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使用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线上好友数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docx
《社交网站使用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线上好友数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交网站使用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线上好友数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交网站使用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线上好友数量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
社交网站使用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
线上好友数量的
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
分类号B849
DOI:
10.16842/jki.issn2095-5588.2017.07.003
1问题提出
社交网站(SocialNetworkSites,SNS,又被称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是基于Web20技术的社交网络服务平台(Obar&Wildman,2015),其可以让个体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建立一个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主页,并通过链接的形式在好友列表中列出和自己存有关联的用户,在这个系统内,用户不仅仅可以浏览自己的个人主页,也可以浏览和自己存有关联的用户的个人主页
(牛更枫,孙晓军,周宗奎,孔繁昌,田媛,2016;Boyd&Ellison,2007)。
当今世界,使用社交网站是一种普遍现象,社交网站已经成为人们开展社交活动、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工具和平台。
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有超过全球总人口1/3的人群在使用以Facebook(国外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微信、QQ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站(Facebook,201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
为什么社交网站会吸引这么多用户呢?
使用与满足理论
(Katz,Blumler,&Gurevitch,1973)主要解释了推动用户媒介使用的心理和社会动机,依据这一理论,社交网站作为一种沟通媒介,有其特定的主体功能,这些功能可以满足用户特定的心理和社会需求,进而促进人们的使用。
社交网站有两个主要功能:
(1)提供给用户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联系的各种方式,社交网站可以让用户通过即时通讯、电子邮件以及在线论坛等方式与其他用户进行交往(Body&Ellison,2008;Kaplan&Haenlein,2010;Obar&Wildman,2015);
(2)允许用户在网络中创造和分享内容从而生成个人主页,用户不仅可以查看自己的个人主页,也可以通过网页链接浏览和自己存有关联的用户的个人主页(Body&Ellison,2008;Buettner,2016;Obar&Wildman,2015),这一功能为用户展示自我和了解他人提供了机会。
和社交网站的主要功能相对应,个体使用社交网站主要可以满足两种心理和社会需要:
(1)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的需要,从而获得归属感的满足;
(2)自我呈现的需要,即在社交网站中表达自我和进行印象管理(戈夫曼,2008;姚琦,马华维,阎欢,陈琦,2014)。
正因为社交网站所具有的功能及其可以满足用户的心理和社会需要的特性,所以大量用户长时间登录和使用社交网站,并对社交网站表现出一定的使用粘性,对于容易接触时代新潮以及重视人际关系和自我形象管理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个体使用社交网站的过程,在满足自身相应需求的同时,也会对包括自尊在内的心理适应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Panic,2014)。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评价(Baumeister,Smart,&Boden,1996),作为自我概念的核心,其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Griffiths,Parsons,&Hill,2010;Sowislo&Orth,2013)。
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站的日益普及,自尊和社交网站使用间的关系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已有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一些研究认为低自尊的个体更加偏爱社交网站使用,因为社交网站为那些在面对面交流(线下交流,与之对应的是线上交流)中存在困难的个体(如低自尊者)提供了理想的表达环境(Forest&Wood,2012;Kim&Baek,2014;Steinfield,Ellison,&Lampe,2008);另一些研究则没有发现社交网站使用和自尊存在直接关系(Barry,Doucette,Loflin,RiveraHudson,&Herrington,2015;Krmer&Winter,2008);?
