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樟树清江中学届高三实验班第一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51682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樟树清江中学届高三实验班第一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樟树清江中学届高三实验班第一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樟树清江中学届高三实验班第一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樟树清江中学届高三实验班第一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樟树清江中学届高三实验班第一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樟树清江中学届高三实验班第一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樟树清江中学届高三实验班第一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樟树清江中学届高三实验班第一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樟树清江中学届高三实验班第一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docx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西樟树清江中学届高三实验班第一次周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部分试题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诗载: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正确反映了

A.吐蕃强大的原因B.吐蕃衰落的原因

C.唐文化对吐蕃破坏严重D.唐文化对吐蕃影响深刻

2.如果没有一种制度上的保证,那么原本期望是为人民效力的联邦政府,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做到金蝉脱壳,变成一个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怪物。

这种制度保证指的是

A.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B.实行总统制,赋予行政、军事大权

C.实行分权制,通过制衡约束政府权力D.实行选举制,用人民的选举权制约政府

3.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

“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

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

”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4.飞钱又称“便换”,是中国早期的汇兑业务。

元和七年,唐宪宗下令,飞钱业务由朝廷的户部、度支、盐铁三司统一经营,收取手续费10%,即每贯(一贯一千文)付费一百文。

由材料可知飞钱

A.减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铸币的不足

B.是中国古代纸币的一种形式

C.可以减少商人长途携带大量货币的不便

D.可以适当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5.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的历史影响为探究主题,各自命了一个题目,请选出你认为合适的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张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火药

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根源——活字印刷术

A.①②④B.②③C.②④D.②③④

6.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但不同的因素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相同的。

下面的图示表明:

A.民主革命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最主要的动力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和社会性质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直线上升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化进程铺设了道路,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7.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最根本的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中国政府的积极争取

C.英国、葡萄牙的衰落

D.中国改革开放及国力的增强

8.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八大

9.“新中间阶层”的出现是由于

A.无产阶级的不断斗争

B.资产阶级的大发慈悲

C.“经营者革命”的推动

D.经营者和管理者的争取

10.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

“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

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

”下列对该国际组织的评价正确的是

A.它当时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它不和美苏大国结盟,只和发展中国家结盟

B.它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有力的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权极化的趋势

C.20世纪70年代它已和美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D.中国已经成为其重要成员

11.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实现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1948年,第14届奥运会,伦敦周围80千米以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电视传播资讯的功能影响增大B.电视的娱乐功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C.电视逐渐普及,观众增长速度惊人D.电视随着奥运会的举行而产生、发展

12.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年产球鞋9000万双,每年都推出100多种新产品和新款式,耐克公司7800多名职工负责设计、监制和销售,生产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此材料它突出地反映了

①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②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③由于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加强

④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13.(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

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

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赴地弘扬“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1916年6月4日,天津《社会教育星期报》刊载了曲实业家宋则久撰写的《维持国货歌》:

人人尽用外国货,工人全赋闲。

大利尽归外国去,钱由何处赚。

人人尽用本国货,工场多,闲人少,事多容易找。

弟男子侄无闲人,求财借当用不着。

盗贼无,乞丐少,平平安安过日子,大家想想好不好。

既是中国人,应用中国货,莫谓不干己,人人应尽责。

君不见,街上走的外国人,通身那有中国货,寄居本国尚如此,何况在本国。

国货好,用国货,经济大发展。

材料三“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伴随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救亡歌曲通过银幕、舞台、广播等途径,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民众歌咏会”等歌咏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各地,逐渐形成了群众性歌咏热潮。

1937年全面抗战的爆发激发起更多作曲家的创作热情,他们创作的《大刀进行曲》、《到敌人后方去》等抗战歌曲传唱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1938年1月,“中华全国歌咏协会”在武汉成立,提出“要用歌咏去发动民众,组织民众,把他们唱上战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斗争”。

规模宏大的群众歌咏活动唱响着团结抗战的激昂旋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更加巩固。

——摘编自陈聆群《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文化蕴涵的时代精神及作用。

(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构筑统一的制度文化”而采取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措施。

(6分,每个方面2分)

(2)材料二的《维持国货歌》反映当时群众斗争什么样的基本诉求?

(1分)根据材料归纳“维持国货”的意义。

(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蓬勃兴起的原因。

(3分,答到任意三点即可)指出其产生的重要影响。

(1分)

14.(20分)法律的历史和文明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连。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九表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诸八议者(注:

八议指亲、故、贤、能、功、责、勤、宾等),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注:

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一等。

——《唐律疏议》

材料三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

……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四“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清回答:

(1)阅读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

(8分)

(2)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2分)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2分)

(3)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落实的?

(6分)综上探究,你认为法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2分)

 

1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徵不信,不信民不从,故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

若谓圣人行事不可依托,则是以硁硁之小人,律神话之孔子矣。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著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

……现当开创XX,事务繁多,度支岁入有常,岂能徒供无用之冗费,致碍当务之急需。

如詹事府本属闲曹,无事可办……均著即行裁撤,归并内阁及礼兵刑部办理。

旗丁生齿日繁,徒以格于定制,不得在外省经商贸易,遂至生计益艰,……现当XX维新,自宜驰宽其禁,俾得各习四民之业,以资治生。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材料三】比年以来,皇上有意变法,而盈朝汹汹,不可向迩,亲贵抗违,耆老力诤,群僚面从而后言,举政始行而中废。

乃至奉旨发议,乃推延而不议;明诏施行,乃束阁而不行。

人心众论,缉缉仳仳。

                                    ——杨深秀《请告天祖誓群臣以变法定国是折》

【材料四】 适应现代世界不断发展趋势而不断革新,是现代化的本质,但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革新的阻力,而尤其在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为革新的动力。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方式。

