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组织方案h.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6286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安全组织方案h.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交通安全组织方案h.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交通安全组织方案h.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交通安全组织方案h.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交通安全组织方案h.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通安全组织方案h.docx

《交通安全组织方案h.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安全组织方案h.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通安全组织方案h.docx

交通安全组织方案h

四川省农村公路灾后恢复重建亚行紧急贷款项目

广汉市高南路土建工程NJ14合同段

(k0+000~k13+600)

监理单位:

四川联恒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重庆黔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

审核:

编制时间:

二〇一一年月日

 

一、编制依据3

二、工程概况3

三、交通安全组织方案3

四、保证交通安全组织措施9

五、危险源状况及防范措施10

六、多锤头破碎交通安全组织措施12

 

交通安全施工组织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四川省农村公路灾后恢复重建亚行紧急贷款项目广汉市高南路土建工程施工图纸。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标准JTGH30-200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以及JTJ076-9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3、施工现场踏勘实际情况和调查资料。

4、参考四川省交通厅、公安厅联合制定的相关文件精神。

5、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现有施工能力及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和作业水平。

二、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于南丰镇进口(起点桩号K0+000,接已建沥青砼路面),经南丰场镇、七里村、兴隆镇、澄清桥,止于金轮镇(止点桩号K13+600),路线总长13.6Km。

(详见附件相关路线平面布置图)。

交叉作业中交通安全组织是本项目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合同段重点控制性工程。

为确保上述部位施工期间公路运营安全和施工安全,并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拟采取以下交通安全组织方案。

三、交通安全组织方案

1.保通方案

本路为原路路面改造工程,不可能封闭施工,工程实施期间将不可避免对车辆通行造成影响,应处理好施工与沿线车辆运行的矛盾。

1)本项目原路基宽度为12.0米,采取半幅施工以解决车辆通行问题。

2)本路段全线的交通疏导做通盘考虑,加强交通组织,确保行车安全。

3)对区间内的交通采取分流方式,减小施工道路的通行压力。

4)与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特别应与当地交警部门联系,对该路段实行交通管制,合理指挥交通通行,严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该路段通行顺畅。

2、交通组织临时设施布设

1)交通管制提示设施一览表

交通管制提示设施力求内容简洁、醒目,版面尺寸为3.0m*1.8m,总高度为2.5m,字体40cm,蓝底白字,反光等级一级。

交通管制提示设施一览表

设施名称

内容

数量

提示牌

前方施工

2块

提示牌

向左改道,车辆慢行

1块

提示牌

向右改道,车辆慢行

1块

警示牌

禁止超车

2块

引导牌

箭头向右(黄黑相间)

4块

引导牌

箭头向左(黄黑相间)

4块

警示牌

车道变窄

2块

限速标志

30Km/h

2块

限速标志

15Km/h

2块

限速标志

5Km/h

2块

电子导向牌

左右可双向

2块

夜间频闪灯

4个

反光膜

50m2

路锥

100个

大型水马

150个

3、交通安全管理方案

本标段属于公路路面维修,是在交通繁重的公路上进行的,施工的特点是一边是交通量较大、保证道路交通,一边是紧张作业的路面施工。

因而容易形成相互干扰的现象,稍不小心,则会引发安全事故,需要交通安全管理。

在施工前,对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及采取的安全措施等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a.及时与交警部门及相关公路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制定详细的现场交通管理方案。

b.根据施工路段的交通流量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定施工路段长度。

c.由交警部门和公路管理部门根据施工路段的交通情况,合理确定施工区限速等交通管制措施。

其中施工区的限速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

(1)限制速度不能超过施工区的最大安全速度,施工区的最大安全速度与施工区人员活动、施工类型及道路的情况有关;

(2)限制速度应考虑到路上通行的绝大多数车辆的速度,不宜过低;(3)限制速度宜统一,并提供给司机突发事件和对交通控制设施及人员指示的反应时间。

d.施工时,应通过公路管理部门利用公路可变情报板等手段发布道路施工消息,提醒过路车辆注意施工情况。

e.按确定的交通控制方案,用于道路施工交通维护的交通安全标志应准备充分。

f.施工前,应对所有上路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施工。

g.对所有上路的施工机具(车辆)进行调试,保障施工机具的正常运转。

h.施工单位应协同交警及公路管理部门制定紧急应变措施,包括紧急情况下的交通疏导措施等。

施工前,确定施工区的安全管理施工方案,画出安全管理方案示意图,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在施工安全教育会议上开会,予以清楚的说明,并做到现场工作人员人手一份。

