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复习资料终极版.docx
《中特复习资料终极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特复习资料终极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特复习资料终极版
一、什么是中国国情?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要正确认识中国国情?
国情的概念:
国情是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的客观实际情况,它是指那些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它常常决定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大致轮廓。
发动因素:
生产技术,企业创新与管理才能。
限制因素:
人口,资源或物力。
社会制度可能是发动因素或限制因素。
中国国情基本特征:
(1)人口众多,其中有9亿农村人口,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文化、技术素质低,这决定了在相当长历史时期,三农问题将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
(2)主要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水、土地资源明显稀缺。
(3)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环境基础脆弱,易于失衡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旱涝时有发生。
(4)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
在农村,基本上还是手工劳作,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面广量大的小农经济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观。
(5)呈典型的二元结构。
现代化工业与大量落后的工业并存;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与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并存;具有工业化、现代化因素的城市与幅原辽阔的以传统方式生产和生活的农村并存。
(6)支持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不足,能源紧张,资金短缺,科学技术落后,教育远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或:
1.中国现代社会基本矛盾;传统农业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矛盾,突出表现为二元经济社会。
2.中国现代社会生产力内部矛盾:
人口过多与资源相对紧缺;过剩农业劳动力与稀缺工业资本。
3.地区发展不平衡性是中国国情基本特征之一。
4.中国社会正处于几个转型时期:
社会转型、市场经济转型、政治转型。
要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原因:
1、不了解国情带来的危害:
“大跃进”、“赶英超美”、“浮夸风”、“五九事件”、“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使我国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2、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意义:
(1)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因为,要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3)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不仅属于历史,客观实际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历史还是后续事件的生长点,也是现实国情的根基。
我们要了解国情、立足国情,就不能不学习历史。
(4)了解国情,立足国情,对学生来讲,有多方面意义。
只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只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增强历史责任感,当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了解国情,才能较好地思考和处理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
总的来说,只有认识国情,国家才能发展,才能更加强大。
什么是综合国力,有哪些指标?
(关键是人口素质、经济、军事)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
综合国力的内涵非常丰富,它的构成要素中既包含自然的,也包含社会的;既包含物质的,也包含精神的;既包含实力,也包含潜力以及由潜力转化为实力的机制,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国防、外交、资源、民族意志、凝聚力等要素有机关联、相互作用的综合体。
综合国力是一个包含众多复杂子系统的大系统。
一国经济力的强大需要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以及在全球创新系统中对领先产业的占有,而获得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根本在于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政府支持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则是创新的根本性条件。
军事力的获得以经济力为基础,同时政府是国家军力的组织生产者,人才素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对军事力的生产影响也是无须多述的。
而一国的教育力、科技力、政治力、外交力和军事力等本身也都是非常复杂的独立系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一方面,这些力与力之间互相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状结构,独自或交迭地对外发挥着各自的影响力,所以综合国力不是多种力量的简单加总,而是多种力量有机组合的一个系统;另一方面,尽管国力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相关关系,如一国经济力强大并不代表外交力也一定强大,所以考察一国的国力,总体上考察很重要,结构是否均衡也非常重要。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一)思想路线:
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二)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从生产力的角度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存在的物质前提。
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衡量一种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归根结底要看它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之所以高于和优于资本主义,最终也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在理论上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在实践上突出了发展生产力,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三)社会主义任务:
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
确立这一任务的主要依据是: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社会主义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推进,以至于共产主义的实现,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
只有不断地发展生产率才能实现这个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
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比先前的经济制度更高的社会生产力。
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是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贯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必须做到: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第二,坚持和深化改革,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打开广阔前景。
第三,相信和依靠人民,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心一意谋发展。
(四)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主要内容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包含了以下五个方面:
1.“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即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依靠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本质要求。
3.“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阶级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规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方针
5.“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社会主义初阶级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富强即经济现代化(物质文明);民主即政治现代化(政治文明);文明即文化现代化(精神文明)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规律,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
