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册9耳鼻喉科893920.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8238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册9耳鼻喉科8939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总册9耳鼻喉科8939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总册9耳鼻喉科8939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总册9耳鼻喉科8939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总册9耳鼻喉科8939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总册9耳鼻喉科893920.docx

《总册9耳鼻喉科8939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册9耳鼻喉科893920.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总册9耳鼻喉科893920.docx

总册9耳鼻喉科893920

第四十五章鼻科疾病

第一节鼻息肉

【病史采集】

1.24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

2.病史采集内容应该包括鼻塞进行性加重、多涕、嗅觉减退、头痛,是否有过敏性适应证减退。

【检查】

1.全身体格检查,血、尿、胸透、心电图、血型、肝功能检查;

2.拍鼻窦X光片、CT片或MRI检查。

【诊断】

1.有以上典型病史;

2.鼻腔可见单发或多发光滑灰白色或淡红色、荔枝肉样新生物,触之柔软、可移动,不易出血;

3.凡诊断不明确又怀疑鼻息肉应认真进行鉴别诊断,包括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可做病理检查,鼻咽纤维血管瘤、脑膜脑膨出等可作X光、DSA、CT、MRI或ECT检查。

【治疗原则】

1.初发小息肉可用类固醇激素疗法、冷冻疗法、激光、微波等治疗;

2.鼻腔及鼻窦息肉,在鼻窦镜下行鼻息肉摘除,鼻窦开放术或切除术;

3.处理并发症:

如鼻出血、脑脊液鼻漏、急性中耳炎、鼻窦炎;

4.对全身合并症处理:

如糖尿病。

高血压等;

5.病情复杂,处理困难,请相应专科或上级医生会诊。

【疗效标准】

1.治愈:

鼻息肉、分泌物、临床症状消失,鼻腔通气良好;

2.好转:

有鼻息肉残留,有少量分泌物,鼻腔通气及症状改善;

3.未愈:

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出院标准】

达到治愈、好转可以出院。

(黄志忠)

第二节鼻中隔偏曲

【病史采集】

1.外伤史;

2.鼻塞;

3.鼻出血;

4.头痛;

5.邻近器官症状。

【体格检查】

1.鼻腔:

鼻中隔弯曲程度、有无与鼻甲接触、有无穿孔,鼻甲粘膜有无肥厚、水肿、息肉,鼻道有无分泌物、息肉;

2.鼻咽:

有无新生物,腺样体肥大。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术前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

2.器械检查:

术前心电图,胸透,必要时X光照片,鼻窦CT。

【诊断依据】

1.有鼻塞、鼻出血、头痛的病史;

2.检查见鼻中隔偏曲。

【治疗原则】

1.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2.鼻--鼻中隔成形术。

【注意事项】

1.术中注意止血,防止鼻中隔血肿;

2.如粘膜撕裂,可用粘骨膜及较平直的软骨修复;

3.如有下甲肥大,可行下甲部分切除或下甲粘骨膜下切除;

4.术后应用抗生素、止血药;

5.术后第二天开始取出鼻腔填塞;

6.第5~7天拆线。

【疗效标准】

1.鼻中隔基本位中线;

2.鼻塞、头痛的症状改善。

【出院标准】

伤口愈合,拆线,无感染。

(邬树兰)

第三节鼻出血

【病史采集】

1.单侧或双侧出血,出血时间、量,出血前后的表现;

2.外伤、手术史;

3.高血压、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4.肺心病等;

5.凝血机制异常或血小板量或质异常等方面的血液病;

6.长期接触磷、汞、砷、苯等化学性物质,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

7.近期急性传染病,流感,出血热;

8.月经期。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注意一般状态,测血压、脉搏、呼吸;

2.专科检查:

(1)鼻腔:

注意鼻腔各壁、各鼻道有无新生物及血性分泌物、粘膜糜烂、溃疡、血管扩张等,特别是鼻腔顶后段及鼻咽等隐蔽处;

(2)鼻咽:

有无新生物,腺样体肥大。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

(2)VCA-IgA,EA-IgA,EB病毒DNA酶抗体。

2.器械检查:

(1)心电图、肺功能、肾功能。

(2)必要时胸透。

(3)X线鼻窦照片,必要时鼻窦CT或MRI

【治疗原则】

根据就诊时的情况决定治疗措施。

1.就诊时出血严重,首先抢救、止血,再查找出血原因。

全身:

(1)注意失血量。

(2)测血压、脉搏,注意生命体征,疑有休克者,平卧位。

(3)冰敷头部及颈部大血管区。

(4)补液恢复血容量:

NS、5%GNS、代血浆、严重者输同型血。

(5)止血药物:

立止血,6-氨基己酸,抗血纤溶芳酸,止血敏等。

(6)烦躁不安,血压高者使用镇静剂。

(7)血压高者酌情使用降压药。

局部:

(1)可找到出血部位:

1)可用浸有血管收缩剂-麻黄素、肾上腺素的棉条压迫止血;

2)烧灼法:

热烧灼,AgNO3烧灼,电凝,微波,激光。

(2)出血部位不明者予填塞:

1)明胶海绵、止血纱布等可吸收材料;

2)凡士林纱条前鼻孔填塞、后鼻孔填塞;

3)气囊、水囊填塞。

(3)出血严重,反复填塞不能止血者给予血管结扎:

1)鼻腔下半部出血(中甲以下),结扎颈外动脉或颌内动脉;

2)中甲平面以上,结扎筛前动脉。

2.就诊时出血已止或反复少量出血者,重点寻找出血原因及出血点,并对病因治疗。

【出院标准】

全身状态稳定,出血停止。

(邬树兰)

第四节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病史采集】

1.24小时完成病历采集;

2.病史采集应注意过去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迁延所致。

或牙根炎引起慢性上颌窦炎;

3.病人常有精神不振、易倦、头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4.病人多有脓涕、鼻塞、头痛、嗅觉减退或消失、视力减退等。

【检查】

1.血、尿、便、肝功能、胸透、心电图检查;

2.拍鼻窦X片或CT、MRI检查。

【诊断】

1.根据以上病史:

病人有反复发作急性鼻窦炎。

多脓涕、鼻塞、慢性头痛;

2.鼻腔检查:

鼻粘膜慢性充血、肿胀或肥厚,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中鼻道变窄,粘膜水肿或有息肉。

前组鼻窦炎者脓液位于中鼻道或下鼻道。

后组鼻窦炎脓液位于嗅裂、鼻道后方或鼻咽部。

或用1%麻黄素鼻腔收缩后作体位引流、检查上述部位是否有脓液。

或用纤维鼻咽喉镜或鼻窦内窥镜检查可帮助确诊;

3.牙源性上颌窦炎应检查同侧上列第2双尖牙或第1、2磨牙可能存在病变;

4.X线和CT检查:

鼻窦X线平片或断层片可见窦腔内粘膜不同程度增厚、窦腔密度增高,液平面或息肉影。

必要时可行鼻窦CT或MRI检查,对鼻窦炎和鉴别鼻窦占位性或破坏性病变有重要作用,诊断不清,疑有新生物者可行病理检查;

5.鼻窦穿刺冲洗,多用于上颌窦炎,可以了解脓液性质、量、有无恶臭等,还可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6.鼻窦A型超声检查,可以检查上颌窦、额窦内是否有积液、息肉或肿瘤等。

【治疗】

1.滴鼻剂:

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加适量类固醇类激素,ATP、溶菌酶等滴鼻;

2.上颌窦穿刺冲洗:

每周1~2次,冲洗后注入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等;

3.置换法:

应用于额窦炎、筛窦炎、蝶窦炎和全组鼻窦炎;

4.额窦导管冲洗:

只适用于额窦炎;

5.辅助性手术:

如中鼻甲切除、鼻息肉摘除、纠正高位鼻中隔偏曲。

【治疗原则】

鼻窦手术:

1.经典的鼻窦根治性手术:

切除不可道逆性病变,建立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

如彻底切除窦内粘膜后行上颌窦内侧壁和鼻腔下鼻开窗,开放额窦鼻额管和蝶窦开口;

2.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

原则是解除鼻腔鼻窦口通气和引流,清除窦口复合体病变,特别是切除前组筛窦病变,开放上颌窦口、蝶窦口及额窦口,无需行广泛鼻窦粘膜切除。

【疗效标准】

1.治愈:

临床症状消失,窦腔粘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

2.好转:

临床症状改善,窦腔内部分区域粘膜未上皮化,有迁延炎症及脓性分泌物;

3.无效:

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术腔内较多炎性组织及脓性分泌物,窦口闭塞,鼻息肉复发;

