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专题三国际组织的价值及案例评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07374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3专题三国际组织的价值及案例评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03专题三国际组织的价值及案例评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03专题三国际组织的价值及案例评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03专题三国际组织的价值及案例评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03专题三国际组织的价值及案例评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3专题三国际组织的价值及案例评析.docx

《03专题三国际组织的价值及案例评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专题三国际组织的价值及案例评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3专题三国际组织的价值及案例评析.docx

03专题三国际组织的价值及案例评析

专题三

深度点拨——国际组织的价值及案例评析

主讲专家:

郭拥军《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作者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梁侠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教师用书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特级教师

郑坛《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教师用书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郑坛】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们一起讨论的话题是:

选修三《国家和国家组织》当中有关“国际组织”部分教材的解读和案例评析。

我们非常高兴请到了北师大实验中学特级教师梁侠老师和我们一起研讨。

在选修三这本教材中,涉及国际组织这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包括专题一的第四框“国际组织概览”和专题五“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其中,专题五是专题一中“国际组织概览”的拓展和延伸,具体介绍了几个重要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和欧盟。

第一部分:

选修三教材内容解读

【郑坛】下面我们请梁老师就专题一中“国际组织概述”部分的重点和难点给老师解读一下。

【梁侠】首先,就专题一第四框“国际组织概览”来讲,本部分教学重点是国际组织的类型和国际组织的作用。

讲授国家组织的类型时,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第17页的探究活动来讲解。

讲授国际组织的作用时,我们要注意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加以考察。

首先,国际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开展活动,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但是,国际组织的作用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有其局限性。

某些大国依仗实力,力图控制某些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工具。

本部分的教学难点是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书中简介了中国与周边国际组织以及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

就书中直接呈现的教学内容来说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但这部分内容中传递出来的中国所坚持多边主义外交原则以及这种原则的意义则是一个教学难点。

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多边外交的表现和意义。

多边外交活动使中国逐步走出了自我封闭的状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并逐步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使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帮助中国打破了冷战结束前后西方孤立、颠覆中国的企图,恢复并稳定了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使中国成功地适应了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动并改善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稳定了周边环境,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们在讲解中国和国际组织关系的时候不能忽视这里面的灵魂和本质。

理解了中国多边外交的实质和意义,也就理解了中国和这些国际组织的关系。

【郑坛】听梁老师这么一说我也很受启发。

看来教学时还不能只看教材表面文章,还得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住了灵魂和本质,就能在教学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梁老师你看,关于“国际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大头在专题五。

梁老师您能不能给我们说一说专题五中哪些内容属于教学中我们应当重点把握的呢?

【梁侠】其实专题五中介绍这四个国际组织的基本思路是一致。

不管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还是欧盟,书中都介绍了它们的性质、宗旨、原则、作用以及中国和这些国际组织的关系,那么这些内容都是教学的重点。

我们都应帮助学生透彻地加以理解。

【郑坛】梁老师,专题五涵盖内容比较多,您看我们能不能从这四个框题中选择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帮助老师们分析一下?

一、联合国的多边主义(不读出来)

【梁侠】好!

我先说一说联合国。

我们先讲国际关系专家郭拥军研究员为大家简要地讲一讲联合国的诞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插入画中画:

郭拥军

联合国的诞生,是国际社会为和平与发展长期努力的结果,承载了人类建立一个和平、发展、合作世界的美好理想。

联合国的发展历程表明,这一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在促进人类文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产生了无可替代的深远影响。

联合国主导解决解决了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等地区冲突,先后召开三届裁军问题特别联大,并在2009年首次召开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集中讨论核不扩散和核裁军问题。

当代世界,尽管地区动荡不断、局部冲突时有发生,但各国更加重视对话合作,更加重视谈判解决争端,通过联合国预防和制止武装冲突、维护世界和平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诉求。

遵守国际责任,承担国际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采取有效集体措施,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安全,是成立联合国的初衷,也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实现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必由之路。

尽管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国际关系民主化尚未实现,但对话交流、和睦相处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各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共识。

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是联合国宪章的重要原则,也越来越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互相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指导原则。

