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地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3806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3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地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广东省广州地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广东省广州地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广东省广州地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广东省广州地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地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新人教版.docx

《广东省广州地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地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新人教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广州地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新人教版.docx

广东省广州地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新人教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文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6小题,每小题1.5分,共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到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的原因有(  )

①井田制的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②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③诸侯“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④私学兴起,学术逐渐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襄公4年(前569年),土可贾(买)焉。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在当时土地可以买卖B.在当时土地禁止买卖

C.在当时土地私有出现D.在当时农业水平提高

3.“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

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体现出的孔子教育思想是

A.有教无类B.不耻下问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

4.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

“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D.人性本恶,礼法并用

5.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

A.孟子B.韩非子C.墨子D.荀子

6.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

”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

①儒家 ②法家 ③道家 ④兵家 ⑤阴阳五行家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7.右图是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内刻于明朝的《混元三教九流

图赞碑》,上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正面看

乃佛祖释加牟尼,左侧乃儒圣孔子,右侧是道教创始人

老子。

我国最早出现三教融合现象是在

A.西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D.两宋时期

 

8.五代有个叫冯道的人,一生中也做过不少对百姓有好处的事情。

但是,因为他身处乱世,先后追随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等数代王朝,所以后世的文人比如司马光等,就对他很不齿。

这些文人的评价标准是

A.宋明理学B.民族气节C.君权神授D.文化修养

9.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A.儒家‘民重君轻“思想的影响B.抗清斗争的高涨

C.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D.商品经济的发展

10.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

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B.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

C.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11.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活字印刷术B.造纸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

12.“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

远在1300多年前,在一部中国的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就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赞誉的这部中国古代著名著作是()

A.《齐民要术》B.《梦溪笔谈》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13.“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

这说明汉字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14.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着重大历史史实,以下对联和“诗圣”有关的是

A.“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B.“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C.“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D.“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15.宋代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与上述书法风格有关的时代背景是

A.经济稳定发展、社会走向正轨B.国家统一、盛世气象

C.市民阶层兴起、生活丰富多彩D.社会危机、巨人反省

 

16.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等。

这里与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相对应的历史特征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的萌发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富民强、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富民强、理学盛行

17.中国传统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

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图一《洛神赋图》局部图二《天王送子图》图三《窦娥冤》图四京剧《杨门女将》

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

B.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风俗写意的特征

C.图三作品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D.图四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

18.下表是某校举办的一场东西方文化展览的一部分。

下列对这两位思想家的共同之处分析正确的是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

曰:

“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

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都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B.都主张推翻君主制

C.都是工业革命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D.都促成本国爆发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

19.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

其中“朦胧稚嫩”时期为

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B、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C、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D、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

20.“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说这句话的著名学者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土多德

21.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百里认为:

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

其一,希腊思想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

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A.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B.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D.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22.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

“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

”因为这场运动(  )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23.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

“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

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

C.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D.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

24.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

启蒙思想家“大兴土木”的工具是(  )

A.人文主义B.理性主义C.空想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

25.学者李涛在《美国的梦想》一书中写道:

“(18世纪)欧洲的思想之花,终是在美国结出了果子。

”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近代美国政体的确立是“欧洲思想之花”的“果子”

B.欧洲人只能开出思想之花,不能结出行动之果

C.近代欧洲的思想之花只能在美国的土壤中才能结出果子来

D.欧洲的人文主义思想之花结出了美国近代社会制度之果

26.某思想家说: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

”这体现了(  )

A.天赋人权说B.人民主权说C.社会契约论D.三权分立学说

27.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

“二百年来,此定律一直是不可动摇的,总为每次新的有关发现所证实。

只是在近一个世纪内,才发现它有局限性。

在亚原子结构的无限小的微观世界里,或在整个物质宇宙的宏观世界中,这个定律并不适用。

”这是在评价

A.生物进化论B.经典力学C.量子理论D.相对论

28.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

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

平行线可以交叉。

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

”“他”是(  )

A.伽利略B.达尔文C.牛顿D.爱因斯坦

29.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

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了生物“神创说”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30.右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

选项中能够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A.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B.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C.电报电话业的飞速发展D.飞机制造业的大发展

31.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维新派的“维新变法”主张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2.鲁迅先生曾说: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科学的思想

33.下列各项为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创造了条件的有(  )

①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②洋务运动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④民族资产阶级收回利权的斗争

A.①③④   B.③④C.①③  D.②③④

34.从促进近代化进程的角度来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

B.促进了民主共和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35.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

“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因此时时被那些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

”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魏源B.康有为C.梁启超D.陈独秀

红色中华

刘大白(民国7年)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

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

这是什么?

