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健康保障制度李沛.docx
《浅谈我国健康保障制度李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健康保障制度李沛.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我国健康保障制度李沛
浅谈我国健康保障制度,李沛
浅谈我国健康保障制度
李
沛
公共卫生系11级预防一班
学号:
111101501011
浅谈我国健康保障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品的快速提高。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就医疗健康保障制度来说正在逐步改革,趋于完善。
而看病就医是老百姓的大事,它既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又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分散疾病的经济风险,消除社会两极分化,促进社会有序整合,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传统型向现代型社会转化时期。
在这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新旧体制之间的摩擦与碰撞所造成的利益保护分化与冲突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大阻力与障碍。
怎样才能解决在社会保障制度趋于完善的过程中,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滞后与不完善、不健全,这需要我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认真研究与医保相关的经济问题,分析医疗卫生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问题,完善制度,落实实施方案,从而使医疗保障制度更好地维护人民利益。
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为稳定社会、实现公平、转换机制创造条件
1.我国保障制度改革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已经初步建立起运行机制。
医疗保险制度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全面启动,但现在部分城市尚处于半成熟阶段。
职工离开企业后,医疗没有保障,必然有后顾之忧,企业人员下岗分流,医疗保障在那里就会遇到障碍。
此外,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都有自己的职工医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负担加重,管理目标多元化,产品成本过高,缺乏竞争力。
要想摆脱困境,就要加快建立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把应当由政府承担的责任或由社会办理的事务,逐步从企业分离出来,还给政府,交给社会,让企业轻装上阵,保证企业对自己的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完成企业的目标。
2.关于健康保障制度公平性,政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经济社会中,如果对卫生服务分配也奉行按收入水平与支付能力分配的话,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
市场是以个人对生产所作的贡献大小来分配收入,而劳动贡献是由个人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和智力水平等因素来决定的。
疾病对劳动者是极大的威胁,市场经济在正常运行下,疾病会使劳动者的收入减少,而贫穷者更难抵御疾病风险的侵袭。
这样,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高收入的人可以过度支付医疗服务消费,而低收入的人因其贫困使其无法享受到最起码的医疗服务。
由此造成在享受医疗服务方面的严重两极分化。
此外,人们为了在有疾病时能有安全的医疗保险,试图购买商业保险,但商业保险的趋利性使得保险公司往往选择低风险者作为保险对象,置最需要保险的残疾人、老人等脆弱人群于不顾。
这势必会造成医疗卫生服务不公平和两极分化,使社会陷入利益格局过度分化的困境,导致经济发展与社会之间的失衡,损害社会利益。
因此,只有通过政府的社会医疗保险,才能在全社会分担疾病风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减少因疾病致贫的人群,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应当有稳定的医疗卫生保障基金制机制,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确保基本医疗服务
1.需有一个全社会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医疗基金有稳定的来源。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劳保医疗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单位自我保障体制。
在本单位内融通资金,进行互助,分担疾病风险。
但是,这不符合保险学法则,容易出现“不保险”现象。
在这种单位自我保障体制下,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主要取决于单位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好的单位职工的医疗保障就好一些,经济状况不景气的企业则得不到基本医疗保障,医疗费长期得不到报销,有的企业出现几个大病号就可拖垮,这种现象在企业单位屡见不鲜。
要想实现医疗保障的社会公平,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下岗职工的基本医疗问题,就需有一个全社会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保障医疗基金有稳定的来源。
2.保持医疗基金收支平衡,解决卫生费用的代际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趋利性动机认识不足。
在既往的医疗保障制度中,医疗机构与单位职工双方没有建立起费用制约机制,由此带来了道德上的缺陷,造成医疗费用大幅度上涨。
实报实销的公费医疗制度,对于有公费医疗的职工来说,不花白不花,反正是公费不是自己的钱;对医疗机构来说,公费与劳保患者的钱不赚白不赚,供需双方没有制约费用的机制,共同消耗国家本来就不宽裕的医疗资源,使得医疗保障费用增长速度居高不下。
劳保医疗支出的增长也如此,连年超支。
他们对医疗保障的平衡运行与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需要有一个新的制度措施,对双方建立起制约、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上涨,使得医疗基金收支平衡。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医疗负担对现有的医疗保障体制构成了新的冲突。
老人的疾病发生率高,医疗费用支出量大,如果还采取现收现付的方法,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一个年轻人负担几个老年人的尴尬局面。
因此,要想办法解决卫生费用的代际问题。
三.现行制约医疗健康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社会因素
1.医疗健康保障体制在向现代型转换时期的矛盾明显
在医疗健康保障制度实行由公费、劳保医疗的单位自我保障模式向医疗保险制度的社会统筹保障模式转换时,必然要影响到一些单位和职工的自身利益。
对于职工年龄结构低、经济效益好的单位来说,实行医保后职工医疗福利水平有所下降,所缴费用增加,利益受损失,使这些单位不愿意参保。
在以往的公费和劳保医疗制度下,高保障的人群和特殊人群医改后对制约需方的费用控制措施颇有不满。
有记者采访一位退休人士时说:
“我退休最关心的就是生病、看病的事。
医改后相关部门给老百姓的实惠不少,但使我担心的是,如果得了大病,这救命的钱能不能够真的落实?
”困难企业及职工是改革的受益者,他们自然会积极响应,主动参与这项改革,但是他们在低保障水平下压抑的医疗需求在医改后会得到大量释放,由此造成费用上涨,也许会对统筹基金的收支平衡形成冲击。
因此,在医改时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从而有一个周密的考虑和充分调查、验收。
2.医保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不高
在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时,约有国有企业职工总数1/3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个体的从业人员,没有被医疗保障体系所覆盖,存在着覆盖面窄,社会化程度低下的问题,有关医疗方面的劳动纠纷不断增加。
另外,在城市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待业、失业、下岗人员,他们的医疗保障问题更多,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不得不处在较低水平阶段 3.3.医药体制改革不配套、不到位
健康保障制度改革,需要适宜的卫生服务体系与之相配套。
以低廉的保险费用和优质的服务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但是,目前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与药品流通体制两方面的改革不配套,不到位,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平衡运作和持续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管理体制不顺,人员的素质不高和安排不规范,医院补偿机制不健全,以及药品经营流通程序的混乱,造成卫生费用快速上升,尽管有关方面采取不少措施抑制费用的过快增长,但是由于没有触到问题的本质而收效甚微。
如此窘境,加上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问题,对医保改革也都是一个大的阻力。
4.医疗保险筹资机制不健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经济尚不够发达,企业效益大多处于较低的水平,企业的医疗基本上是自我保险,缺乏合理的医疗费用筹措机制和稳定的医疗费用来源。
部分企业发生经营困难时,职工就难以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四.关于健康保障制度改革要点的思考
处理好医疗保险筹措资金与费用间的关系;加快进行医疗体制的配套改革;规范药品市场的流通秩序,降低药品费用;用法律形式来保证医疗保险的规范运行。
社会保障“关系国运,惠及子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
这项工作,时不可待。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部门把个人的事做好、做全,整个社会、整个国家,这个大的系统就健全,经济就发达,国家就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