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制作 梦想的翅膀 CCTV任长箴导演谈索尼F3的纪录片制作.docx
《数字制作 梦想的翅膀 CCTV任长箴导演谈索尼F3的纪录片制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制作 梦想的翅膀 CCTV任长箴导演谈索尼F3的纪录片制作.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字制作梦想的翅膀CCTV任长箴导演谈索尼F3的纪录片制作
数字制作梦想的翅膀CCTV任长箴导演谈索尼F3的纪录片制作
仅仅看过几段《舌尖上的中国》的一分钟宣传片,已令我对饮食文化,对为饮食服务的劳动人民,对从事纪录片工作的人,肃然起敬;单单是看看博客,看看一路而来的工作照、剧照,就无法不心生感动……每一天,生活周而复始,美食穿肠而过,我们却从未想过其间的艰辛与曲折。
每一种食物,都有渊源;每一段纪录,都有故事;每一人,都有梦想……
央视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刚刚完成拍摄,本刊有幸采访了该片执行总编导任长箴女士。
任导笑谈着她的梦想,就是有特别了解她、想一起做好事情的制片人,志同道合的人越多越好,同时大家所付出的努力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
数字制作,给了影视制作更多实现梦想的空间;对任导而言,得力的摄像机,给了她让梦想飞翔的翅膀。
感谢每一在拍摄过程中帮助过我们的人,你们的举手之劳,成就的不仅是我们的片子,更重要是我们的信仰。
――《播出前的日子》工作博客
突破传统纪录片模式
纪录片的概念在每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解读。
任长箴导演眼中的记录片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种是纯纪实、比较社会性的,需要跟踪很长时间,与拍摄对象生活在一起,多为比较人物化的主题。
在国外,这类纪录片并不需要多么大规模的投资,却是可以上院线放映的。
另一类纪录片是有大命题的,比较接近我们过去所说的专题片。
不过专题片内容往往比较单一。
现在此类纪录片所讲的已不只是某对象,而涉及到相关一类的事物,内容更加丰富,含义更深层次。
比如BBC的纪录片《人类星球》,其中一部叫《海洋》,内容并不是讲海洋里有什么生物、生态,而是讲人类是如何征服海洋、与海洋共处,每集会在全球范围收集8人与海洋的故事。
切入点很小,而展开面是非常大的。
任导最近制作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不希望做成通常意义那种边走边吃的类型,而想做出大片的感觉,满足有更深度需求的观众的眼光。
比如食材是怎么获得的,有什么样的区域性等等。
在内容方案上,是无法找到谁能够单独完成全部的,因为没有一专家是了解所有相关信息的。
这就要求编导的水平更高,要去全方位的收集信息。
西方国家的情况也是这样,通常纪录片导演本身就是相关主题的专家。
拍摄前期筹备时,任导要看大量的资料,除了食材相关的,还有地理的、历史的、农业的等。
从接到这片到开拍,三月的时间在不停看各种各样相关的书、杂志,关于如何分集就讨论了有两多月。
最终梳理出一整体结构,内容有一定指向性、目的性,以及更多对美食知性的理解。
《舌尖上的中国》全片为七集,每集一小时左右,每集都由几故事组成,故事间有一定的关联线索。
任导介绍,片子每集内容的结构方式其实是西方的结构方式,而不是中国现有的。
中国传统的方式是像“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般从头到尾讲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讲究完整;而任导的方式是收集案。
将多所举的例子讲的非常清楚后,再以面来体现主题,是一种并制的结构。
任导补充:
“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观众想知道些什么,要体现出其传播的价值。
纪录片不应该仅仅是一专题片的豪华版,而应该做出一部对的起投资的作品,我们这部片是彻底超支(笑)。
”
数字制作 轻装随行
任导的《舌尖上的中国》一片是由纪录片频道投资,通常程序是先确定主题意向,然后制片人找导演,同时要使用投资方选定的设备。
可是任导自从在2011年3月CCBN展上看到PMW-F3(下文简称“F3”)后,觉得F3非常好,于是决定自己的新片子一定要选择F3。
