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8760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docx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质量通病.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docx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主体控制工程

(一)砌体工程

1、墙与梁、板接合处开裂:

通病现象:

填充墙与梁、板接合处水平裂缝

原因分析:

(1)、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没有留一定空隙;墙砌至梁板底前就算留了一定空隙,但没有停歇14d后将留空处补砌挤紧;

(2)、顶砖砌筑时未采用斜砖与梁底挤紧,砂浆不饱满,未能及时填塞密实;

(3)、建筑的屋顶层以及受日照较强烈的外墙,在结合处产生伸缩裂缝。

预防措施:

(1)、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预留3/4标准砖高度的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隔14d后,再将其补砌侧砖(斜约60º)挤紧;填充砂浆宜用膨胀砂浆,膨胀砂浆宜采用LEA膨胀剂掺量为水泥质量3%。

(2)、隔墙和填充墙的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宜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

(3)、屋顶保温隔热层应及时施工;

(4)、砌块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接缝处可用聚合物砂浆粘贴耐碱度玻璃纤维网格布(或钢丝网),作防止开裂的处理措施。

2、墙体与混凝土柱(墙)拉结钢筋施工不当

通病现象:

(1)、预留钢筋直径不符合设计要求;

(2)、预埋位置不正确,有高有低,有左有右;

(3)拉结筋数量或长度不符合要,钢筋末端为做弯钩;

(4)、拉结筋采用后植法施工,锚固深度、用胶的粘结力不能达到设计要求。

原因分析:

(1)、技术交底不清楚或没进行交底,不按图纸施工;

(2)、施工管理不够严格,操作者未认真按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设置拉结钢筋;

(3)、采用劣质锚固胶或拉结钢筋锚固深度不够;

(4)、孔内粉尘未清理干净;

(5)、打胶不饱满;

(6)、施工固结时间不够。

预防措施:

(1)、拉结筋施工应严格按图施工,若与图纸不符应有实际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施工前应确定锚固钢筋的施工方法,根据砌块的模数确定拉结钢筋的位置,保证拉结钢筋埋设在灰缝中,并进行技术交底;

(2)施工中有三种做法:

1)、在柱模板安装的同时预埋拉结钢筋;

2)、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填充墙砌筑前,根据拉结钢筋伸入墙内的位置,钻孔植筋,拉结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少于相关规范规定;

3)、在柱混凝土浇筑前预埋铁件,柱模板拆除后填充墙砌筑前,焊接拉结钢筋;

(3)、采用化学植筋施工法的,其设计使用年限应与整个被连接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致,设计单位必须明确锚固力、埋设深度、原材料要求等,如设计没提出要求则拉结钢筋植入深度应≥10d;

(4)对后植拉结钢筋应进行钢筋拉拔检验,确保锚固力满足设计要求。

3、两墙体交接处做法不当

通病现象:

(1)、墙体转角处和丁字墙未按规范留槎,且又没有留置拉结钢筋或留置数量、间距不符合要求;

(2)、留置的拉结钢筋长度不够,末端无弯钩。

原因分析:

(1)、施工人员不熟悉规范、图纸,技术交底不清楚或没有进行交底;

(2)施工管理要求不够严格,没有认真检查和监督。

预防措施:

(1)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规范学习,严格按图纸施工;

(2)做好技术交底,检查落实施工隐蔽过程质量,及时纠正存在问题。

4、灰缝饱满度偏低

通病现象:

(1)、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低于规范规定;

(2)、竖缝砂浆不足或根本无砂浆,砌体出现假缝、瞎缝、透明缝。

原因分析;

(1)、砂浆和易性不好,砌筑时铺浆和挤浆都较困难,影响灰缝砂浆的饱满度;

(2)、用干砖砌墙,砂浆中的水分被砖吸收,使砂浆失水结硬,既影响砂浆粘结性能,也使水平灰缝饱满度达不到规范要求;

(3)、用铺浆法砌筑,有时因铺浆过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中水分被底砖吸收,使砌上的砖与砂浆失去粘结,砖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符合要求;

(4)、砂浆和易性差、操作者用瓦刀上浆、竖缝上浆困难;

(5)、操作者没有认真进行操作,砌筑后没有进行自检,使竖缝砂浆不饱满度未得到及时纠正。

预防措施:

(1)、改善砂浆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度的关键;

(2)、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必须控制铺灰长度,一般气温隋况下不得超过750mm;当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不得超过500,mm;

(3)、砌筑方法,宜推广“三一砌砖法”(即是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揉的砌筑方法);

