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向及动机的调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541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向及动机的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向及动机的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向及动机的调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向及动机的调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向及动机的调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向及动机的调研.docx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向及动机的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向及动机的调研.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向及动机的调研.docx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向及动机的调研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向及动机的调研

——以西安财经学院为例

摘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种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内容、形式等方面也有了较很大的突破,达到了让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和“磨练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目的。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

一、调查背景

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教育研究者应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和研究力度。

但是,如何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以确保活动切实、有效、可行的开展下去呢?

本文主要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方向和动机进行分析,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动机,找出我们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动机方面认识的不足和指导中的缺陷,以提升前期指导效果,使实践活动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

本次调查以西安财经学院全体同学为调查对象。

在调查过程中,共发放250份调查问卷,收回250份,其中有效问卷240份,问卷有效率为96%。

三、调查内容

1.被访同学的基本情况;

2.被访同学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的情况;

3.被访同学对学校社会实践的意见反馈;

4.被访同学对学校社会实践方式及内容的建议。

四、调查方案设计

1.抽样方法

为保证抽样推断的精确度,在充分了解西安财经学院法学院学生数量的条件下,根据学院现状以及调查对象分配情况采取了二阶段抽样方法。

第一阶段根据各二级学院学生数量,按比例分配问卷并对其进行访问;第二阶段采取方便抽样,使用拦截式调查访问。

2.抽样框的确定

由于许多班级都存在着一些被录取的学生未来报到,导致有些学号存在,却没有相对应的学生,所以不宜单纯以学号排列为抽样框,而是应该按照学号排列的顺序,在排除掉空学号的情况下对各层总体进行编号并设计抽样框。

3.样本容量的分配

由于已经确定样本容量为250份,因此余下的工作就是解决样本在各层如何分配的问题。

各年级各班级学生人数基本相同,所以先按各个年级的人数进行分层,再在各班级按不同的比例分层。

按照比例分配样本量:

法学院大一30份、大二150份、大三70份。

五、调研实施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其中大一30份、大二150份、大三70份。

六、调查数据分析

1.社会实践概况

(1)下图为被访同学符合我院学生分布情况,对不同年级的同学分别进行调查,既可以找出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侧重点,也可以发现其中内在隐含的相似之处,有利于学校更好的指导不同年龄大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社会实践。

 

 

本次调查各项比例符合我院现状。

首先,男女比例属实。

男性占总数29%,女性占总数71%,。

其次,年级分配较为合理。

其中14级占总数8%,13级占总数63%,12级占总数29%,符合学院目前状况。

因此,各项指标均能证明本次调查具有一定的公众信服力。

(2)参加社会实践次数

在校大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那么他们都参加过几次社会实践呢?

从他们参加实践的次数也可以看出实践活动是否真的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所帮助,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具体结果如下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被调查的250名大学生中,51%的同学参加过两次社会实践,15%的同学参加过三次社会实践,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较热衷于参加社会实践,以期从中获得更多技能与知识。

(3)获取有关社会实践信息的渠道

由于当前网络和通讯的发展,信息传递的容量越来越大,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从而选择收取信息的方式也各有不同,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做出了调查,结果如下:

 

·

 

由图可以看出28%的同学是通过在学校获得社会实践的信息,从老师、同学或学校的相关部门通知获得,31%的同学从网络、报刊、海报中获得社会实践的信息,因此,可以得出随着网络传媒的进一步发展,它的便捷性,快速性,全面性使得同学们更乐意从网络获取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受生活环境的局限,校园内部资讯也成为大学生获得社会实践信息的重要来源

(3)参加社会实践的原因

理论知识如果脱离了实践活动便失去了意义。

只有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理论才真正体现其意义,才能理解更深刻。

大学是学校和社会的过度,被称为亚社会,这里是培养适合社会人才的地方,假如一味的学习理论知识而不参加社会实践,那对你走向社会也不好,所以建议你抓住每次实践的机会,培养自己的能力,要从中取得收获。

所以还是很必要的。

所以我们针对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大家参加社会实践的原因各不相同。

其中,17.86%的同学认为对升学、就业等个人发展有帮助而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5%的同学是由于参加实践活动可以获得收入,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大部分学生希望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一定的锻炼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2.社会实践的内容

(1)社会实践活动类型

一般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①满足高校教育教学的要求的,如辅助教学、培养科研能力、国防教育(军训);②满足一定物质回报的,如勤工助学、家教或者满足其其它社会经验增长回报的;③满足自我社会价值体现的,如参加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

当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最想去的地方公益或事业单位,其次是企业,再次是机关单位。

