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docx
《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
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
华东师范大学吴慧珠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之中,新的德育课程也在建设之中。
回顾历史有助于创新,有助于改革更加深入。
建国初期的政治课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德育课程源于老解放区的小学教育。
老解放区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都是根据当时革命的中心任务确定的。
战争年代为战争服务,例如,1939年《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规定:
“小学课程以政治、军事为中心”。
各门课程中都进行政治和军事教育,此外,共产党和民主政府还十分重视在学校开设专门的政治课。
当时政治课的内容以革命斗争为主,紧密结合当时的政治斗争任务,抗战时期教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内容;国共和谈时,教材就有“和平谈判”的内容;到1947年又学习土地改革的政策。
由于老革命根据地是处在反动派的分割包围中,因此,不可能有全国统一的教材。
各根据地都从当地斗争的形势与任务出发,编写政治课教材。
这些教材思想观点明确,密切联系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和生产劳动实际,革命性、思想性强。
教材呈现形式有故事、问答、对比、歌谣、韵文、顺口溜等,文字通俗易懂,有的能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的还配上插图,形象生动。
但同时也存在“政治口号化”“对儿童要求过高”“反映儿童社会生活的内容太少”等弊端。
[1]除了政治课和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思想教育外,老区的德育主要通过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进行,如生产劳动、儿童团活动(有站岗放哨、小先生教成人识字、拥军优属)等。
因此,课堂教学与革命实践相结合是老区德育成功的经验。
但是,在战争环境下,对礼仪等文明行为习惯,即所谓私德不够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实现对旧教育的接管与改造时,就十分重视对教材的改革。
1950年7月,教育部、出版总署联合发出《1950年秋季中小学教科用书表》,统一各地使用教科书的版本。
同年9月,组建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重编中小学课本,并实行中小学教材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
新编和修订的中小学教科书于1951年秋季起陆续供应。
不设政治课(1951~1957年)
1951年10月政务院作出《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并根据新学制制订了《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并于1952年3月颁布。
这是新中国制订的第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规程。
根据这个《规程》,在小学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教育。
其中德育目标是:
“使儿童具有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
这时开始不再设政治科或其他专门的德育课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进行。
内容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国民公德教育。
1953年政务院在《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中,特别强调了加强纪律教育的问题,指出“应该依靠耐心的说服教育,既要禁止采用体罚和斗争等粗暴方式,又要反对放任不管。
应加强纪律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2]故1953年之后,小学德育逐渐偏重于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到1955年2月第一个《小学生守则》颁布,共20条,其中关于在校和上课纪律方面的内容就有近一半.比较具体地指导小学生的日常行为。
这时期还十分重视榜样教育。
当时,书报刊物和电影广播配合学校,全方位地宣传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各地涌现不少以英雄名字命名的班级和中队。
当时,社会风气良好,再加上通过实施《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有了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受到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发扬了集体主义精神,学习目的更明确。
纪律普遍良好,成绩有所提高,并且养成了优良的习惯和品质。
热爱祖国、尊敬老师、同学互助、爱护公物、拾金不昧等优秀事迹蔚然成风。
这时期小学虽然没有德育课程,然而德育工作的成效是显著的。
重设政治课(1957~1980年)
1957年以后。
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当时,“有社会主义觉悟”是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的标志,是新教育方针的重要特点;而且毛泽东还强调青年学生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认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在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中小学德育的重心逐步转移。
教育部颁发的《1957-1958年度小学教学计划》中就规定,“各年级每周新设‘周会’一节,以便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作时事报告等”。
为了使政治思想教育由马列主义水平较高的专职教师担任,一些地区(如江苏、浙江等)的小学高年级又重新设置政治课,以加强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后逐渐影响全国,以至大多数地区的小学高年级都相继开设了政治课。
此时的政治课全国没有统一要求,没有统编教材,上课内容都是依据当时国内政治形势而定,如“大跃进”“阶级斗争”等内容。
1963年3月中共中央颁发《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小教40条),以纠正“大跃进”以来教育工作中的偏差。
1963年5月教育部又重新制订并颁发了第二个《小学生守则(草案)》(以下简称《守则》)。
《守则》的内容与“五爱”国民公德一致,是“五爱”教育的具体化。
其中第2、7条是“爱祖国、爱人民”;第l、3条是“爱科学”;第4、6条是“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此外,按时作息、讲卫生、诚实等也是小学生基本的行为习惯。
这些内容都是小学周会和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加强基础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小学德育工作走上正轨的一个重要措施。
但此后,在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大背景下,德育被打上了深深的阶级烙印,良好品德的培养越来越被忽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政治化倾向日益严重,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了顶峰。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并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
但开设政治课的地方比较普遍。
像北京、上海等地还组织专业工作者编写并正式出版了政治课教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教材结构包括课文、思考题、辅助读物和单元教学建议几部分。
粉碎“四人帮”以后,各地政治课教材进行了重编,但当时的思想受“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人化、概念化依然如故。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在小学四、五年级开设政治课,每周各2课时,上课的总时数是136课时。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教学计划内第一次明确规定设置德育课程。
