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9627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结题报告.docx

《课题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结题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结题报告.docx

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品德课堂活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活动给我们品德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要努力创设活动化的课堂,设计真实、有效的活动,注重活动的形式,更要注重活动的效果。

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活动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但具体操作实施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合理操作、妥善调控,才不会功亏一篑,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课题负责人结合一线教学,深入剖析,总结提炼了三个活动有效设计的策略(找准目标,不离实际;整合资源,走进生活;新颖有趣,博采众长)和三个活动有效实施的策略(指点迷津,强化操作性;全员参与,重视广泛性;激励评价,提高积极性)。

通过几个策略的齐步推进,活动设计和实施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发展完善,品德课程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课堂活动有效性策略

问题一: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此课题?

一、我们所发现的问题: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品德课程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

要充分发挥品德课程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改变以往品德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新课程将品德与社会课程定为“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与“学”的主要方式。

相比于以知识传承为主的学科课程,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活动是教和学的桥梁,即教师设计、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与学生共同活动来支持和指导学生学习,而非讲解教科书,直接地传授知识;学生则主要通过实际地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以“调查”、“观察”、“探索”、“讨论”、“制作”、“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感受、体验、领悟、发现,从而不断提升道德认识,规范道德行为,形成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我们对问题的认识:

儿童天性好玩,生性好动,可以说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

活动不仅是儿童认识的源泉,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

只有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儿童的主体参与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有效地改变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程课教学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由此可见,活动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品德教学工作中,教师们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千方百计设计了大量的活动,但忽视了活动的质量。

在课堂上,疲于应付一个又一个“热闹”的活动,而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所以,品德课堂需要活动,更需要有效的活动。

那怎样利用活动,让学生能够自主有效的学习,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就是我们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

因而,研究小学品德课堂活动有效性的策略,便有了现实意义。

该题研究旨在对品德课堂活动的有效设计和有效实施这两面进行研究。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使教师对新课改下小学品德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高效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塑造健康的人格,为儿童的发展和幸福生活服务。

问题二:

我们是怎样开展研究的?

一、我们自定的研究目标:

(一)通过设计具有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可以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拓展学习时空,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索、创新。

(二)使每个儿童都能在生动、多样、探究性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使具有差异性的个体都能在品德与社会学习活动中得到应有的发展,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三)促进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改造自己的课程观念,提高教学能力,特别是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意识。

二、我们确定的研究内容:

(一)品德课堂活动有效设计的策略。

活动给我们品德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要努力创设活动化的课堂,设计真实、有效的活动,注重活动的形式,更注重活动的效果。

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获得真知,让品德课堂因为有效的活动而精彩纷呈。

“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是活动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必然产物,是经验与理论转换的“中介”。

研究并掌握设计课堂活动的策略,就是把握了指导活动教学的思想和原理,就会抓住其精髓,在运用时举一反三,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品德课堂活动有效实施的策略。

在品德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活动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但具体操作实施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合理操作、妥善调控,才不会功亏一篑,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始终要以活动教学思想为指导,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用活动方式,努力处理好内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断优化教学活动过程,提高活动教学效益,使活动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三、我们采用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通过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及时了解本课题的研究进程,全面正确地掌握本课题的相关信息,为本课题及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研究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二)研究法:

抓住典型课例,比较在应用不同教学方式的情况下,学生知识、能力、兴趣等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四、我们实施的研究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

1.通过观察分析,确定研究的内容,申报立项,设计研究方案。

2.搜集整理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每周四下午专门用来收集有关资料和备课,把自己设计的活动方案和同校品德老师进行讨论并修改。

(二)实施研究阶段:

1.第一阶段:

资料学习阶段:

在充分了解现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现有的情况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教学的内涵、特征和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教学的方法及其操作策略作了深入研究,并及时做好教学反馈记录,进行交流、研究讨论,定期开展观摩研讨活动和相关论文交流。

2.第二阶段:

初步探索阶段: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尝试各种提高品德课堂活动有效的方法,不断交流改进,修正实验措施。

3.第三阶段:

深入研究阶段:

用多种方法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提炼提高品德课堂活动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并实践于课堂。

4.第四阶段:

反思修正阶段:

在设计活动时,总结每种活动的特点,看看哪种活动的方式更适合什么类型的教学。

不断回顾、反思、交流、调整,使实验策略走向科学化、高效化、合理化、人性化。

(三)总结、结题阶段:

运用经验总结、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完成课题评审材料的汇总装订。

问题三:

我们研究后得到了什么?

