少时间?

【典型错例】

112÷6=2

212×10=120

【错因分析】受到多余信息干扰

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不强

基本数量关系不够熟练

【解决对策】加强专项练习,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反复读题,删选有用信息,排除干扰

熟悉常用数量关系

【题目描述】

     500÷25×434-16+14

=500÷(25×4)=34-(16+14)

=500÷100=34-30

=5=4

【错因分析】 学生在学了简便运算定律后但还不太理解的基础上就乱套用定律一看到题目受数字干扰只想到凑整而忽略了简便方法在这两题中是否可行。

例如第1题学生就先算了25×4等于100,第2题先算16+14等于30,从而改变了运算顺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解决对策】 

(1)明确在乘除混合运算或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不具备简便运算的因素就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强调混合运算的计算步骤:

a仔细观察题目;b明确计算方法;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能简便的按正确的计算方法计算,并会说运算顺序。

(3)在理解运算定律及四则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加强练习以达到目的。

【题目描述】操场上打篮球的有12人,踢足球的比打篮球的少3人,打篮球的和踢足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错因分析】对于这道题,小学生经常会出现看题不完整的情况,把“比“看漏,从而把题目看成了打篮球的少3人,所以踢足球的人数是12+3=15(人),即解决的答案为:

12+15=27(人)

【解决对策】对于这类问题,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看题不清,所以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清题目,可以在“打篮球“的下面画横线,写上12,在”踢足球少3人“的下面,画横线写上12-3=9,再把两者加起来,即答案为:

12+9=21(人)。

【题目描述】有一排棋子,按照“四黑两白”的顺序排列起来,第30颗棋子是()色,第五十颗棋子是( )色。

【错因分析】

1)不列除法算式,直接写颜色。

2)当余数为0时,学生会认为与第一颗的相同。

3)余数不为零的情况,学生容易觉得是跟商有关。

【解决对策】老师在学生做这类题时要求学生一定要列出除法算式:

30÷6=5(组),50÷6=8(组)……2(颗)。

老师应该让学生体会整除时(余数为0时)应该与每组的最后一个相同,有余数的情况下是与余数的颜色相同,而与有几组(商)没有关系。

【题目描述】一根木材截成6段需要25分钟,那么截成5段需要多少时间?

 【错因分析】 学生很容易错认为截成6段需要锯6次,截成5段需要锯5次,缺乏实际生活经验,因此被题目所骗到,错误的用25除以6,去算每次所用的时间。

【解决对策】解这种题时,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自主尝试锯成6段要画几次,或者使用类比,用绳子来代替木头,剪一剪,看看剪成六段需要见几次,结合生活实际经验来,帮助学生强化理解题意。

 

【题目描述】在○内填上“>”、“<”、“=”。

 

【错因分析】学生没能真正领会掌握分数的意义,离开了图形就不会比较大小,没有学会运用分数的除法意义,用分母除以分子,将分数化成小数来进行大小比较。

【解决对策】引导学生画图或者折纸,由学生亲自体验,当分得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大,分得份数相同,所表示份数越多,分数就越大,进而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出规律: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同时通过加强练习,也可以达到目的。

【题目描述】 妈妈要买一盏52元的台灯 

(1)如果妈妈付的全是10元,她最少要付()张10元。

(2)如果妈妈带的钱正好够买这盏台灯,她最多带了()张10元。

【错因分析】学生会受数的组成的影响,52里面有5个十和2个一,忽视了题目所给出条件是“妈妈给的全部是10元”,也就是妈妈不可能有零钱,但学生很容易只关注“最少”这一要求,所以错填成了5张;第2题中,学生很容易忽视“正好”即妈妈不止有十元的,也有零钱,但学生只关注到“最多”,因此错填为6张。

 

【解决对策】 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强调学生要审清题意,对于题目所给的关键词如“最少”“最多”“正好”“刚好”这种特殊敏感词要尤为关注,做题中标记出来,结合生活实际经验,仔细分析题意,避免落入陷阱。

【题目描述】92.8-92.8÷6.4

【典型错例】92.8-92.8÷6.4

解原式=0÷6.4

=0

【错因分析】这是一道三年级的易错题。

学生对四则运算中乘除法和加减法的先后运算顺序的判断不清楚,将加减乘除看作同一阶运算,先算了减法再算除法,因此错误。

还有学生并非对规则不明白,而是一看到有(92.8-92.8)能凑出0,想都不想就写错了,这是粗心导致的错误。

【解决对策】多次强调运算规则,在有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不只是让学生干巴巴的背定义,而是在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错误和更改中让学生明白这个规则,并强调细心省题的重要性

【易错题案例】一辆吉普车限载4人,运送298名运动员,至少需要()辆车

【典型错例】298÷4=74(辆)……2(人)答:

至少需要74辆车。

【错因分析】1.学生没有结合具体生活情境理解此题,认为商即是答案,而忽视了余下的2人。

2.被问题中的“至少”两个字迷惑了,以为至少就是把多余的人去掉.

【解决对策】当学生说需要至少74辆时,提醒学生验算一遍,再反问学生余下的2人怎么办?

得出至少的意思是把运动员都运走,应该多加一辆吉普车,从而得出答案是75. 

