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5527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88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

《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docx

郑州大学工程水文学计算题考研

第一章A绪论

二、计算题

多年平均蒸发量Ec=72000km3、试根据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为多少?

2.将全球的海洋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设洋面上的多年平均降水量Po=458000km

3、多年平均蒸发量Eo=505000km3、试根据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多年

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为多少?

3.将全球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当已知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蒸发量

Eo=505000km3、陆地的多年平均蒸发量Ec=72000km3,试根据全球的水量平衡原理推算

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多少?

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计算题

1.已知某河从河源至河口总长L为5500m,其纵断面如图1-2-1,A、B、C、D、E各点地面高程分别为48,24,17,15,14m,各河段长度l1,l2,l3,l4分别为800、1300、1400、2000m,试推求该河流的平均纵比降。

 

图1-2-1某河流纵断面图

2

2.某流域如图1-2-2,流域面积F=180Km2,流域内及其附近有A,B两个雨量站,其上

有一次降雨,两站的雨量分别为150、100mm,试绘出泰森多边形图,并用算术平均法和

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次降雨的平均面雨量,并比较二者的差异

 

图1-2-2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及一次雨量分布

3.

A,B两个雨量站,其上

某流域如图1-2-3,流域面积F=350Km2,流域内及其附近有有一次降雨,它们的雨量依次为360㎜和210㎜,试绘出泰森多边形图,并用算术平均法

和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次降雨的平均面雨量,比较二者的差异。

(提示:

A、B雨量站泰森多边形权重分别为0.78、0.22)

图1-2-3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及一次雨量分布

2

4.某流域如图1-2-4,流域面积300Km2,流域内及其附近有A、B、C三个雨量站,其上有一次降雨,他们的雨量依次为260㎜、120mm和150㎜,试绘出泰森多边形图,并用算术平均法和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次降雨的平均面雨量。

(提示:

A、C雨量站泰森多边形权重分别为0.56、0.44)

图1-2-4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和一次雨量分布

5.已知某流域及雨量站位置如图1-2-5所示,试绘出该流域的泰森多边形

图1-2-5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分布图

6.已知某流域及其附近的雨量站位置如图1-2-6所示,试绘出该流域的泰森多边形并在图上标出A、B、C、D站各自代表的面积FA、FB、FC、FD,写出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本流域的平均雨量公式。

图1-2-6某流域及其附近的雨量站分布图

7.已知某次暴雨的等雨量线图(图1-2-7),图中等雨量线上的数字以mm计,各等雨

2

量线之间的面积F1、F2、F3、F4分别为500,1500,3000,4000Km2,试用等雨量线法推求流域平均降雨量。

图1-2-7某流域上一次降雨的等雨量线图

8.某雨量站测得一次降雨的各时段雨量如表1-2-1,试计算和绘制该次降雨的时段平均

降雨强度过程线和累积雨量过程线。

表1-2-1某站一次降雨实测的各时段雨量

时间t(h)

(1

0-

8-1

12-1

14-1

16-2

20-2

8

2

4

6

0

4

雨量pi(mm)

(2

8.0

36.2

48.6

54.0

30.0

6.8

9.某流域面积F20.0km2,其上有10个雨量站,各站代表面积已按泰森多边形法求得,并与1998年6月29日的一次实测降雨一起列于表1-2-2,试计算本次降雨的流域平均降雨过程及流域平均总雨量。

表1-2-2某流域各站实测的1998年6月29日降雨量

各站各时段的雨量、权雨量(mm)

代表面

权重

13-14h

14-15h

15-16h

16-17h

雨量站

积fi(km2)

gi

(=fi/F)

P1i

giP1i

P2i

giP2i

P3i

gP3i

P4i

giP4i

1

1.2

0.06

3.4

0.20

81.1

4.87

9.7

1.4

2

2.79

0.14

5.0

0.70

60.0

8.40

11.0

0.7

3

2.58

0.13

7.5

0.98

30.5

3.97

21.3

0.9

4

1.6

0.08

0

0

21.5

1.72

9.7

1.8

5

0.94

0.05

11.5

0.58

46.5

2.33

15.0

1.7

6

1.79

0.09

14.1

1.27

65.9

5.93

17.0

1.6

7

2.74

0.13

8.5

1.11

45.7

5.94

9.8

0

8

2.34

0.12

0.1

0.01

36.8

4.42

7.8

0.9

9

2.84

0.14

0.1

0.01

27.1

3.79

12.7

0.8

10

1.23

0.06

14.5

0.87

40.9

2.45

9.4

0.7

10.根据水文年鉴资料,计算得某站的7月16日的一次降雨累积过程如表1-2-3所示,需要依此推求时段均为3h的时段雨量过程。

表1-2-3某站的7月16日的一次降雨累积过程

时间t(h)