【出院标准】

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可以出院。

(黄志忠)

第五节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病史采集】

1.单侧鼻塞,流涕,涕带血丝或出血;

2.反复多次“鼻息肉手术史”;

3.头痛、嗅觉障碍;

4.邻近器官症状:

如突眼、耳鸣、耳闷塞等。

【体格检查】

专科检查:

耳、鼻、喉、咽、(鼻咽、口咽、喉咽),颈部淋巴结。

在鼻腔侧壁及顶壁有息肉样肿物,多发、色红、表面不平,质地较硬,触之易出血,可突出后鼻孔。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术前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

(2)肝、肾功能,

2.器械检查:

(1)心电图。

(2)影像检查:

胸透,鼻窦X线照片,鼻窦CT,MRI。

了解肿物范围,有无骨质坏死。

(3)病理活检

【诊断依据】

1.病史,专科检查。

2.病理活检。

3.影象学检查:

鼻窦X线照片、CT、MRI。

【治疗原则】

根治肿瘤的基础上保留鼻功能,尽量避免面部畸形。

1.术式:

(1)鼻侧切开进路肿瘤切除;

(2)上唇下进路肿瘤切除;

(3)鼻窦内窥镜下手术;

(4)激光;

2.术中:

(1)注意无菌操作及止血处理;

(2)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后,如前颅底破坏,需进行修补,可用自体骨、人工骨、骨水泥、邻近粘膜瓣。

如病变侵及脑组织,可在神经外科的协助下,用阔筋膜修补硬脑膜后再行颅底的修复;

(3)如果泪囊影响病变切除,可在近下甲处切断,病变清理完毕后再将泪囊的半边外翻缝合并吻合在鼻腔外侧壁上,如泪囊受侵犯,可摘除;

(4)眶骨板破坏但眶骨膜无受侵犯可保留。

但眶骨膜受侵时应切除病变部分;

(5)病变侵及后筛及蝶窦时,注意外侧的视神经及颈内动脉勿损伤,如病变已侵及,可考虑术后加放疗;

(6)病变破坏鼻中隔软骨时,若缺损大,可不修补,但需将穿孔的后方去除,与鼻咽腔相通,避免以后穿孔处存留干痂。

如缺损小,可用邻近组织进行修复。

3.术后:

(1)按全麻或局麻手术的常规护理;

(2)使用广谱抗菌素,预防感染;

(3)止血剂;

(4)止痛药;

(5)手术后第二天可开始进食,从流质→半流→普食;

(6)观察伤口情况,第二或第三天换药;

(7)第5~8天拆线;

(8)视具体情况第5~15日拔除鼻腔填塞沙条。

【出院标准】

1.面部或上唇伤口愈合,拆线,术腔填塞物取出,如有恶变转肿瘤科放射治疗。

2.如有颅底骨质破坏,时间可适当延长。

(邬树兰)

第六节上颌窦癌

【病史采集】

1.24小时完成病历书写;

2.注意是否一侧流脓血性鼻涕,持续时间较长或有恶臭味;同侧面颊部有麻木感;同侧进行性鼻塞,同侧上牙可发生疼痛及松动;

3.晚期病人可发生面颊隆起、瘘管或溃烂溢泪,眼球移位复视、硬腭下塌、溃烂、牙槽增厚、牙齿松动脱落,神经性痛、张口困难、颞部隆起、头痛、耳痛、同时伴颈部淋巴肿大。

【检查】

1.24小时完成体格检查,做血、尿、便、肝功检查,拍胸片、心电图检查,血型、备血。

2.拍鼻窦X光片、鼻窦断层片,有条件应作CT、MRI检查。

【诊断】

1.有以上症状者应提高警惕,特别是40岁以上,症状为一侧性,更应仔细检查;

2.前后鼻镜检查:

鼻腔中新生物呈菜花状,基底广泛,表面有溃疡及坏死组织,易出血。

如未见肿瘤则应注意中、下鼻甲有无向内侧推移现象,中鼻道或嗅裂中有无血迹,息肉或新生物;

3.纤维鼻咽喉及鼻窦内窥镜检查:

可观察肿瘤原发部位、大小、外形、鼻窦开口情况。

或用鼻窦内窥镜插入上颌窦内直接观察;

