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2682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

《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化学习题集.docx

生物化学习题集

生物化学习题集

第一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单选:

2、测得某生物样品中每克含N为0.04g,每100g该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应为A、25g。

(B、2.5g;C、40g;D、4g;E、20g)

7、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E、肽键。

(A、盐键;B、疏水键;C、氢键;D、二硫键)

8、下列不属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类型的是B、双螺旋。

(A、a-螺旋;C、B-折叠;D、B-片层;E、B-转角)

9、亚基是哪种蛋白质结构的基本单位D、四级结构。

(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E、五级结构)

10、、蛋白质对紫外光的吸收峰值是在B、280nm。

(A、260nm;C、300nm;D、320nm;E、340nm)

11、蛋白质分子的主键是A、肽键。

(B、二硫键;C、离子键;D、范德华力;E、氢键)

1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化学键是D、氢键。

(A、盐键;B、疏水力;C、范德华力;E、以上均对)

15、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作用力是E、氢键、盐键、疏水力、范得华力。

(E、以上均对)

20、蛋白质变性不包括B、肽键断裂。

(A、氢键断裂;C、疏水键断裂;D、盐键断裂;E、二硫键断裂)

21、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A、减少表面电荷、破坏水化膜。

(B、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质;C、降低了蛋白质溶液介电常数;D、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E、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26、对稳定蛋白质构象通常不起作用的化学键是C、酯键。

(A、氢键;B、盐键;D、疏水键;E、范德华力)

填空:

1、各种蛋白质中含氮量比较接近,平均为16%。

碱性氨基酸包括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

3、测得某生物样品中含N为3g/100g样品,请推算该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是18.75%,某氨基酸的等电点PI=3.22,将它置于PH=8.0的缓冲液中电泳,该氨基酸将向电场的正极移动。

名词解释:

1、肽键/肽单元---一个氨基酸的a-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a-氨基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的键称为肽键。

其化学本质是共价键,是蛋白质分子中最主要的化学键。

由于组成肽键的C-N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不能自由旋转,因此肽键上的四个原子和相邻的两个a碳原子处于同一面上,这个平面就叫做肽键平面,或肽单元,它是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基本单位。

2、蛋白质的等电点---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某一溶液PH值条件下,它的酸性基团与碱性基团解离程度相等,所带净电荷为零,就把这一PH直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3、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分子内次级键断裂,空间结构改变,使蛋白质原有的理化性质改变,生物学活性丧失,这一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论述题:

试述蛋白质变性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

蛋白质变性指的是在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特有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造成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多种,常见的有加热、紫外线等物理因素和乙醇、强酸、强碱、重金属等化学因素。

蛋白质变性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温灭菌、乙醇消毒就是使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而失活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免疫球蛋白或生物制剂(如疫苗)需低温保存,才能防止蛋白质变性从而有效保持生物制剂的活性。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单选: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C、核苷酸。

(A、戊糖和碱基;B、戊糖和磷酸;D、戊糖、碱基和磷酸;E、嘌呤核苷和嘧啶核苷)

2、核算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A、3‘,5‘-磷酸二酯键。

(B、2’,3‘-磷酸二酯键;C、2’,5‘-磷酸二酯键;D、糖苷键;E、肽键)

4、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B、有反密码环和3‘-端CCA。

(A、有密码环和3’-端CCA;C、有反密码环和3‘-端PolyA;D、有反密码环的5‘-端CCA;E、以上均不对)

6、DNA的二级结构是A、双螺旋结构。

(B、核小体结构;C、无规卷曲结构;D、超螺旋结构;E、染色质及染色体结构)

8、维持DNA二级结构稳定的横向力是C、氢键。

(A、盐键;B、二酯键;D、碱基纵向堆积力;E、疏水作用力)

11、只存在于RNA中的碱基是E、尿嘧啶。

(A、腺嘌呤;B、鸟嘌呤;C、胞嘧啶;D、胸腺嘧啶)

