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版Ⅳ.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5797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2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版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版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版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版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版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版Ⅳ.docx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版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版Ⅳ.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版Ⅳ.docx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版Ⅳ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Ⅳ)

糖尿病足截肢

 

  糖尿病足从足部皮肤到骨与关节的各层组织均可受累,严重者可发生局部或全足坏疽,治疗困难,为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残疾、死亡的重要原因。

截肢是糖尿病足治疗的终末手段,包括小范围截肢和大范围截肢:

踝关节及其以远水平的关节离断为小截肢,踝关节水平以上的截肢为大截肢。

鉴于目前糖尿病足的手术治疗缺乏专业性、适用性和标准性指导意见,一些能够保肢患者因治疗方法选择不当最后导致不同程度的截肢。

 

一、糖尿病足截肢的危险因素

  在我国,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趾)率从2010年的27.3%降至2012年的19.03%,其中大截肢率从2010年的12.1%降至2.14%,但小截肢率没有变化,分别为15.2%与16.88%,占非创伤性截肢的34.5%~39.5%[11,481],远高于国外发达国家;严重肢体缺血患者即使行血管重建手术,术后3年累积截肢或死亡率仍高达48.8%,远高于间歇性跛行患者(12.9%)[482]。

 

  

(一)糖尿病足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

 

  1.DFU患者大截肢的危险因素包括白细胞计数升高和既往足溃疡史,小截肢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长、白细胞计数升高、DFI、足畸形以及血管重建手术史[11]。

 

  2.年龄及糖尿病病程:

年龄越大及糖尿病病程越长,糖尿病并发症与合并症越多越重,其住院截肢率明显增加[11,14-15,293,481]。

 

  3.血糖水平:

HbA1c越高,预后越差[483],HbA1c是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15,293,481,484]。

积极控制高血糖,可缩短足溃疡愈合所需时间。

 

  4.LEAD:

糖尿病足合并LEAD是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14-15,293,481,482,485],LEAD病情越重,截肢风险越高[482]。

  5.糖尿病足严重程度:

Wanger分级越高,截肢风险明显增加[14-15,293,481,482,484,485]。

既往截肢(趾)史也是糖尿病足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293,481]。

 

  

(二)糖尿病足截肢的相对危险因素

  1.全身状况差[11,293,481,485]:

  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危重患者以及营养不良等患者,对症支持治疗比较困难时截肢不可避免。

 

  2.治疗不恰当或缺乏多学科协作[293,486,487]:

 

  缺血型、神经缺血型及神经型糖尿病足的治疗策略不同,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时机非常重要,往往需要多学科相互协作共同进行,否则截肢不可避免。

  3.预防措施不力[488]:

  强化糖尿病患者教育,如良好血糖控制、减压治疗、禁烟、足部护理等措施能够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减少DFU的复发。

放任的生活方式是导致糖尿病足再发的重要因素。

二、糖尿病足截肢的手术适应证

 

  无论是周围神经病变,还是周围血管病变,伴或不伴感染,足趾出现坏疽或小腿、足部已出现严重感染者,为防止感染扩散危及生命,截肢是唯一的选择。

截肢是一项严重的致残性手术,在肢体完全失去生理功能的条件下,为了挽救或延长患者生命的一种不得已的措施,截肢术后,患者余生将失去一部分肢体,丧失一定的功能和造成某些缺陷。

糖尿病足患者对于大截肢的恐惧远胜于死亡、足部感染及终末期肾脏疾病[489],因此对于足病患者,在手术前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同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征得家属和患者本人的同意。

 

  其手术适应证如下:

  1.Wanger4级及以上的坏疽。

 

  2.Wanger3级合并严重感染伴随全身症状(主要是全身炎症反应)危及生命,如气性坏疽;不能控制的化脓性关节炎;长期存在的慢性骨髓炎引起肢体严重畸形,功能丧失,甚至诱发癌变。

