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汇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70965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6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汇编.docx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汇编.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汇编.docx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汇编

 

2018年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知识点汇编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

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

 

殖方式。

如:

种子繁殖(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种子中

 

的胚→新一代植株。

 

有性生殖的过程:

开花→传粉→受精→结实→种子→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

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大多是具有有性生殖能力的。

 

应用:

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

 

(1)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

3.扦插:

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使其长成一个新个体。

4.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

 

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有枝接和牙接两种。

 

嫁接成活的关键:

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5.植物的扦插(如薄荷的扦插P.7)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

 

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减少

 

水分散失。

保留部分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一般说在节的部位居间分生组织发

 

达,此处较易生根。

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

 

1

 

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6.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7.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的意义

(1)无性生殖新个体内所含的遗传物质与母体相同,后代在性状上与亲代保持一致。

优点:

后代能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繁殖速度快。

 

(2)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备两个亲代的遗传性,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对于生物的进化是很有意义的。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

 

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

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举例:

家蚕、蜜蜂、菜粉蝶、蛾、蝇、蚊。

不完全变态:

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举例:

蝗虫、蝉、蟋蟀、蝼蛄、

 

螳螂。

 

蝗虫的幼虫,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

 

育成熟,仅有翅芽,称为若虫,蝗虫的若虫能够跳跃,又称为跳蝻。

 

3.昆虫生殖发育特点:

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P12练习]

3.赤眼蜂将卵产在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害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卵将以这些

虫卵中的营养物质为营养,进行生长发育,使害虫的卵不能发育,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同时用赤眼蜂杀灭害虫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4.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

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这就是蝉蜕。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

 

能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代表动物:

青蛙、蟾蜍、大鲵、

 

2

 

蝾螈等。

2.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发育经过:

卵→蝌蚪→幼蛙→成蛙。

(2)生殖发育特点:

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变态发育。

 

(3)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

 

地生活。

大多数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湿的地区。

随着池塘、河流、

 

湖泊等水域环境的缩小,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也愈来愈小。

 

4.下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9分)

 

(1)甲图所示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应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属于这种发育

 

类型的昆虫还有蟋蟀、蝼蛄蜻蜓蟑螂(举两例)。

这种昆虫要经过5次

 

蜕皮才能成为成虫,这种“皮”实际上是外骨骼,它的作用是可以防止体内

 

水分的过度蒸发以及支持体内的柔软器官。

 

(2)乙图所示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请举出一种与该昆

 

虫发育过程相同的昆虫家蚕、家蝇、蜜蜂。

 

(3)C和D的名称是若虫。

在C—D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外

 

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

 

(4)甲图中昆虫与乙图中昆虫相比,区别是成虫甲图中昆虫发育过程不经过蛹

 

期幼虫。

d的发育时期叫做蛹。

 

3

 

(5)不同昆虫的个体发育都有自己的特点,是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

 

(6)从甲乙两图的比较可以看出,最大的区别是甲没有乙中的d(填图中

 

字母)时期。

在甲乙两图所示昆虫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

 

期分别是成虫、幼虫。

[P16资料分析]

1.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繁衍的影响:

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

需的环境,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

2.出现畸形蛙的原因:

受到了寄生虫的感染。

而向河流和湖泊排放生活污水则可

能增加寄生虫的数量。

注意:

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底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

 

全变态发育。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特点:

有性生殖、卵生、体内受精。

2.鸟卵的结构与功能:

如图:

课本P.18

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

胚盘里面含

 

有细胞核。

受精卵的胚盘(未受精的卵,

 

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色浓而略

 

大)将发育成雏鸡,胚盘是鸡卵受精后

 

开始发育形成的初始胚胎,在适宜的条

 

件下胚胎发育成雏鸡。

 

①卵壳膜和②卵壳对卵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

③气室储存气体,由内外两层卵壳膜构成。

④卵白对胚有保护作用,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养料和水。

⑤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内有细胞核。

⑧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起保护作用。

⑥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⑦系带悬挂卵黄,固定和减震,利于孵化。

(卵黄、卵黄膜、胚盘构成一个卵细胞。

 

4

 

鸟卵的结构复杂,胚胎的发育受到良好的保护。

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3.根据“观察鸟卵的结构”实验,回答问题.(注意:

“[]”中填数字,“横线”上填结构名

 

称)

 

图甲图乙图丙

 

⑴用解剖剪后端轻轻地将鸡蛋钝端的卵壳打破;用镊子剥去钝端的碎卵壳,再撕

 

破外卵壳膜,即可以看到],该结构可贮存。

然后用解剖剪剪破

 

内卵壳膜,小心地将鸡蛋内的物质倒入培养皿里进行观察。

 

⑵培养皿里透明胶状物质②内有卵黄.卵黄上有一个白色的小点,是[],

 

含有,它是进行发育的部位。

 

⑶鸟类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从[⑧]哪获得的。

 

⑷人的胚胎发育主要是在母体的内进行的,人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和

 

养料主要是从哪里获得的?