安全管理方案包括:

1、施工区的基本区划。

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规定,在施工时为了保证给道路使用者和施工工人提供最大的安全保护,施工区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1)警告区长度不得小于500m。

警告区内每隔一定距离应设置有关标志,第一个警告标志到下一个标志的间距不超过300m。

最后一个标志离上游过渡区的第一个渠化装置的间距不小于150m,其余各标志的间距在100m--300m之间。

警告区内设置限制速度标志,前方施工标志。

前方车道变窄标志,禁止通行标志等。

施工预告标志设在醒目的地方,易被驶来的车辆看到。

施工预告标志如果在同一地点持续使用时间超过两个星期,采用固定方式。

施工预告标志离施工区的最小距离为两倍的施工区限速值(v),这个距离应为标志设置点到渐变段的起点。

当行进车辆的速度和施工区限速明显不同时,V采用行进车辆的车速。

(2)上游过渡区:

当车辆行驶至上游过渡区时,行车速度应小于30km/h。

该区长度为65~100m。

在上游过渡区前应设置禁止驶入标志。

(3)缓冲区:

缓冲区的长度应为80m。

其与上游过渡区之间应设置路障。

(4)作业区:

其长度根据养护作业或施工的需要而定.

(5)下游过渡区:

下游过渡区的长度应大于30m;

(6)终止区:

终止区的长度不应小于30m。

2、施工区内设施布设。

(1)施工预告区。

在施工封闭道路段前,设立施工预告标志,用于通告道路的交通阻断、绕行情况,使司机有时间调整其行车速度。

施工预告标志设置在行车方向的右侧。

其布设主要考虑施工区交通流的情况、施工区视距及交通的干扰情况等。

“前方施工”标志设在车道变窄点前至少200m处

(2)缓冲区。

一般用锥形交通标志进行隔离,其长度在高速公路半幅封闭施工时一般不作要求;缓冲区内不准停放器具、车辆、材料,禁止工作人员停留。

以避免由于车辆失控出现的事故。

(3)施工区。

施工区全程用锥形交通标志与通行车道进行隔离。

(5)下游过渡区及终止区。

车辆驶过施工区后,应利用锥形交通标志设置过渡区,引导车辆进入正常车道,其长度一般为30m,终止区的末端应解除限制标志。

3、施工安全设施的布设。

(1)交通控制区内设置交通标志的位置:

一是作业区在右侧车道时,应将交通标志设在公路右侧路肩上和作业区边界的左侧;二是作业区在左侧车道时,除施工预告标志设在右侧硬路肩上外,其他交通标志应设在作业区边界的右侧及施工区的后方。

三是作业区在中间车道时,应将交通标志没在同一方向公路的右侧及施工区的起点处,起点处应设置临时性分流标志;四是现场用于设置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用车,车身颜色应为醒目的桔黄色,车上应备有黄色频闪灯及警报器,车尾朝着车流方向,在设置或撤除交通安全设施时应鸣工程警报并打开频闪灯。

(2)安全设施布设顺序:

一是安全设施的布设必须从上游开始顺车流方向布置。

其中锥形交通标志的布设间距为10—20m。

二是安全设施的撤除应从施工区的末端开始逆车流方向撤除。

本标段为半幅封闭施工,应先开放施工封闭区交通后再进行安全设施的撤除。

施工现场的交通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的交通安全管理是安全施工的实施环节.施工现场安全与否也就是整个施工安全与否。

在施工现场交通安全管理要注重人这个最重要的因素:

(1)施工现场设专职交通协管员,负责维护现场交通秩序。

(2)交通协管员经过培训,掌握交通法规和如何快速、有效地指挥交通,能应付突发的交通情况。

(3)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监督现场的安全管理,及时维护设置的交通安全管理设施。

(4)全体施工人员上路前进行施工安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施工安全;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身着黄色反光背心;注重安全作业,不在作业区外,特别是越过交通安全设施外的未封闭道路上流动。

(5)施工车辆在施工区内按规定地点有序停放,进出施工区域时服从专职交通协管员管理,不得擅自进出;避免施工车辆任何一部位在上空跨越安全设施上方进入未封闭道路,造成危险。

