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杨亚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52982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杨亚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杨亚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杨亚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杨亚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杨亚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杨亚庆.docx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杨亚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杨亚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杨亚庆.docx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杨亚庆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1.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分析2

1.1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概述2

1.2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3

1.3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3

2.国内外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本模式分析4

2.1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的内涵4

2.2国外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的比较分析4

3.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现有模式的分析5

3.1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发展概况5

3.2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6

4.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选择与创新6

4.1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趋势6

4.2产地和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创新6

1.5.促进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对策7

5.1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法律体系建设7

5.2加强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7

5.3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提高农户入市的组织化程度8

5.4加快市场硬件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完善服务功能8

参考文献10

摘要

本文以农业市场化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国际化为背景,采取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比较与分析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中心环节,发挥着集散商品、形成价格、传递信息、提供服务的功能。

从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近20年的发展实践看,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中国批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农产品流通的核心,搞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不仅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不可低估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对策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分析1.1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概述

1.1.1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历史演进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84—1989年,开始提出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并逐步加大建设力度。

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使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

而城乡的集贸市场又无法满足农产品大规模生产、大区域流通的客观要求,农产品“买难,卖难”现象出现。

1984年在《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规定:

大中城市在继续办好农贸市场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建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沟通市场信息、组织期货交易的农副产品贸易中心。

同年,我国诞生了第一个蔬菜批发市场——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

在随后的几年中,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继续出台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要求抓紧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加大培育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力度,建立各种形式的蔬菜和副食品批发市场。

第二阶段:

1990—1994年,加快农产品市场网络建设,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在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数量和规模飞速发展,截止1993年,中国已有批发市场2081家,在1987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多。

在这一阶段,市场经营主体和市场投资建设主体的规模也发展与壮大起来,推动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

第三阶段:

1995—1999年,围绕“菜篮子”工程进一步加强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并开始在重点产销区建立一批国家级农产品批发市场。

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农产品产量空前富余,为农产品批发市场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在体制尚未理顺的情况下,供给过剩刺激了地方保护主义泛滥,区域流通受到诸多人为障碍,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造成很大影响,发展速度大幅下滑。

针对区域流通中种种不健康现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批发市场进行规范:

一是推行市场办、管分离。

二是推行市场登记与年检制度。

三是整顿市场秩序,打击车匪路霸和欺行霸市的违法行为,清理撤消一些地方政府发布的旨在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的政策措施。

四是调整基层工商行政管理机制,改由省局垂直领导,减少基层政府对市场管理执法的干扰等。

第四阶段:

2000年至今,继续进行农产品批发市场试点项目建设,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和升级,建立全国性的农产品统一市场。

随着我国加入WTO,在新世纪要求农产品批发市场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我国经济发展客观上也要求农产品交易市场进一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2003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2003年农产品批发市场试点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首先通过试点批发市场的重点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安全卫生、机制健全、信息灵敏、交易方式先进、运行规范、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现代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

同年6月,为深入推进“三绿工程”建设,完善我国农副产品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提升我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管理技术和设施水平,发布了《农副产品绿色批发市场国家标准》,着手建立农副产品绿色批发市场。

2004年6月,农业部又下发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指南》,以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化、现代化进程。

1.2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背景是在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流通渠道不畅的情况下产生的,发展速度较快。

从1984年起,在全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带动下,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相继建立,并经历了一个从少到多,从产地市场兴起到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并行发展,从民间自发形成到政府推动建设的过程。

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底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发展到4000多家,其中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已有201家,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蔬菜、海产品、肉类、花卉、果品、粮油、干杂副食、土特产品等经营品种齐全的批发网络体系,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导力量。

无论是产区批发市场还是销区批发市场,目前都出现了一些全国知名的市场。

产区批发市场中,以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知名度最高。

1.3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许多批发市场已不再仅仅停留在提供交易场地、功能单一的初级阶段,开始向管理规范化、服务多功能化发展,储运、代理、结算、质量检测和信息等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但其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还很难适应农业市场化特别是加入WT0后外向型农业发展的需要。

2.国内外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本模式分析

2.1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的内涵

发展模式指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发展系统所做出的简练描述,其最终表现形式通常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图表或模型。

分析某种发展模式一般从三个方面入手,即事物或现象发展的客观外部条件、微观运行机制及其表现特征1。

其中,运行机制分析是重点。

本文中,所谓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模式是指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涉及批发市场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层次体系、投资主体、交易规则及管理规章制度、基础设施等相关方面的基本框架。

