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全套教案长春版新版.docx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全套教案长春版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全套教案长春版新版.docx(2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全套教案长春版新版
长春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一 诗歌二首………………………………
二 格律诗八首…………………………
三 词二首………………………………
四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五 驴和人的新寓言……………………
六 金岳霖先生…………………………
七 棋王…………………………………
八 回延安……………………………
九 外国诗歌二首………………………
一○ 《孟子》二章………………………
一一 岳阳楼记…………………………
一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三 长城的价值………………………
一四 像山那样思考……………………
一五 苏格拉底之死……………………
一六 《宽容》序…………………………
一七 大战风车…………………………
一八 短文二篇…………………………
一九 弈喻………………………………
二○ 三顾茅庐…………………………
一 诗歌二首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掌握背诵的技巧。
2.朗读成诵,整体把握全诗。
理解诗歌中名句内涵,并且适当扩展。
领会诗中的哲理,体会诗中表达的情致,进一步学习抓关键词欣赏诗作的方法。
3.形成对陶渊明的正确认识,体会其思想中积极的人生追求和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成诵,整体把握全诗。
理解诗歌中名句内涵,并且适当扩展。
教学难点
形成对陶渊明的正确认识,体会其思想中积极的人生追求和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汉书·杨恽传》中有这样的句子: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
种一顷豆,落而为萁。
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这几句所体现的情感是崇尚田园自由恬淡的生活,主张人生之乐亦有自然朴拙之乐。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中国诗歌史上的“田园诗”。
被认为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的人是谁?
我们学过他的哪些作品?
今天我们来学习《诗歌二首》,走进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二、学习《归园田居》。
1.了解一下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东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期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
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他29岁到41岁(重点指辞去彭泽县令这件事)。
第三时期,归田时期,归田后的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
诗人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回归田园的志向抱着坚守的态度,所以即使农家艰苦的劳作,也不能磨灭他对于田园生活的喜爱。
《归园田居》共五首,推测写于辞官归家的次年,即42岁时作。
课文选的是第三首,是能显示陶诗风格特色的一首。
诗人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决意弃旧图新,归隐田园。
全诗表现了诗人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
2.
(1)这首诗表现的是劳动生活
(2)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
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3)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
锄草。
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
(4)劳动时诗人的心情如何?
乐此不疲。
(5)诗人告诉我们的仅仅是如何劳动吗?
不是,诗人是在表达自己的生活追求。
(6)你觉得文中的“愿”是什么?
归隐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返璞归真,逃离世俗。
(7)你觉得“盛”与“稀”的对比用意何在?
写出了田地的荒芜。
另一说乱世之秋,小人当道。
(8)第三、四句意在表现什么?
诗人的辛勤。
(9)第五、六句意在表现什么?
劳动的艰苦。
(10)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运用赋的手法、描写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意境平淡而奇特。
(11)思考:
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生活图景?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去南山劳作一天的生活图景。
乐观向上。
3.赏析诗歌(想象情景,体会意境与感情)。
(12)前四句: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都交代了哪些内容?
劳作的地方,禾苗的长势,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思考:
尽管“草盛豆苗稀”,但作者的劳动热情和心情怎么样?
想象一下夜归时的图景。
热情高涨,倍加勤劳。
归家的满足和快乐。
内心充实而自由。
有明月、夜风,诗人扛着锄头,在月夜下归家,有点心急,却又对这种归隐田园的生活感到很满足。
思考:
这四句在炼字上有什么特点?
“盛”“稀”是对比而用。
似乎也暗示了乱臣当道。
而“晨”“月”都是时间的代名词,揭示了劳动的时间跨度。
而“理”“荷”又写出了勤劳和自得其乐的心情。
(2)后四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写道路、草木、露水有何用意?
后两句的作用是什么?
