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12章检测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5596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12章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12章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12章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12章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12章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12章检测卷.docx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12章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12章检测卷.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12章检测卷.docx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课时作业第12章检测卷

第1、2章检测卷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对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眼角膜细胞的内环境是泪液

B.尿素和氨基酸均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C.剧烈运动时,肌细胞的代谢产物会使组织液pH升高

D.严重的呕吐和腹泻不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答案 B

解析 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

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

血浆中含有尿素和氨基酸,B正确。

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所以细胞代谢产物不会使组织液pH升高,C错误;严重呕吐和腹泻会使人体丢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D错误。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引起组织液增加

B.某种器官的功能障碍→引起机体稳态失调

C.细胞的代谢活动→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组织液中的物质→大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

答案 D

解析 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造成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液增加,造成组织水肿,A正确;某种器官的功能障碍,会造成内环境成分或理化性质的改变,从而引起机体稳态失调,B正确;细胞的代谢活动产物如二氧化碳等会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C正确;组织液中的物质大部分可直接渗回毛细血管,少数被毛细淋巴管吸收,D错误。

3.如图表示分布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某组织局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处与③处血浆所含的CO2浓度相等

B.结构②内溶液中蛋白质含量低于③处

C.④处进出血管的物质可能分别是废物和营养

D.若结构②管道阻塞,则⑤处溶液含量将增多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③为动脉端,所含二氧化碳较少,①为静脉端,所含二氧化碳较多,A错误;结构②内的淋巴中蛋白质含量低于③处血浆中的,B正确;代谢废物和营养物质会通过扩散作用进出血管,C正确;若淋巴管阻塞,则⑤处溶液即组织液含量将增多,会导致组织水肿,D正确。

4.如图表示健康人体细胞内液与内环境相互转化的关系模式图。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液中含尿素和麦芽糖酶

B.乙液中可能含有抗体和维生素C

C.丙液与丁液的成分最相似

D.过程①和③不需要跨膜转换

答案 B

解析 甲液为细胞内液,其中含尿素但不含麦芽糖酶,A错误;乙为组织液,可能含有抗体和维生素C,B正确;乙液与丁液的成分最相似,C错误;过程①需要跨膜转运,D错误。

5.将家兔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在麻醉状态下完成以下实验:

将兔肠腔排空并作结扎处理,维持血液循环正常。

再向其中注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各10毫升,保持一段时间后,肠腔中NaCl溶液体积如表所示。

已知0.9%NaCl溶液为家兔适用的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注入NaCl溶液浓度

0.6%

0.9%

1.2%

体积/mL

0.7

3

5.5

A.甲、乙、丙三组家兔的生理状态和保持时间长短等属于无关变量

B.实验初始时,甲组水的移动方向是从肠腔流向血液,丙组家兔相反

C.实验初始时,甲组家兔的小肠细胞大量吸水,引起小肠细胞涨破

D.若阻断乙组小肠细胞主动运输,肠腔中NaCl溶液体积将基本不变

答案 C

解析 本实验中,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因变量是NaCl溶液的吸收量,甲、乙、丙三组家兔的生理状态和保持时间长短等属于无关变量,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0.9%的NaCl溶液是与兔的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

实验开始时,甲组中注入0.7%NaCl溶液,其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因此甲组肠腔中的水进入血液;而丙组相反,血液中的水进入肠腔,B正确;实验初始时,甲组家兔的小肠细胞大量吸水,但也通过主动运输吸收钠离子,且通过渗透压调节维持平衡,故不会引起小肠细胞涨破,C错误;若阻断乙组小肠细胞主动运输,不能吸收钠离子,又由于乙组为0.9%的NaCl溶液,和血浆为等渗溶液,水分的进出平衡,故肠腔中NaCl溶液体积将基本不变,D正确。

6.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抗体、神经递质、胰蛋白酶都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有关

C.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答案 C

解析 胰蛋白酶属于消化液,分布在消化道中,不属于细胞外液,A错误;血红蛋白在红细胞中,与血浆渗透压的大小无关,B错误;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使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回流受阻,进而引起病人组织水肿,C正确;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而不是不变的,D错误。

