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06847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5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教学内容:

小树有多少棵(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

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

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一共有几捆小树?

每捆有几棵?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解答。

让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

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

3.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小树。

4.先自己静静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说计算方法。

5.全班交流。

(1)20×3就是3个20相加:

20+20+20=60;

(2)因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20×3”口算过程和方法:

①20×3=20+20+20=60;

②因为2×3=6,因此20×3=60;

比较2×3=6和20×3=60,发现了什么?

6.解决问题。

  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5捆呢?

请同学们先自己算一算,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课堂小结

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练习

  1.试一试第2题口算。

  3×2  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①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

  师:

上面这组算式,横行、竖列分别有哪些规律?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发现。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②.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计算方法)你认为怎样口算比较简便?

2.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第3题

3.练一练

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看图,理解题意,并列式解答,再反馈。

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选几道让学生说说口算的方法。

第3题

①让学生理解题意,说说情境表达的意思,明确每堆香蕉有几根,有几堆香蕉,

大、小象每天各吃几根。

②解决问题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再交流。

先计算60×3=180(根),再计算或比大小。

说明够一天吃。

解决问题⑵,先引导学生找出“一个星期有7天”这个条件。

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再全班交流。

③解决问题⑶,

师:

根据这个情境,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并写下来,在小组内交流。

再全班交流。

 4.数学游戏。

  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

一位学生取一位数,另一位学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然后两个学生都计算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教学内容:

需要多少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同学们喜欢去海边游泳吗?

淘气笑笑他们在暑假里就到美丽的北海去旅游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情况。

(师出示淘气、笑笑在海边买东西的情境图。

师: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

这节课我们先解决“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的问题,其他问题先存入“问题银行”。

(二)探索口算方法

  1.解决问题:

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师:

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12×3或3×12,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然后汇报。

  生1:

12×3就是3个12相加,12+12+12=36(元)。

  生2:

如果每个泳圈是10元,3个泳圈是10×3=30(元)。

每个泳圈少算了2元,3个泳圈共少算2×3=6(元),一共要30+6=36(元)。

  生3:

12×3就是把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元)。

2.解决问题:

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师:

你能算出来吗?

  学生列式计算15×3或3×15,先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汇报。

  生1:

15×3就是3个15相加,15+15+15=45(元)。

  生2:

15×3就是把15分成10和5,10×3=30,5×3=15,3个10再加上3个5,30+15=45(元)。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买东西“需要多少钱”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最后把它们合起来。

(四)巩固与练习

  1.看屏幕(出示练一练第2题情境图)

让学生独立解决⑴⑵两个问题,在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对于第⑵个问题,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可以:

①因为15×6=90(块),100–90=10(块),所以够分。

②因为15×6=90(块),100>90,所以够分。

  2.看屏幕(出示练一练第3题情境图)

师:

谁能说一说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图意回答,并独立解决问题,再在小组中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3.练一练第4题

教师先示范让学生理解表格,学生独立填表,然后进行全班反馈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填写结果,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4.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抽几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教学内容:

练习一(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景,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巩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复习我们前几节课所学的内容。

板书:

口算乘法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后抽几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2.“练习一”第2题

出示本题情境图。

先让学生说说图中有哪些信息?

让学生独立解决第⑴个问题,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师:

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数学问题。

3.“练习一”第3题

①游戏:

比大小

教师准备一些数学算式卡片,如13×2和31×212×5和15×216×3和3×16

25+2和25×2

让学生观察每一组算式的特点,找出规律,直接比出大小。

②“练习一”第3题

让学生思考后,直接填写符号,再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再通过计算,得出计算结果检验自己的判断。

4.“练习一”第4题

出示本题情境图。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4个问题,然后对每道题进行反馈交流,重点组织学生探讨最后一个问题。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购买方案。

例如:

25×2=50(元),60元可以买2个足球。

5.“练习一”第5题

先算画上横线,把结果写在下面。

以竞赛形式练习,让全班同学同时开始算,算完后立即举手,表扬做的又对又快的学生。

6.“练习一”第6题

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从中获得信息。

先分别说一说,“我的体重是小东的3倍。

”与“我的体重比小东的2倍多5千克”这两句话所表示的含义,再让学生列式解答。

“我的体重是小东的3倍。

”这句话的含义是:

小东的爸爸的体重是23千克的3倍,所以小东爸爸的体重是:

23×3=69(千克);“我的体重比小东的2倍多5千克。

”这句话的含义是:

小东妈妈的体重比23千克的2倍多5千克。

所以小东妈妈的体重是:

23×2+5=51(千克)

7.“练习一”第7题

⑴先让学生理解题,全班讨论:

怎样检查交来的钱对不对?

先算,每人交8元钱,全班40人共收到多少钱?