联合国努力促进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

从20世纪60年代起,联合国连续发起四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

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命运彼此依存。

联合国顺应历史潮流,促进普遍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确定了千年发展目标,向贫困、疾病、环境污染等发展问题宣战。

2005年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2010年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相继召开,推进各项具体逐步实现。

针对日趋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积极行动,2009年发起气候变化峰会,并在哥本哈根、坎昆等地召开后续系列会议,协调各国立场和行动,应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尽管当代世界发展还很不平衡、贫穷和饥饿仍在不少国家肆虐,但国际社会已经制定了减少贫困、促进发展的目标,加强合作、共同发展日益成为各国的普遍选择。

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是联合国的重要宗旨,也越来越成为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重要途径。

【郑坛】听了郭研究员的讲解,我们对联合国的认识更加明晰了。

梁老师,您能不能谈一谈在处理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容易产生哪些困惑呢?

【梁侠】我觉得联合国的多边主义原则是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

联合国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使人类世界在一定程度上了无政府状态,通过各国的多边努力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

因此我觉得有必要把联合国的多边主义原则和老师们讨论一下。

说到多边主义,我们得先说说单边主义。

所谓单边主义是指独断专行,不考虑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为了贯彻其政治意图单独行动,也许不得已的情况才采取的。

但推行单边主义困难重重,也许可以得逞一时,但从长远看,注定是要失败的。

多边主义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国际合作,旨在解决国际问题、处理由于国际关系中实际存在的无政府状态所引发的冲突”。

我国一些学者认为“多边主义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事务应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加强合作、反对一国一意孤行,无礼对待别国”。

【郑坛】梁老师,我们经常听说多边外交,那么多边主义和多边外交是不是一回事呢?

【梁侠】多边主义和多边外交有联系,但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作为策略的多边外交一直存在,但作为机制的多边主义是从国联开始的,而多边主义作为一个理念,作为一种政策思想出现,是和单边主义相对的。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全球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不是任何一个单独国家和单独地区可以解决的,多边主义是处理国际问题和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联合国坚持的一般原则。

【郑坛】梁老师,您提到多边主义也是联系国坚持的一般原则,那中国在联合国中是如何既坚持多边主义又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

【梁侠】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听听郭研究员的解读。

插入画中画:

郭拥军

联合国是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实现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与此同时也是国际社会各种政治势力角逐的舞台。

作为举足轻重的会员国,中国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在参加联合国各项活动中,中国坚持实践多边主义和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辩证统一。

增进全人类的人权是联合国的崇高理想和重要工作,但是人权也是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领域。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长期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激烈斗争的场所。

中国一方面积极参与联合国人权机构工作,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各国以公正、客观和非选择性方式处理人权问题。

中国接受人权理事会国别人权审查并获得核可,高度重视国际人权文书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加入多项国际人权公约,积极参与国际人权文书的制定工作,推荐专家参与人权条约机构的工作,与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展一系列合作项目,重视联合国人权特别机制的重要作用并与其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将人权问题作为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战略武器,不断借口人权抹黑中国,丑化中国的国际形象。

针对这些别有用心、罔顾事实的攻击,中国对外全面介绍中国人权状况和主张,反映中国人权发展进步的实际情况,与国际敌对势力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中国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十多次挫败美国等西方国家年复一年提出的反华提案,迫使其回到对话的正确道路上。

与西方敌对势力在人权领域的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国际形象,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郑坛】梁老师,你看我国和联合国一样都提倡多边主义,那么多边主义是不是一种最好的解决国际问题的原则和机制呢?

【梁侠】多边主义是把双刃剑,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多边主义都是好的,一切都对我们有利,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

多边主义必须建立在一个正确的原则基础上,比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联合国章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等。

只有遵循这样原则的多边主义,才有可能不损害我们的利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联合国宪章最核心的内容,是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而有些国家恰恰是不遵守这些原则的。

实行多边主义,必然要求参加国作出一些妥协,但妥协不能伤害我们的根本利益。

最后应该强调指出,多边主义不适用于解决国内问题,而只能用来解决国际争端。

比如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就决不能拿多边主义原则来解决。

【郑坛】非常感谢梁老师通过对多边主义的解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联合国这一原则的作用和意义。

那么下面我们看看世界贸易组织这一框应当重点把握的内容是什么呢?