  3.严重肢体缺血经过积极内科保守治疗、各种血管重建手术(包括血管旁路手术治疗和腔内治疗)仍出现不能耐受的疼痛、肢体坏死或感染播散。

  4.糖尿病Charcot神经骨关节病合并感染经综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功能者,截肢后安装义肢可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相对适应证。

 

三、糖尿病足截肢平面的评估

 

  截肢平面的正确选择既是保证创面一期愈合的关键,又是降低残疾等级(截肢/趾平面)、利于装配义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力保障[490]。

近端截肢固然可以保证伤口愈合,但是患者可能失去或减少康复和行动的能力;供血不足的残端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愈合,甚至面临第二次截肢。

 

  截肢平面的确定基于适当的血供、坏死组织的范围,理想的平面是在保证创面完全愈合的最远端。

一般原则是,在最大保留下肢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截肢平面。

患者身体状况、糖尿病足累及的部位、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局部组织对感染的易感性、创面愈合能力等是影响选择糖尿病足截肢方式和方法的重要因素。

截肢后仍要重视糖尿病的综合治疗,防止截肢平面的进一步上升[491]。

  有许多方法用于客观地衡量糖尿病足的截肢平面,但是还没有一项可成为绝对标准。

以下几种检查方法常作为截肢平面选择的辅助手段[491,492,493,494]:

  1.临床判断:

 

  根据肢体颜色、皮肤温度、外周动脉搏动情况、动脉造影结果和术中皮肤边缘出血情况判断,但往往低估截肢平面,失败率为10%~50%,通常需要再次截肢;当临床结果可疑时,年轻患者可选择较低的平面截肢,而年老患者的截肢平面相对较高。

 

  2.血流多普勒动脉节段性测压:

 

  多普勒动脉测压检查在判断膝上和膝下截肢较准确,是判断肢体血供及截肢平面的基础筛查。

 

  3.经皮氧分压测定:

 

  对截肢平面的愈合有较好预测效果。

氧分压低于2.67kPa(20mmHg,1mmHg=0.133kPa)时,提示截肢平面愈合能力欠佳,而氧分压超过5.33kPa(40mmHg)时,提示截肢平面的预后良好。

经皮氧分压测定与动脉的实际灌注压密切相关,特别是在组织缺血的情况下,可使手术者避免出现皮瓣的不愈合。

  4.动脉造影:

 

  动脉造影包括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一种预测下肢缺血预后最直观的方法,其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最准确。

通过积极有效的血管重建手术治疗,不仅能够降低缺血性糖尿病足的截肢平面,还能够减少截肢的发生。

 

  5.其他影像学检查:

 

  首选X线检查,骨皮质连续性缺失,骨的破坏、周围骨膜新骨的形成;在骨髓炎的前14d,X线表现可能正常,因此临床高度怀疑有骨髓炎而初次X线片检查结果为阴性时,应对患者进行连续多次拍片检查。

CT可以显示骨骼受累情况,MRI有助于早期发现骨髓炎,能较好地鉴别骨髓炎和Charcot神经关节病。

核素扫描可以鉴别软组织炎症性质是感染还是非感染。

影像学检查能够帮助诊断糖尿病足的严重程度,指导截肢与否及协助判断截肢平面。

 

四、糖尿病足截肢手术方法

 

  糖尿病足截肢术主要包括小范围截肢术和大范围截肢术。

  1.小范围截肢术:

 

  包括截趾术、跖列切除术及部分足截肢术。

为确保小范围截肢术取得良好效果,术前需对患肢进行血液灌注评估。

当足背经皮氧分压≥30mmHg,节段性灌注压≥70mmHg时,提示创面的愈合几率较大[495]。

当有临床证据提示患足发生缺血时,应对患足远端行动脉造影检查,依靠临床经验判断失败率较高[496]。

糖尿病足趾坏疽、足趾感染、慢性骨髓炎,神经病变引起的足趾溃疡,虽未感染,但是出现难以忍耐的静息痛时应采取截趾及趾间关节离断术。

当糖尿病足坏疽或感染累及几个足趾,感染超过足趾蹼时,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前足功能,维持足部平衡,应采取跖列切除术。