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细胞肿胀,静脉滴注1.8%NaCl溶液可以治疗,主要原理是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成弱酸性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不大

D.血浆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答案 A

解析 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钠离子主要保留在细胞外,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使细胞内水分渗透出来,达到治疗的效果,A正确;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中由于含有缓冲物质,pH变化不大,B错误;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大,但组织液渗回淋巴的量较少,所以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C错误;内环境稳态就是使内环境中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血浆只是其一部分,所以只要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就达到稳态是错误的,D错误。

8.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一定量的盐酸加入等量的人体血浆与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两者的pH值变化相同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答案 D

解析 由于人体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H2CO3/NaHCO3等,可起到缓冲作用,所以用等量等浓度的盐酸分别滴定等量的人体血浆与质量分数为0.9%NaCl溶液,两者的pH变化不同,A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B错误;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在适宜的范围内保持动态平衡的,C错误;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正确。

9.如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盐度,测得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0.5mol/L)。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

②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稳定能力的强弱 ③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 ④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

A.①③④B.①③C.③④D.②

答案 A

解析 乙种海蟹随着海水浓度的升高,血液浓度呈直线上升,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最弱;甲种海蟹在海水浓度较低时还能维持血液浓度,但海水浓度稍微高一点就不能调节血液相对稳定了,故调节能力中等;丙种海蟹在海水浓度低于正常海水浓度时,基本维持平衡,高于正常海水浓度时,也能调节血液浓度的相对平衡,说明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最强。

10.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答案 D

解析 当动物性腺被割除后,体内由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减少,由于机体的反馈调节,促性腺激素会增多,故A项错误;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称为非条件反射,B项错误;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完成,而金星四溅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故C项错误;膝跳反射涉及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进行信息传递,故D项正确。

11.如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到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答案 C

解析 依图示,未受刺激时,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故B项正确;在两种海水中,均是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故C项错误,D项正确;在受到刺激后,由于正常海水中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差较大,所以Na+迅速内流引发较大的动作电位,对应于曲线a,故A项正确。

12.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

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

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

B.痛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

C.刺激d处发生缩手而无痛觉产生属于非条件反射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示中突触结构和神经节可判断:

图中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A错误;甲方框处为大脑,乙方框处为脊髓,故痛觉的神经中枢在甲方框处,B正确;反射弧只有在完整的时候,反射才能完成,故刺激d处发生缩手而无痛觉产生不属于反射,C错误;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引起乙的兴奋或抑制,D错误。

13.激素在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含量升高会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

B.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寒冷刺激会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答案 D

解析 血糖含量升高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从而降低血糖浓度;甲状腺激素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寒冷刺激会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故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促进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最终由垂体后叶释放,以增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14.8岁的小明因一次意外不幸使得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这可能会导致他(  )

①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②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 ③体温调节受到影响 ④血糖调节受到影响

⑤水盐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 ⑥言语活动功能出现障碍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从而通过垂体分泌相应的促激素作用于相应的腺体。

另外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还与血糖的调节有关。

15.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

B.下丘脑促进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机理相同

C.下丘脑中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受体

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反馈调节的特点,其含量有助于血糖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 B

解析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升高血糖,因此其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A正确;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既受血糖浓度的影响,也接受下丘脑的神经调节,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下丘脑、垂体通过产生相关激素促进其分泌的,B错误;据图分析,下丘脑中有接受神经递质和糖皮质激素的受体,C正确;据图分析,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其含量能较长时间在血液中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16.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a、b、c、d都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

B.c激素由下丘脑分泌,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C.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降低血糖浓度

D.a、b、c、d都是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

答案 A

解析 b是神经递质,不通过血液循环,A错误;c激素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B正确;d能降低血糖,是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C正确;受体能识别信息分子,受体的本质是糖蛋白,D正确。

17.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S区受损伤,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B.人的短期记忆主要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C.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

D.在调节人体血糖平衡时,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抑制

答案 D

解析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此时胰岛素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但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多,此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18.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手缩回

答案 D

解析 血糖平衡相对稳定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调节途径可以为:

“内外刺激→A→C→D”,A正确;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反馈调节,所以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B正确;体温相对稳定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调节途径可以为:

“内外刺激→A→C→D”,C正确;人的手被针刺时,通过神经调节,使手缩回,即:

“刺激→A→神经系统→B”,D错误。

19.把某哺乳动物从24℃的实验室移至1℃的低温室后,测得其体温如图所示。

同时,测定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促甲状腺素浓度变化的是(  )

答案 A

解析 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

当移入低温环境中时,散热量大大增加,机体必须通过调节增加产热量才能维持体温恒定。

寒冷时,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进一步会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量,从而4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

根据反馈调节机制,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从而4小时后促甲状腺激素浓度逐渐降低。

20.让人们谈之色变的艾滋病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即HIV引起的,HIV存在于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中,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的传染性极强

B.生活中与患者握手易感染HIV

C.HIV能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形成DNA

D.补牙时,可因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未消毒的器械而感染HIV

答案 B

解析 艾滋病传染性极强,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握手不会传播艾滋病。

21.人体肝脏中的柏否氏细胞能吞噬、消化病原微生物(过程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具有运载病原微生物的载体蛋白

B.抗原多肽被吞噬细胞水解成小分子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

D.胞吐成分是相应抗体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病原微生物不能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只能通过胞吞进入,A错误;抗原多肽被吞噬细胞水解成小分子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正确;溶酶体是酶仓库,不合成酶,只储存酶,溶酶体中水解酶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病原微生物经溶酶体中的酶分解后,产生的“碎片”通过胞吐方式排出细胞,而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D错误。

22.如图为动物的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性激素

B.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其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C.该生理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长期注射激素Y会导致性腺衰退

答案 B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性激素;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其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长期注射激素Y,使其含量长期过高,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体内激素X含量减少,从而导致性腺衰退。

23.在下列①~④中,A、B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所给模型表示的是(  )

A

B

①A为胰高血糖素,B为胰岛素 ②A为甲状腺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 ③A为细胞外液渗透压,B为抗利尿激素分泌量 ④A为皮肤血流量,B为体温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

C.只有②③④D.都可以

答案 A

解析 甲状腺激素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促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皮肤血流量增大会使体温降低,体温降低会使血流量减少。

2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几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 ②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③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对任何病毒都起免疫作用 ④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⑤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⑥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A.②⑥B.②⑤C.③⑤D.①④

答案 B

解析 造血干细胞产生的细胞在胸腺内分化为T细胞,所以①错;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针对特定的抗原,所以③错;浆细胞并不能识别抗原,吞噬细胞虽然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所以④错;自身免疫病为免疫功能过强所致,所以⑥错。

25.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

经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  )

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毒素

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

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D.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答案 A

解析 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人们食入和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出现头昏、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症状。

因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的症状可通过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是因为肉毒杆菌抗毒素(抗体)可与该美容制剂(含有肉毒杆菌毒素,属于抗原)相结合,形成凝集沉淀,属于体液免疫过程,因此C、D两项错误;肉毒杆菌抗毒素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毒素,并非凝集素,故B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5分)如图为人体稳态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数字①~⑦表示过程,字母a~d表示激素,甲~丙表示器官、结构或细胞。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大量失水后,调节过程为________(填数字),d表示________________,乙表示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④体现的激素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调节。

(3)当血糖浓度高出正常范围时,下丘脑通过⑦使甲所分泌的____________增多,它与______________拮抗,共同调节血糖平衡。

(4)连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枢纽是________,c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②⑥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2)(负)反馈 (3)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4)下丘脑 几乎全身的组织细胞

解析 当人大量失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感,激发饮水行为;同时刺激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使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增加,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的排出。

过程④表示甲状腺激素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体现了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

当血糖浓度高出正常范围时,下丘脑通过控制胰腺,使其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使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通过拮抗作用,共同调节人体内血糖的平衡。

连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枢纽是下丘脑,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的组织细胞。

27.(10分)如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图,图中神经元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

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

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__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__,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导致神经元②产生兴奋。

(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_______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________(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特异性受体 

(2)不能 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 (3)能 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③,再传到神经元①,故在C处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

解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

28.(15分)下图表示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皮肤发生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出现上述反应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温调节过程中,某些激素也发挥重要作用。

人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明显增多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它们都具有促进产热以抵御寒冷的作用,两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