(4)严禁使用干砖砌墙。

砌筑前1~2d应将砖浇湿,灰砂砖和粉煤灰砖的含水率达到8%~12%,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含水率以为10%~1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时的含水率宜小于15%(对于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制品宜小于20%),一般控制在10%~15%为宜(砌块含水深度以表层8~10mm为宜,一般不需浇水砌筑;

(5)砌筑过程中,应注意检查竖向灰缝饱满,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5、砌体水平灰缝厚度未满足规范要求且不均匀

通病现象:

水平灰缝厚度控制不严、厚薄不均匀。

原因分析:

(1)、砌块规格不标准;

(2)砌筑前没有在适当位置立皮数杆;

(3)灰缝厚度控制不严,砌筑随意性较大、

预防措施:

(1)砌筑前一天要淋水湿润;

(2)立皮数杆砌筑,控制水平灰缝厚度;

(3)单砖一面挂线,两转以上应双面挂线。

6、构造柱与墙体结合处做法不符合规范要求

(1)、构造柱与墙体两遍(三边)墙砌成平直,不留马牙槎或马牙槎间距过大;

(2)、构造柱与墙体连接不留拉结钢筋或拉结钢筋长度不够,间距过大,随意用短钢筋代替等;

(3)、构造柱钢筋上部与框架为连接或连接位置不正确,使钢筋形成自由端。

原因分析:

(1)、未按规范的相关规定和设计图纸要求设置构造柱或构造柱墙体连结;

(2)、拉结钢筋未按规定布置,或拉结钢筋被遗漏。

预防措施:

(1)、构造柱两侧砖墙应砌成马牙槎并设置好拉结筋;

(2)、马牙槎从柱脚开始应先退后进;落入构造柱内的地灰、砖渣杂物应清理干净;

(3)、要想绑扎构造柱的钢筋后砌墙;

(4)、砖墙砌筑时沿竖向每隔不大于500mm(根据砌块的模数确定拉结筋的位置,保证拉结钢筋埋设在灰缝中)设置2φ6拉结钢筋,钢筋两端应弯直角钩深入墙内长度且不小于相关规范规定;

(5)、构造柱应在砌墙侯才进行浇筑,以加强砌体的整体稳定性;

(6)构造柱上下预留钢筋位置要对应,绑扎前先检查,位置不对应时,要重新植筋,保证连接长度和质量。

7、墙身埋设线管(盒)开槽处出现裂缝

通病现象;

(1)、线管在墙身槽位内未安装牢固,穿线时晃动管线引起该处墙身饰面裂缝;

(2)、对较深、较大的槽,一次性填缝,造成收缩裂缝;

(3)、未填抹平开槽部位先挂网,后抹灰,造成抹灰层空鼓;

(4)、单向刮灰,造成一边与墙体有刮浆粘结,一边与墙体无刮浆粘结,收缩后无挂浆一边出现裂缝。

预防措施:

(1)、开槽宜使用锯槽机,线管安装时应牢固;

(2)、抹灰必须先填槽沟,后挂钢丝防裂网(或粘贴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再抹底层砂浆(及中层砂浆);

(3)、实心墙槽沟须填塞密实,保证墙槽

(4)、空心墙墙槽填塞时,应分别向槽沟的两边填压,然后刮平,保证砂浆填满空心砖;

(5)、水平槽填塞时须保证砂浆与墙槽上部的有效粘结;

(6)、对已完成装饰抹灰后开槽的,应分层填充砂浆抹平,两层之间间隔4天再用乳白胶粘贴无纺布压缝两侧100mm后再刮白;

(7)、填充砂浆厚度不宜超过30mm,较深沟槽宜2-3次填充完成,间隔3~4天后抹平,粘贴网格布压缩两侧各100mm。

(8)、主体施工时,电工应设足够的看号人员,避免后割槽,板上电料管上口应做封盖。

避免拆模时,将楼板上露出的电料管破坏造成堵塞;

(9)、砌筑时插座闭火盒临时封堵,待抹灰完后再拆掉封堵扫管穿线。

8、门、窗洞口过梁长度不够引起墙裂缝

通病现象:

(1)、门洞上角砌体产生斜向贯通裂缝;

(2)、窗洞上角、窗台角产生斜裂缝。

原因分析:

(1)、设计图纸无要求,图纸会审时也未提出;

(2)、未按上述规程要求设置门窗洞口钢筋混凝土过梁。

预防措施:

(1)、图纸会审时应注意实际有无具体要求,如果没有应及时提出;

(2)、过梁入墙长度不够时,应进行植筋或打入膨胀螺栓再焊接;

(3)、可采用预制混凝土过梁;