13、关于DNA和RNA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C、戊糖不同,部分碱基不同。

(A、戊糖和碱基完全不同;B、戊糖和碱基完全相同;D、戊糖不相同,部分碱基不同;E、戊糖不相同,碱基完全相同)

填空:

2、体内重要的环化核苷酸是cAMP和cGMP。

3、核小体是由组蛋白和双链DNA组成。

5、多数真核细胞mRNA分子的5‘端有5’—m7Gppp结构,而其3‘端有3’—PolyA尾状结构。

9、组成核酸的基本成分是戊糖、碱基、磷酸。

名词解释:

4、DNA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高温、离子强度等)作用下,DNA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称为单链的现象。

简答题:

简述DNA碱基组成的Chargaff规则---

其规则主要有四点:

、所有生物体中的DNA分子中,嘌呤碱总摩尔数等于嘧啶碱总摩尔数,即A+G=C+T,并且以摩尔为单位,A=T,G=C;

、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属特异性,即不同生物种属的DNA具有各自独特的碱基组成;

、DNA的碱基组成无组织器官特异性,即同种生物中不同组织即器官的DNA在碱基组成上是一致的;

、DNA的碱基组成相对稳定,生物体内DNA的碱基组织相对稳定。

不受年龄、营养状况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论述题:

1、试述B-DNA结构的特点---

DNA双螺旋结构的要点如下:

、DNA分子由反向平行的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以一共同假想轴为中心,盘曲成右手双螺旋结构;

、碱基在双螺旋内侧,相对的碱基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对T,G与C通过氢键连接,碱基平面与中心轴垂直,磷酸与脱氧核糖在外侧,构成DNA的骨架;

、双螺旋的稳定因素主要有:

a、互补碱基对间的氢键;b、碱基平面之间的堆砌力;c、磷酸残基的负电荷与介质中的阳离子之间的离子键,其中碱基平面间的堆砌力是主要力量;d、双螺旋的直径为2nm,每个螺旋间的螺距为3.4nm,内包含10个碱基对,因此每个碱基对间的距离为0.34nm。

2、试比较DNA和RNA的化学组成、分布及生物学作用---

、化学组成的比较

DNA

RNA

磷酸

磷酸

磷酸

戊糖

D-2脱氧核糖

D-核糖

嘌呤碱

嘌呤、鸟嘌呤

腺嘌呤、鸟嘌呤

嘧啶碱

胞嘧啶、胸腺嘧啶

胞嘧啶、尿嘧啶

、分布:

DNA存在于细胞核和线粒体中;RNA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

、生物学作用:

DNA是绝大多数生物遗传信息的贮存和传递者,与生物的繁殖、遗传和变异等有密切关系;RNA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也可作为某些生物遗传信息贮存和传递者。

第三章酶

单选:

1、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A、蛋白质。

(B、维生素;C、多糖;D、磷脂;E、胆固醇)

2、结合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才有活性D、全酶形式存在。

(A、酶蛋白单独存在;B、辅酶单独存在;C、亚基单独存在;E、有激动剂存在)

4、酶促反应中决定反应特异性的是A、酶蛋白。

(B、辅基;C、辅酶;D、金属离子;E、变构剂)

7、酶的活性中心是指E、能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部位。

(A、酶分子的中心部位;B、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的部位;C、酶分子上有必需基团的部位;D、酶分子表面有解离基团的部位)

9、酶原的激活是由于E、激活剂使酶原的活性中心暴露或形成。

(A、激活剂将结合在酶原分子上的抑制物除去;B、激活剂使酶原的空间构象发生变化;C、激活剂携带底物进入酶原的活性中心;D、激活剂活化酶原分子上的催化基团)

14、酶促反应速度(V)达最大反应速度(Vm)的80%时,底物浓度[S]为D、4Km。

(A、1Km;B、2Km;C、3Km;E、5Km)

20、下列哪种动力学特征属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A、Km增加,Vm不变。

(B、Km降低,Vm不变;C、Km不变,Vm增加;D、Km不变,Vm降低;E、Km降低,Vm降低)

