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案表格.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33734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案表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案表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案表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案表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案表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案表格.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案表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案表格.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案表格.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教案表格

课题名称

1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描述了学生的民族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

文章语言优美,教学中要在自由朗读中了解学生的民族,了解学生上课与下课的情况;要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学校的美丽,学生的幸福与快乐;要在学习中积累优美的句子。

学情分析

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高年级。

开始学习的第一组课文。

首先要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接口出。

要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的重难点分析

重点

1、认识5个生字,学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9个词语。

2、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难点

认识5个生字,学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9个词语。

初读课文。

教前准备

1、课件——生字词卡片。

2、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资料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

安排几位学生穿上相关民族的服装,学生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三、顺势切入,初读课文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

(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

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四、趣味识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正音。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

坪坝(bà)  绒球花    傣(dǎi)族   景颇(pō)族

阿昌(chānɡ)族    德昂(ánɡ)族      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

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   山狸

第四自然段:

凤尾竹     摇晃(huànɡ)

 2、开火车,练读。

 3、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

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2)学生写字。

六、轻声齐读,整体感知。

  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逐段朗读课文,学习了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下去继续巩固,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板书设计

1我们的民族小学

bà坝dǎi傣cháng长áng昂jiāo跤

坪坝(bà)  绒球花   傣(dǎi)族  景颇(pō)族阿昌(chānɡ)族

德昂(ánɡ)族   绚丽多彩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 山狸

凤尾竹     摇晃(huànɡ)

作业设计

1、朗读全文,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抄写本课“我会写”的字各两行。

3、完成《课堂作业本》1-3

课后反思

课题名称

1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的幸福生活,感受各民族间的和谐美好。

教学的重难点分析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

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前准备

1、课件——生字词卡片。

2、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

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三、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

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

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

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

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

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

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

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四、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

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五、拓展活动

  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

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

学生写信后在学习园地里展示。

教师从媒体上寻找信息,选择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与本班同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六、课堂小结

民族小学的学生们快乐、幸福。

大家在学习的同时,要珍惜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努力上进。

板书设计

1我们的民族小学

不同相同

来处不同一起上课团结

民族不同一起读课文

语言不同一起跳舞其乐无穷

穿戴不同一起做游戏

作业设计

1、抄写句子,加强积累,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2、完成《课堂作业本》4-6

课后反思

课题名称

1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时安排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了解课文是怎样表现民族小学的特点的。

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以及其它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3、体会文章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的重难点分析

重点

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并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前准备

1、课件——生字词卡片。

2、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和课外读物。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

二、读课题,谈感受,巧妙过渡都课文的学习。

师: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我们的民族小学》,首先请同学们把课题细细地读一读,边读边想,你有什么想说的?

民族小学和我们的小学一样吗?

三、学习课文,感受“美丽”。

结合插图默读课文,找出表现民族小学特点的语句,了解到这是一所美丽的边疆的山村小学。

随后教师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让学生齐读。

(教师要相机引导学生明确默读要求:

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师:

默读完课文,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认为这是一所怎样的民族小学呢?

(板书:

美丽)

四、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

现在我们就去孩子们上学的路上看一看吧!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到表现“美丽”的词语和句子,如“绚丽多彩”等,并谈体会。

教师可让学生看资料袋,并向学生介绍少数民族的相关资料。

  (师根据学生回答在“美丽”上面板书“小路、服装、校园”)

(2)、学生个别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重点引导体会“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和“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两句的画面感,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把民族小学的“美丽”读出来。

(3)、小组读、男女生读,读出感情。

读后再谈体会。

2、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民族小学的钟声展现出的独特的“美丽”,初步了解本段在文中的过渡作用。

(板书:

钟声)

(2)、默读第三自然段,知道本段前五句写上课的情景,第六句写下课的情景。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声音真好听!

”一句的作用。

      

师:

注意到本段有一个特别的标点符号吗?

——“!

”,你体会到了什么?

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孩子们的读书声很好听?

(板书:

书声)    

(3)学生个别读、比赛读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读出人物、动物和景物的和谐美,进而理解作者对民族小学的喜爱和赞美。

   师:

在这样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教室里坐着穿戴不同的各民族小学生,他们是那么认真地读着课文,如果你就站在窗外,你会……?

 同学们,就在民族小学孩子们读书的时候,作者吴然爷爷就站在窗外,你们猜他心里面在想什么?

(4)、结合“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一句对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教育。

师:

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是啊,这读书声多么动听、多么美妙啊!

它和我们教师传出的读书声有什么不同吗?

出示“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可试着让学生模仿着说句子,如“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画画、唱歌。

”“里同学们的民族不同,但老师对他们的爱是相同的。

”等等。

师:

同学们,我们国家的56个民族就像56个兄弟姐妹一样,大家都是一家人。

再想想课文,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学习,多么幸福,多么温馨啊!

你们能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课文吗?