——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

有近东卷到远东。

36.右图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

A.三民主义的提出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D.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37.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A.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B.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思想文化

C.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

D.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科学技术

38.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进行工农武装割据

C.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9.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20世纪中国国际形象的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即“醒过来,站起来,飞起来”。

其中标志着中国“醒过来”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中共成立 C.新中国成立D.改革开放

4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①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③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 ④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41.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42.中国的一项科技成果问世后,国际媒体评论说:

“今天的试验是对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的一次及时的提醒,即提醒他们中国已决心通过它自己的力量在一切领域获得发展。

”对此陈毅元帅也说:

“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硬了,气顺了。

”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

A.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B.牛胰岛素的研制成功

C.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D.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

43.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

后来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

“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

”该谈话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44.右下图“希望工程宣传画”说明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实行“科教兴国”普及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是

A.开展扫盲教育B.发展高等教育

C.加强职业教育D.社会力量办学

45.《十日谈》《红楼梦》《物种起源》《老人与海》四部书在1986年被法国《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

下列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诗歌、剧本、散文、小说

B.彼特拉克、曹雪芹、达尔文、海明威

C.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选择、体现现代主义

D.抨击世俗王权、叙述爱情悲剧、挑战教会神学、歌颂民主自由

46.某画家说:

“把自然当作圆锥、圆筒和球体处理。

”他的绘画风格属于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二、非选择题:

共2大题,其中47题15分,48题16分,共31分。

47.(15分)法国丹纳说:

“要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精神和风貌概况。

……”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我国古代宋朝的两幅绘画作品(图1、图2)材料二(图3、图4)

图1《清明上河图》图2《货郎图》图3图4

中世纪的圣母像拉斐尔的《椅中圣母》

材料三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四 

 

材料五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作品的艺术类型是什么?

(1分)

(2)材料二从图3到图4,作品的艺术风格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分)

 

(3)材料三中,恩格斯认为在理性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王国”的本质是什么?

材料四中的文艺作品能否佐证恩格斯的观点?

简要说明理由。

(5分)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间喜剧》的思想性。

(3分)

(5)综合以上分析,谈谈你对文学和艺术创作的源泉和生命力的认识。

(3分)

48.(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说: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

”“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

”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

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材料二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

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三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

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的“抓住事物的本质”的?

(4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趋势,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的依据。

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

(3分)

 

(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的。

(3分)

 

(4)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

(6分)

 

高二历史试题必修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B

B

D

C

B

A

B

C

A

B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A

C

B

D

B

A

B

C

B

C

D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B

A

A

B

A

A

A

D

C

D

二、非选择题:

(31分)

47.

(1)类型:

风俗画。

(1分)

(2)变化:

图3中人物单调、僵硬、面无表情;图4表现了真实自然的人性。

(2分)

原因:

人文主义的兴起。

(1分)

(3)“理想化的王国”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并没有真正消除社会的不平等。

能够。

这是作者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里,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美术作品。

(4)思想性:

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任答三点即得3分)

(5)认识:

艺术是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的产物;生命力在于它的思想性、艺术性。

(3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8、

(1)符合时势发展的大趋势:

实现民族独立,实现近代化。

把握到大众的心理:

对民族危机加剧不满;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不满;要求解决民生问题。

(4分)

(2)依据: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分)

任务:

反帝反封建。

(1分)

性质:

民主革命(1分)

(3)大趋势:

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分)。

(4)物质力量:

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6分)

 

36.参考答案

(1)“理”是万物的本源;“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人伦者,天理也”);

认识论上主张“格物致知”。

(3分)

(2)朱熹认为圣人所作所为是榜样,不可更改;李贽认为不必把圣人抬得过高,圣人也是常人。

(4分)

(3)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认为君主是天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早期民主思想;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

(3分)

37.参考答案

(1)类型:

风俗画。

(1分)

(2)变化:

图3中人物单调、僵硬、面无表情;图4表现了真实自然的人性。

(2分)

原因:

人文主义的兴起。

(2分)

(3)思想性:

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任答三点即得3分)

(4)认识:

艺术是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的产物;生命力在于它的思想性、艺术性。

(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8.参考答案

(1)核心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2分)

(2)变化:

由支持到反对。

(1分)

直接原因:

《孔子改制考》冲击了传统儒家思想。

(1分)

最大阻力:

封建势力的阻扰。

(1)

(3)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实行君主立宪制),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任答三点给3分)

(4)历程:

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

(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36.(10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万事皆出于理”。

“大抵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宜其与道难一”“无人欲即皆天理”。

“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

”——摘自《二程遗书》

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奉礼》

材料三被称为狂人的著名思想家李贽,他曾说:

“人但率性而为,勿以过高视圣人之为可也。

尧、舜与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

” 

——《李氏文集一八明灯道古录卷上》

材料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

“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的程颐、程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