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App开发者经验分享.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9045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OS App开发者经验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iOS App开发者经验分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iOS App开发者经验分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iOS App开发者经验分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iOS App开发者经验分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OS App开发者经验分享.docx

《iOS App开发者经验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OS App开发者经验分享.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OS App开发者经验分享.docx

iOSApp开发者经验分享

AppStore生存:

iOS开发者经验分享

我准备写至少两篇。

本篇为对iPhone的整体的看法。

以后会写对中国市场的看法,市场销售的看法,和在中国开发的看法。

先自我介绍。

我从08年9月就开始做iPhone。

之前做PC的软件,做得没有意思了,正好iPhone的SDK上市,就尝试了一下。

当然一开始不懂AppStore的各种销售方法。

但是那个时候的竞争少,一共就几千个app。

当然有iPhone的人也少。

做得最好的时候有一个app到了美国区的销售榜第2(可惜没有到过第1)。

最高的时候每天的下载量为7千到1万左右。

但是很快就感觉到越来越难做。

花同样的工作量,销量远没有以前高。

而且,更让人难受的是没有黏性。

做PC软件,即使不更新,一样有很长时间的生命,销量慢慢下滑。

而在AppStore上面,如果没有更新,销量很快会跌下去。

我对创业的看法是,一种创业只是自己有自己的工作,但是还是需要一直工作才能赚钱。

做为小开发者就是这种情况。

真正的创业是找到一个模式让这个模式自己增长。

所以,我从09年下半年就开始转型。

已经上的iPhoneapp和以前的PC软件都不大管了,而是在找一个可以持久发展的方向。

以上是背景,以下是看法。

无论任何的创业,都需要考虑是否有门槛。

没有门槛的行业,即使一开始有钱赚,很快就会有竞争者。

你可以做的,其他人也可以做。

最后就是大家都靠价格竞争而导致都赚不到钱。

在做一件事以前,先考虑是否有门槛。

否则只能打着赚一票就走人的想法。

门槛有很多种。

技术的难度是一种。

如果技术实施起来不难,但是与众不同,则可以考虑专利。

公司做到一定规模,品牌商标也是一个对自己的保护。

其它的可能的门槛为销售渠道,内容等等。

那么各位在想做一个软件的时候,请先想一下是否已经设置好门槛。

很多人想到一个点子,觉得容易做。

但问题是,如果对你来说容易,那么对别人来说也容易。

如果你的销量高,不需要一两周就会有山寨。

如果你的销量低,那做了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没有门槛的创意只是在为别人做先锋而已,不是长远之道。

这里我要讲一下对原创和山寨的看法。

第一,山寨不犯法。

第二,不只中国人山寨。

第三,很多山寨比最原创要成功很多。

第四,但是不要侵权。

山寨的正确做法是复制带创新。

你山寨,我山寨,大家山寨,所以最后需要创新才可以与众不同。

这个创新可以是功能,图像,技术支持等等。

不过你创新了以后别人马上可以山寨你的创新。

又是混战一场。

所以下面一点很重要,就是需要品牌。

举个例子是Camera+。

这个本身是个山寨产品,有些创新但不算是革命性的。

但是开发商(TapTapTap)是最早的iPhone开发商之一,和各个有关iPhone的博客和新闻网关系都很好。

它充分利用了它的品牌优势。

这个圣诞的下载量是7万。

我敢100%的保证,如果是一个无名的开发商,做出一个完全同样的app,没有这个品牌,销售量也就几百。

至于利用技术做门槛的我就不具体说了。

有不少app,从08年就开始卖,卖得很好,就是没有人山寨。

所以如果想长期地成功,你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做大,认认真真地投资,雇人,搞公关,做广告,把牌子打出来。

另一个是找技术门槛。

能够申请专利的最好(但是美国专利很贵),或者至少技术难度要高到别人很难山寨。

但是,我们做软件的,不要一边骂顾客用盗版,一边自己侵权(商标,版权,专利)。

这种做法更加是只顾眼前利益。

后果在其它(英文)的iPhone网站上看看就知道。

律师函要你下架是最轻的。

有些案例中,被侵权的要苹果把开发者账户中的钱转到他们手中。

甚至有个别案例,如果侵权软件卖得很好,结果被告到法庭,不仅所得全部被拿走,甚至还要另外出钱。

所以,如果你侵权,你最好希望销量不高。

高了以后一定会有麻烦。

记得,版权包括文字,图片,音效。

举个例子。

如果你做一个星球大战的app,包括图像,声音,然后叫它“StarWarsXX”,那么你有商标侵权和版权侵权(图片和声音)。

今天先写到这里。

有很多想法要写下来,以后一篇一篇慢慢写。

 