主要从制度变革、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三方面论述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一)制度变革。
制度变革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是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重要源泉。
这其中对我国经济长期增长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变革就是1978年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92年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的的经济体制改革。
(二)生产要素的充足供给。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资本高速积累、劳动力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投资率平均高达3713%。
这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的高储蓄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国吸引大量的外资。
2.我国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
3.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校毕业生大幅增加。
劳动者的素质显著提高,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人才保障。
4.三十年来,我国科研经费不断增加,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有显著提升。
每年的专利申请授权数大幅增加。
(三)以进出口贸易为主导的需求结构的变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快慢不仅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及产品的生产情况,还取决于该国或地区产品的需求情况。
从全球范围看,主要产品基本上都是供过于求,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需求方面,而不是供给方面。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增加非常迅猛。
四、用中国话语解读当前社会矛盾
(一)影响社会矛盾的因素
1.价值观念对认识社会矛盾的影响: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的价值观念体系表现出价值紊乱的情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方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价值观都深刻影响了人们对社会矛盾的看法。
2.利益诉求对社会矛盾的影响:
人们喜欢站在各自不同的且千差万别的利益角度(以是否对自己有利)去看待同一社会矛盾。
国家利益需要、干部政绩考核的需要、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屁股决定脑袋,正面宣传或轰动效应。
3.思维方式对认识社会矛盾的影响:
人们有时孤立静止片面认识矛盾,存在思维误区:
只看到中国的优势或成就而忽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只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好处而看不到我们的成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夸大局部矛盾忽视和谐全局);非此即彼对立思维(把社会矛盾与和谐对立起来)。
4.社会心态对认识社会矛盾的影响: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人们期望值迅速上升的时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过高期望也会影响人们对社会矛盾的看法。
(二)用“中国话语”实事求是认识社会矛盾
1.“实事求是”原则:
从全面发展联系的实际出发,看待当前面临的社会矛盾
(1)从全面的实际出发,一定要把实际看完全,把有关的各种情况弄清楚,这才真正算是从实际出发。
(2)从联系的实际出发,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情况,并非真实的实际,可能只是表象。
因为本质的东西往往深藏在现象的背后,体现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只有将事物放在特定的背景之中,将其与环境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才能看到真实的实际。
(3)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
(4)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真理是有条件的,要注意真理的前提。
对事物具体环境和条件作具体分析,一切以具体的环境、条件、时间和空间为转移。
(5)没有正确的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2.以世界眼光和“中国话语”透视中国当前社会矛盾状况
首先,要联系当代世界的背景来看待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当今社会,面临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竞争与并存的局面。
不能孤立地看待中国面临的社会矛盾。
把中国的发展置于国际发展的视野中,从外部世界看中国,无论是经验还是问题都会看得更清楚。
从全球眼光看,中国当前的社会矛盾是“成长中的烦恼”。
因为目前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发达国家同样经历过,而且当时的社会矛盾并不比我们少。
其次,用“中国话语”解读中国社会矛盾。
不要被“西方话语”忽悠。
有世界眼光,并不等于说要用“西方话语”来解读中国的社会矛盾。
不少人习惯于用西方模式和西方新自由主义话语来看待中国的社会矛盾。
但中国道路的成功经验和社会矛盾问题,都远远超出了“西方话语”的诠释能力。
我们需要自己的强势话语来总结自己的经验和问题。
用中国自己的政治、经济话语体系来解读当前的社会矛盾,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一个视角。
3.以全面眼光认识“中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这个主流
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讲应当是和谐的社会,并不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社会矛盾。
如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同样是不存在的。
因为和谐是不同主体、不同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状态,不同主体或事物必然存在着差异,而差异本身就是矛盾存在的一种形式,而且差异还会演变成其他各种矛盾形式,如果不承认差异和矛盾的存在,就谈不上和谐社会关系的建设。
和谐社会以矛盾双方良性互动和矛盾关系动态平衡为诉求。
社会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社会矛盾也是社会发展充满活力的动力。
通过世界银行报告及中国人权状况、民主政治状况、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人力资源状况等白皮书披露的资料,可以发现目前中国社会的和谐状况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其次,判断当前中国社会总体上是否和谐还要有一个世界历史坐标。
以往,人们常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相比。
中国在消除贫困、保障安全等方面及农村的总体水平都明显好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这种比较有一定的说服力。
其实,即使与发达国家、崛起的大国或者“福利国家”的相应发展阶段相比,中国社会的和谐程度也毫不逊色。
4.以大历史眼光分析当前的社会矛盾及其产生的必然性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要面对不同的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人类还会遇到新的矛盾,又需要解决,由此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和谐社会诞生于解决社会矛盾的阵痛之中。
如果站在时代角度,从世界历史几百年的现代化进程来看,各国经济社会转型都伴随着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阵痛,而且矛盾比我们还复杂。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社会矛盾的产生是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其历史必然性,难于避免。
(三)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几点对策建议
解决矛盾有四种方式:
矛盾双方并存;矛盾双方中一方克服、“吃掉”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在相互博弈过程中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传统斗争的办法很难解决人民内部利益冲突。
社会矛盾具有复杂性,是一个权衡利弊、不断博弈的过程,只能采用并存或融合的方式,求得利益共同点。
1.在战略上高度重视社会矛盾问题,战术上关键在落实具体矛盾的解决
不回避,正视矛盾,进而解决矛盾,“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不能等到社会矛盾激化后再去解决,那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2.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矛盾”。
前者要靠科学发展来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后者要靠社会公平来解决,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如公平分配满足老百姓的需要,让他们共享经济发展和改革成果。
胡鞍钢:
“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公正也是硬道理。
3.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化解矛盾提供制度保障
(1)党和政府能代表整体利益的政治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市场经济。
邓小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
就在四个坚持。
四个坚持集中表现在党的领导。
”共产党领导的市场经济有什么特点?