索尼的很多摄像机任导都用过,索尼HDR-FX1000E、DSR-150P、DSR-190P、PMW-EX1、PMW-EX3……她非常清楚F3模块化的设计决定了它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
任导需要的机器须达到一定码流,满足电视台的播出质量的需要。
而在低码流摄像机上加一高码流录像机也不太现实,会让拍摄设备变的庞大,携带不方便,同时也增加成本。
F3是不二的选择。
纪录片频道当时购买了三台F3。
其他项目组以前都没听说过F3,接触过后也开始抢着用,F3的优势是很明显的,摄影师都很喜欢用。
同时,F3使用SXS卡,很方便。
任导笑谈:
“我是一特别嫌麻烦的人,尽可能的简单。
就这我也已经带了够多的东西了,十三箱子,实在是再不能增加了。
拍摄纪录片应该尽可能选择轻巧的摄像机,以及尽可能简单的相关设备。
以往中央电视台拍摄到哪都是带着一堆带子,领导对存储卡的安全性起初是有一定疑虑的。
但事实证明了F3是很可靠的。
”任导通常带两张32GB的卡,每张能存储将近两小时的最大码流的拍摄文件,完全能满足一天的拍摄工作量。
拍摄时就可直接回看,每天的拍摄完成后,拷贝到笔记本电脑上就可以看素材,甚至有时可以做简单的后期编辑,再配上音乐,直接看素材和进行过简单剪辑后看到的片子。
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团队成员看过后能了解当天的工作成果,也会更有成就感,对接下来进行的工作更有热情,同时能发现所出现的问题,加以改进。
F3的轻便尤其明显的表现就是不再需要带大电池了。
以前任导带大机器、大电池出去,如果坐飞机还要层层审核,开介绍信等,曾经为了避免麻烦只得选择坐火车。
带F3出门就完全没有这些问题,小电池很方便的就携带了,省了太多麻烦,也就节省了成木。
F3占用的体积小了,可以配小监视器,小三脚架等,也就有空间带更多别的有用的辅助设备,出门只要四五人的小团队就能应付所有拍摄工作。
大画幅成就纪录片的电影风格
数字拍摄、制作带来了更多创作的机会与可能性。
同时,电影级的、可换镜头的大画幅摄像设备给纪录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画面风格:
浅景深,电影感,表现力……
有位中国台湾的知名广告导演叫彭文淳,一次任导和他聊天,问他如何能把片子拍出他那样的感觉?
他说有两种力式:
一种就是用电影摄影机拍,另一种就是想办法把摄影机的镜头拆下来,根据需要换镜头来拍。
任导曾经作过这样的改装,每次使用时摄像机的安装过程非常复杂。
F3的问世让被迫拆机改装镜头的问题迎刃而解。
为了轻便,F3可以配相机镜头,想要更高品质也可以选择电影头。
用不同水平镜头拍摄所得的画面效果也有很大差距,尽可能选择好镜头,如佳能红圈头,尼康会圈头。
使用F3拍摄,让纪录片也实现浅景深的效果,这是F3毋庸置疑的优点。
任导的摄影师在拍摄时都非常吃惊:
“居然能有这样的景深!
”他们以前从未接触过F3,有了F3后,他们就开始可以自由按照拍摄的需要选择更适合的镜头,这也就给摄影师带来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摄影师兴奋了,拍摄如虎添冀,增加了拍出更好画面的可能性。
任导还采用过两台F3同时拍摄,但须注意画面中不能互相穿帮,同时要拍到不同的角度、画面,否则没必要用两台了;再有,两台机器的色温设置必须要一样。
有经验的摄影师会在前期将摄像机做非常细致的内部菜单设置,直接拍出来的效果已堪称完美,后期需要校色的工作量也非常小。
当然,如果还有精力还有财力,可以在如校色类的后期制作上再花些功夫。
任导事实上是比较重内容的导演,却有很多人曾置疑她对设备的追求,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文案。
任导说:
“我当然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我仍然坚持要用F3。
我不是单纯的技术控,对设备对技术的追求当然是建立在扎实文案的基础上的。
我认为足够好的文案,再配合够好的设备,才是最佳的拍挡。
”
有一部很好的纪录片《人体漫游》,任导了解到该片是用REDONE和5DMarkⅡ拍的,这直接导致她下定决心要使用F3来拍摄她这部纪录片,同时用5DMarkⅡ作为辅助。
F3对任导而言已经基本达到了她对这次抽摄中设备方面的要求,为她的片子拍出更好的画面效果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任导回想道:
“当初的感觉就是如果不让我用F3就真觉得很难受,对它的喜爱和需要的程度,到了如果只能用老设备来拍的话,我甚至可以选择不拍这部片子了。
期待这部纪录片播出的日子,可以有更多的观众一起分享这顿“美味”的影像“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