2.机会成本编辑本段回目录

 

接着写。

有的朋友会说,我就想写些小应用或者游戏,只要能够比我打工挣得多就可以了。

感觉我在写市场经济而不是技术。

不过AppStore本来就是一个纯粹的,无国籍的自由的市场,所以要想在这里竞争,一定要懂经济学。

上一篇已经讲过了,如果没有门槛,就是一场大家互相山寨的混战。

当然,如果你写代码的效率比别人高,那么理论上来说你可以比别人挣得多。

有真正牛的朋友。

但是在我看来,这个是用蛮力。

做技术的是吃青春饭的。

你现在可以熬夜,每周写70小时代码。

但是等你有女朋友呢?

结婚了呢?

有小孩了呢?

而且,你可以用蛮力,别人也不比你差。

所谓的“nerd”,在美国俄国欧洲都有得是。

不是说你牛,别人就差了。

所以现在要讲一个概念,就是机会成本。

简单的讲,就是如果你为人打工可以得到的收入。

如果你的机会成本超过iPhone上的收入,你会放弃iPhone。

反之,会坚持。

比如说,一个美国人,他可以找到一个每月1万美元的工作。

那么如果他全工做iPhone但只挣9千就不核算了。

而一个中国人,打工工资2到3千美元(1万到2万人民币吧),那么如果能在iPhone上挣4千,就很happy。

这样,在其它条件同等的情况下,在一个完全自由和平等的市场,如果大家都做山寨式的,没有门槛的竞争,那么从那些高收入国家地区的小开发者会逐渐推出。

在这方面,中国的开发者占据优势。

你一定要想到,有其它国家有更低的机会成本。

比如,可能在越南,一个程序员只能赚500美元(假设了,我也不知道)。

这里比较有意思的是,要想开发软件,是有一定成本的。

要买Mac,还至少要一个iPodTouch,还有99美元的IDP。

很多穷国家,虽然机会成本低,但是大多数人没有钱来买这些硬件,所以就无法加入竞争的行列。

中国现在的情况是比较适合个人开发者的。

但是先要警告,随着其它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的机会成本会越来越高,而不断会有其它国家的开发者加入竞争。

中国开发者在机会成本方面相对欧美的优势,在三五年内会丧失给其它的第三世界国家。

这个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3.软件业和电影业的共同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先声明,不是马甲。

CocoaChina我上得不多,一般我只上一个英文的iPhone开发网站。

看看我发帖的时间。

我在美国加州。

这几天松散,写点码也写点文章。

我写这几篇文章的目的之一,是因为我看到很多朋友开发的程序用不正规的竞争方式(侵权),以及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

AppStore上的软件的寿命很短。

没有计划的,写到哪儿算哪儿的开发方式,按照我的说法是浪费生命。

下面继续。

----

很多很多年以前(2000年左右),有次看到一篇文章,说软件产业和电影产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依靠”hitproduct“。

这几年的经验证实如此。

电影业每年出几百部作品。

有的根本发行不了。

有的几万票房,几十万,几百万…上亿。

绝大多数电影都挣不到什么钱。

大电影公司每年投几十部,只要有几个非常成功就可以了。

这个实际上和VC投资的概念也差不多。

做软件也一样。

你可能写几个,十几,甚至几十个。

绝大多数是不挣钱的或挣小钱,但是也许你会碰上一个热销的就全值得了。

所以大家做软件开发的时候,可参考好莱坞电影业的做法。

几点:

1:

如果是人们已经熟悉的人物和故事,票房就自然有保证。

电影业方面的例子是哈利波特。

软件的例子,比如一些精典的游戏(比如吃豆豆)。

但是这条路需要版权授权。

小公司和个人开发者根本就不要想。

2:

创意。

这个创意可大可小。

当然,大公司可以做大创意,投入高,收益也高。

但个人也可以实施的。

但是要注意,前两篇已经探讨过,这个创意必须要有门槛,不容易被山寨。

毕竟,电影的周期是至少一两年,即使是个小创意(比如BlairWitchProject)也不大可能被山寨。

而多数iPhone软件的开发周期只不过一两周到一两个月。

所以又回到这个门槛。

如果你唯一可能创造的门槛是技术,那么就要注意有长远的积累的计划。

iPhone的SDK是比较完善的。

一般的应用都费不了什么事。

很多朋友的误区是,因为觉得容易开发所以进入这个市场。

但是就因为容易开发,所以就难以筑造门槛。

但是想像一下,如果你在某方面有特有的技术,花了你一年时间来开发,这个时候再出app,会有人山寨你吗?

