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初三上学期期末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4456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东城初三上学期期末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京东城初三上学期期末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京东城初三上学期期末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京东城初三上学期期末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京东城初三上学期期末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东城初三上学期期末含答案.docx

《北京东城初三上学期期末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东城初三上学期期末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东城初三上学期期末含答案.docx

北京东城初三上学期期末含答案

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初三语文

2018.1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为了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的文学社团组织大家来到位于朝阳区文学馆路45号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参观学习。

现代文学馆主要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以及重要作家和文学流派的文学成就,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阵地。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7题。

1.阅读下面展厅里的一段话,在横线处填入正确的字形和读音。

(2分)

1917年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终结和现代文学的发端。

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等一大批优秀的中国作家怀着强国富民的理想,虽饱受苦难而不悔,致力于文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融汇与对传统文化的革新创造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为中国文学贡献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作家们关注现实,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以敏锐的洞chá____力担当思想解放的先锋,在文学的题材、风格和手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为推动我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学新局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深信,经过一代代中国作家前赴____后继的奋斗与努力,中国文学一定会以崭新的风貌矗立在世界文学之林。

2.集合时间就要到了,但你的好友顺顺还没到。

原来他到了下图中星号处,但不知道路该怎么走。

请你给步行的他发一条指路信息。

(2分)

答:

___________

3.终于你等到了姗姗来迟的顺顺,他激动地说:

“你的指路太暖心了!

下列选项中加粗词语与上句中“暖心”的“暖”含义最贴近的一项是(2分)

A.北京的冬天十分寒冷,人们出门时总是习惯的带上手套暖手。

B.2017年11月7日,因突然降温,北京市启动了提前试供暖。

C.东城区委开展了“支援西部,情暖人间”爱心捐赠公益活动。

D.到了10月,装修市场明显回暖,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4.顺顺突然指着下面的图问你:

“这幅油画里的主要人物是谁呢?

”你笑了笑,说:

“这幅画中的主要人物就是咱们读过的名著《__

__》中的__

__和__

__。

”(3分)油画“受难者”图(局部)

5.展厅中心有一对大瓷瓶,上面烧制了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姓名。

瓶上一定会有以下谁的名字?

(2分)

A.雨果B.梁启超C.吴敬梓D.鲁迅

6.顺顺回家后写了四幅字,他问你下列哪幅作品更能体现现代文学馆的名称特点,你的回答是:

____(2分)

A.

B.

C.

D.

7.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同学写的感想。

从上下文看,这三段分别在标点符号、关联词、句子表达上各有一处错误。

请你找出其中的一处并加以改正。

(2分)

在这里,随便走走就足以感受到浓浓的文学气息:

江南园林的建筑手法,十三位文学大师的雕像,彩色玻璃镶嵌的名著主题壁画,外墙面上体现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指导方针的花卉图案。

但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馆内的作家手稿。

手稿上无数次密密麻麻的批画和修改让我们看到作家们的认真和严谨。

来到这里见证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年来的发展,既然能够丰富知识,还可以对文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会激励我们好好学习语文。

就像巴金先生说的那样:

“我们的新文学是表现我国人民心灵美的丰富矿藏,是塑造青年灵魂的工厂,是培养革命战士的学校。

”这句话被刻在了文学馆门口的石头影壁上,我想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要把它刻在我们的心中。

在进出馆时,每一位同学也都新手抚摸了巴金先生的手模,如同与大师的零距离接触一样。

其实不光是巴金先生,所有的作家都是我们的榜样。

作为一名中国人,以我国涌现无数的文学巨匠感到自豪。

答:

____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默写(6分)

8.____,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9.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

(诸葛亮《出师表》)

10.古诗词中的愁,仪态万千,摇曳多姿。

如温庭筠《望江南》中,最能表达女子盼归人不得之愁的句子是____;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想归家却又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

愁是抽象的,但在词人笔下,却变得具体可感,如李清照《武陵春》“____,____”中,它有了重量,重得连船都载不动。

(二)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11-14题。

(8分)

【材料一】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2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材料二】

飞事亲至孝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

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

“主上宵旰

,宁大将安乐时耶!

”却不受。

玠大叹服。

或问:

“天下何时太平?