4、交通组织及安全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

项目部建立广汉市高南路K0+000~K13+600段单向封闭改道行驶封闭交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成员姓名

项目部职务

领导小组职务

分工

米贤华

项目经理

组长

总负责

顾黎峰

项目副经理

协调办主任

负责外围协调

陈军

项目总工

副组长

负责全面技术指导

陈昌溪

项目生产副经理

副组长

负责现场指挥

刘凤祥

安保部长

组员

安全及交通组织协调

邱爱平

现场技术负责

组员

负责交通组织布控

吕献发

材设部长

组员

负责物质设备保障

陈震

财务部长

组员

负责应急资金保障

蔡仁华

办公室主任

组员

负责现场后勤生活保障

吕献发

工程师

组员

现场技术指导

洪振才

工程师

组员

现场技术指导

叶青水

专职安全员

组员

安全指导

2)交通组织及安全保障

⑴所有交通布控设施必须提前5天购置完毕,逐一清点,严格按照审批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布控,确保所有设施摆放整齐、稳固。

布控区配备2名交通协管员负责安全巡视及交通疏导。

⑵发现交通施工或车辆故障,立即向公路交警、路政部门报告,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协助公路交警、路政人员迅速实施交通管制,疏导车辆,救护伤员,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⑶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交通中断后,禁止闲杂人员及车辆进入施工现场。

⑷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识,主要施工进出口均悬挂警示牌。

⑸施工前,将施工方案、施工要求、注意事项、对机械手及现场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特殊岗位的作业人员做到持证上岗。

3)交通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⑴交通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目的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交通组织事故,有序地组织事故救援工作,最大限度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施工生产秩序,结合我部实际,制定本交通组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

米贤华

副组长:

顾黎峰陈军

组员:

陈震洪振才吕献发邵振

善后处理小组:

组长:

陈昌溪

副组长:

邱爱平刘凤祥

组员:

吕献发蔡仁华叶青水周亚楠

⑵组织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

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⑶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⑷事故发生后,做好稳定施工生产秩序、善后处理及安抚工作。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

位必须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将所发生事故的情况及时报告给高速公路交警、路政、项目部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等相关单位。

事故发生后,必须会同交通警察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

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会同交通警察立即投入运作,有关负责人应迅速到位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相应事故应急预案,并随时将事故应急处理情况报上级主管部门。

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4)与公路相关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

封闭施工前及施工期间,加强与公路交警、路政、等相关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

对公路布控作业引起的交通滞留、事故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并主动配合处理,力争将高速分流引起各种不利因素降至最低。

5)公告发布

提前请市高指、省高指等有关部门,在确定单向封闭改道行驶时间后,及时相关部门或媒体向社会发布公告、立好告示牌,做到分流期间相关信息的连续发布。

四、保证交通安全组织措施

为确保“边施工、边通车,两不误、两安全”,将对可能影响到现有公路行车安全、畅通的工程施工制订相应的交通组织保障方案,建立专门的交通组织机构,成立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预案,按交通组织要求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员。

专职安全员服从交警、路政等部门对现场作业秩序和安全组织措施的监督管理,做好施工路段交通组织保障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使施工段所设置的管制区安全始终处于良好、有效工作状态,并积极协助交警、路政部门处理路面突发事件。

施工作业控制区布设方案参照上述改道方案,并做到:

1.施工作业控制区应根据各分项工程特点,编制相应的交通作业控制区布控方案,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2.保证维持交通组织所需资金的投入,并为现场交通组织人员提供必要的临时工作场所。

3.施工作业控制区应设置警求区→前渐变区→缓冲区→作业区→后渐变区。

各区段临时防护设施(标志)必须符合《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1999)的要求。

4.施工作业控制区临时防护设施要充分考虑到雨、雾、夜间等气候条件下的使用功能。

5.在施工作业控制区内作业的人员必须穿着带反光标志的桔红色背心。

6.因施工需要进行并道行驶的长度不超过2公里。

7.施工路段根据现场情况确定车辆限速为5~20公里。

五、危险源状况及防范措施

(一)危险源分析

1.危险源的识别

一般情况下危险源分为两类:

第一类危险源是存在危险、有害的物质或能量;第二类危险源是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由于失控导致危险、有害物质的泄露、散发或能量的意外释放称为。

这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其释放的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的。

