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健美操联赛竞赛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7570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健美操联赛竞赛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健美操联赛竞赛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健美操联赛竞赛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健美操联赛竞赛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健美操联赛竞赛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健美操联赛竞赛规程.docx

《全国健美操联赛竞赛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健美操联赛竞赛规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健美操联赛竞赛规程.docx

全国健美操联赛竞赛规程

2010年全国健美操联赛竞赛规程

2010年全国健美操联赛竞赛规程

一、时间和地点

  2010年全国健美操联赛分站赛,共分三站于7月至9月举行,各站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站:

7月16日—21日

第二站:

8月10日—15日

第三站:

9月7日—12日

各站地点待定。

二、参赛单位

2010年在中国健美操协会进行常规备案或专项备案的全部参赛单位。

三、竞赛项目(参见附录)

(一)成年竞技组(18岁—35岁)

1、精英组:

已获得运动健将的运动员参加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双人操、三人操(男女不限)、六人操(男女不限)的比赛;比赛按国际体联《2009年--2012年竞技健美操规则》创编自选套路。

2、新人组:

未获得运动健将的运动员参加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双人操、男子三人操、女子三人操、男子六人操、女子六人操、混合六人操(男女不限)的比赛;比赛按国际体联《2009年--2012年竞技健美操规则》创编自选套路。

3、院校组:

未获得运动健将的在校运动员参加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双人操、三人操(男女不限)、六人操(男女不限)的比赛;比赛内容为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2009年--2012年技术等级规定动作(成年组)》各单项的成套动作。

(二)普及组

不参加竞技组比赛的运动员,比赛设:

1、大学组

(1)、自选组

个人风采赛:

男子单人操

个人风采赛:

女子单人操

组合风采赛:

混双或3人(3人男女不限)

集体徒手赛:

5-8人(男女不限)

集体器械赛:

5-8人(男女不限)

比赛按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2009年—2012年普及组健美操评分指南》创编自选套路。

(2)、规定组

集体徒手赛:

8-12人(男女不限)

集体器械赛:

8-12人(男女不限)

比赛内容为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2009年—2012年普及组健美操大学组规定套路》。

2、中学组

(1)自选组

个人风采赛:

男子单人操

个人风采赛:

女子单人操

组合风采赛:

混双或3人(3人男女不限)

集体徒手赛:

5-8人(男女不限)

集体器械赛:

5-8人(男女不限)

比赛按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2009年—2012年普及组健美操评分指南》创编自选套路。

(2)规定组

集体徒手赛:

8-12人(男女不限)

集体器械赛:

8-12人(男女不限)

比赛内容为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2009年—2012年普及组健美操中学组规定套路》。

3、小学组

(1)自选组

集体徒手赛:

5-8人(男女不限)

集体器械赛:

5-8人(男女不限)

比赛按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2009年—2012年普及组健美操评分指南》创编自选套路。

(2)、规定组

集体徒手赛:

8-12人(男女不限)

集体器械赛:

8-12人(男女不限)

比赛内容为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2009年—2012年普及组健美操小学组规定套路》。

(三)少年甲组(15岁—17岁):

1.预备健将组:

已获得一级的运动员参加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双人操、三人操(男女不限)、六人操(男女不限)的比赛;比赛按国际体联《2009年--2012年竞技健美操规则》创编自选套路(同健将组要求)。

2.一级组:

未获得一级的运动员参加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双人操、三人操(男女不限)、六人操(男女不限)的比赛;比赛内容为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2009年--2012年技术等级规定动作(一级组)》各单项的成套动作。

(四)少年乙组(12岁—14岁):

1.预备一级组:

已获得二级的运动员参加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双人操、三人操(男女不限)、六人操(男女不限)的比赛;比赛按《2009年--2012年竞技健美操规则》和《竞技健美操国际青少年技术规程》创编自选套路(同甲组要求)。

2.二级组:

未获得二级的运动员参加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双人操、三人操(男女不限)、六人操(男女不限)的比赛;比赛内容为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2009年--2012年技术等级规定动作(二级组)》各单项的成套动作。

(五)少年丙组(9岁—11岁):

1.预备二级组:

已获得三级的运动员参加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双人操、三人操(男女不限)、六人操(男女不限)的比赛;比赛按《2009--2012年竞技健美操规则》和《竞技健美操国际青少年技术规程》创编自选套路(同乙组要求)。

2.三级组:

未获得三级的运动员参加男子单人操、女子单人操、混合双人操、三人操(男女不限)、六人操(男女不限)的比赛;比赛内容为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2009--2012年技术等级规定动作(三级组)》各单项的成套动作。

(六)少年预备组(6岁—8岁):

比赛内容为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2009年--2012年技术等级规定动作(基础套)》三人操和六人操的比赛,参赛运动员不得兼项。

四、参赛资格

(一)竞技组:

参赛运动员需持有中国健美操协会有效备案卡;参赛运动员经备案后一年内不得更换组别;

(二)普及组参赛运动员可随时备案,无需通过测试赛,可直接参赛;

(三)参加院校组(中学生)、少年甲组、乙组、丙组比赛的运动员需通过测试赛并获得参赛卡,方可参加联赛分站赛;

