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7255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1.docx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同步练习 岳麓版选修1.docx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同步练习岳麓版选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同步练习岳麓版选修1

[学习目标] 1.辩证地认识彼得一世改革的意图。

2.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3.认识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一、时代的要求——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1.必要性

(1)17世纪末,西欧各国发展,俄国闭塞落后。

(2)当时还处于内陆的俄国急于打开通向欧洲的南北海路。

2.可能性

(1)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掌权。

(2)彼得一世的________之行使其深谙国际形势。

二、移植西方文明——彼得一世的改革措施

1.军事改革:

按照欧洲方式改造军队,实行征兵制,发展____________。

2.经济改革:

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工厂主有权向贵族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实行______________,保护关税,增添新税种,将原来按户收税改为按每个男性农奴征收“人丁税”。

3.政治改革:

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最高权力机关参政院,直属沙皇;地方各省设________,直接听命于沙皇;废除旧贵族凭出身和血统享受高官厚禄的特权,为其他阶层有才干的人开辟了谋职升官的门路。

4.文化教育与生活习俗改革:

推行西欧的文化教育体系和文明生活方式;派遣留学生;建立学校;强制教育;聘请外国人;戏剧社会化;习俗西欧化等。

三、俄罗斯帝国崛起——改革的影响

1.性质:

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______________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2.改革存在的不足(局限性)

(1)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

(2)推行改革的手段过于野蛮和粗暴(镇压近卫军;处死太子)。

(3)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征兵和征调劳工)。

(4)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__________________国家。

3.改革的积极意义

(1)取得巨大成效,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的行列,改变了欧洲原有的政治格局。

(2)宣告了强大的________________的正式诞生。

(3)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知识点一 时代的要求

1.下列有关彼得一世改革背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改革前俄国基本上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国家

B.受到强邻瑞典和土耳其的威胁

C.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

D.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和陆军

2.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观条件之一是(  )

A.落后的农奴制度阻碍了俄国的发展

B.莫斯科、土拉等地出现了一些手工工场

C.俄国在对外战争中打败了瑞典和土耳其

D.彼得一世亲自到西欧考察,积累知识,聘请人才

知识点二 移植西方文明

3.下图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发展历史为主题的大型十二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俄罗斯部分的图文版丛书封面。

某历史小组观看这部纪录片后对彼得一世改革产生了几点认识,其中不准确的是(  )

A.实行征兵制,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军队

B.鼓励私人开办企业

C.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

D.引进欧洲先进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

4.彼得一世曾说:

“金钱是战争的命脉”,为此,他推行的经济政策是(  )

A.重商主义B.人文主义

C.自由主义D.凯恩斯主义

5.彼得一世改革之所以不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它(  )

A.没有触及封建专制制度

B.不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

C.仅仅促进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D.没有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6.彼得一世改革的最显著特点是(  )

A.是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经济上采用资本主义,政治上强化封建制度

C.采用资本主义的某些成果和方式强化封建制度

D.用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强化沙皇专制

知识点三 俄罗斯帝国的崛起

7.长篇小说《彼得大帝》主要描写彼得一世的业绩及其对俄国的贡献,展现了俄国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宏伟壮阔的生活图景和历史事件。

他的改革(  )

A.建立了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B.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专制统治

C.确立了君主立宪体制的沙皇统治

D.巩固了商人和新兴地主的封建统治

8.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尝试’”,指的是(  )

A.使用野蛮的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效法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体制

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闭关落后的局面

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奴劳动。

中央政务由按沙皇意愿设置的几十个部门负责,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

地方的“督军”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

当时的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

士兵一面当兵,一面还从事手工业和做买卖。

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

全俄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总人数的23.6%。

——摘自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 正如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说:

“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作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巨大的痛苦”?

 

(3)列举一个“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的例子。

 

10.彼得大帝,被称为“俄国之父”,他亲手将俄国推入了现代世界。

他深知“拖延就是死亡”,所以挑战数百年的无知与孤立,推动巨大的变革,将数百万人脱离黑暗时代,使俄国逐步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综合所学知识分析彼得大帝是怎样将俄国推入现代世界的?

 

答案

知识清单

一、2.

(2)欧洲

二、1.海军

2.重商主义

3.总督

三、1.资本主义

2.(4)封建农奴制

3.

(2)俄罗斯帝国

对点训练

1.D [当时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

]

2.D [注意限制语是“主观条件”,要从事件的主体方面寻找。

]

3.D [彼得一世改革没有学习西方的民主政体,仍旧维护落后的沙皇专制。

]

4.A [利用材料有效信息判断。

]

5.D [彼得一世改革后仍然采用农奴劳动,成为后来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这是其仍属于封建性质改革的原因。

]

6.C [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彼得一世改革是封建统治者进行的富国强兵改革。

A、D不符合史实。

经济和政治措施是密切相联的,因此B也是不确切的。

]

7.B [彼得一世改革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专制统治,这时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

8.C [彼得一世改革是一场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性改革,目的是尽快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改革的结果是壮大了俄国的实力,强化了农奴制度,巩固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

综合提升

9.

