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8806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调研报告.docx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调研报告.docx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调研报告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架起党群连心桥

—志丹县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调研报告

志丹县位于延安市西北部,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的故乡,被誉为中国革命的“红都”,全县总土地面积3781平方公里,现辖6镇5乡1个管理区1个街道办事处,200个村委会,5个社区,1114个村民小组。

全县总人口1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6万人。

截止2007年12月底,全县共有基层党委18个,其中乡镇(管区、街道办事处)党委13个,机关党委5个;总支16个;支部429个,其中农村党支部200个,国有、集体经济组织党支部21个,非公经济党支部7个,社区党支部5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196个;党员7379名,其中女党员1091名,农民党员4136名,其中女党员541名。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和中央《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精神,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党组织、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

近年来,志丹县制定出台了“三项制度”、《中共志丹县委关于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工资待遇的意见》,建立了支部委员联系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制度,深入开展了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员联系互助和困难党员走访慰问等活动,同时,每年“七一”对全县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使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带头创业的热情积极高涨,全县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为打造生态大县、文化名县、经济强县,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志丹、实现率先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证。

一、制定出台“三项制度”,强化激励关怀帮扶工作责任

健全制度,夯实责任为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提供机制保障。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委书记、党(总)支部书记抓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的责任和党员作用的发挥,我县研究制定了《基层党委书记问责制》、《党总(支)部书记考核制》和《党员承诺制》,从指导思想、责任内容、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和考核范围、原则、内容、组织实施和结果运用等方面对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等各项党建具体工作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县委组织部坚持定期检查考核,年终评比,县委督查室进行专题督查,确保全县党的建设及经济社会建设等各项工作任务顺利贯彻落实。

去年,我县严格按照制度规定,采取听汇报、看实绩、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200个行政村的398名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进行了考核,评出了格次,其中优秀120名,称职220名,不称职38名,并对不称职的38名村干部部分进行了调整、部分戒免谈话,其中15个村被确定为后进整建村。

在今年的全县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第七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中,全县各乡镇(管区、街道办)按照县上实施意见的要求,用“三项制度”,从五个方面分15项内容,对各村、街道社区的“两委会”班子主要负责人进行工作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现任班子成员可否作为新的“两委会”班子成员候选人提名人选的主要依据,真正体现选好人、配强班子,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作风过得硬、群众信的过的村级领导班子的换届选举工作目标。

在党员承诺制的落实上,每名党员必须承诺一条帮扶关怀的事项,并狠抓承诺事项和兑现考核两个环节,县委常委会向社会公开做出了承诺,常委会组成人员带头承诺践诺,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行动,结合自身思想工作实际,从自律、干好本职工作和服务人民群众三个方面做出承诺。

特别是他们在推行承诺制中,坚持把承诺事项与结对帮扶相结合,实行一事一承诺,并由党员推广到干部和普通老百姓、城镇居民,在扶贫帮困工作中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富裕文明和谐新志丹的构建。

二、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

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待遇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我县结合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中共志丹县委关于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工资待遇的意见》。

《意见》规定村干部的工资按照300人以下的村,村干部每人每年4000元,300—500人的村,村干部每人每年4600元,500人以上的村,村干部每人每年5000元。

提倡村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凡书记、主任一肩挑的,在现有工资待遇的基础上再增加2000元/年。

激励机制按照达到“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准,党建工作或综合工作受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的,给村支书、主任一次性各奖励800元;受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的,给村支书、主任一次性各奖励500元;受县委、县政府命名表彰的,给村支书、主任一次性各奖励300元。

村集体有固定收入,且年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村集体积累达到5万元的(指集体经营性积累,不含征占地补偿和固定资产处置等积累),从村有资金中给村支书、主任分别一次性购买一份医疗保险和一份1000元的养老保险。

同时,各乡镇党委要在年终对村支书、主任及本年度工作进行考核,按村干部及村总数的30%比例评选优秀,并予以奖励。

在考核管理方面,《意见》规定凡全年综合考核为优秀的,享受年薪、奖金;全年综合考核为称职的,只享受年薪;全年综合考核为不称职,工作有重大失误或受党纪、政纪处分的,扣除年薪的30%;连续两年考核为不称职的,发给年薪的50%,调整出村两委会班子。

各乡镇党委在每年12月中旬,将现任村干部的职数及考核结果书面上报县委组织部,经组织部审核后,由县财政局统一拨付。

村干部工资发放和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发放,专款专用,不得随意截留或挪作它用。

农村基层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的建立,有效改变了基层干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充分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主心骨和领头雁作用。

三、建立支部党员联系互助机制,架起党群连心桥

(一)党员县级领导包乡联村,架起领导与群众连心桥。

党员县级领导包乡联村,是我县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建立党建联系点的精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志丹县党员县级领导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于2007年在全县深入开展的党建联系互助工作之一。