(4)、预制过梁与墙体交接处应粘贴网格布,控制裂缝;

(5)、遇有管槽等部位,过梁支座不够时,应采用现浇过梁。

9、小型空心砌块填充墙裂缝;

通病现象:

(1)、门洞上部墙体产生通透性斜裂缝;

(2)、外墙窗上下部墙体产生通透性斜裂缝;

(3)、墙体与混凝土梁(板)或墙(柱)交接处出现裂缝;

(4)、电表箱、消火栓箱背面出现裂缝。

原因分析:

(1)、设计图纸对构造措施要求不明确,图纸会审时也没有及时提出,造成施工中未能采取足够的防裂措施;

(2)、为赶工期,小砌块没到产品龄期就砌筑,由于砌块收缩量过大而引起墙体开裂;

(3)、设计图纸往往只要求砌筑砂浆不低于M5,施工中没有针对性的配置专用砌筑砂浆。

对陶粒砌块等强度较低的砌体,采用水泥砂浆砌筑容易因收缩引起砌体开裂;

(4)、梁(板)底挤砖不紧密,灰缝不饱满,砌体与混凝土柱(墙)交接处灰缝不饱满;

(5)、砂浆没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机械搅拌,拌和的砂浆使用不及时;

(6)、门窗洞口没有按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带或过梁;过梁混凝土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

预防措施:

(1)、设计图纸中对构造措施不明确时,图纸会审时应及时提出;

(2)、小型砌块的产品龄期现场无法测定,宜适当提前进场并留置一段时间再砌筑;

(3)、加强对砌块进场、验收、管理,做到砌块达到龄期后才能使用;

(4)、砌筑砂浆必须使用混合砂浆,严格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施工;

(5)、砌筑砂浆必须搅拌均匀,一般情况下砂浆应在3~4h内用完,气温超过30℃时,必须在2~3h内用完,常温条件下日砌筑高度普通混凝土小砌块控制在1.5m内,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在1.8,m内;

(6)、门窗洞口处必须按规定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

(7)、梁(板)底砌筑要求和灰缝做法要求按书本有关部分的规定;

(8)、电表箱、消火栓箱背面粘贴玻璃纤维网格布。

10、顶层圈梁下部的墙面及女儿墙出现裂缝:

通病现象:

顶层圈梁下部的墙面及女儿墙出现裂缝、顶层山墙和纵横墙转角处裂缝、室内纵墙与山墙相交处窗口处有水平或斜向裂缝。

原因分析:

主要是温度裂缝,因在结构设计中,通常只考虑荷载问题,未考虑混凝土与砖的膨胀系数不同会在接触面间产生水平向的温差应力,当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时,其应力大于两样材料交结处的砂浆抗剪强度时,势必将产生裂缝,特别是纵墙两边长度在50m以上时的房屋顶层山墙处,女儿墙转角处,普遍存在这种温差裂缝。

但是,由于施工过程操作不当,如砌筑至顶层时碎砖较多,高温季节浇水不透,圈梁支模扎筋时踩碰新砌墙体,使砂浆松动,再加上顶层砂浆硬度等级又低等,都会加重裂缝的产生。

冻融产生裂缝。

预防措施:

(1)、对长条形的楼房,总长度超过50m时就宜设置温度伸缩缝,圈梁长度适当,并在必要部位采取预留缝的措施。

(2)、砌墙时严禁在顶层处集中使用碎砖填充。

(3)、女儿墙构造柱设计间距应不大于2.1米,按设计要求、按规范要求精心施工,女儿墙的裂缝是基本可以避免的;

(4)、女儿墙及出屋面构造墙应按设计要求做保温。

11、门、窗间墙裂缝:

通病现象:

门、窗间墙出现有不规则裂缝。

原因分析:

多数属于应力裂缝,由于此类墙体截面较小,而阳台灯的开关穿线暗管敷设又不同程度的影响墙体质量,而且门、窗间墙有的用包心砌法或暗藏通缝,在上置预制门窗过梁时截面承载力不足而产生裂缝。

在外纵墙与内隔墙相交处的窗间墙,因施工时丁字接槎不好或有外挑阳台梁深入内墙,均可在挑梁根部产生八字形裂缝。

预防措施:

(1)、设计时要核算圈梁或过梁对此处截面的局部抗压强度,在洞口上下均设置砌体加筋,并充分考虑电气管线和开关盒对墙体截面削弱的影响。

(2)、如要处理已发生的门窗间墙裂缝,可在清理基层后加钢丝网抹水泥砂浆即可。

12、窗台下墙体做法不正确:

通病现象:

窗台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