(1)彼得大帝的改革是时代的要求。

17世纪末,西欧各国发展迅速,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

其落后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2)彼得一世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增添许多新税种,强迫农民终身当兵等措施来加重农民的负担,对农民非常残暴。

因此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巨大的痛苦。

(3)彼得一世强迫贵族子弟必须进学校或去国外学习,规定不毕业者不准结婚或进军队服役;不服从命令的,就剥夺其特权。

10.

(1)军事改革:

彼得一世按照欧洲方式改造俄国军队,实行征兵制,贵族、农民都要服兵役。

他重视发展海军,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军队。

(2)经济改革:

他鼓励私人开办企业。

还实行重商主义,保护关税,增添新税种,将原来按户收税改为按每个男性农奴征收“人丁税”。

(3)政治改革:

彼得一世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他在中央设立最高权力机关参政院,直属沙皇;地方各省设总督,直接听命于沙皇;废除旧贵族凭出身和血统享受高官厚禄的特权,为其他阶层有才干的人开辟了谋职升官的门路。

(4)教育生活改革:

彼得一世仿效西方,引进西欧的文化教育体系,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

教材问题解答

课中思考

你如何理解这种评价(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答案 彼得一世为了推广一套“全盘西化”的改革措施,不惜用残酷粗暴的手段,但就是这些粗暴的手段,使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并使俄罗斯跻身于欧洲强国的行列。

解析与探究

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彼得一世改革的看法。

答案 应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去看,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也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既要看到改革在当时的进步性,也要看到改革措施在此后的俄国历史中的阻碍作用。

自我测评

1.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 可从军事方面、经济方面、行政方面、文化教育等诸方面归纳。

2.俄罗斯帝国的建立与彼得一世的改革有什么联系?

答案 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取得了对欧洲事务的发言权,使俄罗斯跻身于欧洲强国的行列。

客观上为俄罗斯帝国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第11课 综合探究:

体会移风易俗(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学案岳麓版必修1

[课标要求] 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1.背景

(1)17、18世纪,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

(2)法国启蒙思想家批判专制和特权,宣扬自由和平等,提倡法治、人民主权和三权分立。

(3)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表现

(1)1789年爆发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2)1792年建立共和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3)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4)1814年后的三个王朝都实行某种程度的代议制。

3.特点:

法国政局动荡,政权更迭,政体反复变换。

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背景

(1)1870年,共和派宣布废除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巴黎公社被镇压后,各派政治力量围绕建立共和还是实行帝制展开激烈斗争。

2.颁布:

1875年议会陆续通过宪法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3.内容

(1)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总统由议会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

4.发展:

共和派通过议会对宪法进行修正补充。

(1)《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国庆日。

(2)宪法修正条文宣布: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从此堵塞了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5.影响:

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易混易错] 法兰西共和制与帝制的斗争,实质上反映了民主力量与传统力量的斗争,而不是封建力量与资本主义力量的斗争。

因为无论帝制还是共和制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斗争只是资产阶级的内部就采用何种政体而展开的斗争。

三、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1.国家的统一

(1)背景

①14世纪以来,德意志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

②法国大革命对德意志产生极大的震撼。

③德意志爱国人士发出要求统一的呼声。

④德意志邦国推行立宪改革,普鲁士成为最强大的邦国之一。

(2)过程:

1864年到1870年普鲁士通过三次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2.体制的确立

(1)标志:

1871年德意志帝国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①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

②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联邦主席,并享有“德意志皇帝”的称号,总揽军政、法律大权。

③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⑤规定帝国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2)特点

①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

②帝国国会具有民主选举的基础,但对帝国政府无任何监督权。

③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

3.评价

(1)新政体的确立是德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2)帝国的专横统治引起社会不满,并把德国拖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

[易混易错]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虽然带有很多局限性,但是,已经具备了代议制的基本特征,促进了德国的发展,相对于君主专制政体是历史的进步。

不能简单地认为其确立是历史的倒退。

主题一 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

法国1875年宪法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突出了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以共和制为基础;权力互相制约。

(2)影响

①进步性——确立了共和政体,符合时代的潮流,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它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局限性——宪法中规定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材料 1.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文武官员,提出法案,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

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

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摘自1875年宪法

1875年宪法是怎样体现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的?