0

6

12

14

16

20

24

累积雨量

0

12.0

66.3

139.2

220.2

265.2

274.8

P(mm)

11.根据某流域附近的水面蒸发实验站资料,已分析得E-601型蒸发器1月至12月的折算

系数K依次为0.98,0.96,0.89,0.88,0.89,0.93,0.95,0.97,1.03,1.03,1.06,1.02。

本流域应用E-601型蒸发器测得8月30、31和9月1、2、3日的水面蒸发量依次为5.2,6.0,6.2,5.8,5.6mm,试计算某水库这些天的逐日水面蒸发量。

12.已知某地某水库某日的水面温度为200C,试求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es为多少?

13.已测得某地某一时间近地面的实际水汽压e18.2hPa,那么这时的露点为多大?

14.根据华中地区某水库的气象场观测资料,知6月8日水面温度T200C,地面上空

1.5m高处水汽压e13.4hPa、风速w1.52.0m/s,试求该日水库的日水面蒸发量为多少?

15.已知某小流域田间持水量为120㎜(近似为最大土壤含水量),毛管断裂含水量为23.0mm,7月5日的流域土壤蓄水量为80㎜,土壤蒸发能力5.6mm/d,试计算该日的流域土壤蒸发量为多少?

16.小流域中某土柱的田间持水量为120㎜(近似为最大土壤含水量),毛管断裂含水量为23.0mm。

7月8日的流域土壤蓄水量为60㎜,土壤蒸发能力为5.0mm/d,流域降雨量为20㎜,它产生的径流深为5.0㎜,试求7月9日开始时的流域土壤蓄水量。

17.对某流域选定一个地点进行人工降雨下渗实验,在确保充分供水条件下,测得本次实验的累积降雨过程P(t)和测点的地面径流过程R(t),如表1-2-5所示。

试求本次实验的累积下渗过程F(t)。

表1-2-5流域某一测点人工降雨下渗实验的P(t)、R(t)记录单位:

时间t(h)

(1

0

1

2

3

4

5

6

7

8

P(t)

(2

0

70

140

210

240

270

300

310

320

R(t)

(3

0

32.7

79.5

133.0

151.6

173.2

196.7

201.3

206.6

时间t(h)

(1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P(t)

(2

330

340

350

360

370

380

390

400

410

R(t)

(3

212.3

218.3

224.5

230.6

236.9

243.3

249.7

256.1

262.5

18.由人工降雨下渗实验获得的累积下渗过程F(t),如表1-2-6所示,推求该次实验的下

渗过程f(t)及绘制下渗曲线f~t。

表1-2-6实测某点实验的累积下渗过程F(t)

时间t(h)

(1)

0

1

2

3

4

5

6

7

8

F(t)(mm)

(2)

0

37.3

60.5

77.0

88.4

96.8

103.3

108.7

113.4

时间t(h)

(1)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F(t)(mm)

(2)

117.7

121.7

125.5

129.4

133.1

136.7

140.3

143.9

147.5

19.已知某流域Horton下渗方程的参数为:

初渗率f040mm/h、稳渗率fc3.0mm/h、系数0.5h1,试求该流域的下渗曲线f~t及累积下渗过程F(t)。

20.某流域面积F600km2,其上有一次暴雨洪水,测得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

W9000×104m3,试求该次暴雨产生的净雨深为多少?

2

21.某流域面积F600km2,其上有一次暴雨洪水,测得流域平均雨量

P190mm,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W8000×104m3,试求该次暴雨的损失量为多少?

22.某水文站.测得多年平均流量Q140m3/s,该站控制流域面积F8200km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1050mm,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多少?

