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1369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3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docx

原子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的基本状况

教学内容

§1.1原子的质量和大小

§1.2原子的核式结构

§1.3同位素

教学要求

(1)掌握原子的静态性质;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物理意义.

(2)掌握电子的发现、α粒子散射实验等实验事实.

(3)掌握库仑散射公式和卢瑟福散射公式的推导.

(4)掌握卢瑟福公式的实验验证、原子核大小的估计和原子的核式结构.

重点

•α粒子散射实验

•卢瑟福散射公式

•库仑散射公式

•原子的核式模型.

难点

▪库仑散射公式

▪卢瑟福散射公式推导

§1.1原子的质量和大小

一、原子的质量

二、原子的大小

三、原子的组成

一、原子的质量

质量最轻的氢原子:

1.673×10-27kg

原子质量的数量级:

10-27kg~~10-25kg

▪1.原子质量单位和原子量

▪原子质量单位u:

规定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元素12C的质量的1/12

1u=1.994×10-26kg/12=1.661×10-27kg

▪原子量A:

将其他原子的质量同原子质量单位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即为原子量A.

▪MA=A·u

▪A是原子质量的相对值

▪MA是原子质量的绝对值

▪知道了原子量,就可以求出原子质量的绝对值.

2.阿伏伽德罗定律

▪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

▪一摩尔任何原子的数目都是NA

NA=6.022141023/mol,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如果以A代表原子量,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MA代表一个原子的质量绝对值,那么

▪式中原子量A代表一摩尔原子的以克为单位的质量数,只要NA知道,MA就可以算出.

测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几种方法

1.电解法:

在电解实验中发现:

分解出的正离子的量与流过电解流的电荷成正比,

NA==

式中F是法拉第常数.

2.分子运动论法:

NA=,PV=RT,式中的K可根据分布规律确定.

另外,还有其它方法,如:

晶体的X射线衍射方法,放射衰变法等.

一摩尔元素的质量为该元素的原子量A(g)

NA是物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常数,它是联系微观物理学和宏观物理学的纽带,例如:

 

二、原子的大小

1.从晶体的密度推测原子的大小

▪设原子半径为r,在晶体中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晶体的密度为ρ,原子量为A,则1mol原子的体积为:

▪2.从气体分子运动论可以估计原子的大小

气体的平均自由程:

▪3.从X德瓦尔斯方程测定原子的大小

▪其中b=4V`,V`是分子体积,定出b,算出r.

▪经各种方法计算,r在10-10mX围内

三、原子的组成

1.电子的发现

1897年汤姆逊从如

右图放电管中的阴极射

线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

并测得了e/m比.1910年

密立根用油滴做实验发

现了电子的电量值为

e=1.602×10-19(c)

从而电子质量是

me=9.109×10-31kg=0.511MeV/c2=5.487×10-4u

2.原子的组成

到此我们已经看到,原子中存在电子,它的质量仅是整个原子质量的很小一部分.电子带负电,而原子是中性的,这就意味着,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部分,它担负了原子质量的大部分.通过测定原子中电子的多少,就可以确定出原子带正电荷的多少.(我们现在知道,对于原子序数为Z的原子其带电子的个数为Z,带正电为Ze.)

那么,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以及带负电的电子,在大约为埃的X围内是怎样分布的,怎样运动的呢?

这一问题的研究曾是一个热点,出现了许多见解.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汤姆逊原子模型“西瓜模型”,这种模型认为:

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原子内部,负电荷镶在其中.1909年,卢瑟福的学生盖革(G.Geiger)和马斯顿E.(Marsden)作了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根据这个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课外思考

1.电子的发现过程及其启示.

2.元素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调查.

▪问题:

在10-10m的X围内,带负电、质量很小的电子与带正电、质量很大的部分如何分布、如何运动?

§1.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一、汤姆逊原子模型

二、粒子散射实验

三、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模型

四、粒子散射理论

五、卢瑟福散射公式的实验验证

六、原子核大小的推断

七、粒子散射实验的意义及卢瑟福模型的困难

一、汤姆逊原子模型

历史背景

1903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提出“葡萄干蛋糕”式原子模型或称为“西瓜”模型.

▪正电荷和质量均匀分布在原子大小的弹性实心球内

▪电子就像西瓜里的瓜子那样嵌在实心球内

原子发光:

是电子在其平衡位置做简谐振动的结果,原子所发出的光的频率就相当于这些振动的频率.

元素周期表:

▪假设电子分布在一个个圆环上,第一只环上只可放5个电子,第二只环上可放10个……

▪困难:

▪预言的原子光谱与实验观测的数据完全不符

▪无法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

二、α粒子散射实验

α粒子:

▪放射性元素发射出的高速带电粒子,速度约为光速的十分之一,带+2e的电荷,质量约为4MH.

散射:

▪一个运动粒子受到另一个粒子的作用而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的现象.