都是农家夜晚的自然景物,草木和露水显然阻止了归家的路,且使疲惫不堪的诗人更加艰难。
露水沾衣,有几分凉意,不知诗人心底如何感想。
而后两句则点明了全诗的主旨,也点明了诗人心底所想,即使农家劳动艰辛,也会坚守田园。
表达了诗人坚定的志趣,全诗的情感也达到了高潮。
3.小结。
诗的前四句记豆田锄草一事。
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
“南山”当指庐山,诗人家在柴桑,在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南山”。
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
草长得茂盛,把地里的营养都吸收了去,豆苗长不起来,自然非锄不可。
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
“兴”,原来的意思就是“起”,“晨兴”即“早早地起身”;“理”,清理,这里可引申为清除;“荒”,杂草;“秽”本作“穢”,也指田中杂草(“秽”的这个意义现已消失,只作污秽解)。
第四句说归家已是月儿初升之时。
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劳动情形。
4.第五句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
既是归途,大概也就是来时的路,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
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为夕露所湿。
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
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
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生归隐的意愿,尽管劳动了一整天,却不以此为苦;及至在归途中夕露沾衣,就巧妙地利用这个细节表述了他的意愿。
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自然朴实的风格。
小结:
后四句为第二层,以抒情为主。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盛”“稀”暗示了乱臣当道。
“晨”“月”写出了劳动的时间跨度。
劳作生活的情景——愿(返璞归真)
“理”“荷”勤劳和自得其乐的心情。
“狭”“沾”辛苦却又快乐。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吗?
哪位同学能背诵一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一洗都市的喧嚣、尘世的铅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画卷。
大家还知道哪些诗人也是田园诗人?
(王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谢灵运《登池上楼》中写冬去春回的神来之语: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请大家把课本打开,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真正的隐士、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上品《饮酒》,来领略他给我们展示的清静世界。
二、作品简介。
陶渊明41岁时辞彭泽令隐居躬耕。
当他做彭泽令时,郡里派一个督邮来县,县吏叫他束带相迎,以示敬意,他说:
“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当天就离职回乡,并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表示归隐的决心,“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在次年写的《归园田居》中曾云其志向和对世俗的观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做官是“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归田园是“复得返自然”(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而且包含道家的所谓纯真本性的意义,将被扭曲了的人性重新恢复到自然的面目)。
三 1.边读边议,理解诗句的意思。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问怎么能做到这样呢?
因为心与世俗远离,自然就觉得地处偏僻了。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悠然自得地可以看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夕阳映照下的南山笼罩在一片蒙蒙的青霭中,益发变得佳妙神奇,而一双双飞鸟眼看暮色渐浓,结伴飞向林间的巢窠。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来表达。
)
2.思考一下,该用怎样的情感来朗读?
提示:
第一、二句用深情的、自得其乐的语气来读;第三、四句应读出恬静、闲适的心情;第五、六句应读出满足的、得意的心情;第七、八句应读出陶醉、悠然的心情;第九、十句应读出意味深长、感慨无限的感觉。
四、品析诗句。
1.诗歌前四句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
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2.怎么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然自得的形象。
“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表现高洁的情操。
3.“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
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
“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
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会的完美的境界。
苏东坡曾说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
”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味的亲切形象。
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
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
有何深刻意义?
跟前两句的描写有何关系?
(1)诗句的表面意思:
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
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2)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
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
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诗人在《归去来兮辞》里说过:
“鸟倦飞而知还。
”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
“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
(3)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璞”。
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
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5.《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6.思考:
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生活?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远离尘嚣,置身于自然中,清静美好自然的生活。
表现诗人洒脱、恬淡、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4.赏析诗歌(想象情景,体会意境与感情)。
7.前四句: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诗人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
为何生活如此安静,心灵如此安宁?
诗人身居人世,并非无俗事纷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
因而“心远地自偏”(平和的心态必然拥有平和的生活)。
8.赏析后六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神来之笔:
写景。
)
描写自己采菊东篱时无意偶见南山,南山静穆超然的胜景与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交感融合,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天真自然的意趣。
宋代大诗人苏轼赞叹:
“因采菊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东篱的凌霜黄菊,苍翠超然的南山,这些大自然高洁淳朴的美好景致与结庐人境却超凡脱俗的诗人融为一体,形成人与自然合一、物我合一的意境,在这种意境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
只有超凡脱俗,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
这种人与自然合一的诗情画意、哲理的意境,是“无我之境”。
(想象采菊老人悠然自得的神情。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秋日夕照图。
)
菊花黄、南山青、夕阳红、山气飘、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逸,各有所归,人与鸟儿知倦而归,诗人心如止水,如明镜。
大自然的纯真意趣投映到他心里,自己的感受也从大自然中折射出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主旨句:
抒情。
)
“真意”既指未受官场污染的淳朴民风,也指作者所追求的人生真谛。
“真”也可理解为“返璞归真”,此情此景,心中体会,难以言表。
五、小结。
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身”。
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
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
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饮 酒
陶渊明
心 远——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采菊、悠然——热爱自然、心境恬淡
山气、飞鸟——自然之景、归家之乐
真 意——返璞归真之意
饮 酒
陶渊明
人境而心远:
结、无、喧
生活之景:
采菊、见山、山气、飞鸟
真意:
追求之真(自然、恬淡、自由的生活)
二 格律诗八首
(一)
一、导入新课。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的三首诗都是唐朝的名家名作,怎样才能学好呢?