教学计划规定,政治课的教学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必要的政治常识教育”,但却没有基本的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所以说还未完全克服“左”的影响。
根据这个教学计划,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政治课教材(四册),全套教材共八个单元.即第一单元:
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第二单元: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第三单元: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列宁;第四单元:
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人民求解放;第五单元:
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一);第六单元:
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二);第七单元:
学点正确的思想方法;第八单元:
建设伟大的祖国,树立崇高的理想。
这套教材供全国通用。
这套教材一直用到1981年。
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强调注意小学生年龄特点,以正面教育为主,通过革命领袖和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用具体的材料说明革命道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些参观展览、看电影等活动,但还是以灌输革命道理为主,没有改变形式主义、空洞说教的弊病。
总之,这时期德育课程的开设完全是为了政治斗争需要,课程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十分突出,完全抹杀、否定了它的个体性功能,忽略了对每个个体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使受教育对象视德育为“异己”,是外部强加自己的东西而予以拒绝。
同时,教学的运动式、成人化、概念化倾向逐渐严重,德育工作出现形式主义、追求表面热闹、但实效不高的局面,影响了小学生基础道德的形成。
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阶段1981—1997年)
1978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领域也开始拨乱反正,1979年4、5月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
会后,印发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
《纪要》指出,“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注意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有的放矢,讲求实效,防止和纠正形式主义与成人化的做法。
教育活动要生动活泼,多种多样,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
”[3](95-104)许多地方着手扭转小学德育跟形势、运动式(大轰大嗡,紧跟政治运动)、“三化(一般化、简单化、成人化)两不(不联系学生实际、不讲究实效)、一个样(大、中、小学一个样)”的局面。
20世纪70年代末,北京、上海、广东、天津的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开始研制中小学德育大纲,力图按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来规定德育的内容和要求,希望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逐步走上科学化、序列化的道路。
与此同时,也要求政治课改变单纯学语录、板着面孔讲大道理的做法。
上海市1980年率先在部分学校进行开设道德课(后改为思想品德课)的尝试,集中对小学生进行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课正式开设于1981年。
当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在修订说明中指出,“目前四、五年级的政治课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效果不好。
根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精神,将现行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一至五年级每周各1课时。
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生动活泼的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形势教育。
可见,从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改进和加强小学德育,克服政治课因脱离儿童实际而造成效果不好的弊端。
要求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来进行教育,并且突出了基础的道德教育。
这是小学德育的一大进步。
与此同时,教育部还专门发出《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对这门课的性质、意义、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的勾画,是这门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通知》首先确定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性质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这门课程,“加强对小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打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内容和要求方面,《通知》没有细分。
归纳起来包含六个方面的教育:
1.共产主义理想教育;2.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及国际主义教育;3.热爱人民的教育;4.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教育;5.遵纪守法、公共道德教育;6.集体主义教育。
关于这门课的教学方式方法,《通知》指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积极诱导;要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照顾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讲求实效;要善于用革命前辈和英雄人物的模范事迹鼓舞教育学生,有效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把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开展‘学雷锋,创三好,和五讲四美’等活动”。
同时,还指出了这门课与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课外活动和各科教学的关系。
[3](105-106)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没有制定出来之前,这个《通知》起到了规范教学的作用。
各地根据《通知》精神,以自编的讲授提纲和参考资料形式开始了思想品德课最初的教学。
从此,小学德育课程也进入了一个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的阶段。
1982年,教育部在组织各方专家广泛讨论与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正式颁发了第一个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即《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以下简称《大纲(试行草案)》。
[4](49-55)这个大纲共有四个部分:
一、教学目的;二、教学内容和要点;三、各年级教学内容和要求;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其中各年级教学内容和要点是分年级写的,每个年级都有12~14条不等的具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