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阅读巴莱崖壁画.docx
《高三语文阅读巴莱崖壁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阅读巴莱崖壁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阅读巴莱崖壁画
高三语文阅读:
巴莱崖壁画
巴莱崖壁画
“摩岩壁画成专著,彻夜歌声听壮家。
”
每读郭沫若同志这两句诗,我的脑海里便会幻化出一幅多彩的左江崖壁画来。
左江及其支流明江两岩绵延数百里的山峦,被人称为是壮族文化之一——左江崖壁画的“自然展览宫”。
目前已发现的五十幅崖壁画中,画幅最大,画像最多的,还是以广西宁明县境内、明江岸边的巴莱为首。
巴莱系壮语,直译应是斑麻的石山,亦可意译为花的石山,所以人们又称左江江崖壁画为花山崖壁画。
崖壁画是与创造他的民族一起得到翻身解放的。
过去历代反动统治阶级辱称壮族为“獞”,对她压迫、歧视和凌辱。
壮族人民创作的崖壁画,当然更不悄一顾了。
“一唱雄鸡天下白”,解放了,作为中华民族之一的壮族,从此得以团结、平等和睦地同各兄弟民族一起,幸福地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里。
“獞”变成了“僮”,后来在敬爱的周的关怀下,又改为“壮”。
一字之改,意义多么深刻啊!
党和政府对祖国各民族人民的文化遗产极为重视,崖壁画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引起了区内外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民族学家的极大注意。
一九五四年,一九五六年和一九六二年,有关部门先后对崖壁画进行了三次考察,发表了一些专题研究文章。
郭老十分高兴,在《南宁见闻》一诗中,便有“摩岩壁画成专著”句记述这件事。
现在,雄浑壮丽的岩壁画已不是飘渺的幻景,而是真实具体地矗立在我的眼前了!
那是去年暮春的一天下午,我们来到和巴莱隔江相对的村子,渡不了江,夕阳西下的时候,只好坐在江这边岸上的一片柔软的草地上,观赏对面的巴莱崖壁画。
画幅虽然离我们有二百来米远,但在明丽的阳光的映照下,却分外清晰。
巴莱山势陡峭,临江一面,是斧劈刀削一般的高耸入云的铅灰色悬崖绝壁,画就在这崖壁上画。
画幅宽一百三十五米,高四十四米,全是用赤红色的颜料画成的。
这些颜色与山崖上的石灰石起了化合作用,所以历经两千看的风风雨雨,色彩始终鲜艳不衰。
由于日长年久,风雨的侵蚀,钟乳石的成长运动,崖逢水的渗腐,掩盖和剥削了一部分画像,形成了明显的三个画组。
至今仍清楚可见的画像,还有一千三百多个,最大的人像高达三米,最小的也有三十厘米。
画中人物形象鲜明动人,或舞蹈,或跳跃,或骑马,或挥刀,或持盾,或捧物,形状丰富多彩,且绘制得粗犷有力,朴素生动。
加之悬崖下只有一条巨石嶙峋的狭窄山道,山道下面又是约十来米的陡坡,再下,便是滔滔的明江水了,所以即使机械化水平较高的今天,人们也很难想象出古人怎样在临江的危壁上画成这一幅巨制的,难怪专家学者们赞叹不已了。
只是崖壁究竟表现了什么主题,因为没有文字记载,至今专家们仍各持已见,未有统一的定论。
这会儿,晚霞给崖壁画抹上一层迷人的金色,使他显得格外壮丽。
明江,平静极了,明镜一般,摄下了他的影子。
渐渐夜色浓了。
透过苍茫的烟霭,那些维妙维肖的人物,一个个似乎都活动起来,还似乎时时传来他们的鼓乐声和欢笑声。
无比美好的景色,使人涌起多少遐思漫想啊!