县上于每年年初安排全县所有党员县级领导每人包1个乡镇,联系1个村,根据乡镇(管区)党委、村党支部和党员的实际情况,农村实际和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标准要求,积极开展创建活动。

并选派组工干部、乡镇党委副书记和优秀年轻后备干部担任党员县级领导党建联系点联络员,具体指导,督促联系,协调沟通乡村党组织与相关部门关系,总结联系点加强党建工作以及抓党建、促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制度》要求每名党员县级领导每年到联系点不少于6次,驻村指导不少于10天,身体力行,抓点示范,与村民一起定规划、谋发展、办实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定期或集中时间蹲点调研,参加联系点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努力把联系点建设成为党建工作示范点,推进强基工程,密切党员县级领导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联系。

2008年,全县29名党员县级领导每人包1个乡镇,联系1个村,都能身体力行,抓点示范,坚持经常性地深入到各自所包的乡镇和党建联系点作宣传,搞调研,与村民一起定规划、谋发展、办实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县委书记祁玉江同志联系保安镇麻地坪村,先后8次深入该村,解决城市拆迁、产业发展、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农民教育等问题;县长白小平同志联系双河乡双河村发展棚栽业,建棚300多座,户均收入3万元以上,新建村级活动场所400余平方米,设施配备齐全。

截止目前,包乡联点县级领导分别到点达到6次以上,为所包乡镇和联系点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300余件,办实事好事130多件(个),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

(二)机关支部包村,架起组织与群众连心桥。

机关支部包村,是我县深入开展的党建联系互助工作之二,也是加强农村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密切联系服务“三农”、促进农村发展的有效形式。

县上每年确定108个县直机关支部,包抓108个村支部,一包三年不变,并将包村工作纳入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各包村支部也都能本着亲民、爱民、为民的理念,抓早动快,制定包村计划,落实包村责任,积极与乡村对接,深入实地开展调研,为所包村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联项目、引技术、争资金,充分发挥机关支部的积极作用。

真正从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帮助解决所包村吃水难、行路难、资金不足、产业薄弱等最现实、最直接、最具体的问题,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2008年,全县108个县直机关支部,包抓108个村支部,充分发挥帮扶支部自身优势,从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帮助解决所包村吃水难、行路难、资金不足、产业薄弱等最现实、最直接、最具体的问题,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全县各机关支部共投入各类资金达2000多万元,赠送米面77吨,化肥500余吨,农机具600多台,教育培训农民5万多人次。

架起组织与群众连心桥,切实帮助所包村建好班子、带强队伍,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党员干部包户,架起党员干部与群众连心桥。

党员干部包户,是我县为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扎实推进党员承诺制活动,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精神要求而开展的党建联系互助工作之三。

全县选派1800名党员干部,到本支部包抓村包抓1个产业户,联系1个贫困户(生),开展包扶工作。

帮助他们出点子、找路子、搭台子,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强迫命令、不增加村级组织和群众的负担。

截止目前,全县党员干部共进村入户、走访产业户和困难群众3000余户,结成帮扶对子1600个,共投入资金80余万元,帮扶贫困学生1900多名,救济贫困户1000户,捐送衣物2000余件,米面8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3300余件,办实事、好事1600余件。

通过党建联系互助系列活动的开展,整体推进了该县乡村两级组织建设,落实了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责任,增强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发挥了机关支部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也让机关党员了解了基层党建工作,体验了基层党员、群众的困难和疾苦,实现了互助,在构建和谐志丹的实践中体现了先进性,进一步转变了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党的执政能力。

四、实行支部委员联系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制度,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为解决农村党员干部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的现象,我县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在全县范围内实行了支部委员联系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制度。

要求每名支部委员每年确定一名进步农民作为积极分子培养对象,建立台帐,开展“两帮一参与两提高一达到”活动,即帮思想、帮致富增收,参与村上重大活动,提高思想素质和提高致富能力,达到党员标准,确保每个村每年至少有3名以上的积极分子常数。

同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的“推、培、纳、管、用”五环连扣的发展党员、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的“三五”机制。

从思想观念上引导,确立与农村发展形势、任务相适应的新标准;从工作倾斜上引导,把发展党员工作条列入评比先进的主要内容之一,建立领导责任制度。

在具体分工方面,乡镇党委抓运作,督促支部办实事好事,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重视发展青年党员和妇女党员,优化结构;加大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

农村支部抓落实,从计划上落实,明确发展对象、重点、人数等;从培训上落实,注重提高发展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致富本领;从责任上落实,支委成员包对象,负责培养。

通过这一活动的有效实施,2007年,全县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02名,纳新党员312名,培养村级后备党员干部200名,使我县的农村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

五、建立困难党员走访慰问、捐款献爱心和社会保障长效机制,把党组织的关怀送到党员群众心中

(一)广泛深入地开展困难党员走访慰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