2

23.某流域面积F600km2,7月10日有一次暴雨洪水,测得其流域平均雨量

P1190mm,径流深R1126mm,该次降雨前较长时间没有降雨;7月14日又有一次暴雨,其流域平均雨量P2160mm,径流深R2135.0mm;试计算这二次暴雨的径流系数各为多少?

并分析二者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4.某流域面积F120km2,从该地区的水文手册中查得多年平均径流模数

M26.5L/(s.km2),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流量Q和多年平均径流深R各为多少?

25.某流域面积F120km2,从该地区的水文手册中查得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流量模数MQ2.8m3/(s.km2),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流量Qm为多少?

能否按所给

资料推求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的洪量?

26.某流域面积F300km2,已求得流域100年一遇的24h设计暴雨雨量

P1%=187mm,设计暴雨的径流系数=0.82,试求设计净雨量R1%及设计暴雨的损失量S

各为多少?

27.某山区流域,流域面积F=1900km2,测得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W12.67108m3,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1180.5mm,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蒸发量和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各为多少?

28.某平原流域,流域面积F=360km2,其中水面面积占21.0%,从有关水文手册中查得该流域的多年流域平均降水量P1115.0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E陆=750.0mm,多

年平均水面蒸发量E水=1040.0mm,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为多少?

29.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F=800km2,其上有一次降雨,流域平均雨量P=230mm,形成的洪水过程如表1-2-7,试求:

1)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2)该次洪水的径流深;3)该次洪水的径流系数。

表1-2-7某水文站一次降雨的洪水过程

时间t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72

78

84

(h)

流量

9

11

13

150

135

92

70

43

31

26

23

20

17

15

14

Q(m3/s)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0.某站控制流域面积F=121000km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767㎜,多年平均流量

3

Q822m3/s,试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多年平

均流量模数、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

2

31.某闭合流域面积F1000km2,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1400mm,多年平均流量Q20m3/s,今后拟在本流域修建水库,由此增加的水面面积F100km2,按当地蒸发皿实测的多年平均蒸发值E器2000mm,蒸发皿折算系数k0.8,该流域原来的水面面积极微,可忽略。

若修建水库前后流域的气候条件保持不变,试问建库后多年平均流量

Q'(m3/s)为多少?

32.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F=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P1400mm,多年平均流量Q15m3/s,蒸发器测得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2000mm,蒸发器折算系数为0.8,水

面面积为F水=100km2,试求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E陆。

33.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F=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P=1400mm,多年平均流量Q=15m3/s,水面面积为F水=100km2,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E陆=852mm,试求多

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34.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F=1000km2,其中水面面积为F水=100km2,多年平均流量Q15m3/s,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E陆=852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E水=1600mm,求该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多少?

35.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F=1000km2,其中水面面积为F水=1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P=1400mm,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E陆=852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

E水=1600mm,试求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为多少?

36.已知某流域的流域面积F=2000km2,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P=700mm,多年平

83

均径流量W=4.5108m3,试推求该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

37.某流域的流域面积为F=1500km2,其中湖泊等水面面积F水=400km2,多年平均降雨量P=130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E水=1100.0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E陆=700.0mm,拟围湖造田200km2,那么围湖造田后流域的多年平均流量为多少?

38.某流域的流域面积为F=1500km2,其中湖泊等水面面积F水=400km2,多年平均降雨量P=130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E水=1100.0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

E陆=700.0mm,拟围湖造田200km2,那么围湖造田后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有多大?

(提示:

应先根据围湖造田前条件计算以前情况下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再按围湖造田后的条件计算围垦后的,二者相比较,了解围湖造田的影响。

第三章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

、计算题

5.43m),如采用黄海基面,试求出每日的水位

日月

1月

3月

5月

7月

9月

11月

1

43.88

44.34

48.26

48.03

46.37

46.18

2

83

45.09

94

47.30

47.07

38

3

80

27

46

46.70

53

47.55

表1-3-1某测站逐日平均水位表(部分摘录)