”飞曰: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

跳壕,皆重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善以少击众。

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

,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

猝遇敌不动。

故敌为之语曰: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张俊

尝问用兵之术,飞曰:

“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

“东南民力竭矣!

”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怐怐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

“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然忠愤激烈,议论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选自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

【注释】

吴玠(1093—1139):

南宋抗鑫名将。

字晋卿,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

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述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

因功官至四川宣抚使。

宵旰(gàn):

“宵衣旰食”的略语。

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天晚了才吃饭。

用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

注坡:

谓从斜坡上疾驰而下,与“跳壕”同为当时军事训练科目。

编制:

南宋军官名,隶属于都统制。

张俊(1086—1154):

南宋人,曾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并称南宋中兴四将,后转主和,成为谋杀岳武穆的帮凶之一,并以此博得宋高宗深宠。

11.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若有作奸犯科若为佣耕

B.卒有疾卒以此得祸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饰名姝遗之

D.立斩以徇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12.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2分)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____

却不受____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两则材料在国家兴隆、军队强大方面,有哪些相同的看法。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5—16题。

(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的白发生!

15.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情怀。

B.“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C.“八百里”、“的卢”、“沙场”、“塞外声”等词句都是词人化用前人典故而来。

D.梦境中的军营生活、杀敌的痛快淋漓和现实中“可怜白发生”形成强烈对比,令人对作者的命运扼腕叹息。

16.辛弃疾的词一向以豪迈著称,读了这首词,你的体会是:

(2分)

答:

______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7.上面这张邮票表现的是《水浒》中的《__

__》故事,画面中间是手握大刀、摇摇欲倒的杨志,他一路__

__(性格特点),这一点可以从赶路改变作息时间看出,还可以从__

__(限20个字以内)等具体情节看出来,但最终杨志还是败给了智多星__

__(人名)。

这一事件之后杨志不得不投奔到__

__(地名)落草,和鲁智深做了寨主。

四、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8—20题。

(9分)

1938年的较量

郭凯冰

宫本傍晚进门的时候,天一阁的裱糊匠汤文刚把民国十八年日本人血洗济南府的事情讲给年幼的儿子。

听人打门,知道是保长说的人来了,把儿子推回后院,开门迎进客人。

宫本穿一长袍马褂,面相斯文,手中托一黄绢包起的卷轴,见汤文开门,鞠一躬。

汤文跟在客人身后。

这个斯文的背影,让他感受到隐隐的杀气。

宫本不落坐,环厅踱来踱去,看墙上字画。

汤文牵一下嘴角。

好东西谁家挂在厅里。

再说,这年月,还给你小日本留着?

“听说府上世代裱画,可当真?

”宫本说一口文绉绉的中国福建官话。

“是,我汤家有祖训,男不读书为官,故传一裱糊手艺,赖以糊口。

”汤文安静落座,安静回答。

“汤先生过谦。

济南府人都知道汤先生颇通古字画鉴赏,怎会是一裱画匠?

”宫本摆手,一绺小胡子下的嘴角翘起。

汤文感觉那手臂像一把日本战刀,扬起落下都干脆。

“过奖了。

我汤家在济南府居住多年,全赖大伙提携,混些许薄名,有口饭吃罢了。

“汤先生不要自谦。

近日鄙人偶得一画,4来府上是想请先生指教的。

宫本毕恭毕敬将卷轴放在八仙桌上,慢慢打开。

汤文身子哆嗦一下,站起,复坐下稳住——桌面上,赫然是一幅《清明上河图》。

宫本侧脸,审视汤文表情,示意近前观赏。

汤文懒懒站起,含笑俯身细看。

“汤先生,画可是真的?

”宫本意识到汤文已经看完,抬头问。

汤文笑笑:

“宫本先生,恕汤某眼拙,实在辨不出真伪。

宫本眉头一皱,眼中电光一闪,战刀样的手臂猛然扬起又缓缓落下:

“汤先生不愿将真相告诉鄙人?

汤文沉吟一番,作无可奈何状:

“不,宫本先生,汤某只是不愿打扰先生雅兴。

我看先生表情,必认定画是真迹,汤某说假,先生会信?

再说,这画逶迤壮观,定为名家所绘,即使假的,若先生喜欢,赏心悦目,作真品藏之,又有何妨?

