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精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31272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精品.docx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精品.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精品.docx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精品

《谏太宗十思疏》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

姓名:

【习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魏徵,朝谏议大夫,在历史上以能犯颜直谏著称,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魏征卒后,唐太宗悲痛不已,说;“夫以铜为镜,可以,以古为镜,可以,以人为镜,可以。

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二)文言现象积累:

1、重点字解释:

1.臣闻求木之长者:

2.臣闻求木之长者:

3.必固其根本:

4.必固其根本:

5.欲流之远者:

6.必浚其泉源:

7.必浚其泉源:

8.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9.臣虽在下愚:

10.人君当神器之重:

11.居域中之大:

12.塞源而欲流长也:

13.承天景命:

14.善始者实繁:

15.克终者盖寡:

16.克终者盖寡:

17.克终者盖寡:

18.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19.则纵情以傲物:

20.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1.虽董之以严刑:

22.振之以威怒:

23.诚能见可欲:

24.将有作:

25.将有作:

26.则思谦冲以自牧:

27.则思谦冲以自牧:

28.惧满溢:

29.则思江海下百川:

30.乐盘游:

31.则思慎始而敬终:

32.虑壅蔽:

33.惧谗邪:

34.则思正身以黜恶:

35.则思正身以黜恶:

36.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37.宏兹九德:

38.宏兹九德:

39.简能而任之:

2、一词多义

善:

①择善而从之:

②善始者实繁:

则:

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②则智者尽其谋:

虽: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②虽董之以严刑:

长: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②塞源而欲流长也:

下:

①则思江海下百川:

②必竭诚以待下:

诚:

①诚能见可欲:

②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以:

①纵情以傲物:

②戒奢以俭:

③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④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⑤虽董之以严刑:

⑥振之以威怒:

⑦则思知足以自戒:

⑧则思知止以安人:

⑨则思谦冲以自牧:

能:

①诚能见可欲:

②简能而任之:

3、分析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①振之以威怒:

②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③居安思危:

④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⑤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⑥则思正身以黜恶:

⑦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⑧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⑨则思正身以黜恶:

⑩慎谗邪:

⑪宏兹九德:

⑫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⑬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⑭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4、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②而况于明哲乎:

③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④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⑤则思三驱以为度:

⑥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⑦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⑧戒奢以俭:

⑨诚能见可欲:

⑩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三)理解性默写: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境界是:

2、作者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是:

3、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4、“十思”的内容:

5、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6、作者认为得天下的君王为何易失天下:

四)重点句子翻译:

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3、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4、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5、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6、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7、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8、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五)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之长(zhǎng)者浚(jùn)其泉源

B.虑雍(yōng)蔽正身黜(chù)恶

C.克终者盖(gài)寡董(dǒng)之以严刑

D.垂拱(gǒng)而治仁者播(bō)其惠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强聒(ɡuā)  卤莽(mǎnɡ) 见恕(shù) 辟邪(pì)

B.拒谏(qiān)汹汹(xiōnɡ)盘庚(ɡēnɡ)膏泽(ɡāo)

C.不恤(xù)怨谤(bànɡ)利弊(bì)会晤(wù)

D.胥怨(xù)儒生(rú)挑衅(xìn)怨诽(fěi)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保无疆之休(休闲)B、虽董之以严刑(督责)

C、则思谦冲以自牧(约束)D、役聪明之耳目(劳损)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必竭诚以待下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C、人君当神器之重吾恐季孙之忧

D、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5、下列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加强自身修养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忠诚的人

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

老百姓

6、下列句子中加粗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无以怒而滥刑        B.人君当神器之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D.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下列四组加粗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项王曰:

“沛公安在?

”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加强自身修养

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狩猎时网开一

面以示有度

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选拔有才能的人

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

老百姓

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以怒而滥刑

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0.下列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项王曰:

“沛公安在?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不求闻达于诸侯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11.下列加点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B.善始者实繁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春华秋实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C.振之以威怒D.塞源而欲流长也

振长策而御宇内流水不腐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12.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克终者盖寡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而况于明哲乎

C.岂取之易守之难乎D.而况于明哲乎

臣闻求木之长者青取之于蓝

13.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历代帝王,接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刚开始做得好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14、下列四组加点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且夫我尝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B.善始者实繁;春华秋实;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C.振之以威怒;振长策而御宇内;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D.塞源而欲流长也;流水不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15、下列四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克终者盖寡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则思知止以安人