2.某水文站观测水位的记录如图所示,试用算术平均法推求该日的日平均水位

图1-3-3某水文站观测的水位记录

3.某水文站观测水位的记录如图所示,试用面积包围法计算该日的日平均水位

图1-3-4某水文站观测的水位记录

4.皖河潜水袁家渡站1983年7月各时刻的实测水位记录如下表,试用面积包围法计算出7月14日的日平均水位。

表1-3-2皖河潜水袁家渡站1983年7月实测水位记录表

5.某河某测站施测到某日的水位变化过程如下表所示,试用面积包围法求该日的平均

水位。

表1-3-3某测站某日水位变化过程表

时间t(h)

0

2

8

14

16

20

24

水位观测值Z(m)

20.4

18.6

17.2

18.4

17.4

19.2

22.6

6.某水文站每日4段制观测水位的记录如表1-3-4示,试用面积包围法推求7月14日的日平均水位。

表1-3-4某水文站水位观测记录表

月日

7.13

7.14

7.15

20

2

8

14

20

2

8

水位(m)

48.10

49.1

50.2

49.80

49.40

49.1

48.9

0

0

0

0

7.某河某站施测到某日的水位变化过程如图所示,试用面积包围法求该日平均水位

图1-3-5某水文站观测的水位记录

8.某河某站7月5日~7日水位变化过程如图所示,试用面积包围法推求6日的平均水位。

图1-3-6某水文站观测的水位记录

9.某河某站横断面如图所示,试根据图中所给测流资料计算该站流量和断面平均流速。

图中测线水深h11.5m,h20.5m,V0.2,V0.6,V0.8分别表示测线在0.2h,0.8h,0.6h处得测点流速,左,有分别表示左右岸的岸边系数

图1-3-7某河某站横断面及测流资料

10.某河某站横断面如图所示,试根据图中所给测流资料计算该站流量和断面平均流

速。

图中测线水深h11.5m,h21.0m,h30.5m,V0.2,V0.6,V0.8分别表示测线在

0.2h,0.8h,0.6h处得测点流速,左,有分别表示左右岸的岸边系数。

图1-3-8某河某站横断面及测流资料

11.某河某站横断面如图所示,试根据图中所给测流资料计算该站流量和断面平均流

速。

图中测线水深h11.5m,h21.0m,h30.5m,V0.2,V0.6,V0.8分别表示测线在

图1-3-9某河某站横断面及测流资料

12.按照下图资料计算断面流量和断面平均流速

图1-3-10某河某站横断面及测流资料

13.已知沅江王家河站1974年实测水位、流量成果,并根据大断面资料计算出相应的断面面积,见表1-3-5,试求出各测次的平均流速。

表1-3-51974年沅江王家河站实测水位、流量成果

水位

Z(m)

流量

Q(m3/s)

断面面积

A(m2)

平均流速

V(m/s)

44.35

45.45

531

1200

1210

1580

46.41

2230

1980

46.96

2820

2210

47.58

3510

2470

14.已知沅江王家河站1974年实测水位、流量成果(如图),求出水位为57.62m时的断面流量。

)m(Z位

图1-3-11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

15.某河测站测流段比较稳定,测算得各级水位的断面平均流速和断面面积如下表所示。

试计算各断面流量。

表1-3-6某测站断面平均流速与断面面积关系表

水位

断面平均流

断面面积

水位

断面平均流

断面面

Z(m)

速V(m/s)

A(m2)

Z

速V(m/s)

(m)

A(m2)

0

0

0

3.5

1.9

356

1.2

0.7

64

4.0

2.1

460

2.0

1.2

136

4.2

2.0

514

2.5

1.4

208

4.5

2.2

600

3.1

1.8

300

5.0

2.3

730

16.某河测站测流段比较稳定,测算得各级水位的断面平均流速和断面面积,并绘制出该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如图,试求5.5m水位时的流量。

水位流量关系

图1-3-12水位流速关系曲线图

17.下表是某测站1982年实测的流量成果,浮标系数k=0.85,试计算出各时刻断面的流量大小。

表1-3-7河站1982年实测流量成果表(摘录)

日期

水位(m)

实测

流量测法

断面

水面

流量(m3/s)

时:

流量

面积

宽(m)

(m3/s)

(m2)

121

8

12

7:

50~8:

20

102.59

137

流速仪

98.6

83.6

122

8

13

7:

30~8:

20

102.48

121

流速仪

92.3

83.1

123

15:

00~15:

30

104.15

851

水面浮标

3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