25、最常见的化学修饰的方式是B、磷酸化与去磷酸化。

(A、腺苷化与去腺苷化;C、甲基化与去甲基化;D、乙酰化与去乙酰化;E、—SH与—S—S—相互转变)

填空:

1、酶原激活的实质是形成或暴露活性中心。

2、在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中,米氏方程为V=Vm[S]/Km+[S],Km越大,则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小;Km值越小,则酶与底物的亲和力越大。

5、全酶是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组成,其特异性取决于酶蛋白。

名词解释:

1、酶的活性中心——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的必需基团,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该区域能够特异性的与底物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该区域就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3、竞争性抑制---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结构相似,两者共同竞争酶的活性中心。

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能再与底物结合,从而降低了底物与酶结合的机率,使酶促反应速度减慢,抑制程度取决于[I]/[S]的比值,可以用增加[S]的方法减弱或消除该抑制剂的抑制作用。

其动力学特征是Km增加,Vm不变。

4、变构调节---体内的一些代谢物能与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部位(变构部位或调节部位),以非共价键的形式可逆的结合,使酶蛋白分子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活性,以此实现对代谢的快速调节。

这种酶活性的调节方式称为变构调节。

5、共价修饰---酶蛋白多肽链上的某些基团在相关酶的催化下与另一些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引起酶活性的改变,并以此实现对代谢的快速调节。

这种酶活性的调节方式称为酶的化学修饰调节。

常见的化学修饰包括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乙酰化与去乙酰化,甲基化与去甲基化等反应。

论述题:

2、举例说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在医学上的运用---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是指:

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的分子结构相似,两者共同竞争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一旦抑制剂与酶结合后,底物就不能再与酶结合,从而降低了底物与酶结合的机率,使酶促反应速度降低,抑制程度取决于[I]/[S]的比值,可以用增加[S]的方法减弱或消除该抑制剂的抑制作用。

其动力学特征是Km增加,Vm不变。

许多药物的药理作用正是利用这一原理。

例如:

磺胺类药物。

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必需从宿主体内摄取对氨基甲苯酸,在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作用下合成二氢叶酸。

后者在还原为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载体,参与核酸的合成,与细菌的增殖有关。

磺胺类药物的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相似,可竞争性的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菌体内二氢叶酸的合成,使之生长受抑,不能繁殖而达到抑菌的效果。

第十章DNA的生物合成

单选:

2、下列关于DNA的复制的叙述那一项是错误的:

B、有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与。

(A、有合成RNA的聚合酶参与;C、为半保留复制;D、以四种dNTP为原料;E、有D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与)

3、复制是指A、以DNA为模板合成DNA。

(B、以DNA为模板合成RNA;C、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D、以RNA为模板合成RNA;E、以RNA为模板合成RNA)

4、DNA复制时,下列哪一种酶是不需要的:

D、RNA指导的DNA聚合酶。

(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DDDP);B、DNA指导的RNA聚合酶;C、连接酶;E、拓扑异构酶)

6、合成DNA的原料是:

C、dATP、dGTP、dCTP、dTTP。

(A、dATP、dGTP、dCTP、dUTP;B、dADP、dGDP、dCDP、dTDP;D、ATP、GTP、CTP、UTP;E、ADP、GDP、CDP、UDP)

8、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是B、使复制中的DNA能解结,解环或解连环,以达到适度盘绕。

(A、解开DNA双螺旋使其易于复制;C、把DNA异构为RNA作为引物;D、辨认复制起始点;E、稳定分开的双螺旋)

9、DNA连接酶的作用是B、连接碱基互补DNA双链中的单链缺口。

(A、使DNA形成超螺旋结构;C、连接RNA与DNA的末端;D、连接单独存在的DNA或RNA单链;E、连接连个染色体)

13、在DNA复制中,RNA引物的作用是D、提供3‘-OH末端作为合成DNA的起点。

(A、使DNA聚合酶III活化;B、使DNA保持单链状态;C、提供5‘—P末端作为DNA新链合成的起点;E、提供3’—OH末端作为合成RNA的起点)