第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不读出来)

【梁侠】WTO的原则是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我们来说一说这几个原则。

首先是最惠国待遇原则。

最惠国待遇的实质是为了保证市场竞争机会均等。

它最初是双边协定中的一项规定,要求一方保证把给与其他任何国家的贸易优惠(如低关税或其他特权),同时给予对方。

关贸总协定将双边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作为基本原则纳入多边贸易体制,适用于缔约方之间的货物贸易。

世贸组织将该原则延伸至服务贸易领域和知识产权领域。

最惠国待遇原则包含四个要点。

其一,自动性。

这是最惠国待遇的内在机制,体现在“立即和无条件”的要求上。

其二,同一性。

当一成员给与其他国家的某种优惠,自动转给其他成员方时,受惠标的必须相同,即享受优惠的必须是同一产品。

其三,相互性。

任何一成员既是给惠方,又是受惠方,即在承担最惠国待遇义务的同时,享受最惠国待遇权利。

其四,普遍性。

最惠国待遇适用于全部进出口产品、服务贸易的各个部门和所有种类的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

第二是国民待遇原则。

这一原则本质上意味着一成员平等地对待国外和本国的产品或服务,在出口成员和进口成员之间实施非歧视待遇。

国民待遇原则包含三个要点。

其一,国民待遇原则适用的对象是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但因产品、服务和知识产权领域的具体受惠对象不同,国民待遇条款的适用范围、具体规则和重要性有所不同。

其二,国民待遇原则只涉及其他成员方的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在进口成员方境内所享有的待遇。

其三,其他成员方的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应与进口方同类产品、相同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享有同等待遇,若进口方给予前者更高的待遇,并不违背国民待遇原则。

第三是透明度原则。

这一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贸易措施的公布和贸易措施的通知两个方面。

世贸组织倡导并致力于推动贸易自由化,要求成员方尽可能地取消不必要的贸易障碍,开放市场,为货物和服务在国际间的流动提供便利。

第四是自由贸易原则。

这一原则包含五个要点。

其一,以共同规则为基础。

成员方根据世贸组织的协议,有规则地实行贸易自由化。

其二,以多边谈判为手段。

成员方通过参加多边贸易谈判,并根据在谈判中作出的承诺,逐步推进贸易自由化。

货物贸易方面体现在逐步削减关税和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服务贸易方面更多地体现在不断增加开放的服务部门,减少对服务提供方式的限制。

其三,以争端解决为保障。

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具有强制性,如果某成员方被诉违反承诺,并经争端解决机制裁决败诉,该成员方就应执行有关裁决,否则世贸组织可以授权申诉方采取贸易报复措施。

其四,以贸易救济措施为安全阀。

成员方可以通过援用有关例外条款或采取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消除或减轻贸易自由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五,以过渡期方式体现差别待遇。

世贸组织承认不同成员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允许发展中成员履行义务有更长的过渡期。

最后是公平竞争原则。

世贸组织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多边贸易体制。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得以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

公平竞争原则包含了三个要点。

其一,该原则体现在货物贸易领域、服务贸易领域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方面。

其二,该原则既涉及成员方的政府行为,也涉及成员方的企业行为。

其三,该原则要求成员维护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在本国市场的公平竞争,不论他们来自本国或其他任何成员方。

【郑坛】关于世界贸易组织,“为什么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还要积极参与其他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这个问题也是老师比较关心的问题。

我们一起听听郭研究员的讲解。

插入画中画:

郭拥军

中国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推动并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稳步推进与东盟的自由贸易谈判,2010年正式建成自由贸易区。

在互惠、互利、共赢原则的基础上,按照《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及其落实措施计划,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开展密切的经贸合作。

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不矛盾,都是我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安全、维护经贸利益的重要手段和现实选择。

因国家众多,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谈判的推进速度受限。

而与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地缘邻近的国家更易于协调一致,采取共同的经贸政策,开展互利合作,并为未来的世界贸易组织谈判做准备。

世界贸易组织主要处理贸易相关事务,而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涵盖更广泛的领域,包括投资、能源、交通等领域,有益于更全面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通过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中国与相关国家共同努力,形成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格局,推动地区一体化不断迈向更高层次,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