宫本听这话,离开八仙桌,在屋里急速踱几圈,站定在汤文面前:

“汤先生,实不相瞒,此画是前几年你们的皇帝溥仪去东北之时从故宫带出,在长春送我们少佐转交天皇的。

此次鄙人奉命来中原,其实就是找人鉴定真伪。

你们中国,此画的赝品太多了。

”说完,重新落座。

汤文微笑:

“既然宫本先生如实相告,我也就实话实说。

自此画出世,受徽宗皇帝喜爱,用瘦金体题‘清明上河图’并盖上双龙小印,就有历代名家争相临摹,故赝品颇多。

真迹藏于皇宫,虽偶有流落民间之时,一旦世道太平,朝廷即悬赏搜寻缴入皇宫,故见真迹之人并不为多。

加之此画是巨幅长卷,所绘人物五百多个,牲畜五十多只,各种车船二十多艘,房屋众多,结构严密,临摹非一朝一夕可成。

由此,赝品笔法精湛者不少,毫无差错者却无。

听完汤文一席话,宫本沉吟好久:

“先生果为饱学之士,宫本佩服。

不知汤先生如何知晓此画秘密,可否赐教如何看出为赝品?

汤文悠然叹一声:

“我祖上本御用画师,素喜此画,以身份之便,常观之忘食,且时有临摹。

因一宫廷政变,怕此画落入叛臣之手,故将之藏于御沟石缝内。

谁料当夜天降暴雨,沟内水涨,淹及石缝,待到雨停水退,画已尽毁。

祖上悔之不已,逃离宫廷流落民间,并立下家规,男不入朝为官享受俸禄,女不入宫为妃亲近帝王。

”见宫本张大嘴,汤文继续道,“先生不要失望,此画确有真迹。

张择端本一爱国之人,靖康之耻后流落南方。

每念及故园,痛恨金狗,彻夜难眠,于是重新绘制一幅,流落南方。

清时被一高官得到,后高官获罪处死,家产尽没入宫,此画复收入宫中。

不过,先生此画确非真迹。

汤文伸手指“市区街景”部分四个掷骰子人道:

“先生看桌面上骰子,掷出两颗为六点,有一颗尚在旋转。

以先生想来,此掷骰子之人希望自己几点呢?

宫本不假思索:

“六点!

“对,此人定然希望如此。

耍钱人皆为急功近利之徒,此时定会在口中狂喊。

先生细观此人口型,他喊的可是此数?

宫本张开嘴巴:

“六……”汤文如释重负般笑笑,抬手拭额:

“先生以为,此画是真是假?

宫本满面颓丧。

沉吟片刻,见汤文作势要为他收起画幅,不耐烦挥手:

“天皇索要真品,假画又有何用。

既然先生熟知真迹,又是画师之后,鄙人请先生细观此画,找出其中错处标之,可好?

”说完,细眯了双眼,看定汤文。

汤文作为难状笑笑,片刻方说:

“既然先生抬爱,汤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不过实在力不从心,怕耽误大事。

我勉力为之吧。

宫本走了,留下一日本兵,立在汤文正屋门外。

夜晚,又有一对日本兵驻进了院子。

第二天,天已大亮,日本兵还不见汤文出门,进屋察看,汤文竟没了踪影。

后来济南府的说书人快嘴张编了评书,在听雨轩道出真相:

那宅院本是一官宦的后院,家道中落,这后院就卖给了汤文。

寝室中有一5地道通到后街,是防备兵乱修的。

那《清明上河图》竟是真的。

张择端画的上河是现在河南开封府,开封府人喊“六”,本就是嘬口音,可宫本有点福建口音,福建口音的“六”是张着嘴巴喊。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2分)

答:

______________

19.下面两句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复杂的情绪,请任选一句说出你的感受。

(2分)

A.汤文身子哆嗦一下,站起,复坐下稳住——桌面上,赫然是一幅《清明上河图》。

B.宫本眉头一皱,眼中电光一闪,战刀样的手臂猛然扬起又缓缓落下。

答:

_______

20.读了这篇文章,汤文给你留了下怎么样的印象?