散射角:

▪粒子受到散射时,其的出射方向与原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

△1.实验装置

▪1909年,在卢瑟福的指导下,盖革和马斯登第一次观测到α粒子束透过金属薄膜后在各方向上散射分布的情况.

 

▪R为被一铅块包围的α粒子源,发射的α粒子经过一细的通道后,形成一束射线,打在铂的薄膜F上,有一放大镜M,带着一片荧光屏S,可以转到不同的方向对散射的α粒子进行观察.当被散射的α粒子打在荧光屏上,就会发出微弱的闪光.通过放大镜就可记下某一时间内在某一方向散射的α粒子粒子数.

▪2.实验结果:

▪绝大部分α粒子进入金箔后直穿而过(θ=0)或基本直穿而过(θ很小,约在2-3度之间);

▪有少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时,运动轨迹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45o);

个别的α粒子,其散射角>90o,有的竟沿原路完全反弹回来,θ180o.

2.汤姆逊模型的困难

▪近似1:

α粒子散射受电子的影响忽略不计

▪近似2只受库仑力的作用.

当r>R时,α粒子受的库仑斥力为:

当r

▪当r=R时,α粒子受的库仑斥力最大:

▪α粒子受原子作用后动量发生变化:

▪最大散射角:

▪大角散射不可能在汤姆逊模型中发生!

▪困难:

作用力F太小,不能发生大角散射.

▪解决方法:

减少带正电部分的半径R,使作用力增大.

▪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著名的原子有核模型的假设:

原子像一个小太阳系,每个原子都有一个极小的核,核的直径在10-15~10-14米左右,这个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并带有Z单位个正电荷,原子核外有Z个电子绕核旋转.

三、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模型

•原子序数为Z的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原子核),它所带的正电量Ze,它的体积极小但质量很大,几乎等于整个原子的质量,正常情况下核外有Z个电子围绕它运动.

•用卢瑟福自己的话说:

“这是我一生中从未有过的最难以置信的事件,它的难以置信好比你对一X白纸射出一发15英寸的炮弹,结果却被顶了回来打在自己身上,而当我做出计算时看到,除非采取一个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微小的核内的系统,是无法得到这种数量级的任何结果的,这就是我后来提出的原子具有体积很小而质量很大的核心的想法.”

定性地解释:

•由于原子核很小,绝大部分粒子并不能瞄准原子核入射,而只是从原子核周围穿过,所以原子核的作用力仍然不大,因此偏转也很小.

•少数粒子有可能从原子核附近通过,这时,受的作用力较大,就会有较大的偏转.

▪而极少数正对原子核入射的粒子,由于距离很小,受的作用力很大,就有可能反弹回来.

四、α粒子散射理论

▪1.库仑散射公式

散射角θ

▪瞄准距离b:

α粒子开始时的运动路径的延长线离原子核的垂直距离,它反应了α粒子对核的瞄准程度.

▪b越小,瞄得越准,θ越大,偏转就越大;反之,b越大,瞄得越不准,θ就越小,偏转就越小.

例如,若己知:

,Z=79

b(m)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θ(o)

0.019

0.19

1.7

16.9

112

172.3

▪由此可以看出,要得到大角散射,正电荷必须集中在很小的X围内,α粒子必须在离正电荷很近处通过.

▪2.卢瑟福散射公式

▪通过b~b-db之间的圆环形面积的α粒子,必定散射到θ~θ+dθ之间的空心圆锥体中.

环形面积:

空心锥体的立体角:

▪二者的对应关系:

卢瑟福散射公式

▪物理意义:

▪  被每一个原子散射到θ~θ+dθ之间的空心立体角dΩ内的α粒子,必定打在b~b-db之间的环形带dσ上.

▪  只有打在b~b-db之间的环形带dσ上的α粒子,才能被薄膜中的原子散射在θ~θ+dθ之间的空心立体角dΩ内.

所以  dσ称为有效散射截面(膜中每个原子的).又因为它以微分形式表示,故又称dσ为微分截面.

▪设有一薄膜如图,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为N

薄膜中的总原子数是:

▪  1个原子把α粒子散射到dΩ中的有效散射截面为dσ

▪  近似:

设薄膜很薄,以致使薄膜内的原子核对射来的α粒子前后不互相覆盖.

理由:

▪N’个原子把α粒子散射到dΩ中的总有效散射截面为:

 设有n个α粒子打在薄膜的全部面积A上,其中dn个散射到dΩ中,那么这dn个粒子必定打在面积dΣ上

▪  所以:

dσ代表α粒子散射到dΩ中的几率的大小,故微分截面也称做几率,这就是dσ的物理意义.

▪将卢瑟福散射公式代入并整理得:

(1)dn/d:

荧光屏单位立体角内所记录的α粒子数,可以测量.

(2)与α粒子源有关的量:

n、Ek均可测或可知.

▪(3)与散射物有关的量:

N、t、Z均可测或可知.

