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水泥制品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9400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华县水泥制品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南华县水泥制品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南华县水泥制品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南华县水泥制品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南华县水泥制品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华县水泥制品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南华县水泥制品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华县水泥制品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华县水泥制品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南华县水泥制品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南华县水泥制品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1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理由及必要性…………………….1

第二节项目名称、性质及项目承担者………………………13

第三节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的依据和范围…………………14

第四节研究结果概要…………………………………………15

第五节主要经济指标…………………………………………16

第二章市场前景预测与建设规模拟定…………………………16

第一节市场前景分析…………………………………………16

第二节生产规模拟定…………………………………………23

第三章钢筋混泥土排水管工艺技术规程……………………….23

第四章项目选址…………………………………………………28

第五章硬件设施建设……………………………………………28

第六章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和职工技术培训…………………29

第一节组织机构设置………………………………………….30

第二节劳动定员……………………………………………….30

第三节职工技术培训………………………………………….31

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31

第八章总投资与资金筹措方……………………………………32

第一节总投资………………………………………………….32.

第二节资金筹措方案………………………………………….33

第九章项目管理…………………………………………………33

第十章成本估算…………………………………………………34

第一节成本估算的依据和说明………………………………34

第二节成本估算………………………………………………35

第十一章经济评价………………………………………………36

第一节经济评价依据………………………………………….36

第二节盈利能力分析………………………………………….36

第十二章环境保护……………………………………………….37

第十三章结论……………………………………………………37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理由及必要性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

南华县水泥制品厂建设项目

2、项目承办单位:

云南合力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3、项目承办负责人:

廖小平

4、项目建设地点:

南华县龙川镇老高坝工业园区

5、项目性质:

新建

6、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占地30亩,建实验室50m2,建职工宿舍100m2,建办公室150m2,建综合用房500m2,生产场地建设1000m2及生产全套设备。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理由和必然性

(一)南华县概况

1、地理区位条件

(1)交通区位优势突出。

南华县地处楚雄州西部,是川、黔、滇东通往滇西、缅甸、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咽喉要道,古有“九府通衢”之称,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

县城东距省会昆明197公里、州府楚雄37公里,西距大理175公里,北距四川省攀枝花市225公里。

国道320线、省道217线南(华)永(仁)二级公路和楚(雄)大(理)高速公路、广(通)大(理)铁路穿境而过。

南(华)景(东)公路直通普洱景东县,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框架。

南华县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以及较好的农产品、矿产、水电资源,为加快推进楚雄—南华城市一体化发展,打造楚(雄)沙(桥)产业密集区,构建“楚(雄)沙(桥)绿色经济走廊”,全面带动周边区域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资源丰富。

一是农产品资源丰富,特色产品较多。

南华县盛产烟叶、水稻、包谷、小麦、蚕豆和名贵中药材,核桃、马铃薯、萝卜、大白芸豆等特色产品众多,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优质大白芸豆生产基地县”,早熟核桃产区已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2009年底,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66.24万亩,产量5040吨。

野生菌等林下资源丰富,在全县245万亩森林中,适宜生长食用菌的林地有170多万亩,松茸分布面积达70多万亩(全县有10个乡镇61个村委会出产松茸)。

县内野生菌种类共有2纲9目26科200余种,占全国野生菌600多种的40%,占云南省500多种的近50%,占楚雄州300多种的67%,年蕴藏储量约1万吨,被评定为“野生菌美食县”,誉为“野生菌王国”、“松茸之乡”。

松茸出口量在全州占有较大的份额,2009年出口鲜松茸240吨,创汇1170万美元,上缴税金240多万元。

各种野生食用菌年上市交易量达9000多吨,成为省内最大的野生食用菌交易市场之一,在海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目前,全县野生菌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7户,2009年全县野生菌加工业产值达2.37亿元。

随着一期投资5亿元的“野生菌王国”项目的开工建设,南华县将打造“中国最大的野生食用菌加工基地、最大的野生菌交易集散地和最大的以野生菌为支撑的旅游地”,野生菌产业将作为全县新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

二是矿产资源丰富。

南华县境内蕴藏多种矿产资源,已探明或基本探明的有煤、铁、砷、铜、铅、锌、金、银、铂、钯、石灰石、石膏、石棉、汉白玉等20余种。

石灰石、石膏的储量分别为8.8亿吨和1.45亿吨。

砷矿床品位高,储量达66.5万吨。

全县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3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18亿吨,主要煤种为褐煤、无烟煤,年产煤量为45万吨。

是全州无烟煤资源最有开发潜力的地区之一。

(3)水电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全县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至2009年底,全县有中小型水库73座,总库容量7029万立方米,全年水利工程供水量2394万立方米。