4.鼻窦X光片、断层片对诊断有价值。

CT或MRI检查可显示肿瘤大小和侵犯范围。

5.活检及细胞涂片检查:

肿瘤侵入鼻腔可以鼻腔内取材活检或上颌窦穿刺肿瘤细胞涂片检查,鼻窥内窥镜经下鼻道或上颌窦前壁穿刺活检。

诊断困难者可行上颌窦探查术,术中作冰冻切片检查。

【治疗】

1.放疗:

单独根治性放射治疗,只适于上颌窦肉痛,未分化癌。

对晚期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不能耐受手术也可放疗,但疗效均差。

放疗加手术为常用综合疗法,疗效较好。

放疗在手术前或手术后均可使用。

手术前可以给钴60或直线加速器半量或全量放疗,在4~8周内完成,剂量为3000~6000rad。

放疗后6周进行手术。

术前为半量放疗,术后再补足半量放疗;

2.手术疗法:

可鼻侧切开行上颌骨分切除术,上颌骨全切除术,或扩大上颌骨切除术。

眶内容摘除术。

有颈淋巴结转移者应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术中应用CO2激光或冷冻,借以提高疗效。

术前给以半量放疗者,术后应再补足半量放疗。

3.化学疗法:

适用对上颌窦癌敏感药物加用变压疗法进行化疗,此法只对不愿接受手术或不适合放疗及手术的上颌窦恶性肿瘤。

(黄志忠)

第四十六章咽科疾病

第一节慢性扁桃体炎

【病史采集】

病史采集的内容包括咽痛急性发作史、咽部症状、并发症及治疗经过。

1.咽痛急性发作史:

既往咽痛发作的诱发因素、发作次数、并发症状、治疗的效果及末次发作的时间;

2.咽部症状:

有无咽部干燥感、痒感、异物感及口臭等;

3.有无呼吸、吞咽或言语共鸣的障碍;

4.有无长期低热、关节酸痛、心悸、胸闷、腰痛等表现;

5.既往治疗经过和效果。

【体格检查】

1.扁桃体有无慢性充血、肿大、隐窝脓栓、瘢痕;

2.有无舌、咽腭弓带状充血;

3.有无下颌角淋巴结肿大;

4.注意有无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肾炎等并发症的表现。

【辅助检查】

应检查血常规、血沉、尿常规、粪常规、心电图和心肺X线透视,以明确有无急性发作和并发症的存在。

也可检查抗“O”和咽拭子细菌培养。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反复发作的咽痛史和局部检查见扁桃体慢性充血、肿大、隐窝脓栓等可以作出诊断。

应注意与扁桃体角化症、扁桃体肿瘤、扁桃体结核及白血病等疾病相鉴别。

同时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存在。

【治疗原则】

1.手术疗法:

对确诊为慢性扁桃体炎且无手术禁忌者,应行扁桃体切除术。

术后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并及时处理;

2.保守疗法:

对有手术禁忌者,可试用下列方法。

(1)使用有脱敏作用的细菌制品如链球菌变应原和疫苗进行脱敏,及使用各种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注射胎盘球蛋白、转移因子等;

(2)冲洗或吸引扁桃体隐窝,以清除积存物,减少细菌繁殖机会。

【疗效标准】

治愈:

临床症状消失,无扁桃体残体,创面修复良好。

好转:

症状减轻,可见扁桃体残体。

【出院标准】

无扁桃体残体,扁桃体窝伪膜形成良好、无出血及感染征象者可出院。

(卢永田)

第二节鼻咽癌

【病史采集】

1.出血:

吸涕带血丝的时间,有无大量鼻出血、口中吐血;

2.有无鼻塞、耳鸣、耳闷及听力减退;

3.颈淋巴结肿大发生的时间、发展过程,有无疼痛;

【治疗原则】

1.有无头痛及头痛的部位和程度;

2.有无Ⅴ、Ⅳ、Ⅳ、Ⅲ、Ⅱ、及其他脑神经受累的表现如面部麻木、复视、视物模糊、睑下垂、眼肌麻痹等;

3.有无肺、肝、骨髓等器官受累的表现;

4.有无家族史及了解患者的籍贯。

【体格检查】

1.及时仔细地检查鼻咽部,可用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注意有无鼻咽部粘膜粗糙不平、小结节及肉芽样新生物,病程发展可呈现为菜花型、结节型、溃疡型或粘膜下浸润型等不同的临床类型;