当前足坏疽向近端延伸,缺少合适的软组织覆盖跖骨干时,可以考虑行中足截肢术。

中足截肢术包括Lisfranc截肢术和Chopart截肢术。

当足广泛坏疽或感染无法通过中足截肢解决时,可考虑行Syme截肢术。

对于前足无法重建,但后足结构相对完整的患者,可以考虑行Pirogoff截肢术。

 

  小范围截肢使足部外形改变,造成足部的受压点和生物力学特性也随之改变。

切除了原溃疡部位后,其邻近部位由于所受的异常压力增加,具有较高的发生转移性溃疡的风险,因此建议患者在术后穿合适的矫形鞋,均匀分散足底压力,避免转移性溃疡的发生[379]。

 

  糖尿病足无论是合并急性缺血还是急性蜂窝组织炎,为减少小范围截肢术后创面感染的发生,患足均应严格制动,并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局部清创引流。

如果患足残端出现蜂窝组织炎或深部感染迹象,则必须保持截肢创面开放。

在少数顽固性感染患者,可考虑行开放性截趾或跖列切除,避免感染向上扩展。

糖尿病足合并骨髓炎患者治疗较困难,治疗措施包括控制血糖、患足禁止负重、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广泛清除坏死及感染组织,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必须清除感染的骨组织[497,498]。

部分患者可在炎症急性期过后再对感染骨行截骨术,但必须充分考虑截肢平面,必要时也可考虑大范围截肢术[464]。

对血流灌注不足的患足,如果接受旁路手术后能适当恢复血流灌注,可在截骨的同时行侧支血管重建术[499],患足血流灌注的恢复有助于提高局部抗菌药物浓度,促进组织愈合。

 

  2.大范围截肢术:

 

  包括小腿截肢术、膝关节离断术、大腿截肢术。

当远端动脉闭塞和足坏疽通过积极治疗及小范围截肢伤口仍无法愈合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时,膝下截肢是最佳选择[500]。

初次即行膝上截肢术的适应证包括:

腘动脉完全闭塞而腘下动脉无法修复重建的患者,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以及无法经受多次手术的老年患者[501]。

 

  目前,在行截肢术时保留膝关节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认。

保留膝关节有助于义肢安装并最大限度保留患者步行能力,有利于患者康复。

对无法安装义肢的老年患者,保留膝关节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但对于体质较差、行动不便、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如果足部已发生坏疽或慢性感染,宜行根治性大腿截肢术。

创面感染和残端坏死是导致二次截肢的常见原因,约15%的膝下截肢患者最终需行膝上截肢[502]。

 

  糖尿病足截肢者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时间3.12年(其中小截肢术患者为5.5年,大截肢术患者为1.9年),术后5年生存率约40%,年龄、大截肢手术是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即使调整年龄、吸烟状况、高血压、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和肾功能后,踝臂指数异常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503]。

大截肢术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24.1%,小截肢或非截肢手术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93.0%[500],因此在临床上,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截肢手术应当慎重,同时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以及多学科协作,尽量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DFU的营养管理

  完整的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最为关键的三个步骤是营养筛查、营养评定与营养干预[504]。

 

一、DFU患者的营养筛查与评估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在循证医学基础上,于2003年提出了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是医护人员判断住院患者是否需要营养支持的简便工具[505],目前我国已经较普遍使用。

而简易营养评估(Mini-NutritionalAssessment,MNA)工具对社区DFU患者更加敏感、客观,更适用于营养状况筛查[506]。

 

二、DFU患者的营养干预

 

  1.营养干预目标:

 

  总体目标是通过健康的饮食及运动习惯,强调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合理搭配,以改善整体健康状况,特别强调:

第一,达成血糖、血压、血脂及白蛋白的个体化控制目标;第二,达到并保持体重目标值;第三,促进DFU的愈合[507]。

如果DFU患者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大于3分,则可参考欧洲压力性溃疡咨询小组的建议,即:

压力性溃疡患者每日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热卡30~35kcal/kg,蛋白质1.25~1.50g/kg以及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508]。

 

  宏量营养素的热卡分布比例应与传统饮食模式(即45%~60%的碳水化合物、25%~30%的脂肪和15%~20%的蛋白质)的分布相似;溃疡创面愈合需要额外的蛋白质来支持所需增加的氨基酸供应。

对于体重过轻的患者,美国国家压力溃疡咨询小组建议将热量摄入增加到35~40kcal/kg[508]。

如果患者总能量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补充额外的微量营养素、蛋白质、氨基酸或其他营养成分很可能不会成功。

 

  2.碳水化合物的补充:

 

  推荐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摄入总热卡的45%~60%。

建议使用富含膳食纤维或者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蔬菜、豆类、水果、全麦面包和谷类食品等。

 

  3.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补充:

 

  蛋白质占每日摄入总热卡的15%~20%。

提倡摄入深海鱼、鸡蛋、大豆等优质蛋白为主。

如果患者已出现肾功能异常,蛋白质的每日摄入量要低于0.8g/kg。

对于DFU患者,考虑到伤口愈合所需,蛋白质每日需要量可适当增加到1.25~1.50g/kg[509]。

每日补充17~30g的精氨酸[509]及约0.57g/kg的谷氨酰胺,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β-羟基-β-甲基丁酸是一种天然的氨基酸亮氨酸代谢产物,可抑制蛋白水解,并调节蛋白质代谢,补充β-羟基-β-甲基丁酸有利于伤口愈合[510]。

 

  4.脂肪的补充:

 

  脂肪占每日摄入总热卡的25%~30%左右,其中顺式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每日总摄入量的10%~20%;饱和脂肪酸和反式不饱和脂肪酸占每日总摄入量应小于1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时应低于8%。

足溃疡患者食用n-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等)[511,512]有益于伤口的愈合。

 

  5.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补充:

 

  维生素D:

在DFU患者,维生素D不足与严重缺乏(<25nmol/L)的比例远高于无足病的糖尿病患者[513],且维生素D缺乏与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浓度升高有关[514],严重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DFI的一个危险因素[10]并影响DFU的愈合[515];而每隔2周服用50000U维生素D补充剂,3个月后其创面愈合可得到改善[516]。

 

  维生素C:

在DFU患者,维生素C水平明显降低[517],维生素C可以增强创面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是胶原合成必需的物质,缺乏维生素C则创面愈合及抗感染能力下降[518]。

对于DFU患者,可根据创面情况增加维生素C摄入量至每日70~90mg,柑橘、草莓、番茄、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C[519]。

 

  维生素E和维生素A:

维生素E和维生素A对免疫系统和伤口愈合有重要作用,但补充维生素E和维生素A只对本身缺乏的患者有效,对正常水平者并无益处;且过量补充这些维生素会带来一些潜在的危害,特别是对肝肾功能造成不良影响,维生素E还会降低手术伤口的张力强度[518]。

因此,并不推荐对不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患者给予常规补充,用于预防和治疗皮肤溃疡[519]。

但对于维生素A缺乏的患者,为了促进溃疡愈合,建议每日口服摄入10000~50000U维生素A。

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维生素A可纠正伤口延迟愈合,推荐剂量为每日口服10000~15000U[519]。

 

  6.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补充:

 

  镁:

糖尿病和DFU患者的血清镁水平低于健康人群[520],而每日补充250mg的氧化镁,连续12周,可以有助于溃疡的愈合[521]。

 

  锌:

DFU患者的血清锌水平低于非足病的糖尿病患者[522],DFU患者在12周内每日摄入220mg的硫酸锌补充剂(含50mg元素锌)有益于溃疡的愈合[523]。

 

  益生菌:

每日接受益生菌干预12周后,溃疡面积减小且空腹血糖显著降低、血清胰岛素浓度和HbA1c、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升高[524]。

 

糖尿病足诊治中的心脏问题

 

一、心脏问题是导致DFU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因素

 

  糖尿病足患者一年内死亡率在8.6%~15.4%,五年死亡率在34.0%~45.8%[525,526,527]。

在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中,近50%是由心脏疾病引起,特别是近一年内的死亡原因中,心脏疾病导致死亡的占比超过60%[525,528]。

 

二、DFU合并的心脏问题

 

  1.住院DFU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比例超过80%,当糖尿病病程更长,外周血管病变更加严重,则总体病情更差[529]。

 

  2.住院糖尿病高危足人群中有23%符合心衰标准,DFU患者则高达64%,随着足溃疡病情加重,Wagner5级心衰患者的比例增加到85%,同时心衰NYHA分级Ⅲ、Ⅳ的比例也随着足溃疡病情的严重而增加[530]。

 

  

(1)足溃疡患者的心衰,血浆B型利钠肽(B-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和N末端BNP原(N-terminalfragmentoftheprohormoneBNP,NT-proBNP)水平可以非常高,也可以稍高[530];心脏超声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可以较低,也可能大于45%[531];这些患者临床符合心衰,因此糖尿病足合并心衰患者,存在一部分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eartfailurewith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HFpEF)。

HFpEF治疗更加困难,临床预后与左室射血分数低的心衰(heartfailurewithreducedejectionfraction,HFrEF)相同[532]。

 

  

(2)清创、改善局部血液供应,全身应用抗菌药物,改善营养状态等治疗,从某种程度上可增加心脏负担,在心脏有一定病理损伤的基础上,临床可加重或诱发心衰[531]。

 

  (3)心衰患者的外周血液供应受到进一步影响,如果未及时诊断与治疗心衰,不仅足溃疡愈合延迟,或难以愈合,患者死亡风险也显著增加[530]。

 

  3.在不同Wagner分级的足溃疡患者中,随着足溃疡病情加重,24h平均心率逐渐增快,标志心脏RR变异系数的指标如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极低频、低频、高频以及低频与高频比率比值明显下降,表明足溃疡病情愈严重,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也愈严重[528];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检出率为75%左右,显著高于普通住院糖尿病患者的60%[528,533];心脏RR变异系数下降与患者近期死亡率密切相关[528]。

 

  4.心率校正后的QT间期延长,使足溃疡患者的3年死亡风险增加2倍以上[534,535],心脏原因死亡风险相对其他原因更高。

QT间期延长与足溃疡局部愈合、复发以及非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无关。

 

三、DFU合并心脏问题的临床表现特点

 

  多种心脏问题在DFU合并存在,很多既往有相应的病史。

在就诊与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急性心脏问题的症状体征,如胸闷、气急、活动受限、肺部干湿啰音等。

 

  大多数情况下,一些慢性心脏问题的症状体征,如活动后气急、心前区疼痛、运动耐力下降、下肢水肿等,因患者活动受限,或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低蛋白血症,临床表现可能被掩盖。

 

四、DFU心脏问题的基本评估

 

  1.实验室检查:

 

  主要是血浆利钠肽和心脏肌钙蛋白的测定。

BNP和NT-proBNP可用于诊断、评估病情严重性和治疗疗效的判断,心衰时升高提示病情危重;心脏肌钙蛋白显著升高提示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2.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

 

  可以判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与心律失常等情况,通过软件计算,可以提供RR变异参数。

 

  3.常规X线胸片:

 

  可以提供心脏增大、肺淤血、肺水肿及肺部本身疾病信息。

 

  4.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超声:

 

  可以定量反映实时心脏结构、功能方面包括肺动脉压指标,判断是收缩还是舒张功能问题,并可以提供治疗前后指标对比。

 

  5.其他:

 