(四)参加成年精英组、新人组、院校组(大学生)、少年预备组比赛的运动员无需通过测试赛,即可参加联赛分站赛;

(五)参加竞技组成年精英组、少甲预备健将组、少乙预备一级组、少丙预备二级组比赛的运动员,是指已经获得了该年龄组别国内最高运动等级的运动员;

(六)参加竞技组成年新人组、院校组、少甲一级组、少乙二级组、少丙三级组比赛的运动员,是指未获得该年龄组别国内最高运动等级的运动员。

(七)未按照竞赛规程进行参赛的运动员,一经发现取消比赛成绩。

五、竞赛办法

(一)总则:

1、每名运动员只能参加一个组别、最多两个单项的比赛;

2、同一单位最多只允许两名或两组运动员进入单项决赛;

3、预、决赛出场顺序赛前均由组委会抽签决定;

4、预、决赛中兼项运动员出现间隔不足5个成套,组委会有权做出相应调整,以避免此类情况发生(调整原则为不损害其他队利益)。

(二)竞技组:

1.各单项进行预赛和决赛;

2.执行国际体联《2009年--2012年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2009年--2012年竞技健美操技术等级规定动作评分办法》和国际体联《2009年--2012年技术规程》;

否则判更改难度(如一级男单中的托马斯可更改为单腿全旋:

成年组男单中的分腿水平支撑可更改为水平肘撑);成套动作中不可出现同根难度;

4、比赛中,难度动作的面向必须便于裁判员的判定(如无支撑垂地劈腿面向侧面,文森俯卧撑面向侧面同时搭腿靠裁判一侧);集体项目的难度动作不允许相互遮挡;否则裁判长减0.5分;

5、六人操只能做相同的难度动作;只允许同时或依次完成;否则裁判长减0.5分;

6、竞技组男运动员比赛服上不允许有亮片;否则裁判长减0.2分;

7、为提高创新性抄袭或未改变上年度及以前的音乐裁判长减0.2分;抄袭或未改变上年度及以前的比赛套路裁判长减0.5分;

8、比赛中只接受竞技组自编套路对本队的难度分进行申诉,申诉必须以书面形式在本套动作的分数公布显示后8分钟内,按申诉程序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

(三)普及组:

1、各单项进行预赛和决赛;

2、执行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2009年—2012年普及组健美操评分指南》、中国健美操协会审定的《2009年--2012年普及组健美操规定动作评分办法》。

3、普及组不接受申诉。

六、录取名次和奖励

(一)普及组设立等级奖

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其余为优秀奖。

(二)普及组评选特别奖(见附件1)

(三)竞技组评选特别奖(见附件2)

(四)少年预备组设立等级奖(见附件3)

(五)其它参加规定动作比赛的组别各单项进行预、决赛,预赛参赛套路的数量决定进入决赛参赛套路的数量,录取相应的名次,并按《全国健美操联赛积分管理办法》获得相应积分;

预赛套路

13套以上

8-12套

4-7套

2-3套

1套

进入决赛

8套

6套

3套

2套

不设比赛

(六)参加自选动作比赛的组别各单项录取前八名进入决赛,进入决赛不足八名时,以获得的分数是否达到本组别最高运动级别的分数而定(见下表),录取相应的名次;并按《全国健美操联赛积分管理办法》获得相应积分,决赛名单和两位替补名单将在预赛以后公布;

项目

男单

女单

混双

三人操

六人操

精英组

19分

19分

18.5分

18.5分

18分

新人组

18分

18分

17.5分

17.5分

17分

预备健将组

18分

18分

17.5分

17.5分

17分

预备一级组

17分

17分

16.5分

16.5分

16分

预备二级组

16分

16分

15.5分

15.5分

15分

普及组

男子

风采

女子

风采

组合风采

集体徒手

集体器械

17分

17分

17分

17分

17分

(七)进入决赛的运动员均颁发获奖证书,竞技组自选动作比赛各单项前三名的运动员颁发奖牌,第一名颁发奖杯;

(八)各单项决赛获得第一名队伍的教练员,颁发本场比赛的优秀教练员证书;

七、裁判团和高级裁判组

(一)裁判团成员由中国健美操协会选派,辅助裁判由赛区选派;

(二)裁判员报到时应携带裁判员等级证书及裁判服,不按时报到者,大会将不安排裁判工作,经费自理;

(三)高级裁判组职责范围执行国际体联《2009年--2012年竞技健美操规则》。

八、报名

(一)符合参赛要求的运动员必须在报名截止日期前(赛前二十天)完成报名,逾期将不予补报;

(二)参赛运动员人数在4人以下的队可报领队或教练1名;7人以上的队可报领队、教练各1名;10人以上的队可报领队1名、教练2名;

(三)报名同时按参赛组别向承办单位缴纳运动员参赛管理费:

少年丙组、成年普及组100元/人;少年乙组、成年竞技组、少年甲组200元/人。

九、报到

(一)裁判员、运动员按规定时间、地点报到;

(二)参赛运动员须带身份证报到以备大会资格审查;