第三,独特的APEC方式(不读出来)

【郑坛】感谢梁老师对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所作的细致分析。

下面我们来看第三框亚太经合组织。

我觉得亚太经合组织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独特的APEC方式上,这种独特的活动方式使得亚太经合组织区别于其他的国际组织,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困难。

下面我们就独特的APEC方式和老师们讨论一下。

【梁侠】独特的APEC方式首先体现在它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

APEC成员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基本国情呈现出多样性特征。

1994年,江泽民同志在APEC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议上指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亚洲、大洋洲到南北美洲。

其中,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有现代崛起的工业国家;有主权国家,也有地区;有的领土横贯大陆,有的是浩瀚大洋中的岛屿;有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者,也有正在努力建设基础设施者;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至每年两万多美元者,也有低至每年数百美元者;各成员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也大不相同。

这就决定了亚太地区存在着多种政治、经济制度和观念形态,构成了多姿多彩的画面。

这种多样性客观上要求APEC开展经济合作时要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开放性。

《茂物宣言》针对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制定了不同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时间表,充分体现了灵活性原则。

《茂物宣言》制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时间表,为各成员留下了较长时间。

各成员特别是自由化程度较低的成员有比较充分的时间,逐步地、渐进地推进自由化进程。

所谓开放性,是指APEC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封闭的贸易集团,而是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其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成果也适用于外部的非成员方。

其二,独特的APEC方式体现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

基于成员的多样性,APEC在开展合作时坚持相互尊重的原则。

无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各成员在协商合作事宜时都平等相待,不应存在恃强凌弱或其他歧视性行为。

《大阪行动议程》明确规定了非歧视性原则,强调APEC成员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过程中,将在它们之间实施或努力实施非歧视原则。

在此基础上,成员之间开展平等互利的合作,各方都从中受益。

APEC有别于其他经济合作组织的一大特点就是以磋商代替谈判,以论坛承诺代替法律协定。

一般的地区一体化组织通过谈判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实施的法律框架,然后在此框架内推进合作。

世贸组织采取的也是这种方式。

而APEC则通过反复协商形成一致意见,确定合作目标和行动路线;充分尊重各成员的自主权,在未取得一致意见的领域不采用统一时间表、统一目标的约束性方式。

各成员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现状,自主自愿地承诺将采取的行动,在具体实施行动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出现的问题适时调整。

这种方式适应了APEC成员多样性的基本特征,避免了高度机制化和强制性对各方形成约束,平衡了不同发展水平成员的权益和要求,使成员间的合作得以不断推进。

其三,独特的APEC方式体现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

单边行动是单个成员在自愿基础上制定的实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开展经济合作的措施。

集体行动是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所有成员都参加的行动,反映了所有成员的共同决心。

二者有机结合,共同推动合作进程。

这些原则和做法,照顾了合作伙伴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使各成员不同的权益和要求得到较好的平衡。

【郑坛】梁老师,我还想追问一下,APEC的发展趋势如何?

它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实质性的影响?

【梁侠】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听听郭研究员的解读。

插入画中画:

郭拥军

2010年11月,APEC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日本横滨举行。

各经济体领导人讨论了增长战略、人类安全、区域经济一体化、茂物目标审评、多哈回合谈判、未来发展等议题,并发表了《领导人宣言》、《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可能途径》、《领导人关于茂物目标审评的政治声明》和《领导人增长战略》等文件。

这次会议正值APEC成立20年、“茂物目标”第一个达标年来临之际,承前启后,反应了APEC的若干发展趋势。

一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将继续深化。

过去20年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关税壁垒大大减少,交易成本不断下降,区域贸易和投资大幅增长。

这些成绩将在未来进一步扩大。

二是新的增长战略将指导经济发展和合作,应对全球经济变革。

其内涵包括平衡、包容性、可持续、创新、安全等方面。

三是广阔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成为共同目标,而实现途径不拘一格,包括东盟10+3、东盟10+6以及《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

四是内外挑战增多。

成员在实现“茂物目标”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东亚合作掀起新高潮,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APEC。

第四、欧盟的发展以及中国和欧盟关系(不读出来)

【郑坛】不知道梁老师对我刚才所介绍的内容还有什么补充没有?