答案 

(1)立法权:

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2)行政权:

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

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3)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表解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主题二 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1.德意志帝国的政体特点

(1)帝国名义上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通过宪法使皇帝和首相控制了政府和军队,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2)议会虽行使立法权,但不能通过任何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

2.成因

德意志的统一是由封建邦国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方式完成的,并由此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统一后掌握实权的是原来普鲁士的贵族。

由此体现出其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另外帝国的军队、军人地位至高无上,体现了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

材料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

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

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

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 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

德国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运用表格对比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比较项

法国

德国

相同点

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立法权在议会

政体

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元首产生

总统由议会选举

皇帝世袭

行政权

总统

皇帝、宰相

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体现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行政权控

制立法权

特点

议会共和制

军事封建、

皇帝权重

1.新制度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获得“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答案 B

解析 近代法国政局动荡,政体变换频繁,包括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和帝制,因而被称为“各种政体的实验场”。

2.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此规定体现的特点不包括(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实行代议制民主

C.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D.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答案 D

解析 根据法国代议制民主体制的规定,总统和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

3.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首相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国王统而不治”是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特点,而不是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特点。

4.“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的宪法

答案 C

解析 材料内容反映了军国主义思想带来的灾难,故选C。

5.某中学组织历史知识竞赛,主持人问:

“下列哪些成员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

①英国下院议员 ②美国众议院议员 ③英国内阁成员

④德意志帝国联邦议会议长

A.②③B.①②

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 英国内阁成员是由首相提名递交国王批准,德国联邦议会议长由皇帝任命,因而③④排除。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于政权组织的法律

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第五条 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关于参议院组织的法律

第九条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关于政权机关间关系的法律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宣布会议闭会。

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

在会议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第九条 共和国总统,非先经两院同意,不得宣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材料二 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二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一个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请回答: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法国和德国分别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

(3)试比较两种政治制度的不同点。

答案 

(1)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后,法国各派政治力量围绕着共和制与帝制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1875年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共和制。

(2)法国是共和制,德国是君主立宪制。

(3)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不同:

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德国皇帝是世袭的。

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不同:

法国的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而德国是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政治体制不同:

法国建立的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共和制,德国建立的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君主立宪制。

解析 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对教材知识的熟练掌握及对材料的深入理解。

(1)问,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可得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制定的背景是普法战争的失败使法兰西第二帝国瓦解,以及经过激烈的斗争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第

(2)问,通过对材料的比较可得出两国不同的政治制度;第(3)问,从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政治制度不同等方面进行比较。

基础巩固

1.近代史上,共和政体自初创到最终确立历时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答案 B

解析 英国、德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可排除。

美国确立共和制的过程是1776年到1787年。

法国1789年大革命爆发,一直到1875年宪法的颁布才确立共和政体,历时近一个世纪,故选B项。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拥有的权力有(  )

①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②有权任命部长和文武官员 ③缔结并批准条约 ④解散参议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不同的是,法国总统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

3.下列有关1871年德国宪法和1875年法国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B.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

C.内阁对国家元首负责

D.国家元首有权解散两院

答案 B

解析 A项仅适合于法国,C、D两项仅适合于德国,只有B项是法德两国的共同点。

4.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的是(  )

A.皇帝B.宰相

C.总统D.帝国议会众议院议员

答案 D

解析 帝国议会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

5.俾斯麦在统一德意志后,因与皇帝意见不合被罢免。

皇帝的做法(  )

A.符合宪法B.不符合宪法

C.须经联邦议会批准D.说不清

答案 A

解析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宰相由皇帝任命,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

所以皇帝的做法是合法的。

6.《德意志帝国宪法》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最显著的区别是(  )

A.虚位君主是国家元首

B.议会权力得到保障

C.皇帝、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D.内阁对议会负责

答案 C

解析 英国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首相及其内阁对议会负责,而德国君主拥有全部行政权,首相对君主负责,议会没有实权。

能力提升

7.有人预言仅一票赢得胜利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

其主要原因是(  )

A.它不断地对外扩张

B.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D.责任内阁制的高效运转

答案 C

解析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最终在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共和体制适应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8.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国会否决。

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国会并重新选举。

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国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

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国会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D.帝国国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答案 D

解析 材料的关键信息:

帝国国会否决俾斯麦提交的法案后,却被俾斯麦强令解散,最终新的帝国国会通过了法令。

这体现了当时德意志帝国帝国国会的立法权受到以首相为代表的行政权的控制。

故选D项。

9.英国在17世纪后期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在18世纪后期确立总统共和制,在19世纪后半期,民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法国和德国确立。

这充分说明了(  )

①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②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有多种表现形式 ③历史前进的过程是曲折的、漫长的 ④资本主义民主是世界上最好的主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中的时间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