14、岗崎片段E、因为新链合成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而产生。

(A、是因为DNA合成速度太快而产生;B、由于复制中有缠绕打结而产生;C、因为RNA示不连续合成的;D、因为解链的速度大于复制的速度而产生)

19、DNA复制和转录过程具有许多异同点,下列关于DNA复制和转录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D、两过程均需要RNA引物。

(A、在体内只有模板链转录,而两条DNA链都复制;B、在这两个过程中新链合成的方向都是5‘→3’;C、通常情况下,复制的产物大于转录的产物;E、复制和转录的原料不同)

20、岗崎片段是指E、随从链上合成的DNA片段。

(A、DNA模板上的DNA片段;B、引物酶催化合成的RNA片段;C、领头链上合成的DNA片段;D、随从链上合成的DNA片段)

21、逆转录过程中需要的酶是E、RNA指导的DNA聚合酶。

(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B、核酸酶;C、RNA指导的RNA聚合酶;D、DNA指导的RNA聚合酶)

24、DNA复制的精确性远高于RNA转录,这是因为D、DNA聚合酶有5‘→3‘外切酶活性,而RNA聚合酶则无相应活力。

(A、新和成的DNA链与模板链形成了双螺旋结构,而RNA则不能;B、DNA聚合酶有3‘→5‘外切酶活性,而RNA聚合酶则无相应活力。

C、脱氧核糖核苷之间的氢键配对精确性高于脱氧核糖核苷与核糖核苷之间的配对;E、DNA复制为半不连续复制,而RNA转录则呈现连续性)

32、有关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E、是进化的分子基础。

(A、大量突变都是自发突变,发生频率在10—4左右;B、一定会引起功能受损;C、自然突变频率很低,抗炎忽略;D、是由有害因素引起的有害结果)

填空:

1、DNA复制时,子代DNA分子中一条来自亲代DNA,而另一条来自新合成,故称为“半保留复制”。

2、DNA合成的原料是dNTP,模板的走行方向是3‘→5‘,而新链的走行方向又是5‘→3‘。

6、逆转录作用是在逆转录酶催化下,以RNA为模板,dNTP为原料,合成DNA的过程。

12、逆转录酶通常以tRNA为引物,具有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依赖于DNA的DNA聚合酶和RNaseH三种酶的活性。

名词解释:

1、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DNA—

—→RNA--

—→蛋白质

DNA←←

←RNA

2、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dNTP为原料,按5‘→3’方向合成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子代DNA。

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和成的,称为半保留复制。

5、冈崎片段:

指DNA复制过程中,随从链的形成之前,首先合成的一些不连续的片段,称为冈崎片段,产生的原因是随从链合成方向与模板DNA的解链方向相反。

6、逆转录作用:

指在逆转录酶催化下,以NRA为模板,四种dNTP为原料,首先合成RNA-cDNA,然后再以cDNA为模板合成DNA双链的过程。

论述题:

参与DNA复制的酶及其蛋白质因子有哪些?

试述其主要功能。

、解旋酶(拓扑异构酶I、II):

松解DNA的超螺旋使之形成负超螺旋,以避免在DNA复制过程中的打结现象。

、解链酶:

破坏DNA双链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使DNA双链变为单链,以便作为复制的模板,从而为DNA的复制做好准备。

、单链DNA结合蛋白(SSB):

结合到解开的DNA单链上,保持DNA的单链状态,以避免解开单链DNA被核酸酶水解。

、引发酶(引物酶):

以DNA单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引物,提供DNA复制所需的3‘-OH端。

、DNA聚合酶(DDDP):

以大肠杆菌来说,DDDPIII是真正意义上的聚合酶,它的主要作用是沿引物3‘-OH端按5‘→3’方向合成与模板链互补的DNA新链;DDDPI在复制过程中起校读作用,并能切除RNA引物以及合成DNA以填补引物空隙;而DDDPII主要是具有DNA损伤后修复的功能。