大量大学生愿意到公益或事业单位参与社会实践时,主要动机来源于体现自我价值,学生更注重的是在过程中感受到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体验。

而正是大学生对实践本身的肯定和积极的参与性,为我们工作的可行性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需求满足的可行性虽然很高,到有效性偏低——没有充分达到我们社会实践的目的,同时这些太过于集中的要求也增加了我们的操作难度,毕竟公益或事业单位的容纳力有限。

在校大学生中还是有73%的人参加过社会实践,而大家参加社会实践的方式和类型也极为丰富。

 

 

由上图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的同学通过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站到总体的40%,究其原因,应该是志愿活动进入门槛较低,但其工作内容又要求应对许多突发情况,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2)社会实践与专业

现代大学生教育方式以专业分类,而对于社会实践是否应该与专业看齐,也颇存分歧。

 

被调查者中有70%的同学希望可以参加与自身专业不同的社会实践,增长知识,说明大多数同学都希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能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技能储备,而不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学专业,更倾向于眼界的开阔和能力的多元化。

3.参加实践活动的意义

从前面的调查可以看出,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之前,大多数人希望此项活动有助于自己的升学和实践。

而在进行完不同种类的社会实践后,许多人发现自己获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对未来进入社会工作学习有莫大好处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每位同学参加社会实践的原因都不同,对于参加社会实践有何意义也有不同的看法。

 

由图看出,全体被调查者都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重大意义,32.9%的人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丰富课余生活,提高自身社会实践,27.6%的人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扩大视野,21%的人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9.9%的人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长才干,锻炼提高各方面能力,8.6%的人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结交更多朋友。

4.参加社会实践的好处

站在满足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动机的有效性上考虑,我们有必要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和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益。

在实践活动中,放手让大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服务自己,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乐于接受。

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教育”,只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内因。

只有当学生不仅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而且能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的思想观点、价值观点、道德观点、道德规范进行调节、自我控制,主动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我们的目的才算达到,也达到了“无教之教”的最高境界。

因为我们对大家参与社会实践的目的做了调查。

 

 

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了解到,参加社会实践的好处多种多样。

有23%的人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是为了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占总比最高。

其次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占20%。

5.参加社会实践持续时间

在整个调研活动中,调查大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持续的时间长短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被调查者中,有44.6%的同学的社会实践时间在一周之内,相对较短,46.2%的同学的社会实践时间在一周至两周,说明大学生业余时间有限,没有条件或精力进行长期实践;并且由于自身能力的有限,知识储备的不足,大学生也无法胜任长期的社会实践工作,不过一至两周的实践时间也能够让实践者们获得一些锻炼和心得,为将来能力与知识储备都达到一定水平后走入社会进行铺垫。

6.社会实践的实践地

作为大学生,我们大部分是从学校获得社会实践的信息,而且学校或者个人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比如安全,信誉等问题。

抑或从个人的能力出发,所选择的社会实践地点也各不相同。

由此,我们针对我大学生想去的社会实践的地点进行了调查,具体结果如图所示:

 

 

被调查者中有53.3%的同学表示希望去政府机关参加社会实践,18.3%的同学希望去事业单位参加社会实践,6.7%的同学希望去私有企业参加社会实践,8.4%的同学希望去社会组织参加社会实践,13.3%的同学希望去居委会或村委会参加社会实践。

由此我们也看出,公务员还是大学生实践选择的大热门,与之相对的也是当前十分火热的公务员考试。

7.参与社会实践人员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1)学校加大支持力度,提供资金支持

(2)学校加大宣传力度,提供宣传交流平台

(3)学校开展此类活动,并多加关注

(4)学校可以开设此类活动选修课

(5)加大此类活动与学科的融入,在活动中加入专业知识

七、调查结果

1.总论

如果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够直接参与现实生活,未尝不是好事。

毕竟我们的培养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成为人才,而且要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社会实践是一个富有非常广泛而深刻涵义的概念。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当前现状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自己的影响最多的是“丰富课余生活,提高自身社会实践”,其次是“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扩大视野”,再次是“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可以说,大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性认识是到位的。

在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部分同学更愿意参加社会实践,他们认为能在社会实践教育中学到更多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不到的东西,且更生动的形象。

马克思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基于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辨证统一,它既是人对客观环境的改造过程,也是客观环境决定和影响人的过程。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今天我们提倡的“和谐教育”,就是要帮助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是要能够造就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社会的和谐发展的需要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的需要的统一,是和谐教育的内在价值诉求。

所以,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必须要坚持在满足其动机的基础上,注重满足活动的有效性。

在大学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是大学生,而对大学生施加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是外在的因素。

社会实践应当确定以人为本的理念,促使大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