【梁侠】很详细,不用再进一步说明了。

【郑坛】梁老师,您下面能不能就把最后一框欧盟的重点难点给老师们再解读一下?

【梁侠】好。

【郑坛】其实我自己就有个困惑,您看欧盟作为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它的一体化程度到底达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

它和一般的国际组织,以及一个主权国家有什么区别呢?

它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样的呢?

【梁侠】应该说欧盟的联合程度明显高于一般国际组织,高于邦联制的国家联合体。

但是欧盟又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因此它的联合程度达不到联邦的程度。

所以说欧盟的联合程度高于邦联但低于联邦。

如果欧盟在一体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的话,有可能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融合为新型的联邦制或者高于联邦制的国家形态。

但这仅仅是理论上的推测。

欧盟的发展受到诸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欧盟的前途现在还很难预料。

目前情况是,欧洲一体化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欧洲民众对欧盟的关注和了解却在减少,欧盟对民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出现了下降趋势。

据欧洲委员会2006年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只有20%的欧洲人知道欧盟当时有25个成员国。

究其原因:

一是欧盟几十年的发展一直由各国精英主导,很多重大决定是各国领导人通过幕后妥协和利益交换达成的,民众并没有发言权。

二是欧盟许多“口号”未能兑现。

如欧盟早在2000年就声称在2010年前将欧盟建成“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知识经济体”,但目前看来很难兑现。

三是欧盟无法解决失业、福利减少、非法移民等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

据2007年3月的一份民意调查统计,欧盟成员中有44%的公民认为他们的生活状况在加入欧盟后变得更糟了。

各成员国政治领导人为推卸责任,往往将它们归咎于欧盟的一体化和扩大化等原因,更加造成民众的不满。

由于上述问题的长期积累,欧盟正面临失去民意支持以及民众“欧洲认同感”明显弱化的困境。

一方面,民众对欧洲一体化是否能保障他们的利益感到不确定,因而宁愿将其利益继续交由民族国家来保障;另一方面,民众对扩大政策本身产生了强烈的疑虑。

大多数民众认为继续扩大会损害欧盟经济,并且因不知欧盟的地理和文化边界在哪里而产生茫然情绪,这进一步弱化了“欧盟认同感”。

民众对欧盟的认同感是建构一个政治和文化欧洲最重要的基础。

倘若欧盟各成员国不能有效地扭转民众当前的认同危机,欧盟未来深化改革和扩大的每一步,包括宪法条约的批准都将步履维艰。

【郑坛】关于欧盟的发展趋势,欧盟内部有哪些力量在其发展中起到了推动或者阻碍的作用,郭研究员也有自己的看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

插入画中画:

郭拥军

近年来,欧洲一体化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遭遇严重挑战,欧盟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2009年12月,具有宪法性质的《里斯本条约》生效。

条约规定取消每半年轮换一次的欧盟主席国轮替机制,设立欧洲理事会常设主席,相当于“总统”;设立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相当于“外长”,全面负责欧盟对外政策;从2014年起,欧盟委员会的委员人数将从27名减至18名,委员会主席的作用将加强。

2010年,比利时前首相范龙佩与欧盟前贸易委员阿什顿分别出任“总统”和“外长”,外交署开始运行。

《里斯本条约》的实施将欧洲一体化进程向前大大推了一步。

另一方面,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欧盟成员国希腊、爱尔兰等相继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凸显经济一体化与货币一体化之间的失衡,即欧元区虽然使用了统一货币,但各国自主实施财政政策,缺乏强有力的纪律。

欧盟在向希腊、爱尔兰提供巨额援助的基础上,开始建立永久性危机救助机制。

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下,欧盟不断做出调整,沿着一体化道路继续前进。

【郑坛】我还有一个困惑,就是欧盟和美国都属于西方世界,意识形态基本上是一样的。

但是我们发现中国和欧盟的关系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是不太一样的。

您能不就此给我们分析分析?

【梁侠】欧美同为西方意识形态,中国与欧盟和美国又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利益关系,但我们发现中国和欧盟的关系与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