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9359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秋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秋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秋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秋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

《秋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docx

秋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2018年秋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1课 古代埃及

课标:

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⒈古埃及国家

⑴产生:

约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流域出现了若干个奴隶制小国家。

⑵统一:

约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新王国时期是古埃及的兴盛时期。

古埃及国家实行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国王称为法老。

⑶衰亡:

新王国之后,古埃及国力逐渐衰落,公元前526年被波斯所灭。

⒉神奇的金字塔

⑴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古埃及现存金字塔集中分布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和萨卡拉一带。

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

⑵地位: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⒊象形文字、天文和历法

⑴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

他们把象形文字写在纸草上,或铭刻在石碑或石柱上。

⑵天文:

古埃及人已知道43个星座的位置,并绘制出星座分布图。

⑶历法:

古埃及人制定了太阳历,

第2课 古巴比伦王国

课标: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⒈两河流域的早期国家

⑴起源: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是古代西亚文明的摇篮。

⑵产生: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两河流城南部出现了苏美尔人建立的为数众多的奴隶制国家。

⑶统一:

阿卡德王国在两河流域建立了最早的统一国家。

⑷分裂:

公元前2006年,两河流域陷入分裂之中。

⒉古巴比伦王国

⑴建立:

约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在巴比伦城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王国,它是西亚文明的典型代表。

⑵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时再度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

⑶繁荣:

汉谟拉比时代,两河流域的社会经济、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⑷衰落:

汉谟拉比死后,古巴比伦王国走向衰落,公元前1595年,被北方入侵的民族所灭。

⒊《汉谟拉比法典》 

⑴制定:

为加强对统一王国的专制统治,汉谟拉比编订了《汉谟拉比法典》。

⑵概况:

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一个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序言宣扬国王的权力是神授予的,颂扬汉谟拉比的丰功伟绩。

结语昭告天下,表明法典奉神的旨意保护民众,立法公正,要传之久远。

法典正文对等级制、奴隶制、土地制、租赁制、雇佣制等都作出了具体法律规定,以保护私有制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⑶地位:

《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时期两河流域地区的社会面貌。

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也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标: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⒈古代印度国家

⑴起源:

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孕育了古老的印度文明。

⑵产生:

雅利安人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至前4世纪,印度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印度进入“列国时代”。

⑶统一:

公元前4世纪中叶,摩揭陀建立了统一的孔雀帝国,在阿育王时代国力鼎盛,佛教盛行,疆域囊括了几乎整个南亚次大陆。

⒉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⑴概况:

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作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的地位和权力,是特权等级。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世俗统治者,主要掌管国家军事和行政权力,也是特权等级。

第三等级吠舍是具有自由身份的平民,是劳动者等级,多数人无政治权利。

第四等级首陀罗是为前三个种姓服务的小生产者,从事被认为低贱的职业,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⑵特点:

种姓之间界限森严,不可逾越。

严禁低级种姓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不同种姓之间的男女不能通婚。

⑶影响:

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⒊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⑴创立: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他被称为“释迦牟尼”。

⑵经典:

佛教的经典统称为三藏。

⑶教义:

佛教宣扬因果报应,提倡禁欲修行,寻求自我解脱,主张“众生平等”。

⑷传播: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佛教被宣布为国教。

公元前1世纪末,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

佛教还从印度传到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第4课 古代希腊

课标:

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⒈希腊城邦

⑴起源: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约公元前2000年,爱琴海中的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锡尼出现了奴隶制国家。

克里特和迈锡尼的古老文明被称为爱琴文明。

⑵诞生: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地区兴起了众多奴隶制国家,其中雅典和斯巴达是其中最著名的城邦。

⑶雅典和斯巴达:

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繁荣,奴隶制度充分发展。

雅典工商贸易兴盛,是当时地中海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和最繁荣的城邦,也是希腊的文化中心,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斯巴达是农业城邦,由少数贵族掌权,斯巴达的男子以武士为职业。

⒉雅典民主政治

⑴建立:

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使雅典走上了民主政治的道路。

⑵发展: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城邦政治更加民主化。

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掌握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机构。

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

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

⑶实质:

它是建立在雅典国家对奴隶专政基础之上的民主,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妇女和在雅典的外邦人不享有政治权利,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拥有公民权的少数人;民主只在雅典城邦内部实行;奴隶毫无权利可言)。

⑷衰落:

公元前4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⒊亚历山大帝国

⑴建立: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灭掉了波斯帝国。

经过10年的征战,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⑵贡献:

亚历山大一方面极力向东方传播希腊文明,建立希腊移民城市;同时又吸取东方的文明成果,鼓励东西方人通婚,促进民族融合。

他还开辟了由亚洲到地中海的商道,增进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为200年后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

⑶影响:

亚历山大帝国开创了西方文明东传的所谓“希腊化”时代,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了条件。

第5课 古代罗马

课标:

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⒈罗马共和国

⑴建立:

公元前509年,罗马奴隶制城邦共和国建立。

共和国早期,设立了平民保民官,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平民获得了一定的权力和保护。

罗马共和国最重要的机构是元老院,最高的官职是执政官,贵族奴隶主掌握着国家政权,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

⑵发展:

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并向外扩张。

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取得了整个地中海的霸权,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这一过程中罗马奴隶制度充分发展。

⒉罗马帝国的繁荣

⑴建立: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他被称为“元首”,后又被尊为“奥古斯都”,实际上成为罗马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⑵发展:

公元2世纪,罗马将地中海变成了它的“内湖”,成为版图空前辽阔的强大帝国。

罗马帝国前期呈现出所谓“罗马和平”的局面,成为欧洲奴隶制社会最辉煌的时期。

⒊帝国的分裂

⑴背景:

进入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社会经济衰退、政治混乱、人民起义、外族入侵,爆发了全面危机,史称“三世纪危机”。

它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制度,使罗马帝国日渐走向衰落。

⑵分裂:

395年,罗马帝国最终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首都。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第6课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课标:

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代文化的成就。

⒈史诗与戏剧

⑴史诗:

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洲文学之始。

《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诗构成,描写的是有关特洛伊战争的故事,相传由盲诗人荷马根据民间流行的迈锡尼时代的故事和神话传说整理汇编而成。

《荷马史诗》反映了处在人类文明童年时期的希腊社会面貌,是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

⑵戏剧:

包括悲剧和喜剧作品。

歌颂英雄主义是希腊悲剧鲜明的主题。

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是希腊戏剧的典范。

⒉建筑与雕塑

⑴建筑:

古希腊建筑盛行大理石柱与雕塑相结合的柱廊式风格。

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这种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古罗马建筑与希腊建筑风格颇相一致。

万神殿是最著名的大理石神庙柱廊建筑。

罗马斗兽场是最宏大的竞技场建筑。

⑵雕塑:

古希腊雕塑主要以人体为题材,作品多是裸体的人像和神像,注重表现人体的强健与心灵的健康。

代表作品有《掷铁饼者》《米罗的维纳斯》和《拉奥孔》等。

⒊数学与历法

⑴数学:

古希腊罗马的自然科学是欧洲科学发展之始。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古代数学的伟大成果,欧几里得还建构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本内容,使几何学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

⑵历法:

恺撒时代,罗马吸取埃及历法成果,制定了儒略历。

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时期,对其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历法称为格列历。

20世纪初,它成了国际通用的公历。

第7课 法兰克王国与西欧封建制度

课标:

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⒈法兰克王国

⑴建立:

481年,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是最大的封建国家。

⑵查理·马特改革:

公元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实行土地分封。

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等不同爵位的封建主等级。

各封建主之间以封君与封臣关系依次隶从,构成一座封建等级金字塔,塔的最底层是农奴。

公元9世纪,封建等级制度在西欧开始确立。

⑶强盛:

在查理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国力强盛,地跨西欧、中欧。

公元800年,罗马教皇授予查理“罗马人皇帝”的称号,称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被称为查理曼帝国。

⑷分裂:

843年,帝国一分为三:

西法兰克、中法兰克和东法兰克,分别奠定了法、意、德、国家的雏形,到9世纪后期,逐渐发展成为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三个国家。

⒉西欧封建庄园

⑴兴起:

9至13世纪,封建庄园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遍布西欧各国,庄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位。

⑵概况:

封建庄园盛行农奴制度,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封闭保守,是中世纪西欧农业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⑶衰落:

11世纪以后,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庄园经济逐渐衰落。

⒊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⑴兴起:

公元1世纪,基督教便在巴勒斯坦兴起。

基督教宣扬上帝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耶稣是“救世主”;后来又宣扬忍耐服从、君权神授等思想。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组织是教会。

4世纪末,基督教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

⑵传播:

从5世纪末开始,日耳曼国家纷纷崇奉基督教,并采取种种方式加以推行。

基督教成为欧洲、特别是西欧民众普遍信奉的宗教。

⑶影响:

①教会组织遍布西欧各国,教会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堡垒。

②使日耳曼人实现了从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跨越;使西欧有了相对统一的宗敦信仰,中世纪西欧形成了具有鲜明基督教色彩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

第8课 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标:

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⒈西欧城市的兴起

⑴兴起:

11世纪前后,西欧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发展起来。

一些手工业者和商人在交通要道、江海口岸或教堂、城堡附近聚集起来。

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⑵发展:

西欧城市都建立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完全受封建主控制。

城市居民为摆脱封建主的控制,不断进行反对封建主的斗争。

他们通过赎买或武力斗争取得了自治权。

为了防止行业竞争,保持行业垄断,手工业者结成同业的行会组织,按行规从事生产。

商人也组织行会,称商人公会。

⑶代表:

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等。

⑷影响:

城市的兴起,经济上促进了商品的交换和流通,政治上使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