于是,关于崖壁画的许许多多神奇的传说,自然而然流进了我的记忆:
从前有一群仙人云游到这里,对这里的美丽景色流连忘返。
公鸡打鸣了,他们也不知道。
白昼来临了。
他们就一个个都化成了现在崖壁画上的人像;又说,古代,因为拓荒或狩猎捕鱼的胜利,壮族人民通宵达旦地欢歌狂舞,庆祝丰收,山神深受感动,用神笔悄悄地把他们的英姿一个个描下来……
第二天清晨,我们渡过明江,来到崖壁画下面。
要是说昨天傍晚在江那边,仿佛时隐时现地听到画中人的声音,而现在站在他们的面前,近在咫尺,画中的“铜鼓与蛮(南方少数民族)歌”更仿佛震撼于心,不绝于耳了!
各种各样的人像物像,目不暇接,引人入胜,其中我最感兴趣之一的,便是画中那些有芒纹的圆形物像,他象征着铜鼓。
这些芒纹,是太阳的光芒。
铜鼓上饰以太阳,是古代人对太阳神崇拜的反映。
画面上的铜鼓形象多着哩,可以想象,铜鼓在壮族古代生活中地位多么重要。
郭老曾有写铜鼓的词《满江红》,对壮族文化赞赏备至。
词曰:
铜鼓云屯,欣赏了,壮家文化。
中心处,一轮皎日,光芒四射。
肖像周天辰十二,云波层迭纹多寡。
边缘上,成对伏青蛙,服牛马。
径寻大,壮而大;径咫尺,精而雅。
也并非一律千篇如卦。
东汉马援曾此见,道光年号界天下。
细思量,当是盖窖藏,鼓非也。
追述过去,展望今天。
在古代就创造了灿烂的“铜鼓文化”和别具一格的左江崖壁画艺术的勤劳、智慧的壮族人民,今天又怎样呢?
于是,我又想起了这样一件事:
一次,我和一位壮族诗人闲谈。
当时,他恰巧正在构思一首吟咏崖壁画的诗。
诗人感情强烈,联想丰富。
他深情地说,我们不但有古老的巨幅壁画,更有着我们当代壮丽无比的崖壁画。
我们壮乡的山,我们壮乡的水,我们壮乡一切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正是屹立在祖国南疆一幅气势磅礴、瑰丽非凡的崖壁画吗!
多么形象生动的比喻!
崖壁画的画师是谁?
诗人用画龙点睛之笔“点”出来了。
从巴莱回到南宁,正值劳动节。
我随着各族人民的人流,喜气洋洋地在人民公园里参加游园。
壮、汉、瑶、苗、仫佬、毛难、京等各族人民,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翩翩起舞,纵声高唱。
触景情生,我内心不禁一动,这不就是我们时代崖壁画的一幅绝妙的缩影吗?
2020甘肃省秦安一中高三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
秦安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3)小说中的女佣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4)孩子在多年后成为了一个成功人士,有事业有房子进入上流社会。
请探究一下孩子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一卷《红楼》触百思王景山伴随周汝昌成长的年月不是军阀混战,就是外寇入侵。
生于乱世又为一介村童,周汝昌竟有着与生俱的强烈求知欲和过目不忘的聪慧。
他从小就醉心文学艺术,凡能偶然入目的片言只字,他都如获至宝绝不放过。
对得到的任何一本书更是精读细敲如嘬骨髓,写读后感、找错字……蝇头小字将书眉空白处填个严严实实。
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进大学深造时,抗战爆发了,学业再次搁浅。
1947年,他才又经过复试继续回燕大西语系完成学业。
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
似《文赋》这等涵盖广博且文字艰深的骈体文,即便翻译成白话文也不易,何况是译成英文。
这年正值燕大开办中文系研究院,周汝昌在教授们的举荐下应考,成为被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
此后,他又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
自谦不是书法家的周汝昌,幼少时即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遂平生作书多行草,其“横逸飞动、笔笔不苟、使转敷畅、作草如真”的周体法书,在众多书家中以势明法合意美之笔、英风俊骨之墨神采焕然。
他曾多次慨叹,自己用于研究《兰亭序》和书法的工夫一点儿不比《红楼梦》少,研究成果受到启功、徐邦达、王学仲三大鉴定书家的肯定。
本已在书法、翻译等领域颇有建树的周汝昌,怎么又步入了“研红”道路?