再算,题中表格中共有多少元?

,最后在比一比。

⑵学生独立计算再反馈。

8.“练习一”第8题

出示本题情境图。

⑴理解图意。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找出:

大客车每辆限乘客30人,面包车每辆限乘客20人,租1辆大客车需50元,

租1辆面包车需35元,有80人要乘车。

⑵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80人要乘车,怎样租车合算?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

⑶全班交流,展示租车设计方案的多样化。

①租4辆面包车,乘客人数:

20×4=80(人),需要35×4=140(元)

②租3辆面包车,乘客人数:

30×3=90(人),需要50×3=150(元)

③租1辆大轿车和3辆面包车,乘客人数:

30+20×3=90(人),需要50+35×3=155(元)

④租2辆大轿车和1辆面包车,乘客人数:

30×2+20=80(人),需要50×2+35=135(元)

讨论:

从省钱的角度来看哪一种租车方案最合算?

第④种方案最合算。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

参观科技馆(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

12÷3=8÷4=6÷2=36÷6=

18÷9=45÷5=49÷7=56÷8=

  2.口答

  

(1)90里有几个十?

800里有几个百?

60里有几个十?

600里有几个百?

(2)300里有几个十?

420里有几个十?

540里有几个十?

500里有几个十?

(二)情境引入

  同学们,星期六淘气班将要到科技馆参观昆虫展。

他们班一共有60人,想坐2辆车去科技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列式:

60÷2并说明自己的想法。

(板书:

60÷2=)

请学生说说60÷2的含义。

(三)探究算法

  1.60÷2应该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算法:

①因为2×30=60,所以60÷2=30(想乘法做除法)

②因为60里有6个十,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即30,所以60÷2=30

4.将答案写在书上,把答语补充完整。

5.拓展训练:

  ⑴如果我们60人,找3辆小汽车去科技馆,平均每辆小汽车坐多少人?

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60÷3=20(人)

(2)我们班和一班合起来共120人,如果坐2辆大轿车,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20÷2=60(人) 

6.完成试一试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学生比较上下算式,说说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7.完成试一试第2题。

⑴先让学生独立计算。

⑵组织全班交流

①抽几个整百数、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②让学生比较每一组算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你学到了什么?

(五)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后抽几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方法。

2.“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结合本题情境图说说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列出算式计算。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说说发现了什么?

3.“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依题意独立解答,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4.“练一练”第4题

先准备好计算卡片,以“小组接力”的形式开展活动,即一位学生做好一题,下一位学生接下去做下一题,看哪个小组先完成题目并且正确率最高。

游戏结束,让每一位学生把这8道题都独立做出来,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内容:

植树(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道算式朋友,你们看喜欢吗?

(出示:

6÷3,12÷4,18÷6,35÷7)

  口算时,你有什么感觉?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利用乘法口诀。

  现在,我们再来认识几位算式朋友。

(出示:

30÷3,600÷2,560÷7,360÷9)

口算时,你又有什么感觉?

你又是怎样算出来的?

  好,不错。

现在淘气班的同学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位新的算式朋友,就藏在这幅图中,我们大家共同来找到它好吗?

(出示“植树”情境图)

  

(二)探索新知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根据这个情境,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谁能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3.怎么列式解决?

(噢,这个就是我们的新算式朋友)

4.探索算法:

⑴36÷3应该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⑵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⑶全班交流算法:

  ①利用乘法想除法,因为12×3=36,所以36÷3=12。

 ②把36分成30和6,30÷3=10,6÷3=2,10+2=12。

  ③直接口算,用十位上的数字除以3得1,写在十位上,用个位数除以3得2,写在个位上,得12,即36÷3=12。

④用竖式。

(生边说师边板书)(学生汇报的同时,师进行板书)

  师问:

这几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

为什么?

  让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小结:

同学们,这几种方法都是你们自己的想法,各有各的理由,你喜欢哪种就用哪种。

5.将答案写在书上,把答语补充完整。

6.试一试

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抽几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方法,最后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说说有什么发现。

第2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在独立解决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三)课堂小结

1.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内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师板书)

  2.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在开火车订正。

2.“练一练”第2题

⑴理解题意。

先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

让学生独立解决⑴⑵小题,再集体反馈。

⑵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3.“练一练”第3题

⑴理解题意。

先让学生观察插图,从中获取信息。

⑵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⑴⑵小题,再集体反馈。

⑶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教学内容:

练习二(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巩固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

秋天,果园里接满了许多的大苹果,同学们正在果园里忙着收苹果呢。

他们把苹果分装在大小不同的袋里,让我们也去帮忙吧。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二”第2题

出示本题情境图。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2.“练习二”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和得数,同时让学生思考发现了什么?