有研究发现社交网站使用对自尊具有提升作用,例如,Valkenburg和Peter(2006)的研究表明,社交网站上的积极反馈(对个体在社交网站中所发表的动态给予赞赏或积极评论)可以提升青少年自尊,国内研究者牛更枫,
鲍娜,范翠英,周宗奎,孔繁昌和孙晓军(2015)的研究发现,社交网站上的自我呈现可以促进大学生自尊水平的提升。
社交网站使用和自尊之间关系的既有研究结果不一致,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互联网心理学领域存在以下两种理论假设的对立:
(1)社会补偿假说(McKenna&Bargh,2000)认为,相比于高自尊的个体,低自尊的个体在面对面交往中存在更多的困
难,而以社交网站为代表的线上交流具有缺少视觉信息、以文本为重点以及匿名性等特性(陈浩,赖凯声,董颖红,付萌,乐国安,2013),这为低自尊的个体提供了理想的自我呈现及建立和维系关系的场所,他们可以在社交网站上满足在线下无法获得的需要,因而低自尊的个体更加偏爱社交网站的使用。
(2)
“富者更富”模型(Kraut,Kiesler,Boneva,Cummings,Helgeson,&Crawford,2002)则认为,相比较于低自尊的个体,高自尊个体在面对面人际交往中更有优势,这种优势同样会表现在社交网站上的人际交往中,这种理论把社交网站视为一种新的技术工具,突破了以往人类交往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极大地延伸了人类交往的可能,从而为那些在线下交流更为有利的高自尊个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自我呈现和人际交往的空间。
以往的研究表明,以不同理论作为背景的实证报告往往得出了相反的研究结果(Forest&Wood,2012;Kim&Baek,2014;Valkenburg&Peter,2006)。
第二个阶段,在国内使
用最为广泛的社交网站QC和微信上发布招募大学生被试的信息,共有602名大学生自愿参与了网络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的作答时间判断被试作答是否认真,剔除作答时间短于100秒的问
卷,最终得到年龄在18〜25岁的有效被试568名,问卷有效率为9435%。
为了平衡男女被试数量,随机删除了150名女性被试,最终纳入统计的被试为418名,平均年龄2027岁,其中男性174人(4163%),女性244人(5837%)。
在本次调查中,所有被试都具有社交网站使用经验,7727%的被试平均每天使用社交网站的时间超过1小时,7272%的被试在最经常使用的社交网站上好友数量超过100个。
22研究工具
221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量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量表(SocialNetworkSitesIntensity
Scale,SNSIS)改编自Ellison,Steinfield和Lampe(2007)
编制的Facebook使用强度量表。
原量表共8个项目,采用Likert5点计分(从1“很不符合”〜5“完全符合”),用来测量个体社交网站使用程度和投入水平(如,“使用社交网站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原量表第1个项目是“你在Facebook上有多少好友?
”,而在本研究中需要把Facebook改成社交网站,通过前期的访谈发现被试往往会使用多个社交网站,而且不同社交网站上的好友会存在重合,因此被试在回答“你在社交网站上有多少好友”时存在困难;原量表第7个项目“我觉得我是Facebook社区的一部分”中存在美国文化背景下“Facebook社区”这一概念,直接翻译成“社交网站社区”后非常生硬,中国被试在理解这个词语时可结合的经验较少。
因此,在本研究中只保留了原问卷中的6个项目测量“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翻译后的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标如下:
x2/df=326,
RMSEA=00,7NFI=097,GFI=098,CFI=098,拟合指数良好,6个项目的因子载荷都在058〜087之间,表明该问卷的内部结
构效度较好。
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a
为084。
222自尊量表
采用Rosenberg(1965)编订的自尊量表。
原量表包含了10
个项目(有5个反向计分项目),采用1〜4点计分法,对反向计分项目重新编码为相同变量后,被试在所有项目上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的自尊水平越高。
根据以往研究者(田录梅,2006;周帆,王登峰,2005)建议,考虑到被试在理解中文版自尊量表第8个项目时可能存在东西方文化差异,因此在中文版的使用
中最好去掉第8个项目。
本研究在修订研究问卷时采纳了专家的建议,没有使用第8个项目,只保留9个项目,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也可以减轻被试的作答负担。
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a为090。
223线上好友数量前期的半结构式访谈发现,大学生在不同的社交网站上的好友会出现相当一部分的重合,而且被试虽然会使用多个社交网站,但会将重心放在某1〜2个社交网站上,而个体最常用的社交网站往往会对个体产生最大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询问被试“你在最常使用的社交网站有多少个好友?