2.2国外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的比较分析

近几年,发达国家的批发业形态发生了如下的变化:

批发业在流通领域的主导权易位;批发商分化的步伐加快;规模化、大型化、连锁化已成为世界批发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批发商向零售领域延伸的步伐加快。

在美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特点是:

农产品流通以直销为主要模式;粮食类农产品期货市场发达;果蔬类产地直销占80%以上,经由批发市场渠道销售的不到20%。

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是以批发市场为主渠道,以拍卖制为特征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特点是,人多地少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农业生产;主要粮食流通实行政府控制、统一管理;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实行自由流通,批发市场是鲜活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

在日本,果蔬类商品60%由批发市场销售;畜产品、禽、蛋、奶等的流通由农产品加工业垄断资本控制,加工程度高。

在欧盟地区,随着零售业和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大型连锁集团,并建立了统一的集装配送中心,使农产品直销比例不断增大。

但由于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高,批发市场的发展比较稳定。

从国际农产品流通行业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直销模式已成为主流。

今后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将成为国际物流的中心、农产品国际采购的窗口。

我们现有的差距,无疑正迫切地要求我们尽快寻求批发市场大发展的途径,完成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二次创业。

3.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现有模式的分析

3.1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发展概况

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以下简称寿光市场)位于“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是首批15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五十强”、“全国蔬菜批发市场十强”、“农业部首批定点鲜活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之一,是全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公司注册资本1.1亿元,是银行系统“AAA”级信用企业。

作为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企业的寿光市场,始建于1984年。

它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占地面积不足10亩的集市式蔬菜市场。

近20年来,本着“先育市,后建场”的发展思路,先后10次进行大规模扩建,使蔬菜批发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以规模大、档次高、品种全闻名全国。

市场规划占地面积600亩,年成交蔬菜15亿公斤,交易额28亿元。

市场实行全天候交易,常年上市蔬菜品种300多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蔬菜来此大量交易,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自1995年以来,国家先后开通的五条主要蔬菜运输绿色通道中,“寿光—北京”、“寿光—哈尔滨”、“寿光—湛江”三条绿色通道的源头就是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到韩国、日本、泰国等国家的蓝色通道也陆续开通,“买全国,卖全国”、“没有买不到的菜,没有卖不出去的菜”是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市场的评价。

市场配套设施完善,建有近10万平方米的交易服务大厅和大棚,设有冷冻、冷储、电视监控、微机结算、信息联网、宾馆服务、市场管理和中介经营机构等配套设施;市场交易方式领先,交易流程启用“一卡通”,实现了全程电子化;市场检测手段先进,投资1500多万元建立了一处大型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每周定期对上市蔬菜抽检,保证了交易蔬菜的食用安全,为广大客户创造了放心、省心、安心的交易秩序和经营环境。

2003年10月份,寿光市场成功敲响了国内蔬菜电子拍卖第一槌,迈出了中国蔬菜流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

该拍卖系统结合中国农产品交易特点,采用荷兰式电子钟系统,以公开、公平、公正为交易原则,推行“包装规格化、重量标准化、质量等级化、客户会员化、交易电子化”,有效地克服了传统交易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是一种与国际接轨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交易方式。

3.2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

(1)投资开办主体

寿光市场的投资开办主体是:

寿光市政府、国有公司。

它是由市政府为主投资建设的,事实上,间接的投资主体是广大的中间商,也就是批发商。

(2)经营主体和管理主体

寿光市场的经营和管理主体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的事业型企业——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寿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仅属于业务方面的执法机构,不能算是批发市场的直接管理机构。

4.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选择与创新

4.1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为标志的现代流通业态日渐兴起,且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对传统农产品市场造成了冲击。

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很好,并不代表农产品批发市场可以高枕无忧,随着农产品全面走向市场和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求的提升,对农产品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城市积极推进“农改超”的步伐,促使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与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的有效对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农产品市场建设与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农产品流通全面放开后,我国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市场竞争加剧。

这些都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提出了紧迫要求。

2003年初,全国十大批发市场之一,具有17年营运历史的北京大钟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国际零售巨头麦德龙、宜家与北京政府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将建占地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的物流基地。

农贸市场超市化条件下,传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压力可见一斑。

4.2产地和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模式创新

作为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市场直接面向主产区、直接面向广大的农民,对促进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于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产地批发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应该作为农业的基础设施,因而在建设资金的安排和筹集上应该与销地批发市场有所区别对待。