C.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D.善始者实繁

塞源而欲流长也         勇者竭其力

1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帝王位高权重,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B.凡昔元首,承天景命

C.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18、下列对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这里的三个“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意思的转折。

B.“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这里“以”和“而”在相对位置出现,意思是接近的,“却”,都表示意思的转折。

C.“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这里的三个“则”用法相同,都是“(如果)……那么”的意思。

D.“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这里的两个“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意思的转折。

19.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2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当然)B、承天景命(大)

C、盖在殷忧(深)D、克终者盖寡(能够)

21.下列句子所包含的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B、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C、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22.对《谏太宗十思疏》文意的理解,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以“固木”、“浚泉”为喻,提出全文主旨: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接着,在原来比喻的基础上从反面设喻,一正一反,对比鲜明。

B、第二段指出历代帝王能有好的开始却不能坚持到底的原因是“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劝说唐太宗要竭诚以待下。

这给当时骄奢忘本的唐太宗当头棒喝。

C、文章第三段提出“十思”的内容,是“积其德义”的具体化。

并诚挚地指出,若照其行事就可以不必“劳神苦思”了。

 

D、进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直言不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效果强烈,而有时是最冒险的;另一种就是婉转进谏,更像是在讲故事,却不乏趣味,魏征用的正是第二种。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

  纯礼宇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

“范纯礼岂不知此?

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

“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

”琦是其对。

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

泸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料其可具者,不取于民。

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

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

纯礼曰:

“草湿则生火,何足怪!

”但使密偿之,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

“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

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

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

“宽猛相济,圣人之训。

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中旨鞠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

“与刘先主如何?

”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

“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事好生之德。

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曰:

“何以戒后人?

”曰:

“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

“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

”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

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

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幕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纯礼敢于抗言,受到韩琦赏识。

主管官员分配劳赋不当,他有理有据地提出异议,认为永安县负责陵寝日常维护,不应与各县均等,得到陵使韩琦认同。

B.纯礼关怀下属,处分重在惩戒。

他在遂州任上对下属宽厚,草场失火,守吏惶恐等候诛杀,库吏因盗丝将被处死,他均认为罪不至死而采用赔偿的惩处。

C.纯礼鉴察往事,治事去苛从宽。

在开封府任上,有村民被误告谋逆,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认为应判杖刑,并以彰显皇上刑罚不滥为由,征得皇上认可。

D.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

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2)感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唐、正衣冠,知兴替,知得失。

二)文言现象积累:

1、重点字解释:

1.臣闻求木之长者:

树木

2.臣闻求木之长者:

长得高

3.必固其根本:

使……稳固

4.必固其根本:

树根

5.欲流之远者:

流得远

6.必浚其泉源:

疏通,深挖

7.必浚其泉源:

水的源头

8.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稳固,扎实

9.臣虽在下愚:

最愚昧无知的人

10.人君当神器之重:

主持,掌握

11.居域中之大:

重要地位

12.塞源而欲流长也:

13.承天景命:

14.善始者实繁:

15.克终者盖寡:

能够

16.克终者盖寡:

大概

17.克终者盖寡:

18.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深切的

19.则纵情以傲物:

看不起别人

20.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路人

21.虽董之以严刑:

监督

22.振之以威怒:

通“震”,威吓

23.诚能见可欲:

如果,果真

24.将有作:

打算,计划

25.将有作:

兴建宫殿

26.则思谦冲以自牧:

27.则思谦冲以自牧:

动词,约束,修养

28.惧满溢:

指骄傲自满,听不进别人意见

29.则思江海下百川:

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

30.乐盘游:

以……为乐

31.则思慎始而敬终:

谨慎

32.虑壅蔽:

指耳目被堵塞、蒙蔽

33.惧谗邪:

形容词作名词,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34.则思正身以黜恶:

使……端正

35.则思正身以黜恶:

排斥

36.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不恰当地奖赏

37.宏兹九德:

38.宏兹九德:

弘扬,扩大

39.简能而任之:

选拔

2、一词多义

善:

①择善而从之:

好的人或事,名词

②善始者实繁:

做得好,动词

则:

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就,连词

②则智者尽其谋:

那么,连词

虽: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虽然,连词

②虽董之以严刑:

即使,连词

长: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

长得高,动词

②塞源而欲流长也:

流得远,动词

下:

①则思江海下百川:

居于……下,动词

②必竭诚以待下:

下面的群臣,名词

诚:

①诚能见可欲:

如果,果真,连词

②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诚心,诚意,名词

以:

①纵情以傲物:

连词“而”,表并列

②戒奢以俭:

连词“而”,表并列

③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表转折,连词

④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表修饰,连词

⑤虽董之以严刑:

用,介词

⑥振之以威怒:

用,介词

⑦则思知足以自戒:

来,连词

⑧则思知止以安人:

来,连词

⑨则思谦冲以自牧:

来,连词

能:

①诚能见可欲:

能够,副词

②简能而任之:

有能力的人,名词

3、分析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①振之以威怒:

通假字,通“震”,威吓

②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形容词用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好的意见

③居安思危:

形容词用作名词,安定的环境

④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使动用法,使……安宁

⑤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通假字,通“勿”,不要

⑥则思正身以黜恶:

使动用法,使……端正

⑦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动词用作名词,指兴建宫室之类的事情

⑧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形容词用作名词,重权;重要地位

⑨则思正身以黜恶:

形容词用作名词,邪恶小人

⑩慎谗邪:

形容词用作名词,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⑪宏兹九德:

使动用法,使……发扬光大

⑫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形容词用作动词,看不起

⑬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动词用作名词,想要的东西

⑭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使动用法,使……稳固,扎实

4、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①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宾语前置,戒自,警戒自己

②而况于明哲乎:

省略句,省宾语“君王”

③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宾语前置,牧自,意译为“对自己加强道德修养”。

牧,养

④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省略句,省主语“水”;省“君王”

⑤则思三驱以为度:

宾语前置,以三驱,以打猎三次作为限度

⑥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省略句,省主语“君王”

⑦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介词结构后置,以严刑督责他们,用威严恐吓他们

⑧戒奢以俭:

介词结构后置,用节约来消除奢侈

⑨诚能见可欲:

省略句,省主语“君王”

⑩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省略句,省主语“君王”;省宾语“视听”

三)理解性默写答案

1、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3、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4、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5、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6、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四)重点句子翻译:

1、——竭尽诚意,就能使吴和越这样敌对的国家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会使骨肉亲属成为陌路之人。

2、——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只是民众的力量;(他们就象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够颠覆船只,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事。

3、——害怕会骄傲自满,就要想到像江海那样居于百川之下。

4、——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这九种德行,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而采纳它。

5、——智慧的人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心

6、——难道是夺取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就困难吗?

7、——在深深的忧患中一定会竭尽诚意对待臣民;成功以后,就放纵自己情感来傲慢地对待别人。

8、——安乐时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行节俭

五)选择题:

1.答案:

A木之长者“长”应读cháng

2.答案:

C

3、答案:

A

4、答案:

B

5.答案:

D(应为百官)

6.答案:

A(都是“因为”)

7.答案:

B(都是“有信用的、可信的”)

8.答案:

D解析:

“百司”指官职。

9.答案:

A解析:

A项都作“因为”解释,B项第一个表疑问语气,第二个表反问语气;C项第一个是所字结构,第二个和为连用表被动;D项第一个为“于是”,第二个为“就是”。

10.答案:

B解析:

B项都作“讲信用”;A项是“安定”与“哪里”;C项是“要求”与“寻求”;D项是“治理好”与“整编”。

11.答案:

A解析:

A项:

听说;懂得;闻名。

B项:

实在,确实;果实,这里作动词用;果实。

C项:

威吓;举起;举起。

D项:

水流;流动;水流。

12.答案:

A解析:

A项两个“盖”都表推断语气;B项两个“而”,前一个表转折,后一个表递进;C项的两个“之”前一个代词,后一个结构助词;D项两个“于”前一个“对于”,后一个“从”。

13.答案:

D解析:

“终苟免”:

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

14.答案:

A(分别是“听说”“懂得(引申义)”“见识”);

15、答案:

A(都表示“大概”);

16、答案:

B(是指能开始的人很多,坚持到底的却很少。

);

17、答案:

A(根本,今做副词,或名词,表示基础的东西、重要的东西。

元首,今比喻引申为一个国家最高领导。

骨肉,今义是“骨头和肉”,但今天也有“亲骨肉”之说,乃是其比喻引申。

);

18、答案:

C(第一个“则”是“就”的意思,不包含假设语气。

19.答案:

C

20、答案:

A

21.答案:

D

22.答案:

D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

【答案】

1.D2.C3.D

4.

(1)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责,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

(2)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靠,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