一、课题研究得到的主要策略:

(一)课堂活动有效设计的策略。

有效活动是有效课堂教学的追求。

它应该指向学习目的,它应该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它应该是学生品德与综合能力生成的平台,它应该具有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动手、合作、实践中共享学习的愉悦。

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效,笔者认为有如下三个策略:

策略一:

找准目标不离实际。

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的开展是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新课改实施以来,课堂一改以往沉闷的说教,变得活泼多了。

然而,目前课堂教学活动还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

有的活动蜻蜓点水,走过场;有的课堂倾力做课,努力演课,为活动而活动,一片热闹的场面。

造成这种现象的症结是活动目标没有针对性。

全面、正确地把握活动目标,是组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活动目标是教师教学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要认真吃透该课的教学目标,选好角度,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活动要达到什么教育效果。

如果目的性不强,效果不明显,哪怕是再好的活动,也要忍痛割爱。

只有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活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前一定要准确、全面地把握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选取多种丰富的实践活动,才能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策略二:

整合资源,走进生活。

我们的教材在内容上关注儿童的生活实际,设计上又注重以主体活动的方式呈现,我们应该以此为指向,将教学的目光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的调节教学内容,进而设计活动,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熟悉感和亲切感。

学生才能有真话可说,有真情表露,教学活动才能更吸引学生。

1.情境体验活动——走进生活

生活本是体验的沃土。

为了让孩子们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验,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只有让孩子们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他们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获得真情实感。

而这种对生活产生的真实情感是我们教师无法通过自己美丽的言辞强加给学生的。

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必须反映儿童的需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并引导学生真心参与,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教学《民风民俗大观园》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把课文教学与春节结合起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如:

课前引导学生搜集春节的古诗、春节的歌;课堂上模拟过春节时的情境,带领学生领略春节的热闹场景,贴春联、挂灯笼……体验那一份浓浓的年味;组织“喜迎新春”朗诵会;“春节”过后进行“把春节留住”作品展等。

又如,在教学《劳动成果要珍惜》时,带领学生调查班级学生文具的浪费情况,很快,讲台抽屉里无人认领的圆珠笔、橡皮、胶带都浮现出来。

引导学生分工帮这些文具找主人,剩余的文具放入班级爱心箱,为他人提供方便。

分组讨论交流减少浪费文具现象的方法,通过黑板报、手抄报等方式呼吁学生珍惜文具,珍惜劳动成果,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做好后续的督促检查工作。

把生活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在生活气息浓郁的学习环境中,净化心灵,培养美德。

2.校内延伸活动——链接生活

学校是开展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必须和学校德育工作、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晨会课等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实效。

在教学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一课时,我引入了云南百年一遇的干旱,把“小丽娟攒水回家”的故事带给了学生。

催人泪下的故事、图片震憾人心。

在结合学校开展的“为灾区人民捐赠一瓶水”的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捐钱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写下想对身处干旱地区的云南人民说的话。

童稚的祝福,真挚的情感,感动了每一个人。

可见,这些活动都能使品德教学的内容充分落实。

3.家庭教育活动——反思生活

家庭教育对孩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引导家长用各种方式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

把学生必须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列在《家校联系册》里,让家长明确,根据每条要求,配合学校开展教育。

如教学了四上《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我安排了一个调查活动,设计如下一张表格和家长沟通。

日期

项目

自己的事自己做

不让父母操心

学做家务

照顾父母

 

 

 

 

 

 

 

 

 

 

 

 

坚持一段时间下来,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关心体贴父母,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的习惯。

还有在学习了有关节约的内容后,在家庭里开展“今日我当家”的实践活动,如给孩子规定一定的钱,负责家里一天的伙食,通过体验,孩子不仅学会了买菜,同时知道了节约用钱,还培养了交往能力。

策略三:

激发兴趣博采众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儿童天真活泼,喜新好奇,就是要求我们组织的品德课程学习活动形式应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实地参观、调查访问、角色扮演、辩论演说、游戏竞赛、展示交流等各种活动中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实践。

同时,为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保证活动的实效性,我们要精选活动,博采众长,要做到新颖有趣、直观可行、主题鲜明。

如,我在教学《我来做个小导游》一课时,在课前布置学生参观、调查、访问、查找有关“平阳之旅”资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把整节课设计成一个大活动——做导游。

围绕带有浓郁本土特色的“平阳之旅”这一主题活动,模拟尝试向大家介绍宣传自己的家乡。

通过设计欣赏录像、全班讨论、小组模拟、合作展示、交流感受、反思总结等多样化的活动,以利于各种方法的优势互补,提高活动质量和效率,实现教学最优化。

(二)课堂活动有效实施的策略

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是构建高效品德课堂的基础,要达成这一目标,还需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有效地组织与调控,让不同情感、不同认识的各类学生相互交流碰撞,真正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感知、感悟,而不是教师急于讲结论、少数学生当主角、多数学生当观众的那种走过场、重形式的活动。

策略一:

指点迷津,增强操作性。

在品德课堂中设计丰富的活动设计,如分组、展开辩论、现场采访、调查等,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那么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有困难的,活动的开展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这就需要教师对于活动的做法进行更明确的指导,具体可操作的目标、步骤、方法,都要详细说明,特别是最开始的几次。

例如教学四上《家庭收支知多少》这一课时,我设计开展了一个“调查小学生消费现状”的活动,我是这样操作的:

步骤一:

明确活动目标:

了解小学生一周消费情况,分析消费的合理性,学会理性消费。

步骤二:

制订调查计划,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的问题,编制调查问卷表,

共同设计调查表。

步骤三:

发放、回收问卷,统计与分析结果。

步骤四:

总结交流,反思教训,体验成功。

通过这样的指导把活动细化、落实,使活动实在、可操作,活动效果就变得有效,明显。

策略二:

全员参与,重视广泛性。

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儿童所得到的收获才是真实的,也是有效的。

因此,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人人参与,让每个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

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设计的一些活动,往往只有部分学生参加,而很多学生则成为观众。

比如,在《农产品的家园》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我为了让学生感受农民劳动的辛苦,设计开展了一个“学一分钟农民插秧”的模拟体验活动。

在第一次试教时,我只请了一男一女两位学生来进行活动。

当两位学生按照我的描述做着“弯腰、腿绷直、三个手指插入泥土”的动作时,其他的学生在一边观看,胆大的几个学生发出阵阵哄笑,胆小的在一起窃窃私语。

与我预想的效果大相径庭。

课后,我改动了教学活动,第二次教学时,我与全体学生一起扮演“农民”。

全体学生听着我的语言引导,一起做动作,一起模拟体验“农民插秧”的辛苦。

个别学生一开始感到好奇,在一边偷笑,但后来都认真沉浸到活动中去了,可见这两种活动参与方式所实现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在第一次试教中,由于是个别学生参加活动,这样,模拟体验活动成了个别学生的表演活动,更多的学生并没有得到亲身体验。

而第二次时,作为教师的我,以平等的参与者的角色引领全体学生一起进行这一模拟体验活动,使得课堂中的每个人都是活动的主角,不再有人成为观众,因此每个学生都认真地投入到了活动中,都获得了自己的体验。

在后来的活动交流中,学生们都积极发言,纷纷述说了自己的感受。

由于人人参与,增强了体验活动的效果。

在课堂活动中,如果常常只有部分学生参加,那么活动体验、感受也是部分学生拥有的,活动效果也是有局限的;那些没有机会参加的学生,会对活动产生距离与疏远,只能成为活动的观众或旁观者。

因此,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扩大参与面,力求让全体学生参加,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在活动中确有所得。

当然,人人参与并不等于人人在活动中都得扮演同样的角色,都做同样的事情。

有些活动可以分组进行,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更多的学生直接参加活动。

对于一些需要分工合作开展的活动,教师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任务,都以主体身份参与活动。

关键是要形成全体学生的互动,让每个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活动,有机会直接进行活动体验,扩大活动的参与面,实现全体参与。

策略三:

激励评价,提高积极性。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堂活动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活动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

因此课堂活动要有教师在活动评价时多用激励评价。

在日常的品德学习过程中,以激励性评价为教学评价原则,随时随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品德活动教学运用激励性评价要及时、适时,最好运用多维度评价的方法,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即时激励学生。

具体可以评价学生探究知识的勇敢程度,比如在活动中学生能不能积极参与,发言时表达的声音响亮不响亮,在集体交流时的感情是否投入,能不能倾听同学讲话的情况,与同学讨论交流时是否善于提出问题等。

我想教师此刻就应该发挥激励评价的艺术,

教师及时的评价、适度恰当的激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

一节品德课堂结束,对学生的激励评价并不能也到此结束。

考虑到学生品德养成的长期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持续一个阶段或一个学期,教师可以继续运用恰当的评价激励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课题研究所取得的相关成果:

(一)品德课堂呈现勃勃生机,学生品德素养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

品德课程活动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被动式、灌输式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发展完善,品德课程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在具有自主性、教育性、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自觉体验、感悟,他们的参与意识、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对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其道德情感和道德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了道德的内化和社会性发展。

(二)培养和锻炼了研究能力,促进了实验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实验中通过理论学习、教学观摩、互评式评课、交流设计方案等多个层面和多种形式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平时教学中的反思和实践,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有了,理论素养也有了提高了。

通过课题研究,使我们迅速成长起来。

如:

在论文方面:

《追求简约实效品德课堂教学》、《因“意外”而精彩》、《贴近生活、注重活动、提升体验、促进发展》三篇论文获县一等奖,案例《寸金难买寸光阴》、获县一等奖;《小学品德课堂有效性教学》论文发表;县课题《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获县二等奖;县优质课比武获一等奖;共开设2次上县级级公开课、2次镇级公开课。

问题四:

我今后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品德课堂活动源于真实的生活,注重学生丰富的体验,充分调动一切参与者的积极性。

这样我们的活动才能发挥它的独特魅力,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从而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研究中也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主要问题有:

1、有关小学品德课堂活动有效性理论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这些理论问题包括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

2、还需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养。

教育理论知识结构更有待于大幅度地完善,教学观念转变还不够彻底。

3、新课程下的品德课堂更为开放,学生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增强,“意外”情况不时会发生,这就给教师驾驭课堂带来了困难。

因此对教学过程的调控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在教学互动中。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经验,掌握最新信息,以应付课堂上学生开放性的提问。

正确、机智的处理动态生成与静态预设之间的关系,予以很好的把握,值得我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注意与改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探索,从这里开始.2003年.燕山出版社.连晓.主编

3.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王海燕.主编

4.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编者.傅道青.徐长江

5.小学各科教与学杂志.2013年第1至第12期

6.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