2.检查全身情况,注意有无周围组织器官受累或远离器官肺、肝、骨骼受累的情况。

【辅助检查】

1.及时准确地施行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2.细胞学涂片检查可发现早期溃疡浸润病变;

3.影像学检查了解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袭情况和有无骨质破坏;

4.必要时取颈部肿大淋巴结活检;

5.有条件者可作血清学检查,如EB病毒壳抗原(VCA)、早期抗原(EA)、膜抗原(MA)和核抗原(EBNA)的抗体反应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活检可以确诊。

注意与鼻咽血管纤维瘤、脊索瘤、坏死性肉芽肿、颈淋巴结核、颈部良性肿瘤、恶性淋巴瘤及咽旁间隙肿瘤等鉴别。

【治疗原则】

1.以放射治疗为主,应用钴60或电子加速器放疗;颈部转移淋巴结宜用深部X线照射;

2.放疗前后可酌情辅以中药、化学药物和免疫治疗等。

常用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噻替哌、争光霉素、氨甲喋蛉等;

3.手术疗法:

对鼻咽癌病例,手术切除一般适用于下列情况:

(1)放疗后局部复发或尚有残存的病灶;

(2)对放射线不敏感的肿瘤,如腺癌;

(3)放疗无效的颈部局限性肿块。

(卢永田)

第三节鼻咽血管纤维瘤

【病史采集】

1.出血:

发病的年龄;鼻出血或口中吐血的次数、出血量、止血方法及效果;

2.注意有无贫血;

3.有无鼻塞、耳鸣、听力下降;

4.有无头痛及脑神经麻痹的表现;

5.询问有无家族出血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1.仔细地检查鼻咽部,观察是否有表面光滑圆形或结节状的新生物,触诊质地是否坚韧,有无触之易出血现象,新生物是否侵入鼻腔;

2.注意有无眼球突出、颊部或颞颧部突出等新生物向眼眶、翼腭窝或颞下窝侵袭的征象。

【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了解有无贫血现象;

2.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向周围结构(包括颅底)的侵袭情况;

3.有条件时可行血管造影,以明确肿瘤的血供来源及向颅内扩展的情况;

4.由于此瘤极易出血,一般不作活检;必要时可从侵入鼻腔的肿瘤部分取活检,以便填塞止血。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反复鼻出血或口中吐血和鼻咽部质韧、光滑、圆形或结节状新生物及年龄特点(10~25岁男性青年)多能作出诊断。

但须注意与鼻咽部恶性肿瘤、纤维性鼻息肉、脊索瘤等相鉴别。

【治疗原则】

主要为手术切除,术前作好大量输血的准备,术中可配合使用激光或冷冻技术。

也可于术前放疗或口服乙烯雌酚2~4周使瘤体缩小,减少术中出血。

有条件者可于术前行血管栓塞。

【疗效标准】

治愈:

临床症状消失,瘤体彻底切除、无残留。

好转:

临床症状减轻,瘤体大部分切除。

【出院标准】

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稳定者可予出院。

(卢永田)

第四节下咽癌

【病史采集】

1.咽部异物感、咽喉疼痛出现的时间、发展情况;

2.有无颈部肿块及其出现的时间、发展情况;

3.有无吞咽梗阻感或吞咽困难;

4.有无声嘶、呛咳、呼吸困难等喉部受累的表现;

5.有无咳血及消瘦、衰竭等恶病质表现;

6.有无长期大量烟酒史、贫血史及家族肿瘤病史。

【体格检查】

1.间接喉镜检查,注意有无下咽部菜花状、溃疡型新生物;有无梨状窝积液及喉部受累情况;

2.颈部检查,了解有无甲状软骨外形改变、喉体增大、喉摩擦感存在否,淋巴结大小、数量、活动度;

3.检查全身情况,注意有无食管、肺等器官受累。

【辅助检查】

1.纤维喉镜检查可以进一步了解肿瘤的形态和范围;

2.及时准确地施以下咽新生物活检;

3.X线咽、食管钡餐检查,了解有无钡剂滞留、充盈缺损或粘膜紊乱;

4.颈部正侧位或断层X线摄片、咽喉部CT可明确肿瘤部位、扩展范围及软骨破坏情况;有条件者可行核磁共振检查;

5.肺部X线摄片,了解有无肺部转移;

