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 学自考辅导培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57395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5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 理 学自考辅导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心 理 学自考辅导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心 理 学自考辅导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心 理 学自考辅导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心 理 学自考辅导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 理 学自考辅导培训.docx

《心 理 学自考辅导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 理 学自考辅导培训.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 理 学自考辅导培训.docx

心理学自考辅导培训

心理学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心理学作为的一门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西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之心理学脱离思辩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开始的。

衡量某一学科是否属于科学范畴,必须符合以下指标:

客观性、准确性和可检验性。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从科学的分类上来讲,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及构造主义心理学

冯特、铁钦纳、

主要研究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找出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心理的实质的目的。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詹姆斯、杜威

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斯金纳

心理学只能研究可观察到的行为。

四、格式塔心理学

魏特曼、考夫卡、苛勒

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著名论点是: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五、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罗杰斯

强调人的社会性。

对人的心理本质做了新的描绘。

七、认知心理学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一)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三)发展心理学

(四)心理测量学

(五)生理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一)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二)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三)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四)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五)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二、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三、实验法

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三类变量:

第一,自变量。

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

第二,因变量,即反应变量。

它是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第三,控制变量。

即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考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

四、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问卷法和谈话法

五、个案分析法

六、产品分析法

第五节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认识内外世界

二、调整和控制行为

三、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第一章同步练习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2、实验心理学3、认知心理学

4、人格心理学5、社会心理学6、发展心理学

7、教育心理学8、学校心理学9、观察法

10、实验法

二、单项选择题

1、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规律的科学是()。

A、教育学B、心理学C、伦理学D、哲学

2、一百多年前,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与下列哪位学者有关?

()

A、冯特B、华生C、弗洛伊德D、詹姆斯

3、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这事件发生在()

A、1978年B、1879年C、1789年D、1798年

4、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把心理分解成一些基本元素后,再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持有这种观点的心理学派是()。

A、机能主义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D、构造主义

5、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意识是连续性的像水流一样,提出“意识流”观点的心理学派是()。

A、机能主义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D、构造主义

6、1890年发表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书中详细地阐述了有关意识流的思想,在心理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学者是()。

A、詹姆斯B、华生C、马斯洛D、斯金纳

7、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

A、詹姆斯B、华生C、马斯洛D、斯金纳

8、通过对狗等动物的训练研究提出条件反射学说的著名学者是()。

A、华生B、斯金纳C、桑代克D、巴甫洛夫

9、宣称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提出S-R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詹姆斯B、华生C、马斯洛D、斯金纳

10、主张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知觉大于感觉的总和”的心理学流派是()。

A、格式塔心理学B、人本主义心理学

C、精神分析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

11、精神分析学派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欧洲,其创始人是()

A、冯特B、华生C、弗洛伊德D、詹姆斯

12、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流派是()。

A、格式塔心理学B、人本主义心理学

C、精神分析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

13、构造主义认为,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这种方法被称为()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内省法

14、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因此他的心理学被称为()。

A、格式塔心理学B、构造主义心理学

C、精神分析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

15、华生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主要是受哪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

A、经济条件B、先天遗传

C、后天环境D、成熟水平

16、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持这种观点的是()。

A、格式塔心理学B、人本主义心理学

C、精神分析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

17、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然后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内省法

18、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观察实验法B、调查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

19、在实验条件的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实验法B、调查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

20、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内省法

三、多项选择题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A、观察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调查法

E、内省法

2、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马斯洛B、罗杰斯C、詹姆斯D、斯金纳E、弗洛伊德

3、心理学之所以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的方法符合()。

A、系统性标准B、理论性标准C、客观性标准D、准确性标准E、可检验性标准

4、心理科学具有独特的双重性,指的是与下列哪些方面有关()。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管理科学

D、教育科学E、行为科学

5、指出下列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A、马斯洛B、罗杰斯C、铁钦纳

D、冯特E、詹姆斯

6、技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詹姆斯B、马斯洛C、罗杰斯

D、铁钦纳E、杜威

7、格式塔心理学流派的创始人是()。

A、魏特默B、考夫卡C、苛勒

D、马斯洛E、铁钦纳

8、属于心理学研究的理论领域的分支学科是()。

A、认知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组织心理学

9、属于心理学研究的应用领域的分支学科是()。

A、咨询心理学B、学校心理学C、组织心理学

D、消费心理学E、犯罪心理学

10、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的变量是()。

A、系统变量B、自变量C、因变量

D、反应变量E、环境变量

四、简答题

1、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2、简述心理学中观察法的主要特点。

3、什么是实验法以及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哪些变量。

4、什么是调查法。

5、简述与科学心理学诞生的主要事件、代表人物及流派。

6、简述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特征。

7、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特征。

8、简述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特征。

9、简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关系和特征。

10、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特征。

11、简述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特征。

五、论述题

1、试述心理学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上的意义。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心理上意识的两层含义:

一是当作心理的同义词。

二是意识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高级心理过程。

本章讲的意识,就是指意识的第二种含义,主要包括意识的基本概念、基本状态、特殊表现形式,以及与意识密切相关的注意现象。

第一节意识的性质

一、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具体说来,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

(2)对外部事物的觉知。

(3)对内部刺激的觉知。

(4)对自身的觉知。

二、意识的状态

(一)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二)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三)白日梦状态

(四)睡眠状态

第二节注意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一)注意的特点

1、注意的指向性

2、注意的集中性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维持功能

3、调节功能

二、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注意与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注意不等同意识。

其次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

三、注意的种类

(一)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

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包括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以及人自身的状态。

(二)随意注意(有意注意)

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一、生物节律

二、睡眠与失眠

(一)睡眠

人是整个睡眠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脑电波有不同的形态变化。

第一阶段为过渡期,第二阶段为轻睡期,第三、四阶段是沉睡期,第五个阶段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REM)

(三)失眠

按照失眠的原因,可以把失眠划分为四类:

1、情境性失眠

2、假性失眠

3、失律性失眠

4、药物性失眠

三、梦

梦是睡眠中的一种奇异现象,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意识的一个层面活动的结果。

人类的梦境表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梦境主要与自己有关。

第二,梦境受生活环境的影响。

第三,睡眠中的外在和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第四节意识的特殊现象

一、催眠

(一)什么是催眠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这种恍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而形成的。

(二)受暗示性与催眠诱导

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受暗示性的高低。

有三种人最容易接受暗示:

平常喜欢沉思的幻想的人;容易集中精神而不容易分心的人;对催眠好奇、想获得新鲜经验的人。

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就称为催眠诱导。

催眠诱导是一个系统程序,它的诱导技术有多种,大体都按下面的顺序进行:

1、暗示个体感到疲倦、发困和朦胧欲睡;2、暗示个体感官逐渐迟钝,将不会感到疼痛;3、暗示个体忘却一切,只记得催眠者所说的话和让他做的事;4、暗示个体将体验到幻觉现象;6、暗示个体醒来之后做某些活动。

(三)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催眠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与睡眠状态不同,在进入催眠状态后,人的意识活动并未停止,只是变得恍惚不能自主,其心理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感觉麻痹

2、感觉扭曲和幻觉

3、解除抑制

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四)催眠理论

1、催眠是角色扮演

2、催眠是意识分离

二、心理促动药物的影响

有些药物在使用后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而使个体的感觉、情绪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发生变化,这类药物称为心理促动药物。

一般分为三类:

(一)镇静剂

(二)兴奋剂

(三)迷幻剂

 

第二章同步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意识2、无意识3、注意4、生物节律

5、日节律6、不随意注意7、随意注意

8、随意后注意9、梦10、催眠

11、心理促动药物12、催眠诱导13、失律性失眠

二、单项选择题

1、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现代心理学认为它是人类所独有的,是一种高级心理过程,指的是()。

A、注意B、认知C、想象D、意识

2、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发现,在正常条件下,人的意识本身具有不同的状态。

人类意识的第一状态是指()。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D、睡眠状态

3、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发现,在正常条件下,人的意识本身具有不同的状态。

人类意识的第二状态是指()。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D、睡眠状态

4、上课的时候,听着听着就走神了,脑子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可能还想着昨天晚上看的一部电影,或者想着一会儿放学回家妈妈要做什么好吃的。

这种想入非非的意识状态是指()。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D、睡眠状态

5、人类意识的第四种状态是指()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D、睡眠状态

6、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是()。

A、注意B、认知C、想象D、意识

7、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一种()。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8、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指的是()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9、有一种注意,事先是有目的的,但是在进行时又不需要意志努力。

他既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

这是指()。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10、人的心理活动也体现着周期性的变化,如白天工作,夜晚睡觉,这是活动与休息的一日循环。

这些节律被称为()

A、生物节律B、状态节律

C、情绪节律D、体能节律

11、主要是由生活情境的改变所造成的失眠,如亲人去世、离婚、或者考试到来、面临人生重大抉择等引起的失眠属于()。

A、情境性失眠B、假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

12、有一些人经常对外宣称自己饱受失眠之苦,但其状态良好,神采奕奕,细问之下,原来他们每天的睡眠少于常人,他们自认为自己在失眠。

这是一种()。

A、情境性失眠B、假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

13、如果改变生活程序,习惯性的生物钟又无法在短时间做出调适而影响睡眠,这种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形成的暂时性失眠被称为()。

A、情境性失眠B、假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

14、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心理咨询师诱导形成的,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指的是()。

A、梦B、幻想C、失眠D、催眠

15、有一种能使人产生欣快感,增强感觉的敏感性,并且使时间知觉错乱。

有些人更能产生深度做梦般无法描述的神秘感,觉得自己整个身体成为外界环境的一部分,这种物质是()。

A、镇静剂B、兴奋剂C、迷幻剂D、麻醉剂

16、生物节律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

A、生物钟B、记时器C、模板D、记忆钟

17、人的无意识中的内容虽然无法意识到,但可以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泄露出来,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