、DNA连接酶:

连接DNA复制时由于不连续复制产生的DNA片段之间的单链切口,催化形成3‘,5’—磷酸二酯键。

第十一章RNA的生物合成

单选:

1、DNA复制和转录过程具有许多异同点,下列关于DNA复制和转录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D、两过程均需要RNA引物。

(A、在体内只有模板链转录,而两条DNA链都复制;B、在这两个过程中新链合成的方向都是5‘→3‘;C、复制的产物在通常情况下,大于转录的产物;E、复制和转录的原料不同)

6、不对称转录是指C、同一单链DNA上的某一转录单位,可以是有意义链而另一转录单位可以是反意义链。

(A、双向复制后各自作为模板进行转录;B、作为转录的模板,方向可以是3‘→5‘,也可以是5’→3‘;D、转录的产物RNA的碱基序列不对称;E、转录无方向性)

7、DNA指导的RNA聚合酶,核心酶的组成是A、a2BB’。

(B、a1a2B;C、a2BB‘a;D、aBB‘;E、aB蛋白)

9、转录的原料是E、ATP、GTP、CTP、UTP。

(A、ADP、GDP、CDP、TDP;B、ATP、GTP、CTP、TTP;C、dATP、dGTP、dCTP、dTTP;D、dADP、dGDP、dCDP、dTD)

12、外显子是E、真核生物基因中表达成熟RNA的核酸系列。

(A、能够转录的DNA序列;B、开放的基因;C、模板链上的DNA片段;D、真核生物基因的非编码序列)

15、tRNA分子3‘--端序列为A、CCA-OH。

(B、CAA-OH;C、CCC-OH;D、AAA-OH;E、ACC-OH)

填空:

2、转录是指在RNA聚合酶(DDRP)的作用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四种NTP为原料,合成RNA的过程。

5、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全酶形式为a2BB”a,核心酶为a2BB”。

7、转录终止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依赖Rho因子的转录终止,另一种是形成特殊的不依赖Rho因子的转录终止(发夹结构)。

论述题:

比较复制和转录的异同:

相同点:

1、都是酶促的核苷酸过程;2、都于DNA为模板;3、都需要依赖DNA聚合酶;4、聚合过程都是核苷酸之间生成磷酸二酯键;5、都是从5‘→3‘方向延伸聚核苷酸链;6、都遵从碱基配对规律。

区别:

复制

转录

模板

两股链均复制

模板链转录(不对称转录)

原料

dNTP

NTP

D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产物

子代双链DNA(半保留复制)

mRNA、tRNA、rRNA

配对

A-T,G-C

A-U,T-A,G-C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单选:

1、在mRNA的结构上,起始密码一般为:

C、AUG。

(A、UAG、B、GGA;D、UGA;E、GUU)

11、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指C、大多数氨基酸有的密码子不止一种。

(A、一些密码子可缺少一个嘌呤或嘧啶碱基;B、密码中有许多稀有碱基;D、一些密码子适用于一种以上的氨基酸;E、以上都不是)

12、摆动配对的正确含义是A、一种反密码子第一位碱基能与不同的几种相应的密码子第三位碱基配对。

(B、使肽键在核蛋白体大亚基中得以伸展的一种机制;C、一种氨基酸可以与多种tRNA结合;D、指核蛋白体沿着mRNA5‘端向3‘端移动;E、指RNA分子内局部碱基系列之间的配对)

14、下列关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描述错误的是E、反密码子按碱基配对规则识别密码子。

(A、氨基酸必须活化成活性氨基酸;B、体内所有氨基酸都有相应的密码;C、活化氨基酸被转运到核蛋白体上;D、蛋白质合成方向是N端向C端)

22、蛋白质合成时,肽键延伸终止的原因是D、终止密码进入受位时,释放因子识别终止密码子,使转肽酶转变为酯酶活性。

(A、核蛋白体以达到mRNA3‘末端;B、特异tRNA识别终止密码;C、终止密码子部位有较大阻力,核蛋白体无法沿mRNA移动;E、终止密码子本身具有酯酶作用)