原来周汝昌少年时就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后又从母亲手里看到古本《石头记》。
然而促其真正步入“研红”之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数胡适先生的影响。
1947年,时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一直进行《红楼梦》版本研究的四兄周祜昌自天津寄的一函,说他新近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之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
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
兴奋之下,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并在《天津民国日报》副刊发表。
看到文章的胡适之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1953年9月,已在四川大学外文系任教的周汝昌出版了第一本个人专著《红楼梦新证》。
这部洋洋洒洒40万言的红学著作,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周汝昌也由此奠定了在现代红学史上的地位。
自此,周汝昌一路研红至今已整63载,出版涉及红学研究各个层面的专著47部。
然而,周汝昌是在怎样一种身体状况下完成那一部接一部的鸿篇巨著呢?
恐怕就鲜有人知了。
从青年时双耳就逐渐失聪的他,戴着助听器还得别人在耳边高声吐字,左眼因视网膜脱落1975年就已失明,右眼则需靠两个高倍放大镜重叠一起方能看书写字,所以他已无法将字写在稿纸的方格内,而是在比一般标准稿纸大一倍的“稿纸”背面任意书写,那似红枣般大的字如牛耕田般不停歇地在圆桌上诞生。
没过几年,手稿上的字已经大过核桃,而且常常串行重叠,只有多年做助手的女儿伦玲认得,将其在电脑上敲出存储。
至近3年,周汝昌右目仅存的那一丝视力也不复存在,盲写都成困难的他,继而改成了口述,女儿伦玲一个人忙不过,独子建临提前退休加入进协助姐姐专事录音记录……一身布衣的周汝昌,一生淡泊名利,唯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
“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节序风俗。
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
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而无悔意,也不怨尤。
”周汝昌在其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我》中这样写道。
“聪明灵秀切吾师,一卷《红楼》触百思。
此是中华真命脉,神明文哲史兼诗。
”周汝昌作的这首诗,道出了他一生与《红楼梦》之缘。
(节选自《光明日报》,略有删改)【注】周汝昌,1918年4月14日生于天津,别号触味道人,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堪为当代“红学泰斗”,平生有七十多部学术著作问世。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周汝昌对《红楼梦》情有独钟,喜欢“国货”和民族风俗、建筑、音乐等,而有些人因此认为他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
B.本文通过记述周汝昌的学术生涯,突出了他在学术研究上的辉煌成就,也表现出他精研学问、痴迷红学的执着追求的精神。
C.尽管生于乱世,但周汝昌自幼好学,醉心文学艺术,勤于精读细敲,他日后取得的卓越成就与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不无关系。
D.周汝昌毕生致力于欧楷笔法、唐人写经、右军《兰亭》,并创立了周体法书,他的很多书法研究成果受到鉴定书家的肯定。
E.由于四兄周祜昌的指点,周汝昌在燕大图书馆发现了《咏芹诗》,并撰写文章发表,支持胡适的说法,受到了胡适的赏识。
(2)周汝昌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请概括说明。
(6分)(3)周汝昌步入“研红”道路,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请简要分析。
(6分)(4)周汝昌被称为“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当代“红学泰斗”。
为什么他能在红学研究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II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太极武术自发轫以来,经过数年的传承,踪迹遍及大江南北,各门各派拳法套路虽有不同,但同出一宗,共承一脉,是不容置疑的。