(被除数越大,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的商也越大)

3.“练习二”第3题

出示本题情境图。

先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再交流,反馈。

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想法。

先分别算出每棵树苗分别需要多少元,再进行比较。

36÷3=12(元),40÷4=10(元),10<12,买每捆4棵的树苗便宜些。

4.“练习二”第4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说口算的方法。

5.“练习二”第5题

通过计算,写下结果。

再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

6.“练习二”第6题

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从中获得信息。

先说一说,先求什么?

再让学生列式解答。

100–4=96(元),96÷3=32(元)或(100–4)÷3=32(元)

7.“练习二”第7题

被除数、除数、商有什么关系?

知道被除数、除数,怎么求商?

知道被除数、商,怎么求除数?

知道除数、商,怎么求被除数?

让学生独立填表,再进行全班交流。

8.“练习二”第8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先算什么?

先算画上横线,把结果写在下面。

以竞赛形式练习,让全班同学同时开始算,算完后立即举手,表扬做的又对又快的学生。

9.“练习二”第9题

出示本题情境图。

⑴理解图意。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⑵引导提问。

①“3天看60页”是什么意思?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照这样的速度”是什么意思?

③求“一个星期她能看完吗?

”这个问题,谈谈你的思路。

⑶列式解答:

方法一:

每天看:

60÷3=20(页)

一个星期看:

20×7=140(页)

140<150,所以,一个星期看不完这本故事书。

方法二:

每天看:

60÷3=20(页)

想:

3天看60页,照这样的速度,6天看120页。

剩下的30页一天看不完。

所以,一个星期看不完这本故事书。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

搭一搭(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3.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操作能力。

4.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5.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训练注意力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

请大家根据老师的口令行动起来,老师请两位同学在讲台上表演。

   请你摸自己的左耳朵,摸右腿,摸左眼睛,摸右肩。

   请你用右手摸你的右腿,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请你用左手指前面,指下面,指后面,指左面……

(二)活动二:

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工地上有许多叔叔总是在忙忙碌碌的,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说得好,他们正在盖新的楼房。

同学们,你知道在盖大楼之前要先做什么吗?

对,要由设计师精心设计好大楼的图纸,比如一共有几层,每个房间有多大面积、几个窗户等等,然后才由建筑工人按照图纸去盖,那么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来当设计师和建筑工人,一起来搭房子,好吗?

   2.搭一搭。

⑴老师设计了一栋房子,想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立方体搭一搭,比比哪个同学能够理解老师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来。

我请一个同学上来搭一搭,请你听好,其他同学当小裁判看他搭的对不对。

横着放3个方块,在中间方块的上面放一个,把右面的方块拿去。

⑵我请两个同学上台来搭,一个发指令,一个搭。

⑶全班听老师指令搭一搭。

同学们,你们搭的和老师设计的完全相同,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这个设计师的意思。

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筑工人。

大家想想,老师刚才给你们发了几条指令?

最优秀的设计师要尽可能地用少的指令指挥建筑师,我们看看哪些同学能够做到这一点。

⑷同桌一个发指令,一个搭。

然后互换。

    (要注意每完成一步都要及时反馈,发现问题立刻纠正。

(三)活动三:

通过提问来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⑴下面我请一名同学做设计师,在讲台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个房子。

(请一名同学在讲台下面设计,注意不让其他同学看到他的设计情况。

   xx设计师,请你说说你搭的房子是怎样设计的,我来搭一搭。

你用了几个正方体?

从正面看是几个正方形?

从上面看是几个正方形?

从侧面看是几个正方形?

看,是一样的吗?

请大家想想,老师问了几个问题?

哪几个问题?

同学们,xx用了4个立方体,为什么从上面、正面、侧面看的结果会不同呢?

现在就请大家搭出和xx同学搭的相同的立体图形,你从上面、侧面、正面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

⑵同学们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做设计师,先自己搭出一个房子,注意用书挡住不要让建筑工人看到,然后设计者用尽可能少的指令让建筑工人搭出你设计的房子。

做完后同桌互换角色,练一练。

   (教师注意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要注意发现典型的设计方案。

   哪位设计师上讲台来,把自己的设计告诉全班同学?

(四)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教学内容: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

不同。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搭一搭,同学们不仅能搭出许多种图形,还能用语言进行表述。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用学具搭搭,好吗?

(二)完成练习三(1题~4题)

先让学生搭出书上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再填一填,然后组织交流。

注意引导观察,第一个图形从上面和正面观察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先想一想,然后独立搭一搭,看一看,连一连,再交流讨论。

通过本题练习,你有什么发现?

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再搭一搭,看一看,填一填。

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

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教师先示范怎样在方格纸上画图?

再出示第4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全部画完后搭一搭进行验证。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内容:

有多重(认识千克、克)

教学目标:

4.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5.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6.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3.建立1千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