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度七年级上中期测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8986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度七年级上中期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度七年级上中期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度七年级上中期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度七年级上中期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度七年级上中期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度七年级上中期测试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度七年级上中期测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度七年级上中期测试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度七年级上中期测试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度七年级上中期测试语文试题

达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年度七年级上中期测试

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第Ⅱ卷为多种题型,共90分。

3.答第Ⅰ卷前,请你务必按要求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并将第Ⅱ卷密封线内的内容填写清楚。

将各题答案书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棱镜(léng) 脸颊(xiá) 莅临(lì) 意见分歧(qí)

B.不禁(jìn)  黄晕(yūn) 攥着(zuàn)  絮絮叨叨(dāo)

C.憔悴(cuì) 抖擞(sǒu) 贮蓄(zhù) 侍弄花草(shì)

D.感慨(kǎi) 刹那(shà) 威慑(sè) 咄咄逼人(duó)

2.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   )(3分)

A.酝酿   搓捻  寒战   小心翼翼    一字不漏   不求甚解

B.匿笑   绰号  肥硕    水波粼粼    翻来覆去   浑为一谈

C.停滞   静谧窠巢    花团锦簇    持之以恒   疲倦不堪

D.并蒂  徘徊   嘹亮    鸦雀无声    萍水相逢   敏而好学

3.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3分)

A.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起先大厅里鸦雀无声,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B. 我们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C.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D. 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眉飞色舞的,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的任务终于基本完成了。

B.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一个班级班风的好环,是搞好班级工作的关键。

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狮子雕塑

①狮子并非我国土生土长的,传说它是在东汉时期由安息国(今伊朗)传入我国的。

狮子被视为狰狞之兽,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人们根据它的凶猛性格,设计出狮子雕塑,并赋予它以特殊的使命——护卫。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在古代陵墓和重要建筑物的大门两旁,甚至房梁、屋顶上,都有狮子雕塑,它们守护着主人并显示着主人的威势。

②从历史的发展来考察,不同时期的狮子雕刻具有不同的风格。

③唐代顺陵位于陕西咸阳城之北,其四方门口左右都有石雕的狮子作护卫。

这些石狮造型夸张、体形高大,腿和爪都特别粗大壮实,脚爪扣地,仿佛入土三分,显得非常有力。

这些石狮,立者作昂首行进状,蹲者呈张口挺胸势,整体形象使人望而生畏。

④北宋皇陵都统一建造在河南巩县,如今那里留下了大量墓前石像,其中石狮也不少。

这些宋代石狮的造型,比起唐代的狮子,更具有写实性,大小更接近狮子原型。

狮子的头及头上的卷毛都更接近真实,其四肢和狮身轮廓虽也用了夸张手法,但狮子的整体形象却不如唐代石狮那么威武有力了。

⑤明清时期,建筑中留存下来的狮子雕塑更多,在宫殿、园林、寺庙、王府里,不同造型的石狮子,铜狮子、铁狮子比比皆是。

它们的形象更写实了,造型比过去复杂,细部刻画多,四肢有肌肉的起伏,头上有卷毛,身上戴着铃铛,却不注意狮子整体造型的气势,失去了狮子威武的神态。

故宫宁寿殿门前的铜狮子,为了强调护门狮子的狞厉,将其腿部的肌肉表现得特别鼓凸,嘴张得很大,露出很尖的牙齿,但这样一来,狮子反而失掉了整体的雄威。

⑥狮子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它的风格特征和那个时代的特征相符合。

唐代统一中国,进入了一个政治上相对稳定,经济上繁荣昌盛的时期。

这个时期建筑风格上的特点是:

规模宏大,气魄雄伟,突出建筑艺术上的大效果,壮丽而不纤巧。

我们从唐代留下来的石狮子上也看到了这种风格。

宋代建筑,从技术上看,比前代更趋成熟,但就其建筑艺术风格来看,宋代建筑逐步走向秀丽的方向,在总体上气势大不如前。

这个特点在石狮子上也很明显地反映出来了。

清代尤其到了清末期,政治上保守腐朽,在建筑和其他艺术上都表现出一种追求繁琐绮丽的风气,工艺品上堆砌玉石珍宝,建筑装修上镶嵌珐琅玉石,艺术之高低仿佛与金银财宝的多少成了简单的正比。

所以我们发现清朝的狮子有的竟成哈巴狗的形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楼庆西《中国小品建筑》)

5.下列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介绍狮子雕塑的源起。

B.介绍狮子雕塑在传统建筑中的作用。

C.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狮子雕塑的特点及其变化。

D.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狮子雕塑的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6.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唐代石狮高大威猛,腿爪粗壮有力,造型上多用夸张的手法。

B.宋代石狮比唐代更具有写实性,头部及四肢等细部刻画得很真实。

C.唐代石狮呈现的风格与唐代的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D.宋代石狮的雕刻技术比唐代更加成熟,但气势却远不如唐代。

7.同学们要排练一出以清朝为背景的课本剧,大家为剧中的道具——“狮子雕塑”的设计出主意。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

A.小华说:

“让狮子的嘴张大一些,让它的牙齿尖一点,露出来。

B.小鹏说:

“设计得酷一点,让它头上的卷毛夸张一些,不那么写实。

C.小莉说:

“这个狮子呀,给它打扮一下,最好镶嵌一些宝石。

D.小燕说:

“别忘了,还要在它的脖子上配个铃铛。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8~10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1)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2)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3)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

“儿曹何自远来?

”对曰:

“闻使君至,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

“使君何日当还?

”伋谓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

遂止于野亭④,特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始至行部:

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

部下官吏。

④野亭:

郊野外的亭子。

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丘舍去(舍弃)B.伋辞谢之(道歉)

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相委而去人不知而不愠

B.为人谋而不忠乎?

其为人若此

C.先期一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D.特期乃入去后乃至

10.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尊君在不?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使君何日当还?

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017年秋季达州市一中初2017级中期测试

语文试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题号

总 分

(一)

(二)

得分

 

 

 

 

 

 

四.文言翻译,探究感悟,诗歌鉴赏与诗词默写(16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闻使君至,喜,故来奉迎。

12.上面三段选文都谈到了诚信,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诚实守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3分)

13.诗歌鉴赏。

(4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这两诗在写景时都用了一个“入”字,请结合诗句分别赏析它的妙处。

(2分)

(2)请分别说说两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14.根据要求默写(5分)

(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句子是:

,。

(2)《〈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3)《观沧海》中描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4)不知何处吹芦管,。

(5),落花时节又逢君。

五.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5~19题。

(12分)

顶碗少年

赵丽宏

⑴有些偶然遇到的小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

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⑵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

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

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

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

⑶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

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

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

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

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⑷台上并没有慌乱。

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

少年沉着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

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

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

碗,又掉了下来。

⑸场子里一片喧哗。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

“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

”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

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

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轻轻摇了摇,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

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⑹音乐第三次奏响了!

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

一些女观众,索性捂住了眼睛……

⑺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

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响声。

⑻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15.请用原文中的词语概括“顶碗少年”在整件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

(3分)

16.读完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顶碗少年”的性格特点。

(3分)

1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