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测试题4 精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9326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测试题4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测试题4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测试题4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测试题4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测试题4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测试题4 精品.docx

《最新高中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测试题4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测试题4 精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中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测试题4 精品.docx

最新高中历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测试题4精品

专题三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2018·威海)鸦片战争中,林则徐、魏源等萌发了强国御侮的新思想,他们的新思想主要“新”在(  )

A.坚决抵制鸦片贸易  B.呼吁革除社会弊端

C.反对空谈义理D.主张向西方学习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向西方学习”是在鸦片战争前后民族危机加深和封建统治日益腐朽之时,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为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而萌发的新思想。

林则徐、魏源是新思想的倡导者,他们开眼看世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付诸实践,揭开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的一页。

所以答案选D。

2.(2018·威海)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曾提出购买、仿造近代军舰的建议。

这一举动遭到朝野上下的激烈反对,连道光帝都斥之为“一派胡言”。

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

A.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

C.统治者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未得到统治者的采纳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

材料表明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仿造近代军舰的主张反映了他已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统治集团对林则徐的反对说明了C,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在禁烟期间并未出现,所以答案选D。

3.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兴起。

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②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师夷长技”说明国人已认识到西方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的先进,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但在当时他们对中国落后的认识还谈不上“充分”,故排除④。

4.(2018·扬州中学)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鸦片战争之后地主阶级改革派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器物”的思潮,但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斗争,但这两者背后的经济根源则是相同的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所以答案选B。

A、C两项只是其促进其转变的重要原因;D是五四运动的重要影响,不符合题意。

5.“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进一步冲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保守观点。

下列材料可以体现“中体西用”这一进步思想的是(  )

A.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B.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

C.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答案】 D

【解析】 “用”即西方技术,即“外国利器”,D项符合。

A项属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B项主张科学、人权(民主);C项主张变法。

6.1892年11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来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他们见面时可能谈及的话题是(  )

A.“中体西用”学说的影响

B.中日海军在黄海战事中的进展

C.英国政治制度的进步性

D.改革中国政治制度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能力。

解答时要注意题干中“1892年11月”的时间限制。

B项是发生在1894年以后;李鸿章是洋务派,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D两项都不符合题目要求。

故选A。

7.(2018·盐城)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

“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

”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

A.李鸿章B.梁启超

C.康有为D.陈独秀

【答案】 D

【解析】 从“民国时期”“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可以分析这位思想家把批判矛头对准了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正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特点,这位思想家应该是陈独秀,选D项。

8.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应当如何自救?

当时的中国人对这一时代课题作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不学习西方的“奇技淫巧”

D.“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19世纪末中华民族正值危亡的时刻,变革社会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才是“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做法。

A、B两项已被证明是失败的;C项说法根本就是错误的。

9.(2018·南昌二中)1919年,鲁迅在《药》发表后说:

“《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这说明该作品的真正主题是(  )

A.抨击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B.呼唤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C.号召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D.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的“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反映出革命者没有发动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对革命根本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故需要解放人民群众思想。

10.梁启超说:

“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

二字。

”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A.君主B.民权

C.西学D.科学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由梁启超可知,他所指的民贼政体是君主专制,在这种政体下,封建伦理纲常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民权无从谈起。

11.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与林则徐、魏源相比,其主要不同是(  )

A.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B.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

C.学习西方的管理体制D.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答案】 D

【解析】 前者主张学习君主立宪制,后者主张学习坚船利炮。

12.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

下列关于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吻合的是(  )

A.揭开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B.开辟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

C.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D.改变了中国的政体

【答案】 C

【解析】 揭开中国近代化序幕的是洋务运动;开辟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路的是林则徐和魏源;改变了中国政体的是辛亥革命。

故A、B、D是错误的,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13.“我可爱可亲的工人呀!

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意国将是工人的意国了,英国将是工人的英国了。

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

”上述材料选自《一个工人的宣言书》。

这份宣言书可能诞生于(  )

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后期D.解放战争后期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的几个关键词包括“俄国”、“工人”、“快到中国”,可以判断是指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故选C。

14.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

“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

”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答案】 D

【解析】 康有为认为只要皇帝一声令下,颁布变法诏令,马上就能全国响应,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后面变法的情况可知康有为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选择D项。

15.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器”、学“制”、学“神”的三个阶段。

下列能作为各阶段标志性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材料中的学“器”即学技术,学“制”即学制度;学“神”即学思想文化。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只学技术;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学制度;新文化运动学思想文化。

16.1912年5月,梁启超在《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中说:

“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

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

”这一观点主要表明(  )

A.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B.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

C.清朝统治成为众矢之的D.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近代梁启超的思想变化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表明民国初年梁启超的思想由主张君主立宪转到民主共和,表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

1912年5月,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故C有误。

A、B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反映出来。

17.下列图片体现了近代中国思想界“西学东渐”的发展历程,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图一、图二、图三、图四B.图二、图一、图三、图四

C.图三、图四、图一、图二D.图二、图三、图四、图一

【答案】 D

【解析】 图一对应新文化运动,图二对应新思想的萌发,图三对应维新变法,图四对应三民主义。

由此可知应该选D。

18.(2018·吉安)“常有人说:

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

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

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

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

”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

A.白话文的自身价值B.胡适、陈独秀的推动

C.制度和环境的根本变化D.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抓住材料的核心信息即可,根据“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说明白话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

19.“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这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哪方面的内容(  )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由材料信息可知,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方面的内容,即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0.“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

”陈独秀这一观点(  )

①体现了彻底反封建的决心

②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

③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④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倾向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中国革命的方向应该是社会主义的方向,绝对否定传统文化的态度不是中国革命的方向。

21.(2018·扬州中学)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组合,正确的是(  )

①《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孔子改制考》——主张君主立宪制

③《敬告青年》——倡导民主和科学

④《庶民的胜利》——传播马克思主义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①项正确,《海国图志》作者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②项正确,《孔子改制考》由主张变法在中国实行君主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