A、遗失B、遗忘C、模板D、梦

三、多项选择题

1、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具体说来,人的意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A、对外部事物的觉知B、对内部刺激的觉知

C、对自身的觉知D、对神经系统的觉知

E、潜意识

2、请指出在正常条件下,人类意识本身具有哪几种不同的状态()。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D、催眠状态E、睡眠状态

3、简单地说,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注意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他们是()。

A、指向性B、集中性C、随意性

D、不随意性E、目的性

4、注意的功能有()

A、输入功能B、过滤功能C、选择功能

D、维持功能E、调节功能

5、按照注意选择方向上的目的是否明确,以及主观意志努力的参与程度上的差异,我们可以将注意分成()。

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集中性注意E、选择性注意

6、人在睡眠中,意识既不是完全停止,也不是以同一方式在持续活动,其本身经历一个小小的周期性变化。

人的整个睡眠过程可以分为若干个阶段,具体名称为()。

A、过渡期B、轻睡期C、沉睡期

D、快速眼动睡眠E、做梦期

7、按照失眠的原因,可以把失眠划分为哪几类()。

A、情境性失眠B、暂时性失眠C、假性失眠

D、失律性失眠E、药物性失眠

8、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人的心理结构可以划分为哪几个层次()。

A、意识流B、灵感C、意识D、无意识

E、前意识

9、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催眠的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两种理论是()。

A、催眠是半睡眠B、催眠是幻觉C、催眠是追忆D、催眠是角色扮演E、催眠是意识分离

10、心理促动药物按照其作用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A、镇静剂B、兴奋剂C、迷幻剂

D、安眠剂E、解痛剂

四、简答题

1、概括地说,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2、简述在正常条件下人类意识的几种状态。

3、简述注意的特点与功能。

4、简述催眠的不同阶段及个阶段脑电波的特点。

5、什么是失眠,失眠有哪些种类。

6、人的梦境表现出哪些主要特征。

7、简述催眠和催眠的原理。

8、催眠状态下人的心理表现出哪些主要特征。

9、简述催眠的理论。

10、什么是心理促动药物。

五、论述题

1、举例说明人的不同注意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举例说明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

有时,当我们在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时,会集中全部注意力,认真地完成它。

整个过程都在我们清醒的意识控制下。

直到任务圆满完成,但有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一个动作是怎样一步一步完成的,比如我们骑自行车上班,没有有意识地注意这样协调手、眼、脚等各个动作完成。

往往是不知不觉就到了单位。

有时候,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听报告或听课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走神,可能想起昨天的事,也可能想着将来的事。

正当想入非非的时候,突然有人叫你的名字,你又回到了现实的场面。

当我们真正睡着时,就不清楚周围发生的事的。

(1)请用心理学中有关意识状态的知识,分析以上情况。

(2)简单描述意识的不同状态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一般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分析器)

分析器: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一)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的大小是由感觉阈限来度量的。

感觉阈限是指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时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关系。

(二)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那种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刺激量。

(三)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是指那种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

韦伯定律指出,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这个固定比例对不同感觉是不同的,用K表示,通常称为韦伯常数或韦伯定比率。

第三节视觉

一、视觉刺激

波长为400—750毫微米的光波为人眼的适宜刺激。

二、基本的视觉现象

(一)视觉适应(明适应与暗适应)

(二)色觉

颜色感觉具有三种属性:

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三)视后象和闪光融合现象

三、视觉机制

(一)眼睛

1、眼睛的构造

2、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二)色觉理论

1、三原色说

2、拮抗理论

 

第四节听觉

一、听觉刺激

振动频率为20—20000赫兹的声波是人耳的适宜刺激。

二、基本的听觉现象

(一)声音的属性

声波具有三种感觉特性(属性):

音强、音高和音色。

(二)听觉的适应与疲劳

(三)声音的混合与掩蔽

(四)噪音

七、听觉的机制

(一)听觉与耳

(三)听觉的理论

1、位置学说

2、频率匹配学说

第五节知觉——感觉的整合

一、知觉的一般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二、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整体性

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整体的特性。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

人所知觉到的是整个的事物。

对整体的知觉不等于并大于个别感觉的总和。

该学派提出了知觉的组织原则:

(1)接近律。

(2)相似律。

(3)连续律。

(4)良好图形。

(二)知觉的选择性

是指人在知觉的时候,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人的主体因素。

(三)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时,总是以过去知识经验为基础,并用词进行标志和解释,这一特征是知觉的理解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环境和刺激物变化的情况下,人们仍然能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这一特征是知觉的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三、几种复杂的知觉及其机制

(一)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的线索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以刺激物的特性作为线索;另一方面则产生于视觉系统本身的特性。

1、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

(1)大小

(2)视野中的高度

(3)遮挡

(4)线性透视

(5)纹理变化

(6)光照与阴影

2、来自视觉线索本身的深度线索

最重要的是来自眼肌的调节与幅合

眼睛在注视物体时,为了使进入眼内的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