根本在于共产党没有自己的党派私利。
《共产党宣言》:
“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作为三个先锋队,能够随时防范既得利益集团和特殊利益的纠葛,公平对待所有的市场经济主体,使它们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
如何防范既得利益集团?
重庆经验的主要一点就是打黑肃贪,为公平的市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
党领导的市场经济是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来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而不是像西方市场经济那样只为极少数人谋利益。
在重庆通过市场机制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一点体现得非常明显。
(2)宏观调控的经济优势:
“两手要硬”
苏联搞计划经济,只重视政府这“一只手”的作用而忽视市场,美国搞新自由主义—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醉心于市场这“一只手”的作用,认为政府只能充当“守夜人”角色。
当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来临时,才想到政府干预,如罗斯福新政和奥巴马改革。
中国注重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
在宏观调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
同时也可以削弱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
(3)求同思维整体性思维的文化优势
“文明型国家”最大优势是“求同”,而西方则是“求异”思维。
地区间矛盾、企业间矛盾,或官民矛盾、劳资双方的矛盾,只要把重点放在寻求各方的共同利益,效果比较好,中国人有“求同”的文化基因。
整体性思维的优势与大局观。
西方哲学强调个体,中国哲学强调整体。
西方政客往往只关心部分选民的短期利益,而忽视民众和世界的整体利益;往往只关心自己的选票和任期内的事情,而忽视更加长远的问题。
中国人采用从整体出发,喜通盘考虑,讲究度和动态平衡,讲究解决问题的最佳火候和时机。
4.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加大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由于我们党处在执政地位并长期执政,党内有一些人逐渐产生了一种错误的思想倾向,他们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把自己的地位、影响和工作条件,看成是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是用这些职权和条件来为党、为人民更好地工作,而是用来为自己捞取不合理的、非法的私利。
他们甚至把这些东西看成是谁也碰不得、动不得的私有财产,想方设法地要去维护和扩大这种所谓的‘既得利益’”。
—江泽民
5.健全人民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健全社会协商和民主对话机制
全国各地探索并建立了民意调查制度、集体谈判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群众意见的及时反馈制度、重大事情投票表决制度等。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培育健康社会心态
我们要为奋发进取心态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我们要为理性平和心态营造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
我们要为开放包容心态营造一个“和而不同”的社会环境。
6.将社会矛盾解决纳入法治轨道,理性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
只有在建立法治社会的同时,将种种社会矛盾问题纳入法治的轨道予以解决,方具有长久、有效和可行的意义。
五、文化建设专题
(一)何谓“文化”
广义:
泛指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
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
狭义:
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及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二)中国特色文化的核心内容
1.传统文化的内容——儒释道
儒家的“家国一体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家的“清静无为”“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少恩寡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佛教的“慈悲为本”行善戒恶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代表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包容性。
这个共同理想,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国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人民要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有利于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共同为之奋斗。
这个共同理想,既体现了现阶段党的奋斗目标,又体现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要求共产党员把为最高理想而奋斗同为现阶段共同理想而奋斗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改革,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党的建设事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3.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海纳百川——包容、修身养性——厚德、天人合一——和谐.
(三)传承与创新——建设文化强国
具体来说,从传承上讲,我们应该做到:
一是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一代代伟大的思想家、战略家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具有恒久性,继承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而不是个别字句。
二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源所在,中国文化里面的优秀内容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必须要对中国文化中哪些属于优秀部分、哪些属于糟粕、还有哪些仅仅是作为文化的基础而存在的部分做出具体而科学地分析。
我们不期然而生活于其间的是基础的部分,我们要发扬的是优秀的部分,批驳的是糟粕部分。
中华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中国文化对于伦理道德的重视、对于人生完善的孜孜追求、对于生活内容丰富与艺术化地不懈努力、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注等,都是值得当代人深思的精华。
中国文化是中国最大的实际、最大的国情,我们要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鉴别与继承。
三是“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历史上,世界各族人民于各地分别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的优秀部分都是需要我们学习借鉴的成果。
文化的许多内容是没有或者说很少有意识形态色彩的,各族人民的优秀文化成果是属于全人类的。
在当前各国竞争加剧与世界一体化加剧并存的时代,如果我们不能学习与借鉴世界上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既无法与他们对话沟通,也无法通过学习借鉴加强自身优势,获得发展活力。
从创新上讲,我们应该做到:
一是最基本的,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创新指导思想。
在当前,这主要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架构、主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