师:

读得真好。

用不同和相同说话,我还想到了一句“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片操场上游戏。

(5)、学习第六句,体会下课热闹的场景,有感情朗读第六句。

读后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6)、模仿第六句进行小练笔,为本单元语文园地的习作作准备。

可让学生写一个游戏,是什么游戏,和谁一起玩的,玩的过程中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玩后想了什么。

      

下课了,同学们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总结全课,总结升华“美丽”。

   

1、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仿佛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2、体会课文结尾省略号的作用,进行思维拓展。

师:

这里为什么用省略号呢?

你还能接着往下说吗?

3、再次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进一步感悟民族小学的美丽。

4、推荐学生课后阅读吴然的散文集《小鸟和守林老人》。

板书设计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小路、服装、校园)

      美丽

(钟声、书声、游戏声)

课后反思

上课伊始,在引入课题之后,我就出示了各民族人民的有关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少数民族人民的特点,孩子们普遍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于他们的服饰,印象更为深刻。

与此同时,我让孩子们念念这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在认识这

些民族的同时,也为随后开展的深入理解课文铺垫了基础。

在学习文本时,课文中并没有写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我抓住这一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民族小学的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

孩子们各抒己见,十分踊跃,有的说:

他们听得目不转睛。

有的说:

他们积极举手发言,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有的说:

他们把课文读得又整齐又动听。

 整堂课总体感觉教学环节还是比较清晰的,重点也突出。

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但我也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有时还显得有些繁琐。

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语言、过渡语言、激励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细心斟酌,多加锤炼,精心准备。

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

课题名称

2金色的草地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

课文先讲兄弟俩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

作者先写这种带有调皮和开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俩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

接着写“我”(哥哥)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

再写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最后总结全文:

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自然现象的喜悦。

教学本课,重在让学生感受广阔的大自然的美丽可爱,童年生活丰富多彩;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并能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学情分析

本班是新组成的一个班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还很不熟悉,大家都处于认识、磨合阶段,幸运的是学校地处城郊,班上有不少学生来自乡下,对大自然、对学习内容(蒲公英)有一定的感知,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的重难点分析

重点

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生字。

2、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前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收集相关的词语和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

二、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

蒲公英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

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

蒲公英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

开黄色舌状花。

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

3、板书课题:

金黄的草地

(1)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

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

(2)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

呵欠傍晚一本正经

  记住字形:

弟:

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坝:

“贝”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四、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

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

我们在草地上尽情的玩耍。

第二段(第3至4自然段):

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

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

五、课堂小结

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还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看到一大片金色的草地,也弄清楚了草地变化的原因。

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呀!

你仔细观察也会有所发现。

这片金色的草地还带给兄弟俩很多快乐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板书设计

2金色的草地

shuǎ耍zhuāng装jìn劲róng绒jià假zhāo朝xiē些diào钓chá察bàn瓣lǒng拢zhǎng掌qù趣

蒲公英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  金色的草地  绿

作业设计

1、书写本课的生字。

2、指导写“弟:

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坝:

‘贝’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完成《课堂作业本》1-3

课后反思

课题名称

2金色的草地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的重难点分析

重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前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

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板书:

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指名读,评读。

(2)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3)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觉吗?

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

(4)练习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

 2、学习第三至四自然段。

过渡:

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

“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

“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

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5)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四、理解感悟,朗读指导。

  1、再读课文。

作者为什么说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交流汇报。

交流重点:

1)、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

2)、“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

(a)“我”先发现了什么?

又发现了什么?

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哪些变化?

(b)这一部分当中有些词语和句子表达的效果很好,令人回味,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

比如:

“我起得很早去钓鱼”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起得很早”呢?

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因为过去没有起这样早,所以一直误认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

“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并”在这里有哪些含义呢?

用上这个“并”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现在才这样认为,并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手掌最简单的动作打比方,就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

3)、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3、作者为什么会发现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呢?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感情和兴趣。

懂得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五、课堂小结、拓展。

今天我们和小男孩一起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知道草地颜色的变化是由蒲公英的开合引起的。

让我们把文章从头到尾连起来在读读吧!

板书设计

2金色的草地

清早——→中午——→傍晚

草地绿色——→金色——→绿色可爱

↑↑↑

蒲公英花合拢张开合拢有趣

     

仔细观察

作业设计

1、有感情课文,并试着背下来。

抄写句子P6~~8页第三题

2、多音字组词:

 cháo(   )jiā(   )

     朝假

   zhāo(   )jiā(   )

3、辨字组词:

耍(  )钓(  )劲(  )些(  )拢(  )瓣(  )

要(  )钩(  )颈(  )此(  )扰(  )辩(  )

3、完成《课堂作业本》4-6

课后反思

《金色的草地》是苏联作家描写的一个有趣故事。

通过我和弟弟对蒲公英早晚变化地观察,认识到草地、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文章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这一维度,教学中力求突出:

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课题名称

3爬天都峰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课文中以吐泡泡的形式对“终于”一词的理解作了提示,目的是让学生读到这里,能联系上文理解“终于”的意思,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上天都峰的。

课文中的许多儿童语言,内涵丰富,细细咀嚼,令人回味。

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到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体会一些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难点是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都峰的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