产地批发市场特别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市场的投资开办主体,应该主要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实行无偿投资,这符合WTO“绿箱”政策。

产地市场,应该在没有产生一定的规模经济时,首先定位为农村公益性事业,但是要实行企业化管理,也就是所谓事业型企业。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市场的辐射能力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就要不失时机的转化为完全的企业化经营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批发市场委托给完全企业化的批发市场法人进行经营和管理。

从而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产地批发市场作为法人拥有明晰的产权奠定基础。

5.促进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的对策

5.1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法律体系建设

要站在规范市场、符合WTO原则和精神的高度,不断修改、完善、制定与农产品交易和农产品市场有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应的法规体系,如:

农产品市场交易管理法规、农产品质量管理法规、食品安全法规、农产品市场准入法规、有关反对农产品市场封锁的法规等。

5.2加强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2.1批发市场建设的金融支持和融资渠道

在资金筹措方面,国家级中央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投资应该以中央和地方政府为主,并组织有关部门投资开办。

中小型批发市场可以由集体、个人集资或者企业出资开办,建设资金可采取自筹集资、贷款、捐款等多渠道筹集,坚持多元投资、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批发市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通过改革产权制度和投融资体制,借鉴现代企业运作方式,输出资本和管理经验,跨地区、跨行业控股兼并批发市场或者其它企业,实现低成本的规模扩张和效益倍增。

对经过股份制公司化改造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的批发市场企业(或大企业集团),国家应该鼓励其股票进入证券市场上市交易,以实现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5.3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提高农户入市的组织化程度

5.3.1发展市场中介组织

要积极培育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中介服务组织,他们是农产品批发市场顺畅运行的润滑剂,是市场机制运作所必要的支持和保障系统。

重点发展属于农民自己的能真正代表和保护农民的利益并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的流通组织(如农产品联合销售社、农民协会、代理商等)参与市场竞争。

5.3.2构建农产品经纪人制度

政府要在观念上鼓励、政策上扶持、资金上优惠,加强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

农产品经纪人,就是在市场中为交易双方沟通信息、凑合成交、提供各种相关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经纪人既为买方服务,又为卖方服务,可以与农产品种植户建立利益连结机制。

当种植户将农产品委托给经纪人销售时,经纪人必须要多销售产品以取得高佣金;当农产品需求者委托经纪人购买农产品时,经纪人为了取得较高佣金,将此信息反馈给农产品种植户以便组织生产取得货源,从而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保证物畅其流,帮助农民完成“惊险的跳跃”,实现农产品的价值。

5.4加快市场硬件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完善服务功能

5.4.1硬件设施的现代化建设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硬件建设主要是市场基础设备设施建设,包括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输等流通基础设施。

政府应该支持和加强交通运输条件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仓储设施,推广保鲜技术和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分级、包装、保鲜和贮运水平,在市场内建立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验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硬件建设总的原则是:

在市场设计和工程建筑时应考虑其交易商品的特性、吞吐能力、市场未来发展的余地等因素。

市场工程建筑中要安排交易场地、摊位、样品陈列室、永久性仓库、简易防雨防晒货棚、货场、停车场地、消防设施、地磅秤、装卸设备、商品寄存处、各种工作用房以及为交易服务的现代化通讯设备、电子监控、电子报价、计算机数据存储等设施和供交易人员使用的生活服务设施。

对于国家级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中央政府应该在资金上给予无偿资助或作为国家股份投资,这样符合WTO的“绿箱”政策。

5.4.2信息网络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政府部门必须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以及气象气候信息,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使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成为政府引导农民调整结构的重要手段。

建立信息化的交易系统,采用先进的电脑系统进行管理和运作,实现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的互联互通以及各市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形成高度集成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络,发展因特网网上农产品在线拍卖、订货和其他交易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晓波、方天、李海明.《以现代物流改进辽宁省农产品流通环境》【J】.《农业经济》,2004(6),16-17

【2】高铁生、郭冬乐:

《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J】.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第1版,129-141

【3】张满林:

《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现状》【J】.《经济论坛》,2004(9),109-110

【4】.彭远国:

《提高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中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道路选择》【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3(9),42-44

【5】李大胜、罗必良:

《关于农产品流通的若干理论问题》【J】.《南方农村》,2002

(1),30-32

【6】李泽华:

《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2(6),36-42

【7】李全:

《国外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新疆农垦经济》,2005(4),26-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