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物理第一章至第六章概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41517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物理第一章至第六章概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人教版物理第一章至第六章概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人教版物理第一章至第六章概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人教版物理第一章至第六章概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人教版物理第一章至第六章概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物理第一章至第六章概念.docx

《最新人教版物理第一章至第六章概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物理第一章至第六章概念.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物理第一章至第六章概念.docx

最新人教版物理第一章至第六章概念

第一章机械运动

1.测量需要有标准,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2.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

3.长度单位

主单位:

米(符号:

m)

常用单位:

1km=103m;1mm=10-3m;1μm=10-6m;1nm=10-9m;

4.长度测量工具: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5.刻度尺使用方法:

①看:

选择刻度尺要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②放:

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边缘对齐,不要使用有磨损的零刻度;

③读: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记:

测量结果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6.时间单位:

1h=60min=3600s

7.时间测量工具

古代:

日晷、沙漏、滴漏等

现代:

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

8.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9.减小误差方法:

①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0.误差是不能完全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1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12.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叫做运动,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叫做静止。

说明:

①参照物一旦被选定,就假定该物体是不动的;

②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将研究的本身作为参照物;

③为研究问题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地面或地面上固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13.速度:

⑴物理意义:

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⑵定义: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⑶定义式:

v=s/t

⑷单位:

m/s;km/h1m/s=3.6km/h;1m/s表示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米。

14.匀速直线运动:

⑴定义: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不发生变化)的运动。

⑵图像:

 

第一章机械运动

1.测量需要有标准,测量某个物理量时叫做单位。

2.制定了一套,叫国际单位制。

3.长度单位

主单位:

(符号:

常用单位:

1km=m;1mm=m;1μm=m;1nm=m;

4.长度测量工具:

、、等

5.刻度尺使用方法:

①:

选择刻度尺要观察它的、和;

②:

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不要使用;

③: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要读到;

④:

测量结果要由和组成。

6.时间单位:

1h=min=s

7.时间测量工具

古代:

、、等

现代:

、、等

8.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别。

9.减小误差方法:

①;②③。

10.误差是避免的,错误是避免的。

11.叫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是的。

12.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叫做运动,与叫做静止。

说明:

①参照物一旦被选定,就假定该物体是的;

②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的,但不能将作为参照物;

③为研究问题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或作为参照物。

13.速度:

⑴物理意义:

物理量;

⑵定义:

⑶定义式:

⑷单位:

m/s;km/h1m/s=km/h;1m/s表示。

14.匀速直线运动:

⑴定义:

物体沿着,不变的(和都)的运动。

⑵图像:

 

第二章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

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气体传声最慢,固体传声最快;

②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4.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到方式叫做骨传导。

5.双耳效应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6.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7.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

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①俗称声音的“粗”、“细”;②同一音阶中的1、2、3、4、5、6、7音调逐个升高。

(2)响度:

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①俗称音量的“大”、“小”;②“震耳欲聋”、“引吭高歌”、“声音洪亮”均指响度大

(3)音色:

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音色不同,音色与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有关。

“闻其声知其人”、“区分乐器”都是利用音色这一特性

8.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次声波。

9.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例如:

B超检查身体、回声测距;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例如:

声波洗涤、超声碎石。

10.噪声

物理学角度: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环保角度: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11.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30-40分贝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分贝。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12.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第二章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的而产生。

停止,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

声音靠传播。

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来的。

3.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或有关。

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传声最慢,传声最快;

②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4.声音通过、也能传到,引起,这种传到方式叫做传导。

5.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6.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形成回声

7.声音的三个特性是、、。

(1)音调:

是指声音的,与发声体的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①俗称声音的、;②同一音阶中的1、2、3、4、5、6、7。

(2)响度:

是指声音的,跟发声体的、有关系。

①俗称的“大”、“小”;②“”、“”、“”均指响度。

(3)音色:

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不同,音色与、等有关。

“”、“”都是利用音色这一特性

8.人们把频率高于的声叫超声波,低于的声叫次声波。

9.声音可以,例如:

、;

声音可以,例如:

、。

10.噪声

物理学角度:

发声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环保角度:

凡是妨碍人们、和的声音、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的声音

11.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分贝是较理想的环境,为,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为了,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

为了,声音不能超过dB

12.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减弱;

(2)在中减弱;(3)在减弱。

 

第三章物态变化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3.摄氏温度:

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规定:

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度,在0度、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等分为1℃。

4.常见的温度计有

(1)实验室用温度计;

(2)寒暑表;(3)体温计。

5.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有很细的缩口)读数时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第二次使用时要用力下甩。

6.温度计使用:

(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7.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8.熔点和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

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混合状态,CD段处于液;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化混合状态,FG处于固态。

10.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蒸发和沸腾。

蒸发:

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吸热,液体本身温度降低(蒸发致冷)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情况.

沸腾:

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沸腾的条件是:

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必须继续吸热,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种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降低时降低,气压升高时升

11.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雨、露、雾、“白烟”、“白气”、“白雾”“出汗”等都是水蒸汽液化形成的。

12.升华和凝华:

白炽灯灯丝变细、樟脑丸变小,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都是升华现象。

雪、霜、雾淞、白炽灯的灯泡壁变黑等都是凝华现象。

人工降雨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的。

第三章物态变化

1.温度是指物体的。

测量的工具是。

2.温度计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3.摄氏温度:

单位是。

1摄氏度规定:

把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温度定为100度,在0度、100度之间分成等分,每等分为℃。

4.常见的温度计有

(1);

(2);(3)。

5.体温计的量程是,分度值是,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有很细的)读数时体温计可以,第二次使用时要。

6.温度计使用:

(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和;

(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或;(3)待温度计示数后再读数;(4)读数时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相平。