(150字左右。

)(5分)

答:

______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1—23题。

(共6分)

【材料一】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称为“弈”,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

“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

若白:

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这说明,早在四千年以前,就有关于围棋的传说了。

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围棋就逐渐传播开来。

并已相当普及了。

三国两晋时期,围棋发展兴盛。

梁朝的沈约在《棋品序》中说:

“汉魏名贤,高品间出,晋宋盛土,逸思争流”。

可见当时围棋兴盛,高手辈出。

宋代张拟撰写的《棋经十三篇》,是一部流传很广的系统论述棋艺的著作,充满了朴素的辩证道理,对我国围棋理论及实践都有较大的影响。

元朝,出现了围棋棋艺集大成著作《玄玄棋经》,收录了班固的《弈旨》、刘仲甫的《棋诀》等专门理论著述,还收录了许多围棋的死活研究和定式基本图型。

明代,围棋活动更为广泛,知名棋手屡见于史籍。

明末著名国手过百龄,不但棋艺精湛,还著有《官子谱》《三子谱》《四子谱》,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进入清代以后,围棋有了划时代的进展,达到我国古代围棋的顶峰。

无论是棋手的数量,还是棋艺水平,都是空前的。

康熙年间出生的范西屏和施定庵,就是当时棋坛上并峙的双峰。

“当湖(即浙江平湖)十局”即他们对弈的杰作,历来被视为珍品。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运昌盛,棋风盛行,更造就出以聂卫平、马晓春为代表的新一代风流人物。

围棋在汉代就已传播到朝鲜半岛,《北史·百济传》中,有“百济之国……尤尚弈棋”的记载。

从汉代开始,中国多次向东南亚地区大规模移民,也带去了围棋:

唐代中日文化交流活跃,日本十余次派遣“遣唐使”,将围棋带回了日本:

郑和下西洋时,曾经见到当地流行围棋。

可见围棋影响之深远。

今天,围棋这种古老的棋类活动又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

各种围棋软件和网站纷纷出现,人们在网上就能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围棋爱好者对弈。

李世石、柯洁与“阿尔法狗”的人机大战,一时成为热门新闻。

科技,让围棋这朵思维之花绽放出更夺目的光彩。

【材料二】

围棋,有非常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

围棋的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

棋子是圆的,所谓“天圆而动”:

棋盘是方的,所谓“地方而静”。

围棋棋盘有361个交叉点,表示农历的361天。

棋盘分为四部分,就是四季:

每一个部分都有90个交叉点,代表一个季度三个月的90天。

棋盘的中央是太极,棋子的黑白两色表示阴阳。

围棋别名很多,也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和智慧。

古代称围棋作“弈”,现在下围棋还叫对弈。

人们还根据围棋的形态给它起了个方圆的别名。

根据棋子的颜色,围棋还叫黑白、鹭鸟。

鹭鸶是白颜色的鸟,乌鸦是黑颜色的鸟,这样的名字很文雅。

围棋也叫坐隐,这是特别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名字——住在深山老林作隐士,寄居棋局之中。

围棋又6叫忘忧,下棋可以忘怀忧虑,这一点围棋爱好者一定都能理解。

围棋还叫烂柯,这是个神话故事:

东晋的时候,有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回家路上看见两个童子在下围棋,于是樵夫就在旁边观看。

当樵夫想离开的时候,他身旁砍柴斧子的木柄都烂掉了。

等樵夫回到家,已过了很多代。

围棋还叫木野狐,仿佛是木头的野狐狸,人一旦迷住就逃不了了。

总之围棋的别名太多了,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文化。

——摘自《围棋与东方智慧》

【材料三】

围棋术语介绍:

气:

在棋盘上与棋子紧紧相邻的空交叉点叫作“气”,单独一个棋子的气数不超过四气,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连的棋子则可以有四气以上。

气越多,生命力越强,对周围的影响力(威力)越大。

提:

如果一颗棋子没有气了,就要拿离棋盘。

提吃对方的棋子,称为“提子”。

打吃:

也叫“叫吃”,指一方落子后,对方的某个子或某些子仅剩一口气,如果置之不理,下一手就会被提子,这手棋就被称为“打吃”。

21.请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中体现出来的围棋的特点。

(3分)

答:

____

22.围棋还有一个别称叫“手谈”,请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个别称的理解。

(2分)

答:

_____

23.阅读[材料三],观察下面的图片,找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分)

A白棋“2”共有两气。

B黑棋“1”这手棋叫作“打吃”。

C连着的六颗黑棋一共有七气。

D靠右的两颗白棋如果连上最下的白棋“2”,就不会被“提子”。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4—26题。