B.作为中国台球第一美女的潘晓婷,被称为“九球天后”,却因从未拿过亚运金牌而显得妍媸毕露,这次终于实现了美貌与实力的完美融合。
C.父亲的言传身教,同学们的耳提面命,使弥金冬的画风日渐成熟,在弥派的苍郁凝重里笔锋变得爽利、有劲,光大了弥派画风。
D.随着家长观念的改变,已经出现了孩子暑期报班从趋之若鹜到以兴趣为主的情况,培训班的负责人反复提醒,应该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A.中国珠算入选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
B.近日,朱彦夫被中宣部评为全国首位“时代楷模”,但朱彦夫的先进事迹对于许多人了解得还远远不够。
C.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保证公共权力纯洁性的基本手段。
D.2014年,丁俊晖获得了职业生涯当中的第十一个国际排名赛冠军,成为近二十多年来的又一位单赛季夺取五冠的球手。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瓦尔登湖“波平如镜”,,,或许,一只燕子飞掠在水面上,低得碰到了湖水。
,。
①或许,还会有一只鸭子在整理它自己的羽毛②其时,只有一些掠水虫,隔开了同等的距离,分散在全部的湖面③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④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⑤它跃起时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A.④⑤③②①B.①②③⑤④C.②①④⑤③D.①②④③⑤16.从下面材料中提取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转基因棉花”作一解说。
(5分)某公司向市场推出一种崭新的产品--转基因棉花,或称Bt棉。
Bt是存在于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一种基因,这种基因合成的一种蛋白质具有杀死某些毛虫的性能。
科学家已经从该细菌中分离出这种基因,并将这种基因植入棉花种子中,使棉花获得抗天敌烟草夜蛾幼虫的性能。
这一新型转基因棉花的产生,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喷洒杀虫剂使害虫产生耐药性的弊端,从而使棉花大量增产成为可能。
17.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组团到天水二日游,请你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将下表内容告知已经到达候车室的游客。
(6分)车型发车时间到达时间途经地返回时间旅游景点凯斯鲍尔12月2日8:
O012月2日12:
O0秦安12月3日14:
O0玉泉观伏羲庙麦积山
六、作文(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场名为“ALS冰桶挑战赛”的活动,正在互联网线上线下如火如荼地进行。
活动规则极为简单,挑战者要么在24小时内向美国ALS(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俗称“渐冻病症”)公益协会捐出100美元,要么往自己头上浇一桶冰水,并录下视频上传至网络,同时还可以向自己的3个朋友发起挑战。
借助于社交网络的力量,“冰桶挑战”迅速传播。
吸引了美国各界名人如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等参加。
创下在两周内收到近400万美元捐款的记录。
如今,这桶冰水已浇至中国,“冰桶挑战”成排名第一的热门话题。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优酷CEO古永锵、XX董事长李彦宏等都完成了各自的挑战。
然而,在“冰桶”热的背后,却有着不同的甚至是针锋相对的议论。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秦安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三级第三次检测语文参考答案1.B(A.“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写没有变化”无中生有;C.“用对话和叙述代替描写或抒情”错,文中是说“一些传统文学期刊上,作品大段的描写或抒情正在逐渐消失”;D.“基本”和“都是”错)2.D(此项不属于网络文学的贡献)3.A(B.“简朴随意的表达”不属于“返祖”;C.强加因果;D.原文是“网络充当着这个时代的主流表达方式”,而非“网络文学是信息时代的文学主流表达方式”)4.D(忧:
父母的丧事)5.B(原文标点:
肤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
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
)6.C(说“高祖……亲自写诏书留住了他”错,高祖并没有挽留刘之遴。