7.、、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8.熔点和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点。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

晶体都有一定的(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10.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图中AD是晶体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态,在BC段是过程,热,但不变,处于状态,CD段处于态;而DG是晶体曲线图,DE段处于,EF段落是过程,热,不变,处于状态,FG处于态。

10.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蒸发:

是在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可以在温度下发生。

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热,液体本身温度(蒸发)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

沸腾:

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

沸腾的条件是:

液体的温度达到,必须继续热,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种液体沸点与有关。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时降低,气压时升高。

11.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

雨、、、“”、“”、“”“”等都是水蒸汽形成的。

12.升华和凝华:

白炽灯灯丝、樟脑丸,冬天冰冻的衣服都是现象。

.、、、白炽灯的灯泡壁变等都是现象。

人工降雨是干冰,热,使遇冷形成的。

第四章光现象

1.光源: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影子、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物体、日食、月食,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3.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

4.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5.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2)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7.平面镜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8.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9.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10.折射的光路图:

 

11.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12.色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

红、黄、蓝。

13.红外线主要特点:

热效应,应用:

取暖、摇控、探测、夜视等

14.紫外线主要特点:

使荧光物质发光,应用:

灭菌、验钞等,适量照射紫外线有利于身体健康,过量照射紫外线有害于身体健康,要进行防护。

第四章光现象

1.光源:

自身能够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沿传播。

小孔成像、影子、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日食、月食,属于现象。

3.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m/s。

4.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5.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角等于角。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

 

6.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体大小    

(2)像到镜面的距离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平面镜成的是     。

7.平面镜应用:

(1)

(2)改变。

8.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9.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折射角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折射光路也是的)

10.折射的光路图:

 

11.将白光分解成红、、黄、绿、蓝、、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12.色光的三原色:

、、;颜料的三原色:

、、。

13.红外线主要特点:

,应用:

、、、等

14.紫外线主要特点:

,应用:

、等,适量照射紫外线有利于身体健康,过量照射紫外线有害于身体健康,要进行防护。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1.透镜的概念:

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光心:

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时,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光心。

焦点: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2.透镜的光学性质:

 

3.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v)

正、倒、

大、小

实、虚、

应用

u>2f

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测焦距

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u=f

不能成像

u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4.眼睛与眼镜

项目

正常眼

近视眼

远视眼

外形

 

.

矫正

配戴凹透镜

配戴凸透镜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1.透镜的概念:

中间,边缘的叫凸透镜。

对光线有作用,又叫透镜。

中间,边缘的叫凹透镜。

对光线有作用,又叫透镜。

光心:

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时,光线传播方向,这一点叫光心。

焦点:

经凸透镜折射后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折射光线的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点,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用f表示。

2.透镜的光学性质:

 

3.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v)

正、倒、

大、小

实、虚、

应用

u>2f

u=2f

f

u=f

u

4.眼睛与眼镜

项目

正常眼

近视眼

远视眼

外形

 

矫正

配戴透镜

配戴透镜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1.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分子的单位通常是以10-10m来量度。

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来观察它们。

3.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温度、状态、形状、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5.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1t=103kg;1kg=103g;1g=103mg.

6.一些物体的质量m/kg:

电子10-31大头针约8.0×10-5(80mg)

一元硬币约1×10-2(10g)

7.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8.天平的正确使用:

①看:

观察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②放: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

③调:

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④测:

把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最后调节游码使横梁重新平衡;

⑤读:

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9.密度的物理意义:

表示物质的特性(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质量相同,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特引入密度这个物理概念。

10.密度的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11.密度的定义式:

ρ=m/v

12.密度的单位及含义:

1g/cm3=103kg/m3

水的密度是103kg/m3表示:

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3千克。

13.密度测量的原理ρ=m/v

⑴测固体的密度:

ρ=m/(v2-v1)(排水法测体积)

⑵测液体的密度:

ρ=(m总-m剩)/v

(用(m总-m剩)测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减小误差)

1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同一种物质的密度会随物体的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常见物质受温度影响的规律是热胀冷缩,一般气体受温度影响最大。

温度升高时,密度变小。

15.4℃以下的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点,事实表明:

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

4℃时水的密度最大。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16.密度的应用:

①鉴别物质:

ρ=m/v;②求质量:

m=ρv;③求体积:

v=m/ρ。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1.1.宇宙是由组成;

2.分子的单位通常是以来量度。

可以通过来观察它们。

3.叫质量。

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不随物体的、、、的改变而改变。

5.质量的单位是。

.

6.一些物体的质量m/kg:

电子大头针约(mg)

一元硬币约(g)

7.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

8.天平的正确使用:

①看:

观察天平的和;

②放:

把天平放在台面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处;

③调:

调节横梁两端的,使指针指在;

④测:

把放在左盘,放在右盘,用向右盘加减砝码,最后调节使横梁重新平衡;

⑤读:

质量加上,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9.密度的物理意义:

(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不同,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相同,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相同。

)特引入密度这个物理概念。

10.密度的定义:

的密度。

11.密度的定义式:

12.密度的单位及含义:

水的密度是表示:

13.密度测量的原理ρ=m/v

⑴测固体的密度:

ρ=m/(v2-v1)(排水法测体积)

⑵测液体的密度:

ρ=(m总-m剩)/v

(用(m总-m剩)测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减小误差)

1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和无关;不同物质的密度,同一种物质的密度会随物体的、的改变而改变。

常见物质受影响的规律是,一般受影响最大。

时,密度变小。

15.的水具有的特点,事实表明:

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

水的密度最。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密度变。

16.密度的应用:

①鉴别物质:

ρ=m/v;②求质量:

m=ρv;③求体积:

v=m/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