【易错题案例】服装厂平均每天生产23箱衬衫,已知每箱50件,12天可以生产多少箱衬衫?

一天生产多少件衬衫?

【典型错例】12×23=276(箱)276×50=13800(件)

【错因分析】1.从学生产生的错解来看,此题目中两个问题与信息同时呈现,但其中的两个问题之间又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都需运用“每天生产23箱衬衫”这一条信息,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用以往的经验解决问题。

过后还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相信自己错了。

【易错题案例】从学生接触的题目本身来看,解决问题中的一个特点是同时呈现需要解决的好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并列的,有的是递进的,有的可能还会出现多余条件,不明确告之,需要学生自己去解读、寻找、选择、分析。

这就给部分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解决对策】 1在问题分析时,请学生关注:

第二个问题要求几天生产的衬衫?

276箱是几天生产的箱数?

从而发现矛盾。

其中,“12天”和“一天”这两个关键词起了决定性作用,我建议学生在解题时,将这两个词圈出来,划出来,以提醒自己注意,检查时也可以从这里着重思考。

2.在动手做题时,让学生从问题出发思考,寻找所需的信息,这样做,可以避免使用多余条件,而且条理比较清楚。

但是该种方法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学生可能一下子做不到,需要老师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这样思考问题,并借助一些方法一起帮助分析。

【题目描述】一块正方形的菜地,有一面靠墙,用长24米的篱笆围起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典型错例】1.24×24=576(平方米)

2.24÷4=6(米)6×6=36(平方米)

3.24×3=72(米)

【错因分析】

(1)学生空间观念不佳,只看到“靠墙”的事实,却没有搞清楚这样的事实只能导致周长产生变化,而不会影响面积大小。

(2)解题习惯欠佳,很多学生在没有弄清题意的情况下,就贸然动笔,缺少“画一画”、“标一标”等意识。

(3)学生对“周长”、“面积”概念不清。

尤其是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经常混淆。

 

【解决对策】 1.让学生亲手操作,通过围一围、摸一摸等活动,再次感受“周长”、“面积”的区别,明确周长和面积的不同含义。

2.收集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不同思考方法,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得出“画图法”的优势,并表扬鼓励完成较好的学生,将“画图法”在班中推广。

3.可以采用丰富的形式(如闯关、比赛等)组织学生做一些类似的比较练习,以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

【题目描述】小马虎在计算一道减法算式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7看成了1,结果是283,。

正确的答案是()。

【错因分析】:

1、学生不知道被减数变化会引起差怎样变化(被减数十位上的7看成了1,被减数减少了70-10=60,差会减少60,283+60=343);  

2、没有正确的解题策略,如举例的方法。

【解决对策】:

老师在教学时应注意这方面的,在课上不妨讲解一个同类型的题目;在解题策略上,可用列举或假设两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还可利用小棍做实物模型,学生能直观的理解,被减数减少了多少,差又是怎样变化的。

【题目描述】铅笔长8()长江长6400多()

【典型错例】铅笔长8(分米)长江长6400多(米)

【错因分析】在学习“测量”这一单元时,学生往往对长度单位进率的化聚,掌握较好。

但其对长度单位所代表实际长度没有确切的概念,多数学生仅仅停留在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却不能将其与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遇到要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物体的长度中就缺乏了解决的策略,上述错题情况的发生就是学生对厘米、分米、千米、米之间产生混淆,难以区分。

【解决对策】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适时出示更多的物体,让学生进行观察、描述,通过这些物体之间的相互对比,努力将学生实际感知与发挥学生的估测能力相结合,将“测量”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其估测能力与参照能力。

【题目描述】小贾今年五岁,妈妈35岁,妈妈的年龄是小贾的几倍?

明年妈妈的年龄是小贾的几倍?

【典型错例】35÷5=7

答:

妈妈的年龄是小贾的7倍,明年妈妈的年龄是小贾的7倍。

【错因分析】这里学生一般都能理解用除法来计算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只是在后一问的思考中,进入了人们常犯的迷思概念中,也就是来自生活经验的直觉,误认为今年是5倍,明年也应该是5倍。

【解题策略】这类题就应该直接用数据说话,今年是35÷5=7;明年就应该是36÷6=6。

故,明年妈妈的年龄是小贾的6倍。

进而纠正学生的误解:

“年龄并不是成倍增长”。

让学生从该类题认识到得到答案后验证的重要性。

【题目描述】 把一根木棍截成5段需要20分钟,求把这根木棍截成3段需要多长时间?

【典型错例】

20

5=4(分钟)4

3=12(分钟)

答:

把这根木棍截成3段需要12分钟。

【错因分析】同学在做题时忽略了间隔数和段数之间的关系。

没有把题目联系到生活实际。

事实上,把一根木棍截成5段只需要截4次,所以第一步应该是:

20

(5-1)=5(分钟),第二步应该是:

4

(3-2)=8(分钟).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两个步骤都应该注意。

有时候,同学还可能因为粗心导致第一步中段数减了1,而第二步忘记了。

【解决对策】间隔问题,涉及到的有植树问题、楼梯问题、敲钟问题、锯木棍问题,当遇到这些类型的问题时,应提醒学生注意,且牢记规律:

间隔数+1=事物数量。

在没有记住规律时,也不要紧张,可以通过画图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