而是接着刘之遴被有司上奏免去了职务)7.
(1)①荆南是个秀气的地方,果然有奇特的人才,(刘之遴)以后做官必当超过我。
(得分点:
判断句、“仕”“仆”各l1分)②你母亲年高德重,因此让你穿着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尽赡养母亲的孝心。
(得分点:
“年德并高”、“衣”、“荣养”、“理,各1分)8.上片:
实写了石头城天地无物、惟有青山如壁的空旷寂寥之景;(2分)虚写了昔日战争连年的激烈残酷、豪杰消逝的苍凉悲壮之景。
(2分)虚实结合使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
(1分)9.①对世事(历史)变迁/昔盛今衰的悲哀。
(1分)曾经的繁华六朝,现已成空荡的江山;曾经的行宫内院,早已是芳草萋萋。
世事(历史)沧桑/盛衰无常,让人倍加感伤。
(1分)②对自然永恒、物是人非/人生短暂的无奈。
(1分)曾经的江山明月离宫依旧存在,而曾经的豪杰宫人却已随时光流逝而“消磨”,一片空冷孤寂,让人顿觉自然永恒、人生短暂。
(1分)③对战争残酷的心痛。
(1分)战火纷飞,摧毁了往日的繁华,只剩下生灵涂炭,白骨遍野,让人心痛。
(1分)④对青春易逝的感伤。
(1分)多少美丽如花的歌舞粉黛,对镜施粉理鬓,却又青丝变白发,消磨了青春美丽,这应该是诗人对自已也是对世人青春易逝的感伤。
(1分)(情感概括及简要分析各1分;答出任何三点即可给满分。
)10.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1.【答案】
(1)(5分)选A项给3分,选E给2分,选B项给1分,选C、D项不给分。
(2)(6分)洗手间在小说中,贯穿全文始终,起着暗线的作用。
给人物的活动、情节的展开和发展提供着一个场所。
象征着富贵和成功,对主题起着很好的彰显作用。
对人物的形象的刻化、结构上的完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得分要点,答出任一点给2分)(3)(6分)这是一位在贫寒和艰辛中用爱呵护孩子的母亲形象。
自尊自强:
不随便接受别人帮助,不私占别人财物,不给别人添麻烦。
谢绝主人邀请,自己给儿子买食物,将儿子从侧门带入藏在洗手间。
爱护孩子:
不让孩子独处,和孩子相依不离;给孩子营造快乐的环境,不让孩子心灵受到伤害,维护孩子的自尊。
勤劳善良:
别人有困难就帮助别人。
得分要点:
总论和3个性格要点各2分,答出3点可得6分。
(4)(8分)文中孩子的成功,原因有如下:
其一是母亲和家庭的爱,要使孩子自尊自信自强,给孩子一个快乐健康的成长环境。
其二是全社会的爱,给贫寒家庭的孩子一个平等、友爱和尊重的社会环境。
这样的两种爱,激励孩子的上进心、拼搏精神,同时传递给孩子爱他人的善良和爱心。
不仅给孩子在事业上成功,在做人上也富有爱心。
文中孩子的成长和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不管是家庭还是全社会,都应该给贫寒家庭中的幼小的孩子一个友爱温暖快乐的成长环境,不仅要激励孩子在逆境的发愤图强成功成名,造就一番事业;而且还要给孩子一个感恩助人的美好心灵善良人格。
(答出原因,给4分,答出启示给4分)12.
(1)答案:
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E不给分。
解析:
5分。
多选不给分。
D项“毕生致力于”有争议,居原文第三段可知。
A项“有些人因此认为他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准确。
将可能性当作必然性,把自己的主观推断当作客观事实,原文是“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
E项“支持胡适的说法,受到了胡适的赏识”无中生有,原文第五段没有这样说,“由于四兄周祜昌的指点”也不太准确,原文是“四兄周祜昌嘱周汝昌查证”。
(2)答案:
①翻译方面:
把《文赋》《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把《西风颂》以《离骚》文体译成中文。
②书法方面:
创立周体法书,研究成果受鉴定书家的肯定。
③红学方面:
《红楼梦新证》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出版红学研究专著47部。
解析:
6分。
每点2分,概括出一方面并举出一个例子说明,或举出每一研究领域的两个例子说明也可。
照抄原文没有概括的视情况扣1—2分。
注意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第二、三、六自然段内容,若有学生答案概括出“古典文学或诗词方面”,并举出最后一段的诗说明,可给1分;没有概括只举例,或有概括没举例,不给分。
(3)答案:
①母亲的影响,常听母亲讲《红楼梦》故事,看到古本《石头记》;②胡适的影响。
对胡适考证文章的查证让他兴奋,胡适与他书信交往;③对中华文化的喜爱,《红楼梦》是中华文明的真命脉。
解析:
6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注意第四自然段的提示能找到前两点原因,而第三点要特别关注八、九自然段中周汝昌的自我解说。
(4)答案:
①个人的禀赋:
与生俱的强烈求知欲和过目不忘的聪慧。
②他人的帮助:
得到了解或研究红学的母亲、兄长及胡适的帮助。
③执著的态度:
对红学研究的专注、痴迷,甘受挫辱,失聪失明却坚持研究。
④深厚的学识:
在书法、诗词等中华文化上有精深造诣,奠定研究红学基础。
解析:
8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8分为止;答案中前面的角度概括没有答出不扣分,意思相近即可。
有其他答案,若在文本中有依据,也可酌情给分。
13.A【解析】B项,“妍媸毕露”指美丽和丑陋都显现出来,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C项“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用在上下级或师生等关系中。
此处使用对象不当。
D项,“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14.【答案】:
C(A.搭配不当,应该是“中国成为……最多的国家”。
B.主客颠倒,应该是“许多人对于朱彦夫的先进事迹了解的还远远不够”。
D.“近二十多年”前后矛盾。
)15.(3分)选C。
本题改编自梭罗《瓦尔登湖》的节选,原文是:
“当你向西,望到湖对面去的时候,你不能不用两手来保护你的眼睛,一方面挡开本来的太阳光,同时又挡开映在水中的太阳光;如果,这时你能够在这两种太阳光之间,批判地考察湖面,它正应了那句话,所谓‘波平如镜’了,其时只有一些掠水虫,隔开了同等距离,分散在全部的湖面,而由于它们在阳光里发出了最精美的想象得到的闪光来,或许,还会有一只鸭子在整理它自己的羽毛,或许,正如我已经说过的,一只燕子飞掠在水面上,低得碰到了水。
还有可能,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它跃起时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但这里或那里,有时会漂着一枝蓟草,鱼向它一跃,水上便又激起水涡。
”解答此题,可以从备选语句的语意间隙入手,很明显,③④⑤集中写鱼,对应后三空,以“鱼”为中心,顺序应为④⑤③;②①由面到点,②着眼全湖,①和后文的燕子着眼局部。
16.(5分)【答案】转基因棉花是具有Bt基因合成蛋白质的能杀死害虫的新型棉花。
或:
具有Bt基因合成蛋白质的能杀死害虫的新型棉花叫转基因棉花。
17.(6分)示例:
各位游客,今天8点我们将乘坐凯斯鲍尔,途径秦安,12点到达天水,将游览玉泉观、伏羲庙、麦积山景点,3号下午2点返回。
六、作文(60分)立意分析:
1.创新思维。
“冰桶挑战”在慈善募捐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发起者把它设计为一个既好玩又有意思的营销活动,并且有别于传统的公益项目,这给未其他公益活动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
从结果看,这种创新形式的活动是非常成功的,收到了大量的捐款,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2.与时俱进。
“冰桶挑战”借助了社交网络和短视频的快速传播能力,给公益活动植入了互联网基因。
从这方面讲,ALS公益协会所搞的慈善活动能够与时俱进,突破传统做法,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病症,唤起世人同情心。
因此,吸引了众多名人参加,而名人效应带连锁反应,又带动了更多人参加,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行良善之举,应勿违本心。
按照规则完成“冰桶挑战”的人等于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企图用相同的道德判断要求或者绑架其他人。
被点到的人只有两种已规定好了的选择,而不能有第三种选择,尽量内心不一定情愿,但碍于面子或舆论压力往往只能就范。
这实际上是一种“逼捐”行为。
问题是,任何公益和慈善均应发自自愿,不管参与与否,以及如何参与,都应有更多地选择,而不是看着别人的评价和脸色行事。
4.做事应行正道,循正理。
在活动中一些名人在传播公益的同时夹带“私货”,借机宣传自己的公司和产品,这使得该活动沾染了娱乐和浮躁之风气,有偏离主题、违背初衷之嫌。
因此,做事的时候不要刻意追求所谓的新奇或与众不同,以致于方向或结果“跑偏”,违背了初衷。
附【参考译文】刘之遴字思贞,是南阳涅阳人。
父亲刘虯,在齐国任国子博士,谧号文范先生。
刘之遴八岁就会写文章,十五岁举茂才的对策,沈约、任防看了都很惊异。
从家中征召出来,任宁朔主薄。
吏部尚书王瞻曾探望任防,恰巧遇到刘之遴在座,任防对王瞻说:
“此是南阳人刘之遴,学优而未做官,明鉴的人应当选拔任用他。
”王瞻立即征召他任太学博士。
当时张稷新被授任尚书仆射,托任昉写辞让官职的奏章,任防让刘之遴代作,执笔立即写成。
任防说:
“荆南是个秀气的地方,果然有奇特的人才,(刘之遴)以后做官必当超过我。
”御史中永乐蔼,是刘之遴的舅舅,御史台的奏弹,都是刘之遴起草。
迁任平南行参军,尚书起部郎,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