所以危险源识别的首要任务是识别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识别第二类危险源。

2.危险源的分析

从安全事故致因理论可知,公路工程安全事故致因系统涉及五个要素,具体可用下式来描述安全事故的产生:

A=f(P,M,R,E,M)。

式中:

A为发生安全事故行为;P为影响安全的人的因素;M为影响安全的物因素;R为影响安全的道路因素;E为影响安全的环境因素;M为影响安全的管理因素。

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与机械、道路的不安全状态是安全事故产生的最直接原因;不良的环境影响人的行为,同时会对机械设备、材料等产生不良作用,也是安全事故产生的直接因素;管理的欠缺则是安全事故产生的间接原因,它是由人的安全意识不强、思想麻痹造成的。

3.安全事故因素分析

根据安全事故致因理论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分类,可以归纳出引发与高速公路交叉及扩建工程“边施工边通车”模式下施工阶段安全事故的五个基本要素,即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

(1)不安全行为

首先在交通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存在的不安全行为是指在施工作业中存在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以及其他可能引发和招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行为。

因此,营造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是减少和消除不安全行为存在和滋长的重要条件。

其次在交通运行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是指车辆在公路上行驶中由于驾乘人员或非驾乘人员的原因或其他可能引发和招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行为。

(2)不安全状态

公路工程中的不安全状态同样包括工程施工期间的不安全状态和交通运行中的不安全状态两方面。

一方面在交通建设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是指在施工场所和施工作业项目中存在有事故的起因物和致害物、或者能使起因物和致害物起作用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交通运行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是指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中由于车辆、道路和环境等造成事故和伤害的不安全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静态和动态过程,除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还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3)起因物和致害物、伤害方式

起因物是指直接引起安全生产事故发牛的物体;而致害物则是指造成伤害或中毒事故发生的物体;致害物作用于被害者的方式称为伤害方式。

起因物和致害物的存在构成了不安全状态和安全事故隐患,不及时发现并消除它们时,就有可能引发或发展成为事故。

而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对起因物和致害物的分析确定工作,又是判定事故性质和确定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

伤害方式包括伤害作用发生的方式、部位和后果。

(二)预防措施

1.人是影响交通安全最活跃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其中驾驶员的违章操作和失误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改善是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决定性因素。

2.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产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只要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预防98%的事故。

当然同时也要消除起因物和致害物的存在、控制保护伤害方式。

所以可以说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发事故的第一类危险源,也是与公路交叉及安全施工和安全交通重点辨识和控制的对象。

3.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往往并不是人、车、路、环境等因素中某一因素单独所致,而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预防交通事故,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从人的交通教育、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不断改善道路条件和优化道路交通安全环境等四方面综合考虑来建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

4.通过技术、教育、强制即3E原则来对人、物、道路、环境和管理五个主要影响因素加以重点控制和防范,防止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多锤头破碎机施工交通安全方案

1)慨况:

1、施工路段:

K0+875(南丰场镇出口)~K5+100(兴隆镇进场口)段;

2、施工特点:

一边是交通量大,保证道路交通,一边是紧张的作业施工,因而现成相互干扰的现象,稍不小心,则会引发安全事故,需要交通安全管理;

3、施工机械:

计划采用成套多锤头破碎机(12头,单锤头600公斤)为主要破碎手段进行旧混凝土路面破碎施工,采用50T的重型轮胎式压路机碾压。

2)施工前交通安全准备工作:

a.及时与交警部门及相关公路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制定详细的现场交通管理方案。

b.根据施工路段的交通流量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定施工路段长度,成立交通、施工安全组织领导小组;。

c.由交警部门和公路管理部门根据施工路段的交通情况,合理确定施工区限速等交通管制措施。

d.施工时,应通过公路管理部门利用公路可变情报板等手段发布道路施工消息,提醒过路车辆注意施工情况。

e.按确定的交通控制方案,用于道路施工交通维护的交通安全标志应准备充分,设置交通标识、标志牌。

f.施工前,应对所有上路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作业内容和注意事项的技术交底,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施工。

g.对所有上路的施工机具(车辆)进行调试,保障施工机具的正常运转。

h.施工单位应协同交警及公路管理部门制定紧急应变措施,包括紧急情况下的交通疏导措施等。

施工前,确定施工区的安全管理施工方案,画出安全管理方案示意图,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在施工安全教育会议上开会,予以清楚的说明,并做到现场工作人员人手一份。