县内已建有输变电站8座(110KVA输变电站1座、35KVA输变电站7座),总装机容量为9715KVA。

居民用电普及率已达100%,供电量可满足未来1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4)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为全县工业经济提供了较好的发展平台。

近年来南华县抓紧实施工业园区建设,把工业园区作为县域工业的主要增长点和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抓紧落实,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加快重点基础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大力吸纳新兴产业入园发展。

2009年末,园区内共入驻企业12户,园区产业集聚平台作用日趋显现,服务功能的逐步完善,对全县工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工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工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经过“十五”、“十一五”时期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明确的工业发展思路,为烟草、煤炭、啤酒、冶金矿产、野生菌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发展基础。

随着投资8200万元的320国道改道建设项目、投资5亿多元的“野生菌王国”、投资6146万元的县城截污管网及污水处理厂、投资3300万元的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场等一批新建设项目的规划和启动实施,以及县民族中学、便民服务中心、星级酒店、客运站等一批城市建设项目的启动实施,将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越的条件和基础。

特别是随着现代物流的加快发展,为实现全县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2、南华县2010年上半年经济发展情况

2010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771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9.8%,增幅比今年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的10.8%下滑1个百分点。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6208万元,同比下降1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879万元,同比增长26.4%;第三产业增加值37629万元,同比增长13.6%。

1、农村经济下滑,大春生产形势严峻。

因严重干旱,上半年,全县累计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261万元,按现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同期下降14.0%,其中:

种植业产值8648万元,下降35.71%;林业产值1336万元,下降12.91%;畜牧业产值15034万元,增长6.69%;渔业产值243万元,下降17.63%。

(1)小春农作物大部分绝收。

小春粮食总产量仅8867吨,比上年下降68.76%,油料总产量958吨,比上年下降71.75%。

生猪、大牲畜存栏下降,市场价格下滑,农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

(2)大春生产依然严峻。

到6月底,我县水稻实际种植3.98万亩,比上年减少2.42万亩,下降37.74%;包谷实际种植8.9万亩,比上年增加1.96万亩,增长28.08%。

现已进入雨季,但我县还没有有效的降雨,旱情还没有完全解除,农业生产的形势依然严峻。

2、规模以上工业生产迅速提升。

上半年,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987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87%(现价)。

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8122.5万元,同比增长92.5%,实现增加值l0262.5万元,同比增长68.6%。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比一季度迅速提升,啤酒、煤炭、松香产量大幅度增长是支撑上半年我县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柱。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1)产销率大幅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累计完成37651.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2%,产销率达98.8%。

(2)啤酒、煤炭、松香产量、产值和增加值快速增长。

啤酒累计完成产量5.14万升,同比增长102.06%,产值14325.3万元,同比增长80.42%,实现增加值3203.2万元,同比增长70.66%;煤炭累计完成产量29.74万吨,同比增长73.48%,产值7841.1万元,同比增长88.4%,实现增加值3054.3万元,同比增长65.01%;松香累计完成产量7607吨,同比增长54.65%,松香、松节油完成产值3791.3万元,同比增长187.77%,实现增加值2236.1万元,同比增长147.8%。

(3)有色金属冶炼及生产加工快速增长。

上半年累计完成锌锭产量1400吨,同比增长1.74%,锌锭、锗等产品累计完成产值3013.2万元,同比增长54.19%,实现增加值648.1万元,同比增长5.8%。

3、投资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39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9%。

规模以上投资54428万元,同比增长40.8%,其中: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720万元,同比增长45.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208万元,同比增长31.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500万元,同比增长51.4%。

规模以下投资完成16965万元,同比增长65.2%。

推动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是规模以上本年新开工项目和续建项目增多。

如滨河园小区、丽景佳园、龙城花园等商住楼盘的开工建设。

二是规模以下农村建房和因干旱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大增长。

4、消费增长强劲,物价小幅上涨。

上半年,全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91.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4%。

社会消费呈现城镇和乡村同步增长的繁荣景象,城镇零售额实现22068万元,同比增长19.6%,农村零售额实现l0723.1万元,同比增长18.1%。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3.2%,食品类平均价格水平持续上涨8.5%,其中:

粮食上涨26.1%、油脂上涨5.5%、肉禽及其制品下跌2.9%、鲜菜上涨17.6%、干鲜果上涨9.6%。

商品零售价格平均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2.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平均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0%。

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19.8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79.6元,增长6.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3.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3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元,增长2.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下降0.5%。

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因素:

(1)农民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453元,同比增加125元,增长38.1%。

(2)家庭经营收入539元,同比下降64元,下降10.6%。

(3)财产性收入6.5元,同比下降18元,下降73.5%。

(4)转移性收入34.9元,同比下降15元,下降3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