  包括一些负荷和特殊检查如冠状动脉造影与运动负荷试验,待足溃疡病情稳定后,由心脏专科医师评估决定。

 

五、DFU时一些心脏问题分期与严重程度分级

 

  分期与分级,能够提示患者心脏问题需要处理的严重程度。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与Q-T间期延长在足溃疡严重时主要判断有或无。

 

  1.冠心病:

 

  分冠状动脉狭窄与心肌梗死,后者又分急性与陈旧性心肌梗死。

 

  2.心衰:

 

  根据心衰发展过程,分为前心衰、前临床心衰、临床心衰和难治性终末期心衰,分别对应无症状体征高危人群尚无心脏结构问题、无症状体征高危人群有心脏结构问题、有心衰症状体征和休息时仍有症状体征,这一分期着重点在预防;临床心衰严重程度仍沿袭NYHA心功能分级。

 

六、DFU时一些心脏问题的诊断

 

  1.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根据动态心电图分析RR变异参数指标判断[536]。

 

  2.心律失常与QT间期延长可以通过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必要时多次观察。

 

  3.冠心病根据既往病史结合心电图初步诊断;对有严重LEAD的,需要高度重视是否合并冠心病[537];临床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或梗死的,立即做心电图与测定血浆心脏肌钙蛋白。

病情允许,可以通过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与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定。

 

  4.DFU合并心衰,急性发作时,根据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再结合心电图与血浆BNP或NT-proBNP水平进一步证实。

BNP或NT-proBNP应根据年龄与肾功能不全分层,足溃疡患者多老年人,常合并慢性肾脏疾病,采用切点数值差别较大[538]。

 

  5.HFrEF与HFpEF,都存在心衰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主要差别在于HFpEF的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或轻度下降(≥45%),且左心室不大,心脏舒张功能下降,其次是BNP或NT-proBNP轻度或中度升高,需排除心瓣膜疾病、心包疾病、肥厚型心肌病与浸润性心肌病[539]。

 

七、DFU合并心脏问题的处理

 

  DFU存在很多心脏问题的危险因素[540],如高血压、糖尿病、大血管与微血管病变、外周神经病变、低蛋白血症及多种药物同时使用等,及时处理危险因素与治疗已存在的心脏疾病,会降低足溃疡患者诊疗过程中的死亡风险。

 

  1.预防或减少心脏问题的发作:

 

  诊疗DFU时,足溃疡患者大多数长期卧床或少运动,诊疗过程中患者的主、被动运动均注意不能使其劳累;控制补液量与补液速度,减少心脏负担;所有影响心脏功能的药物如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物等,即使早期有利于改善心脏负荷,也需要监控总体心血管功能。

 

  2.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在DFU诊疗过程中基础治疗如平稳控制血糖、改善心脏供氧、避免增加心脏负担(如低血糖、心理应激、过度兴奋、肾上腺素能兴奋药物等),减少猝死的风险[541]。

 

  3.致QT间期延长的易感因素[542]:

 

  有糖尿病相关各种并发症与合并症,包括低血糖、高血压、心肌缺血等。

足溃疡患者往往需要同时用多类药物治疗,其中许多药物有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543]。

临床上发现患者QT间期延长,除稳定糖尿病和并发症病情外,需要调整一些药物如喹诺酮类抗菌药、精神类及抗心律失常药的使用,避免药物本身延长QT间期,也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引起QT间期延长。

 

  4.冠心病:

 

  无论是冠状动脉狭窄所致的无痛性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在足溃疡诊疗过程中,尽管患者多已在使用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扩血管药物如贝前列腺素等,多数情况平稳,仍有可能因受刺激或劳累或不明原因发生[544]。

 

  原有稳定的冠心病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除维持原有治疗外,还需在足溃疡诊疗过程中,避免增加心脏负担的活动和药物治疗。

病情变化时,如出现胸闷、气急,应立即静躺,予以吸氧、硝酸酯类药物,同时急查心电图和血浆心脏肌钙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