6.必要时行颈部肿块穿刺抽吸细胞涂片检查或活检;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下咽癌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易误诊为慢性咽炎或咽异感症,确诊时多属晚期。

因此,凡40岁以上出现咽部异物感或咽部疼痛、尤其伴有颈淋巴结肿大者,应仔细行上述检查。

下咽癌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检查见下咽部新生物和活检可以确诊。

在诊断的同时要明确其TNM分期,以利于制定治疗方案;并应与慢性咽炎、下咽神经纤维瘤、颈淋巴结核、恶性淋巴瘤等鉴别。

【治疗原则】

下咽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疗法等。

1.手术治疗:

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根据病情分别施行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下咽全切除术或下咽颈食管切除术,并同时行咽、喉、食管的功能重建术;

2.放射治疗:

单纯放疗仅适用于病变局限、未累及软骨的早期下咽癌和作为姑息性治疗手段用于有手术禁忌的下咽癌。

提倡放疗与手术联合,即术前或术后放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3.化学治疗:

作为一种辅助性或姑息性治疗手段。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博莱霉素、长春新碱、氨甲喋蛉、顺铂和5-氟脲嘧啶等;

4.免疫治疗:

仍在探索中,有单克隆抗体、白细胞介素2等;

5.综合治疗:

以根治性手术为主、辅以局部放疗和全身应用化疗药物的综合疗法是延长下咽癌病人生命的最有效措施。

(卢永田)

第五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病史采集】

1.睡眠鼾声:

睡眠时鼾声的响度,是否影响他人休息;

2.睡眠期呼吸暂停:

夜间睡眠7小时中呼吸暂停次数,有无憋气期胸腹部奋力呼吸动作,有无憋气后爆发性响鼾;

3.有无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4.有无晨起头痛、情绪及行为改变、性欲减退;

5.儿童患者有无智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

【体格检查】

1.仔细检查鼻部、鼻咽、口咽、下咽是否有阻塞;有无下颌畸形、舌根肥厚、喉部或颈椎畸形;

2.有无肥胖;

3.有无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肺功能衰竭等伴随。

【辅助检查】

1.纤维鼻咽喉镜检查,了解形成上呼吸道阻塞的部位和程度;

2.X线侧位颅骨片,了解颅面结构比例情况,同时测量后气道间隙;

3有条件者作多导睡眠监测仪测试,了解睡眠期心电、脑电、肺功能、肌电、血氧饱合度变化,并计算出呼吸暂停指数、呼吸障碍指数、重度指数等。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睡眠鼾声,睡眠期呼吸暂停(每次发作时口鼻气流停止流通达10秒以上,每晚7小时的睡眠期间发作次数30次以上)可以诊断为本病。

应注意与双侧声带外展麻痹、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肥胖-通气低下综合征等疾病鉴别。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主要有以下方法。

(1)睡眠时调整体位,改仰卧为侧卧。

(2)减肥:

可采用药物、控制饮食、加强活动等方法减肥。

(3)忌烟酒。

(4)解除鼻阻塞,即积极治疗鼻部疾患。

(5)舌固定位置装置:

旨在使舌背后部推向前下方,扩大咽峡部通气道。

(6)正压呼吸。

经鼻持续性呼吸道正压疗法是一种非创伤性的治疗方法,使患者上呼吸道在睡眠期间保持4.5~12cmH2O正压,利用气体正压使软腭、舌根和咽后壁之间扩大,防止气道壁塌陷。

(7)吸氧治疗。

(8)药物治疗。

有抗忧郁药(protriptyline)及促孕制剂(medroxyprogesteroneacetate,MPA)。

2.手术治疗:

应根据阻塞部位和病情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术式。

(1)腭咽成形术或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2)腺样体和扁桃体摘除术。

(3)下颌骨矢状截骨及舌骨悬吊术。

(4)舌缩减术。

(5)下颌骨截除及舌骨前移术。

(6)气管切开术。

(卢永田)

第四十七章喉科疾病

第一节喉外伤

单纯性喉外伤

【病史采集】

1.外伤史;

2.喉痛患者常感喉部疼痛,有时放射至耳内;

3.声嘶嘶哑或失音;

4.出血若软骨断裂,伤及血管时,可有较严重的咯血;

5.呼吸困难如喉软骨支架破碎或出血不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能引起窒息。

【体格检查】

1.注意一般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