(三)所有参赛人员必须驻会(含赛事承办地参赛人员);

(四)参赛队报到时应缴纳赛会期间的全部费用;

(五)参赛队提前离会者,其费用不退;

(六)参赛队提前报到者,大会视接待能力酌情解决;

(七)自选动作参赛的运动队到达比赛地点以后,须向组委会交参赛音乐和难度表(注明参赛单位、组别、项目、运动员姓名)。

十、经费

(一)各参赛队管理费、保险费、差旅费、食宿费自理;

(二)裁判员差旅费、食宿费用由大会负担。

十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一)由赛事活动承办单位协调当地政府职能部门成立救援和保障机构,包括财政、公安、消防、交通、卫生、气象、通讯、供水、供电等;

(二)赛事活动组委会下设安全保卫部具体履行安保职责,组委会负责人为安保工作第一责任人;

(三)赛事活动组委会须确定应急工作信息员和应急电话,负责预警信息的采集和汇报。

组委会负责对信息员和救援人员进行培训;

(四)预警信息按应急工作组织程序逐级上报,重要信息要随时报告;

十二、其它

(一)确认报名后参赛管理费不予退还;可在下一赛区沿用;

(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可按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体竞字〔2010〕18号文件《健美操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市体育局申报相应运动员技术等级;

(三)本规程解释权属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健美操协会。

 

附件1

(一)普及组评选特别奖

1、自选动作组分别评选

项目

评选条件

评选人

最佳完成奖

全场最高完成分

裁判组完成最高者

最佳编排奖

全场最高艺术分

裁判组艺术最高者

最佳创意奖

设计新颖、有开拓创新思路的队

专家组评选

最佳表演奖

表演能力突出,最受大众喜爱的队

专家组评选

最具人气奖

在外观、形态、气质方面突出的队

各代表队投票

最佳服饰奖

在服饰方面特点突出、设计新颖的队

专家组评选

最佳音乐奖

在音乐方面特点突出、设计新颖的队

专家组评选

2、规定动作组分别评选

项目

评选条件

评选人

最佳完成奖

全场最高完成分

裁判组完成最高者

最佳表演奖

表演能力突出,最受大众喜爱的队

专家组评选

最具人气奖

在外观、形态、气质方面突出的队

各代表队投票

最佳服饰奖

在服饰方面特点突出、设计新颖的队

专家组评选

附件2

(二)竞技组评选特别奖

1、自选动作组分别评选

项目

评选条件

评选人

最佳完成奖

全场最高完成分

裁判组完成最高者

最佳编排奖

全场最高艺术分

裁判组艺术最高者

最佳创意奖

配合与托举设计新颖、有创新的队

专家组评选

最佳音乐奖

在音乐方面特点突出、设计新颖的队

专家组评选

最佳表演奖

表演能力突出,最受大众喜爱的队

专家组评选

2、规定动作组分别评选

项目

评选条件

评选人

最佳完成奖

全场最高完成分

裁判组完成最高者

最佳表演奖

表演能力突出,最受大众喜爱的队

专家组评选

 

附件3

少年预备组设立等级奖

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同时在预赛时评选表演奖、可爱奖、自信奖各三名。

项目

评选条件

表演奖

在动作完成及表演能力方面突出的队

可爱奖

在外观、形态、气质方面突出的队

自信奖

在勇气、毅力、团队意识方面突出的队

附录:

2010年全国健美操联赛各组别、单项与参赛成套内容

组别

比赛项目

成套内容

竞技组

精英组

男单

女单

混双

三人

六人

按《2009年-2012年竞技健美操规则》创编

新人组

男单

女单

混双

三人

六人

院校组

男单

女单

混双

三人

六人

《2009年-2012年技术等级规定动作(一级组)》

大学组

自选动作

男子

风采

女子

风采

组合

风采

集体徒手

集体器械

按《2009年-2012年普及组健美操评分指南》创编

规定动作

集体徒手

集体器械

《2009年-2012年普及组规定动作(大学组)》

中学组

自选动作

男子

风采

女子

风采

组合

风采

集体徒手

集体器械

按《2009年-2012年普及组健美操评分指南》创编

规定动作

集体徒手

集体器械

《2009年-2012年普及组规定动作(中学组)》

小学组

自选动作

集体徒手

集体器械

按《2009年-2012年普及组健美操评分指南》创编

规定动作

集体徒手

集体器械

《2009年-2012年普及组规定动作(小学组)》

甲组

预备健将组

男单

女单

混双

三人

六人

按《2009年-2012年竞技健美操规则》创编

一级组

男单

女单

混双

三人

六人

《2009年-2012年技术等级规定动作(一级组)》

乙组

预备一级组

男单

女单

混双

三人

六人

按《2009年-2012年竞技健美操规则》创编

二级组

男单

女单

混双

三人

六人

《2009年-2012年技术等级规定动作(二级组)》

丙组

预备二级组

男单

女单

混双

三人

六人

按《2009年-2012年竞技健美操规则》创编

三级组

男单

女单

混双

三人

六人

《2009年-2012年技术等级规定动作(三级组)》

少年预备组

三人

六人

《2009年-2012年技术等级规定动作(基础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