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五年级语文李兴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5864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6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五年级语文李兴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五年级语文李兴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五年级语文李兴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五年级语文李兴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五年级语文李兴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五年级语文李兴达.docx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五年级语文李兴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五年级语文李兴达.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五年级语文李兴达.docx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五年级语文李兴达

课题: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含义。

体会少年儿童热爱自然、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习提纲】

一、要求学生按“语文五步预习法”进行课前独立预习。

读、圈、查、划、抄——读通课文,画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二、师生讨论归纳,提炼学习提纲:

(学生按自学提纲自学、小组交流。

1、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的意思。

2、读课文,说说山岭在植树前后有什么不同?

3、再读课文,讨论文章层次:

全文共几节?

各写了什么意思?

可分为几部分?

4、课文第三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植树造林有什么好处?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练习感情朗读。

2、展示生字词的学习。

3、理清课文层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谁都向往春天,向往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向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

今天就来读一首春风扑面的现代诗——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谁来读题。

从他的声音里你听出什么?

还可以怎么读?

你为什么这么来读。

 

二、尽情朗读诗文,读出心情,读出感受

1、情绪渲染:

诗歌是美的语言,诗歌是情的艺术。

诗歌也是练习朗读的好教材。

今天我们就来尽情朗读这首诗。

让我们看看谁朗读得更投入,更专注,更有感情。

2、这一课中有许多生字,通过预习认识它们了吗?

(1)出示本课生字(包括二类字)认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3、师: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想一想怎样读能读得出彩出色。

4、师:

读了以后知道这首诗歌写的是什么吗?

5、师:

下面想请同学们尽情地表演或表现自己的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好吗?

三、再读课文,思考:

全文可分几部分?

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部分:

(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

(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美丽。

第三部分:

(第8节)“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

特点:

文章首尾呼应。

四、师总结后齐读课文

【作业设计】

1、读拼音,写词语。

luǒlùsōnɡshǔjìmòhuānɡshānyělǐnɡ

(  ) (  ) (   ) (       )

jiānáopáoxiào ɡēyáozhīfányèmào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撒(     )镐(     )躺(     )谣(     ) 裸(     )咆(     )

撤(     )稿(     )淌(     ) 遥(     )棵(     )袍(     )

畔(     )漠(     )

拌(     )寞(     ) 

3、写出近义词

裸露——(   )茂密——(   )咆哮——(   )浑浊——(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分解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读。

(2)讨论:

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

同学们是怎样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5)怎样读好这一节?

自己试一试。

(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学习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2~~7节,想一想:

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第2节,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

(热火朝天)

 指名朗读,表现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锨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颗颗树苗

(3)植树造林与水土保持有什么关系?

(4)默读第3~~7节,思考: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了什么变化?

交流、板书:

黄山披绿坡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

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对偶、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无忧无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欢乐、安宁)

(6)指导朗读第3~~7节:

请本班“朗读明星”示范,其他同学自由朗读。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呼应开头,点名主题深化中心)(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

四、练习背诵

五、师总结:

我们学习了《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首诗歌,它向我们描述了植树造林对改变荒山野岭的巨大作用,抒发了少先队员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怀。

板书:

总起:

进军荒山野岭(前呼)热爱

荒山披绿坡自然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分述:

动物有家园保护

环境变美丽自然

总结:

走进青山碧岭(后应)

教学反思:

 

作业设计: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山岩()的家园()的河水

()的煎熬()的树丛()的果园

滋润()抖动()拥抱()

2、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并仔细体会每个短句的意思。

  例:

踏一路春风

  披一路(  )顶一路(   ) 扬一路(  )

  撒一路(  ) 冒一路(  ) 洒一路( )

  送一路(   )奏一路(  )观一路(   )

3、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

下面的词语可供选用。

枝繁叶茂青山碧岭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阵阵林涛碧波荡漾

语文2.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目标

  1.能分辨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

  2.学会“颐”“匣”“纽”“旺”“肢”5个生字,理解“成千盈百”“座无隙地”等13个词语的意思。

  3.领会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珍惜美好春光,珍惜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和锻炼身体。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分辨课文第1、3、5自然段中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

难点:

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准备:

录音、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课)

一、要求学生进行课前独立预习。

(1、自读课文1—2遍,划出生字、生词和文章中优美的句子;2、查、写、记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的相关知识;4、完成课后练习;5、在摘抄本上积累好词佳句;6、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归纳主题思想。

二、小组长检查并汇报小组内预习情况。

三、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质疑问难,谈学习体会。

四、讨论交流:

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2、按地点的转换来写:

找出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

(路过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

3、分辨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

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用“~”划出联想,用“——”标出见闻。

全班讨论、交流。

4、自由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

交流,说说理由,品读,体会。

(特别是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想象奇特,使人惊叹不已。

5、理解两句诗的意思:

①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②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先解释:

“解”“何在”“拣”的意思,再说说自己对两句诗的理解。

6、为什么说“花也和儿童一样”?