”来确定被试的线上好友数量。
该题共设置5个选项,采用1〜5点计分,选项分别是:
“0〜50”“51〜100”“101〜200”“201〜400”“400以上”。
在SPSS统计软件中录入数据时,选择“0〜50”计1分,选择“51〜100”计2分,选择“101〜200”计3分,“201〜400”计4分,“400以上”计5分,然后将被试在该项目上的得分转化为标准分后纳入统计分析,分数越高代表线上好友数量越多。
23统计方法
使用SPSS220整理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相关分析、中介效应检验及多层回归分析(用以检验调节效应);使用AMOS21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考虑到在本研究中所有的数据都是通过问卷收集,故需要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相关变量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检查是否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采用了Harman的单因子检验,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研究中所有的测验项目都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发现,初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3个,解释了总方差6112%的变异,其中最大的因子解释了3327%的变异,小于40%
的临界标准,这表明在本研究中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周浩,龙立荣,2004)。
32社交网站使用强度、线上好友数量和自尊的相关分析
通过SPSS220对大学生的社交网站使用强度、线上好友数量和自尊的平均分的标准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线上好友数量和自尊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详见表
1所示)。
33线上好友数量的中介作用
根据以上相关分析的结果,社交网站使用强度、线上好友数量和自尊三个变量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这符合进一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的条件。
依温忠麟和叶宝娟(2014)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得出以下检验步骤:
(1)以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作为自变量,自尊作为因变量,回归系数显著(B=015,p005)。
以上结果说明,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自尊影响的直接效应不显著,间接效应显著,可见,线上好友数量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自尊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详见表2和图1)。
自尊关系中的完
全中介作用
34性别的调节作用
探索性别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线上好友数量和自尊关系间的调节作用,采用分层回归法进行检验:
(1)以自尊作为因变
量,以社交网站使用强度、性别作为第一层自变量,以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和性别的交互项作为第二层自变量,结果发现,性别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自尊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B=065,p005)o(3)以自尊作为因变量,以线上好友数量、性别作为第一层自变量,以线上好友数量和性别的交互项作为第二层自变量,结果发现,性别在线上好友数量与自尊的关系中不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B=015,p>005)o为避免多重共线性的发生,根据Aiken和West(1994)的建议,本研究对社交网站使用强度、线上好友数量和自尊的平均分进行中心化处理,对性别进行了虚拟编码,“0”代表男生,“1”代表女生。
为进一步了解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和自尊之间关系的性别差异,本研究进行了简单斜率分析检验。
结果发现(见图2):
社
交网站使用强度仅仅对女大学生的自尊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简单斜率=023,t=510,p005)。
这一结果表明,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会对女生的自尊产生积极影响,对男生的自尊则没有影响。
4讨论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社交网站使用强度、线上好友数量和自尊三个变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和线上好友数量存在的正向关系说明,社交网站这一新的沟通和交流工具为大学生提供了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的平台,拓展了大学生建立和维系好友关系的途径和空间。
同时,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也和大学生的自尊呈显著正相关,这与早期国外很多以中学生为被试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Forest&Wood,2012;Steinfield,Ellison,&Lampe,2008;Valkenburg&Peter,2006)。
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本研究认为有三个可能的原因:
第一,年龄和发展阶段的差异,相比于中学生,大学生心智更加成熟稳健,越来越需要独立走进社会,并承担与之相应的责任,他们会通过社交网站建立更多的社会联系,借此来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第二,社交网站中人际关系网络的不断变化,当今社交网站上人际关系网络相比于早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社交网站用户,个体在社交网站上更有可能和现实生活中已经认识的人交流交往而不是仅限于网络上的人;第三,文化差异,社交网站使用和自尊的负向关系主要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发现的,本文的发现以中国大学生作为被试,可能是文化差异导致了与前人不同的结果,相比于西方的个体主义文化,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氛围浓厚,更加偏重人际关系,这种偏重也可能表现在网络人际关系中,从而导致了对自尊影响的不同。
中介效应分析发现,线上好友数量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大
学生自尊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社交?