(3分)该方式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5分)

(2)概括材料二中改革的主要措施。

(3分)结合材料三,指出这些措施在当时的实施结果。

(1分)这一结果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1分)

(3)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顺利推行变法。

谈谈你的认识。

(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D

【解析】唐蕃和亲,有利于两个民族的交往和互相影响,材料反映了唐文化对吐蕃的深刻影响。

2.【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或分权制衡原则、人民民主原则。

为制约联邦政府权力,规定实行三权分立,通过总统、法院和国会之间的制衡约束政府权力。

考点: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

3.【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周桂钿先生认为,如果统治者的举措是正确的,具有进步性的,那么为其服务的统治思想也是应该值得肯定的,应该承认这种思想的进步性,根据此种观点应该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所以A项符合题意。

B项表述错误;C、D两项与材料观点不符。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

4.【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情况,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题干材料信息“飞钱业务由朝廷的户部、度支、盐铁三司统一经营,收取手续费10%”可知,这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故选D项。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唐代商业

5.【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活字印刷术”当然不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根源,因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所以本题凡是含④均是错误的,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对西方的历史影响

6.【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是经济的近代化即工业化,故A项错

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和社会性质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故B项错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从而从思想、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政治上推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上推动新文化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D项正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艰难曲折中发展而非直线上升,故C项错误。

考点: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7.【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不难知道,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最根本的原因,即中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改革开放”国策的提出以及相继实施,极大的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可知,D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

其余ABC三项的表述均不能够成为根本原因,不正确。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

8.【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在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上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故选B。

A项在1935年长征过程中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核心的地位;C项是在1949年,主要是做了革命胜利后的工作做了动员;D项是在1956年召开的,主要是明确了党的任务和国家主要矛盾。

考点:

党的历史上的几次重要的代表大会

9.【答案】C

【解析】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有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

这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经营管理人员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10.【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从时间“20世纪60年代”和主张“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可以看出这是不结盟运动。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在南

斯拉夫举行,主张反对不结盟、非集团;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不结盟运动有力的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权极化的趋势,故选B。

A、D说法错误。

C项是对欧洲联合的表述。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不结盟运动

11.【答案】D

【解析】电视出现在20世纪20、30年代,和奥运会的举行没有关系,故D错误。

12.【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耐克”公司年生产球鞋设计、生产、销售有世界各地工厂完成,经济全球化下,跨国公司的生产模式。

④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故B是正确答案。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全球化的影响

13.【答案】

(1)时代精神:

“大一统”。

(2分)

历史价值:

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分)

措施:

政治上建立皇帝制、郡县制、察举制等中央集权制度;(2分)经济上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等;(2分)文化上统一文字,逐步确立儒学的统治地位。

(2分)

(2)斗争: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2分)

意义:

促进国家实业(民族工业)发展,增加人民收入,促进社会安定和国家富强;(2分)有利于抵制列强的侵略掠夺,挽救民族危亡。

(2分)

(3)原因: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亡;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抗日救亡歌曲的创作和传播;救亡歌咏团体的广泛成立。

(4分,每个要点1分)

影响:

激发全民族的抗战热情,鼓舞民众抗日斗争。

(2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⑴小题:

该题属于内敛型材料题,第一问中的时代精神要从当时的时代中提炼出“大一统”,所谓的历史价值应当是对历史的延续与传承方面的贡献,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问要求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和文化方面去概括,

在政治上建立皇帝制、郡县制、察举制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等;文化上统一文字,逐步确立儒学的统治地位。

第⑵小题:

第一小问的斗争可以从《维持国货歌》的名称上看出是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第二小问概括该斗争的意义可以从歌词中的“雪白银子”、“穷人遍地”、“闲人少”、“盗贼少”等方面去概括出:

促进国家实业(民族工业)发展,增加人民收入,促进社会安定和国家富强;有利于抵制列强的侵略掠夺,挽救民族危亡。

第⑶小题:

第一小问的原因比较容易从材料中总结出: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亡;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抗日救亡歌曲的创作和传播;救亡歌咏团体的广泛成立等。

第二小问的影响也一定要结合当时的主要矛盾和时代背景去概括,应当是:

激发全民族的抗战热情,鼓舞民众抗日斗争。

考点:

伟大的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

14.【答案】

(1)《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或:

侧重民法);注重法律公平。

(4分)

唐律注重伦理(或:

“以礼入法”);赋予贵族、官僚一定的法律特权,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

(4分)

(2)特点。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重农抑商(4分)

(3)落实:

颁布《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2分);选举人大代表,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分);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等制度。

(2分)

作用:

规范自己,建设公正、公平社会。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问,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与归纳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处分自己的财产”、“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体现了《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与注重法律公平;由材料二信息可归纳出唐律的特点即注重伦理,赋予贵族、官僚一定的法律特权,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

(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归纳即可,如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等;第二小问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与第一问相适应的的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指的是重农抑商政策。

第(3)问,解题时注意“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治”,依据已学是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民治”的举措有颁布《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举人大代表,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等制度。

作用可以从规范自己,建设公正、公平社会归纳即可。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共同纲领》、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

15、(10分)

(1)方式:

托古改制。

(1分)

作用:

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有利于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2分)

(2)措施: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撤并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特权等。

(3分)

结果:

遭到大多教官员的抵制。

(1分)

说明:

改革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树敌过多,阻力过大。

1分

(3)认识:

善于利用传统因素,化阻力为动力;改革要有强有力的领导;注意改革方法、策略;措施要切实可行。

(任答两点,共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