7、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

(注:

以上问题能解决的自己独立完成,若有困难小组内讨论交流。

五、小结预习情况。

 

第二课时(展示课)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

2、指名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从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二、交流展示

1.作品分析(学生1组织展示)

作者介绍: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人称“世纪老人”,福建长乐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作家,儿童文学家,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

2.自主拓展

学生2组织展示:

①、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地点的转换来写:

找出课文中表示地点转换的词。

(路过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

由学生自主汇报,学生2和教师适时作必要的补充

②、分辨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

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用“~”划出联想,用“——”标出见闻。

全班讨论、交流。

由学生自主汇报,学生2和教师适时作必要的补充。

学生3组织展示:

③、自由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

交流,说说理由,品读,体会。

(特别是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想象奇特,使人惊叹不已。

由学生自主汇报,学生3和教师适时作必要的补充。

④、理解两句诗的意思:

A、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B、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先解释:

“解”“何在”“拣”的意思,再说说自己对两句诗的理解。

由学生自主汇报,学生3和教师适时作必要的补充。

C、为什么说“花也和儿童一样”?

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

3、小结自主展示的情况。

4、总结:

师:

今天我们共同感受了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的优美文字,相信学了这篇文章,你会珍惜美好春光,珍惜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和锻炼身体。

 

第三课时(反馈课)

一、谈话引入正课:

通过上节课的展示,可以看出同学们预习认真,善于学习、爱钻研,解决了许多问题,但是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现在,你能针对这篇课文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吗?

二、学生质疑,当堂讨论交流。

①、学生把生字词、文学常识、课文分析、优美句段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学生结对子,讨论、解决并互查黑板上的问题。

②、教师指派每组两名同学到黑板前解答问题,检查掌握情况。

③、对于难度较大的教师给以恰当的点拨。

三、学生互相设计练习考对方。

1、成语游艺宫

  有些成语两两相对,浑然天成,将它们摆在一起,恰成一副副对仗极妙的对联,给人以启迪和陶冶。

例如:

千山万水——五湖四海;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请你尝试着将下列成语两两相对起来。

      愚公移山 狗仗人势 望梅止渴 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 狐假虎威 精卫填海 画饼充饥

2、看拼音,写词语。

 mó shùhuānchàng qī xì   yuàn luò

 (  ) (   ) (   )  (    )

 kòng xì shì fàng wéi jù shī féi

(  )  (   ) (   )(    )

 wàngshèng shū zhǎn lànmàn  yùn cáng

 (   )  (   ) (  ) (   )

3、把“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这个双重否定句换一种说法。

4、解释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

  成千盈百:

盈,超出。

形容极多。

  座无隙地:

隙,空隙,空闲。

全坐满了,没有一点空的地方。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A、作者路过颐和园,看见________的孩子,于是想起了两句诗:

“_______。

B、春光,竟会这样地_________,这样地___________!

它把一冬天蕴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地释放出来了。

 

6、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儿童,为什么作者又用了许多笔墨写花?

花和儿童有哪些共同特点?

7、把你喜欢的好词、佳句整理在积累本上。

四、待学生完成后,汇报交流。

五、教师总结

概括总结本课中学生的表现,以激励性的语言为主。

 

板书设计:

 

教学反馈

 

3. 早

一、教学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

2、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3、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找出文中描写梅花的句子,并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二、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投影片

三、教学时间 :

 三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课教案)

一、要求学生按“语文六步预习法”进行课前独立预习。

(1、自读课文1—2遍,划出生字、生词和文章中优美的句子;2、查、写、记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的相关知识;4、完成课后练习;5、在摘抄本上积累好词佳句;6、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归纳主题思想。

二、语文学习小组长检查并汇报小组内预习情况。

三、语文学习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质疑问难,谈学习体会。

四、讨论交流:

1、课题“早”指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三味书屋的陈设怎样?

当你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时会想到什么呢?

而作者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又想到了什么?

(2)鲁迅在桌上刻“早”的原因是什么?

鲁迅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鲁迅后来迟到过吗?

为什么?

(3)句子赏析:

出示描写梅花的句子:

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

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a.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b.指名说c.理解“润泽透明”、“冰清玉洁”、“韵致”等词的意思。

d.腊梅花美在哪儿?

e.指导朗读这段话。

  f.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

 

3、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注:

以上问题能解决的自己独立完成,若有困难小组内讨论交流。

) 

五、小结预习情况。

(以表扬、鼓励为主)

第二课时

(展示课教案)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浙江绍兴访问鲁迅先生早年求学的地方——三味书屋。

在三味书屋的东北角上有一张鲁迅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在书桌上鲁迅曾刻了一个字“早”你们知道这个“早”字的来历吗?

2、课题“早”指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板书课题,齐读。

指名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从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二、交流展示:

1、鲁迅简介绍(学生1组织展示)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后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正式用笔名——鲁迅。

被誉为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诗歌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杂文集《坟》白话小说《狂人日

2.自主拓展

学生2组织展示:

①、课题“早”指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由学生自主汇报,学生2和教师适时作必要的补充

学生3组织展示:

②、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闻到清香——了解清香来源——梅花的特点——想到书桌上“早”——要珍惜时间,学做梅花)

A、三味书屋的陈设怎样?