或者说如何透过精练含蓄的语言来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蕴呢?
现在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
二、学习《使至塞上》。
2.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的闲逸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
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使至塞上》就是其中极富代表性的作品。
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这两句出自苏轼的名言非常准确地评价了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
3.背景介绍。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将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
4.品味赏析。
(1)出使人是谁?
是在什么情况下出使的?
出使的目的是什么?
结果如何?
诗人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
王维轻车简从,要去遥远的西北边塞。
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经过询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2)说说“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的含义,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人的上空。
蕴涵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3)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
“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
“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
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5.小结。
诗人虽是奉使慰劳战胜之军,却千里迢迢,孑然一身,抬头见胡雁归飞,更令诗人触物伤怀,感觉自己如断根的飘蓬一般远离了故国。
在“胡天”见到了大漠的奇景,如此宏壮之景感召了诗人,使他逐渐摆脱了孤寂的心绪,生出了豪壮之情,引发了克敌建功、燕然刻石的爱国热忱。
三、学习《登高》。
1.作者与背景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
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先祖是晋名将杜预。
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人称“诗圣”。
一生写诗1400多首。
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
765年,一直帮助他的好友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
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时年58岁。
2.写作背景: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机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
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
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3.品味赏析。
(1)本诗诗眼为哪一字?
悲。
(2)本诗都体现了哪些悲意?
宋人罗大经评: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千愁万绪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层层叠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叹,情感更趋沉郁,诗意更见悲慨。
(3)如果说“登高之意悲九重”的话,还有一重悲指什么?
想为国事尽力而不能,想借酒浇愁而不得——让杜甫悲愁郁结,不得排遣,更是悲上加悲!
4.写作特色。
有人认为杜甫的《登高》是“古今七律之冠”,那么,它在艺术表现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
(大家讨论。
)
分析:
从艺术表现角度上看,本篇的独到之处至少有如下两点:
一是对偶工稳,音调铿锵,朗朗上口。
全诗八句都有对仗。
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对得自然、工整,尾联两句在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仅符合美学上的所谓均齐,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饬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要抒发的感情。
同时诗中又多用双声叠字,旋律优美,音节和谐,大大加强了诗歌的音乐美,使读者能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二是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
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啼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颔联)。
而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
在抒情上,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又与颔联的“无边”与“不尽”相呼应,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而且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
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
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一气直下,造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四、学习《无题》。
1.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李商隐与李贺一样,都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他从小聪颖,16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文章“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
令狐楚是当时骈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这一技之长成为他后来谋生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以《无题》为题的爱情诗有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爱情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1)开头两句诗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开头两句诗奠定了全诗感伤忧郁的基调。
“相见时难别亦难”,见难,指机会难得;别难,指不忍分离。
第一句用了两个“难”字表达了恋人间苦苦的思念等待和别离时的痛苦忧伤。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点出分手时的季节,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
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2)如何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双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思念不止,表现眷恋之深,但又表明相会无期。
虽然相会无期,却一辈子都要眷恋着。
所以,这两句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著与追求。
(3)诗中哪句是作者设想对方在思念自己的情形?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两句。
对“镜”,是顾影自怜;对“月”,则是形只影单;再加上一“晓”一“夜”的时间变化,写尽了殷切的思念之情,并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卧不安的恋人形象跃然纸上。
(4)最后两句借助神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借助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怀念,与诗的开头相照应。
虽然明说欲凭青鸟遥寄相思之意,其实蕴涵的意味却是青鸟难觅,锦书难托,只能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更加深加重加浓了全诗的悲剧色彩。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如满天的星斗一样,他们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在各个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自己的感情、思想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和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二、学习《题破山寺后禅院》。
1.作者简介。
常建,生卒年不详,籍贯不详,开元年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盱眙尉的小官。
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远。
3.品味赏析。
4.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
早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山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