3站是当代大学生
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交流工具和平台,其不仅可以维系和增进个体与家人、朋友和同学的联系,而且可以更加便捷地结识在社交网站上与自己有着相同兴趣的个体或群体,从而建立新的网络关系,获得更多的线上好友,这有助于大学生归属感和尊重需要的满足,进而可以促进大学生自尊水平的提升。
与此同时,个体能够在社交网站上认识并结交更多的好友,感受到更多的社会联系感,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有助于自我价值感的提升。
这一结果说明,社交网站使用对个体的自我评价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新工具的产生和进步对人类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这种积极作用发生的理论依据,可以用前文中提到的两种对立理论进行统合解释:
第一种理论是社会补偿假设,即低自尊的大学生会因为更多的社交网站使用,满足了在面对面交往中难以获得的自我呈现及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的需要,从而提升自尊水平;第二种理论是“富者更富”模型,高自尊的大学生也可以更好地利用社交网站这类促进人际交往的工具,巩固原有的联系并建立新的联系,也会对自尊产生提升作用。
本研究同时发现了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自尊的预测作用存在的性别差异,即,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自尊的预测作用仅仅发现在女生中,这一结果说明,在社交网站使用对自尊的影响中,男生和女生可能存在不同的收益模式。
在本研究中,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线上好友数量的预测作用以及线上好友数量对自尊的预测作用都没有受到性别的调节,性别的调节作用仅仅发生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自尊的直接预测中,说明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
大学生自尊影响的性别差异和男女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上的好友数量无关,而可能是男女大学生交友模式存在的差异导致的(交
往对象存在差异,但好友数量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本研究的假设具有一致性。
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对男女大学生的交友模式及其对自尊的影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暂时
无法对造成这种性别差异的深层次原因(例如,男生和女生在社
交网站上友谊质量及获取社会支持的差异等等)提供充足的解释,希望这一点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得到更加深入的探究。
虽然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但发现了社交网站使用对个体自尊影响的性别差异,对未来的研究以及对个体进行合理的社交网站使用都
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1)社交网站为个体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对这一工具的合理利用,有助于个体建立并维系更多的好友关系,从而满足个体归属感的需要,进而可以促进个体自尊等心理功能的发展;
(2)虽然线
上好友数量是预测个体的自尊水平的有利因素,但在社交网站上更多地维系线下已经认识好友的关系,而不是更多地结识陌生人,对个体的自尊水平的提升更具积极意义;(3)本研究并没有发现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男生自尊的预测作用,但这并非因为男性没有在社交网站上发展足够的社交关系,而是出于其他可能的原因,如社交网站上交友模式、使用意图、获取社会支持的程度或者自我呈现策略的差异等等;(4)在探究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和自尊或其他心理变量间的关系时,可能会因为被试年龄段的不同、社交网络发展环境的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这些因素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加以考虑。
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第一,本研究所采用的中介变量“线上好友数量”虽然是一个连续变量,但这一变量只是一个客观指标,而不是个体所表现的某些行为或心理特质,其作为中介变量虽然没有违反统计学要求,但用“友谊质量”“社会支持”“社会资源”等能够反映个体特征的行为或心理变量会更加合理,其理论和应用价值也更高,未来的研究可以就此做进一步延伸和拓展。
第二,本研究采用的是横断研究的方法,在因果关系的推论上存在不足,同时个体的社交网站使用及其对个体心理的影响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未来的研究也需要使用纵向研究的方法揭示二者间的因果关系以及二者关系所存在的时间和年龄效应。
第三,研究全部采用问卷进行测查,虽然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的结果表明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共同方法偏差,除此之外,问卷测查也不具有生态效度,虽然统计学的结果具有显著性,但在推?
时还需要慎之又慎。
期待未来能有新的研究弥补本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做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入。
5结论
(1)线上好友数量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2)性别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仅对女大学生自尊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同时,这一调节只作用于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自尊的直接预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