图文对照,了解三味书屋的方位及陈设。

(引导学习第三自然段)学习按顺序观察法。

B、当你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时会想到什么呢?

而作者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又想到了什么?

由学生自主汇报,学生3和教师适时作必要的补充。

学生4组织展示:

③、鲁迅在桌上刻“早”的原因是什么?

鲁迅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鲁迅后来迟到过吗?

为什么?

由学生自主汇报,学生4和教师适时作必要的补充。

学生5组织展示句子赏析:

④、出示描写梅花的句子:

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

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a.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b.指名说

   c.理解“润泽透明”、“冰清玉洁”、“韵致”等词的意思。

   d.腊梅花美在哪儿?

   e.指导朗读这段话。

   f.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

(由学生自主汇报,学生5和教师适时作必要的补充。

学生6组织展示整体感知: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

a、小组交流、讨论。

b、师生经过交流、讨论,达成以下共识:

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

二借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面,奋斗了一生。

3、小结自主展示的情况。

4、总结:

升华“早”作者由蜡梅的清香纯净引出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进而彰显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人格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勇做“东风第一枝”!

 

第三课时

(反馈课教案)

一、谈话引入正课:

1、通过上节课的展示,可以看出同学们预习认真,善于学习、爱钻研,解决了许多问题。

2、通过第二课时的展示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还想知道哪些知识?

二、学生质疑,当堂讨论交流。

练习巩固: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ūcàiyùnzhìhǔpòbīngqīngyùjié

  ()()()( )

  niàngzàoshūshúlàméirùnzétòumíng

  ()()()( )

 二、组词

    历()熟()趟()讯()

    厉()塾()躺()迅()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桂花()的三味书屋

    ()的书塾()的读书声

    ()的蜡梅()的寿镜吾先生

  四、根据课文内容按要求填空

  1、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

那花_____,______,花瓣_____,像_______,很有点____________。

  2、鲁迅听了老师的批评后,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其实,他刻下的不只是一个“早”字,更重要的是____

  3、“致”的意思有:

①集中于某个方面。

②达到;实现。

③招致。

④精细,精密。

⑤情趣。

“韵致”中的“致”的意思是____。

请根据其他的几种解释分别组一个词,按顺序写在横线上。

4、据说“三味”是把    比作  、 、   。

5、清香的来源       。

6、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而且  ,   ,   了一生。

7、是啊,的确要早。

要珍惜    ,要珍惜  ,要学    ,做“     ”。

8、在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

★再提高

学了这篇课文,模仿第三自然段,把你熟悉的处所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3.早

梅花开得早,冰清玉洁

以花喻人

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课题:

第四课《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解作业3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说说《宿新市徐公店》所描绘的意境。

3、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

自学提纲:

1、白读两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自学生字词。

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题。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两首古诗不同的意境。

4、积累自己喜欢的描写春天的诗句并写下来。

课堂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游园不值》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

谁能背诵有关春的古诗?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让我们来欣赏。

二、复习学古诗的方法:

"四步法"第一步:

释诗题;第二步:

知诗人;第三步:

明诗意;第四步:

悟诗情,

三、用"四步法"学习《游园不值》

课堂交流:

1、释诗题:

值,遇到的意思。

那"游园不值"怎么理解呢?

2.知诗人:

作者是宋代叶绍翁(简介叶绍翁)。

3.明诗意:

(1)交流难理解的词。

怜,爱惜。

小扣,轻轻地敲门;柴扉,柴门。

屐齿.鞋印,脚印。

屐,木头鞋。

(2)朗读诗句。

①"开火车"朗读。

②女生渎,男生想象诗意。

③齐渎,;

④逐行朗读,逐行理解。

⑤指名试说诗意:

真是舍不得让屐齿踩在青苔上,轻轻地敲打柴门却久久不开。

春色满园是关也关不住的,看一枝红杏悄悄地探出墙来;,

4.悟诗情:

(1)作者喜爱春天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看到那枝红杏后,心情如何?

想到什么?

(2)创设情境(看图画,听音乐)

指名朗诵,体会情感,有感情地背诵涛句,指名表演背诵。

(3)再次试说诗意。

现在,你已想象出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到了诗人的感受,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所感受到的内容。

5.体会写法。

五、齐诵全诗

第二课时

教学《宿新市徐公店》

一、激趣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

《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

(释、调、连、补、留)

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

范读。

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

配乐范读、齐读

4、介绍诗人:

5、释题

宿:

过夜新市:

地名

公: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

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

有什么特点?

篱落:

篱笆。

 疏疏:

稀疏。

 径:

小路。

 深:

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

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

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理解:

树头:

树枝头。

 未:

没有。

 阴:

树荫。

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

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

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

板书:

儿童黄蝶菜花 

走:

跑。

 急走:

快跑。

诗意:

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

处:

地方。

寻:

寻找。

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

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

“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

指名读全诗,齐读

第三课时

一、重点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