3)、施工区内设施布设

(1)施工预告区。

在施工封闭道路段前,设立施工预告标志,用于通告道路的交通阻断、绕行情况,使司机有时间调整其行车速度。

施工预告标志设置在行车方向的右侧。

其布设主要考虑施工区交通流的情况、施工区视距及交通的干扰情况等。

“前方施工”标志设在车道变窄点前至少200m处

(2)缓冲区。

一般用锥形交通标志进行隔离,其长度在高速公路半幅封闭施工时一般不作要求;缓冲区内不准停放器具、车辆、材料,禁止工作人员停留。

以避免由于车辆失控出现的事故。

(3)施工区。

施工区全程用锥形交通标志与通行车道进行隔离。

施工时防止多锤头破碎机破碎路面时的沙、石子溅出砸伤来往行人或砸坏过往车辆,在多锤头破碎机破碎路段长10M高1.5M的范围内,安排专职人员采用彩钢瓦跟踪移动防护。

(5)下游过渡区及终止区。

车辆驶过施工区后,应利用锥形交通标志设置过渡区,引导车辆进入正常车道,其长度一般为30m,终止区的末端应解除限制标志。

4、施工安全设施的布设

(1)交通控制区内设置交通标志的位置:

一是作业区在右侧车道时,应将交通标志设在公路右侧路肩上和作业区边界的左侧;二是作业区在左侧车道时,除施工预告标志设在右侧硬路肩上外,其他交通标志应设在作业区边界的右侧及施工区的后方。

三是作业区在中间车道时,应将交通标志没在同一方向公路的右侧及施工区的起点处,起点处应设置临时性分流标志;四是现场用于设置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用车,车身颜色应为醒目的桔黄色,车上应备有黄色频闪灯及警报器,车尾朝着车流方向,在设置或撤除交通安全设施时应鸣工程警报并打开频闪灯。

(2)安全设施布设顺序:

一是安全设施的布设必须从上游开始顺车流方向布置。

其中锥形交通标志的布设间距为10—20m。

二是安全设施的撤除应从施工区的末端开始逆车流方向撤除。

本标段为半幅封闭施工,应先开放施工封闭区交通后再进行安全设施的撤除。

5)、施工现场的交通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的交通安全管理是安全施工的实施环节.施工现场安全与否也就是整个施工安全与否。

在施工现场交通安全管理要注重人这个最重要的因素:

(1)施工现场设专职交通协管员,负责维护现场交通秩序。

(2)交通协管员经过培训,掌握交通法规和如何快速、有效地指挥交通,能应付突发的交通情况。

(3)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监督现场的安全管理,及时维护设置的交通安全管理设施。

(4)全体施工人员上路前进行施工安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施工安全;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身着黄色反光背心;注重安全作业,不在作业区外,特别是越过交通安全设施外的未封闭道路上流动。

(5)施工车辆在施工区内按规定地点有序停放,进出施工区域时服从专职交通协管员管理,不得擅自进出;避免施工车辆任何一部位在上空跨越安全设施上方进入未封闭道路,造成危险。

3)施工时可能发生的交通安全隐患及管理措施

1、发现交通施工或车辆故障,立即向公路交警、路政部门报告,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协助公路交警、路政人员迅速实施交通管制,疏导车辆,救护伤员,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2、施工围护:

本路段属半幅施工、半幅通车,施工时防止多锤头破碎机破碎路面时的沙、石子溅出砸伤来往行人或砸坏过往车辆,在多锤头破碎机破碎路段长10M高1.5M的范围内,采用安全牢固的防护设施(如用大模板或彩钢瓦)跟踪破碎机的施工范围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移动防护等措施。

3、机械应有专人指挥运行,在施工工艺、工法上尽量减少施工中的振动。

4、破除旧路面施工只安排在白天进行,并做好沿线建筑物的检查保护工作。

5、机械在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是否触及道路两旁的树木及管线,避免造成损坏,影响交通。

6、施工期间,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佩带标牌,戴安全帽进入现场。

8、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夜间应有专人看管。

用手柄起动的机械应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严禁烟火。

9、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10、施工完毕后,可用扫帚、板刷、干燥器等工具,使路面保持清洁、干燥,确保路面无松散颗粒、灰尘、油污或其他有害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