你会说,我怎么可能花一年时间来赌一个软件呢?

本来就是万里挑一的成功率,如果这个失败,这一年不完全白费了?

所以,这里需要短期和长期的配合。

不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找一个专注的领域。

比如说,专门研究陀螺的应用。

开发短期的小应用(有收入但别指望靠它们变富),通过开发来积累你的classlibrary。

到了一定程度,会水到渠成。

好,以后可以随手拿来放在其它的项目里。

这个要积累,要时间。

一旦你有一套自己的代码,从中衍生出新的项目是非常容易的。

举一个例子(很多人会想到的),联网下棋。

你最一开始可能花很多时间做出非常完善的中国象棋,一旦做出来之后,再做国际象棋,日本象棋,泰国象棋(大家都不知道有这么多种吧?

),斗兽期等等等等就是小菜一碟。

另外,有所专功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产生品牌。

还是以棋类为例,如果你把所有的棋类都做了,而且在每个app中向用户推荐你的其它棋类,这种凝聚力和网络效应是不可忽视的,而且是长久的。

----

写来写去,三篇从经济写到技术,就是谈这个”门槛“。

下一篇写中国市场了。

这一点软件和电影不一样。

一部电影拍的镜头只能这部电影用。

而你写的代码,如果整理的

 

4.中国市场攻略:

正篇编辑本段回目录

 

对于中国市场,我会写两篇。

第一篇为正篇,是指传统的,卖App应用或游戏的商业模式。

第二篇为奇篇,会讲一些其它的商业模式。

现在的中国市场,几个字,“不成熟”。

如果做20到30美元的PC软件,以Shareware的模式,免费试用,完整版收费,欧美正常的conversionrate为1%到2%。

在iPhone上,付费版如果为99美分,这个百分比应该为10%到20%。

但是,在中国,这个数字为0.05到0.5%,比欧美相差1到2个数量级。

原因是多方面的。

美元结算,付费不方便,还有中国文化中对盗版的容忍。

付费方面,如果苹果肯下功夫,是很容易解决的。

但是两年多了,苹果一直没有动静。

因为他们有数据,知道即使付费这方面调顺了,销售额也不会上升多少。

但是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一生中,盗版是一个阶段。

就像女人买包,开始买盗版,山寨,但是有钱了以后又会去买上万的正版LV。

我小时候在街头买MJ,警察和威猛的翻版录音带,后来都买了正版的CD。

就在几年前,大家看电影(即使是好莱坞大片)是街头买DVD(10块人民币)。

这两年,电影业发展得好了,人也有钱了,就去影院看80块钱的电影(比美国还贵)。

讲一下心理学。

一般说来,一个人平均要三次认真的考虑后才会采取行动,而需要九次有效眼球才会真正考虑。

意思是,人是很懒的。

买了iPhone,把这个用户从不购买者转到购买者有一个过程。

他看到9个吸引他的软件后,会第一次认真考虑是否设置他的iTunes账户来购买。

平均3次认真考虑后才会真正行动。

那么他需要看到27个吸引他的软件才会做第一次购买。

这个数字,由于盗版的原因,在中国只会更高。

欧美人早就没有了这个槛,是因为音乐。

iPod早已经成为欧美人音乐生活的一部分,一般人都已经有一个iTunes的账户。

实际上我不认为99美分的价格是超出国人消费能力的。

这只是两瓶水的价格。

而且一旦一个人做出第一次购买,第二次,第三次就比较容易了。

但是针对国内市场开发的软件并不多。

所以有效眼球并不多。

这个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大家都在等。

苹果在等。

开发者在等。

用户也在等。

这就变得很有意思。

如果你想在中国市场成功,就必须有耐心,要等,而且我们不知道真的要等多久。

但是可以一边为欧美用户开发(多数中国开发者都是这样的),一边为中国市场做准备。

这个准备包括技术,经验,但更重要的是创意。

有些针对中国的创意,你不一定要现在做,但是一定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