(共7分)

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退学读私塾、父母担当读经“家教”、课余“读经班”异常火热……据报道,针对少儿读“经”不断涌现的讨论,目前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的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特设“少儿读经利弊得失之检讨”专题论坛,与会专家认为,中国教育正在逐渐回归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中华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读经热、诵典潮,近年来风生水起,已成时尚,这是对传统文化抱持“温情与敬意”。

更何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将传统融入当下,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教育是最重要的抓手之一。

目前,从戏曲、书法、武术进校园,到新教材增加古诗文比重,无不说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既可行可操作,效果也可期可赞。

我们今天读经诵典,是为了找到来时路,是为了探询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也是为了感受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

故此,中国教育正在逐渐回归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这是好事,也是一次纠偏,令人欣慰。

但是,不能一提读经就退学读私塾,也不能陷入读死经的泥淖之中。

如果把读经简单理解为死记硬背,却不知其意,实属本末倒置。

媒体曾报道,某诗经少年“花了10年时间背诵了30万字的儒家经典7,结果竟然连常用字都认不全,一篇八百字的作文错字连篇”,这是不折不扣的读经悲剧,却不能让经典背黑锅。

还有人读经,以背诵了多少万字经典而自矜,时不时卖弄于公共场合,炫技于亲朋面前,这种小聪明反衬此人并未真正读懂经。

《论语》云: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大意是,不要整天聚在一起耍小聪明。

今人读经,贵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王国维认为,“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现代人读经诵典,读进去才有可能读得懂,知其深邃,跳出来才能更客观地审视经典,并在审视过程中观照内心,有选择地指导自我。

对待古代经典,用业内人士的话就是做到“客观、科学和礼敬”。

否则,妍媸不分,全都拿来,像鲁迅所说的那样“随手拈来,大口吞下”,把“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也当成了滋补品,后果自然是“吃得胸口痒痒的,好像要呕吐”。

读经诵典,“怎么读”重要,“读成什么”也重要。

在品味与诵读过程中,如果深切领悟到古人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____”的气节品格,“荀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并能把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就意味着读出了真意,读出了滋味。

“有没有印度帝国没有关系,我们可不能没有莎士比亚!

”曾有英国人如是感慨。

但凡对本国历史稍有了解者,都会明白民族文化的分量和意义。

今天,只有我们在读经诵典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才是真的明白了读经的意义,才能谈得上传承与弘扬。

24.文章中“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分别是什么意思?

(2分)

答:

____

25.仿照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写一个恰当的论据。

(2分)

答:

_____

26.围绕“读经诵典”提一个问题并说出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3分)

答:

____

五、写作(共40分)

27.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生活中,对话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人们还可以通过“握手”表示友好,通过音乐传达感情,就是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也传达着某种信息……这些能够表情达意的现象都可以称为“语言”。

请以“语言”为题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

《水浒传》塑了许多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在外貌、语言和性格等方面都各具特色,真正做到了人有其性,人有其声。

如果让他们中的一个或几个生活在今天,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初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1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察;fù(2分)

2.答案示例一:

先沿樱花园东街向北走,走到惠新东街与文学馆路交叉路口,再沿文学馆路向东走,现代文学馆就在路北45号。

答案示例二:

先沿樱花园东街向北走,在与北土城东路交叉路口右转向东,再沿着北土城东路向东走到和育慧南路交叉的路口,向北走到和文学馆路交叉的路口,现代文学馆就在路北45号。

(2分)

3.C(本题共2分,选C得2分,选A得1分,选B或D不得分)

4.

骆驼样子

祥子

虎妞(3分)

5.D(2分)

6.D符合现代笔画简洁流畅,规范写简化字的要求。

(2分)

7.

书名号改成引号

“既然”改成“不但”

“以我国涌现无数的文学巨匠”前加“我”(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共6分)

8.锦帽貂裘(1分)9.不求闻达于诸侯(1分)10.肠断白蘋洲燕然未勒归无计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4分)

(二)(共8分)

11.C(2分)

12.

昭表明

却:

推脱,推却(2分)

13.的确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用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2分)

14.严明赏罚好贤礼士(2分)

【译文】

岳飞对母亲非常孝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