▪所以,这就是要寻找的可以与实验结果相比较的公式,它是否正确,就看其与实验结果的符合情况.

例:

强度为5×103个/秒、能量为3MeV的α粒子,垂直地照射到厚度为1m的金箔上.试问:

10分钟内

(1)在59o~61o之间将记录多少被散射的α粒子?

(2)>90o的α粒子占全部入射α粒子的百分比?

(己知金的密度ρ=1.93×104kg/m3).

 

▪单位体积中的摩尔数:

▪单位体积中的原子数:

将己知数据代入常数:

(1)在59o~61o之间记录的α粒子

(2)>90o的α粒子占全部入射α粒子的百分比

一些讨论

■库仑散射公式只在库仑力作用下才成立,在小角度散射下,当α粒子进入原子中时,由于内层电子对核的屏蔽作用,这时α粒子感受到非库仑力的作用,上公式不再成立;当rm≤R核+rα时,核力作用将影响散射,公式也不成立

■考虑核的反冲运动时,必须作两体问题处理,引入折合质量

可化为µ在固定力心库仑场中的运动,故散射公式不变,但公式中

1.

2.

▪结果表明:

单位时间内,在一定角度散射的粒子数同薄膜的厚度成正比.

3.

▪在相当大的速度X围内,dn`4基本上保持不变.

4

几点说明:

a.卢瑟福散射公式是库仑作用力的结果,任何非库仑作用都将失效.

b.核密度为n、厚度为t的靶的总散射截面是单个核散射截面的nt倍,这意味着每个核发生一次大角度散射是独立事件,这要求靶箔足够薄才能得到保证.

c.散射公式是在靶核不动前提下给出的,若考虑靶核的反冲运动,需作相应的修正,(EK→EK(c),θ→θc).

d.仅对薄靶才有效.

f.大角散射是一次散射的结果.仅对大角(θ>45)有效.当θ<45时,理论与实验偏离很大.

六、原子核大小的推断

▪设α粒子在离原子核很远时的速度为

▪达到离原子核最小距离rm处的速度为`

能量守恒:

角动量守恒:

▪角动量守恒:

由能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消`:

利用库仑公式:

代入整理得:

α粒子距原子核越近

▪α粒子所能达到的最小距离

▪两个相斥的粒子碰撞时能靠近的最小距离

▪可以由此估计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

原子半径数量级为

米,原子核半径数量级为

米,相差4-5个数量级,面积相差8-10个数量级,体积相差12-15个数量级.若把原子放大到足球场地那么大,则原子核相当于场地中心的一个黄豆粒.可见原子中是非常空旷的.

七、粒子散射实验的意义及卢瑟福模型的困难

粒子散射实验的意义意义:

▪1、通过实验解决了原子中正、负电荷的排布问题,建立了一个与实验相符的原子结构模型,使人们认识到原子中的正电荷集中在核上,提出了以核为中心的概念,从而将原子分为核外与核内两部分,并且认识到高密度的原子核的存在,在原子物理学中起了重要作用.

2、粒子散射实验为人类开辟了一条研究微观粒子结构的新途径,以散射为手段来探测,获得微观粒子内部信息的方法,为近代物理实验奠定了基础,对近代物理有着巨大的影响.

3、粒子散射实验还为材料分析提供了一种手段.

α粒子散射理论中的几个近似:

▪1.薄膜中的原子核前后不互相覆盖.

▪2.只发生一次散射.

▪3.核外电子的作用可以忽略.

▪4.靶核不动.

▪5.只有库仑斥力,平方反比在微观领域内依旧可用.

▪这些假设体现在何处?

讨论这些假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卢瑟福模型的困难:

1、原子稳定性问题

2、原子的同一性问题

3、原子的再生性问题

4、原子线状光谱问题

§1.3同位素

▪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原子量不同的元素,由于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因而具有相同的元素名称,在化学周期表中处在同一地位,有相同的原子序数,这些称为同位素.

思考题

(1)查阅密立根油滴实验.

(2)简述卢瑟福原子有核模型的要点.

(3)简述粒子散射实验.粒子大角散射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4)什么是微分散射截面?

简述其物理意义.

(5)简述卢瑟福对原子结构的贡献,说明原子有核模型的地位和困难.

(1)当一束能量为4.8MeV的α粒子垂直入射到厚度为4.0×10-5cm的金箔上时探测器沿20°方向上每秒记录到2.0×104个粒子,试求:

①仅改变探测器安置方位,沿60°方向每秒可记录到多少个α粒子?

②若粒子能量减少一半,则沿20°方向每秒可测得多少个α粒子?

③粒子能量仍为4.8MeV,而将金箔换成同厚度的铝箔,则沿20°方向每秒可记录到多少个α粒子?

(金的质量密度为19.3g/cm3,铝的质量密度为27g/cm3;A金=179,A铝=27,Z金=79Z铝=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