填空:

1、蛋白质生物合成中,tRNA的作用为蛋白质生物合成中,携带活化的氨基酸,而rRNA的作用为蛋白质生物合成中,与蛋白质组成核蛋白体,作为氨基酸装配的场所。

2、密码子的特点包括连续性、通用性、简并性和摆动性。

8、肽键合成延长阶段包括进位、成肽和转位。

9、翻译模板mRNA方向是5‘→3’,肽键合成方向是N端→C端。

名词解释:

1、密码子---是mRNA信息区内,从5‘端向3’端方向每三个相邻核苷酸(或碱基)组成三联体,代表氨基酸信息或终止信号,这三联体称密码子。

共64个密码子,其中61个密码20种氨基酸,有三个终止密码(UAA、UGA、UAG)仅代表肽链合成的终止信号,一个起始密码(AUG)又是蛋氨酸的密码。

简答题:

2、什么是核蛋白体循环?

是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由核蛋白体大、小亚基、mRNA以及fMet-tRNAfMet结合成起始复合物开始,主要经进位、成肽、转为反复进行,肽链的延伸,核蛋白体沿mRNA5‘端向3’端移动,当核蛋白体到达终止密码时,核蛋白体大小亚基解聚,肽链及tRNA释放,解聚的核蛋白体又可重新聚合进入下一次肽链的合成过程,称核蛋白体循环。

论述题:

试述三种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及原理:

1、mRNA:

(1)、作用:

携带DNA的遗传信息,作为指导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

(2)、特点:

、连续性:

密码的阅读时连续的,密码之间无间断、无交叉,任何阅读框架内碱基的插入或缺失,可能导致移码突变。

造成下游产五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简并性:

在代表氨基酸的密码中,除外Met和Trp,其他的氨基酸由2、3、4或6个密码子代表,这种现象称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决定密码子特异性的是第一个和第二个碱基,第三个碱基具有差异。

但对于不同生物,同一氨基酸的几个密码,具有优选性;

、通用性:

对于整套密码,一般认为从简单的生物到人类都通用,进一步证明生物进化自同一祖先,但也存在特殊性,如:

动物细胞线粒体中,AUA代表Met的密码和起始密码,AGA、AGG代表终止密码;

、摆动性:

在密码子中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碱基与反密码子的第三个和第二个碱基。

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规律识别,具有可变性,称摆动配对。

、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

一般情况,AUG在mRNA的起始位代表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及Met的密码。

UAA、UAG、UGA为终止密码,代表肽链合成的终止信号,不编码氨基酸。

2、tRNA:

(1)、作用:

每种tRNA特意地与相应的氨基酸结合,把活化的氨基酸转运到核蛋白体上,并识别它所携带的氨基酸对应的mRNA的密码。

(2)、原理:

A、tRNA3‘端的羟基与相应氨基酸的酰基特异性结合为氨基酰~tRNA而将氨基酸转运入核蛋白体。

B、氨基酰~tRNA反密码环上的反密码子按碱基配对识别核蛋白体上mRNA的密码子,但密码子中的第三个碱基与tRNA的反密码子中的第一个碱基不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识别规律,具有摆动配对现象,这样就能将mRNA的密码序列转化为肽链合成时的氨基酸序列。

3、rRNA:

(1)、作用:

由rRNA与相应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2)、原理:

、核蛋白体由大、小亚基组成。

、小亚基上rRNA能识别并结合mRNA转录的起始位点的碱基系列。

大亚基上有参与合成肽链有关的酶。

、大、小亚基结合形成三个结合位点:

给位(P位)和受位(A位)各对应一个mRNA的密码,在转肽酶的作用下,给位(P位)上结合的肽酰-tRNA将肽酰基转给受位(A位)上氨基酰-tRNA的氨基酸的氨基以肽键相连,而延长肽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