 

⑸图中[④)]的作用是。

 

⑹已经受精的卵,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①/⑤]。

 

⑺鸟卵中已受精卵的胚盘比没受精卵的胚盘体积要且颜色要。

 

⑻据图丙写出①~⑧的结构名称: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⑼鸡壳外层有[①]和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散失,这些都

 

5

 

有利于鸡在陆地上繁衍后代。

 

⑽.鸡卵产出后,自然环境下母鸡会(填一种繁殖行为),卵内

 

胚盘才继续发育。

 

答案:

(1)③气室,空气;⑵⑤胚盘,细胞核,胚胎;⑶卵黄;⑷子宫,母体的

 

血液;⑸卵白,保护和提供水份;⑹①/⑤,胚盘;⑺大,浓;⑻卵壳膜、卵壳、

 

系带、卵白、胚盘、卵黄、气室、卵黄膜;⑼卵壳,⑽.孵化(或孵卵。

4.只有受精的鸡蛋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孵出雏鸡。

受精后鸡卵的胚盘较大、色深

(呈白色)。

受精卵的胚盘将发育成雏鸡。

(胚盘是鸡卵受精后开始发育形成的初始胚胎,在适宜的条件下胚胎发育成雏鸡。

5.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经过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鸟类生殖和发育必经的过程。

6.列表比较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方式:

生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受精方式

发育方式

有性生殖

体内受精,卵生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两栖动物

有性生殖

体外受精,卵生

水中发育,多为变态发育

有性生殖

体内受精,卵生

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

育为成鸟,发育过程无变态

[P21练习]

5.有的鸟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如杜鹃。

杜鹃将卵产在其他鸟类(如画眉、鸦雀、寿带鸟和柳莺)的鸟巢内,让这些鸟为其孵卵、育雏。

无论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中,鸟必须具有求偶、交配、产卵等行为。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

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

个体间的差异。

生物的遗传

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

而实现的。

2.性状:

生物体形态结构、

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统称为

性状。

 

6

 

3.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例如:

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

 

家兔毛的黑色或白色、

 

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

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例:

转基因超级鼠比小鼠大许多,是由于转入了大鼠生

长激素基因。

5.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P27资料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

1.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

激素基因。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3.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给子代,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水稻的体细胞中有

12对

染色体。

4.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染色体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5.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DNA分子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如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46条)染色体,也就包含了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

6.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如图:

课本P32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

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

体都要减少一半。

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

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体

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

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因此,子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P32练习]

 

7

 

4.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备母体的遗传特性,所以,无性生殖的后代能够较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个体之间十分相像,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无关。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孟德尔:

(1822~1884),奥地利人,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2)实验过程:

把矮茎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茎豌豆(或反之),获得了杂交子一代的种子,杂交子一代的种子发育成的植株都是高茎的。

孟德尔又把子一代杂种高

茎豌豆的种子种下去,长成的子二代植株有高有矮(高矮之比为3:

1)。

(3)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为:

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杂交子一代表现的出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未表现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如豌豆的高和矮,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杂交子一代表现为高茎。

②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③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豌豆)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豌豆)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

④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隐性基因d控制的形状不表现,但它还会遗传下去。

DD×dd

 

Dd×Dd

 

D、dD、d

 

DDDdDddd

1:

2:

1

基因型比例:

DD:

Dd:

dd=1:

2:

1

表现型比例:

3:

1

2.禁止近间结婚:

我国婚姻法规定:

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机会就增大。

 

8

 

3.下图是玉米和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有关问题:

 

(1)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2)假若玉米受精卵控制果粒颜色的的基因组成是DD,则其卵细胞的基因组

 

成是D。

 

(3)概括发育过程④的特点是变态发育。

 

(4)经过⑤过程形成精子时,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是减半。

 

(5)玉米幼苗由种子中的胚发育而成。

 

(6)在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呼吸器官的发育顺序为外鳃→内鳃→肺(兼用皮肤)。

 

(1)受精卵

(2)D(3)变态发育(4)减半(5)胚(6)外鳃内鳃肺(兼用皮肤)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1.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朗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的

 

形态与别的染色体不一样,他把这种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后来,美国细胞学家

 

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进一步把男性体细胞中那一对与众不同的染色体,分别称为

 

X染色体和Y染色体;而女性体细胞中的同一对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

 

体。

 

9

 

2.人类的性别,一般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

 

一对性染色体为XX时为女性,一对性染色体为XY时为男性。

 

3.性染色体是指在体细胞中能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有

1对(2条)。

4.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

男性:

22对常染色体+XY(共23对染色体)

女性:

22对常染色体+XX

5.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

精子:

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共23条染色体)

卵细胞:

22条常染色体+X

65.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女性排出一个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精子从含有的性染色体来说只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因此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各占50%,男女比例为1∶1。

(图解P42)

一个母亲如果生一个孩子,生男生女的机会各占50%。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的不同,其次与环境

 

也有关系。

因此变异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可遗传的变异:

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

单纯由环境

 

因素的变化引起的变异。

3.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人工选择、基因重组(又叫杂交育种,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重新组合到一起)、基因突变(又叫太空育种,宇宙射线辐射,引起基因突变)。

4.生物变异的意义:

生物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生物的变异是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这一结论的获得有许多化石证据支持。

2.科学的推测:

需要一定的证据;严密的逻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3.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原始生命大约诞生于36亿年前。

4.海洋化学起源说:

(1)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

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

 

10

 

物→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2)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火山喷发,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

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3)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4)米勒的实验:

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泵入一个密封的装置内,通过进行火花

放电,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①原料:

甲烷、氨、氢气、水蒸气等。

②产物:

氨基酸。

③结论:

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简单有机物。

(5)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条件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

后来,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6)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7)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原始大气(无氧气)。

(8)蛋白质、核酸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有机物。

[P55练习]

2.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

因为不存在原始生命

形成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如原始大气、高温、持续不断的雷电等。

另外,现在

的海洋的成分也发生了改变。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

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

相同和不同之处。

例如,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2.化石:

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

 

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在开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

 

证据。

3.生物进化的历程:

(1)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

越古老的地层里,形成

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近和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说明生物进化的顺序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2)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

 

可推断鸟类可能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

(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如细胞色素C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

 

11

 

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

4.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

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

P59。

5.动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1)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单细胞的动物→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

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

(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鸟类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哺乳类

6.植物的进化历程:

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先裸子植物后被子植物)

7.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由简单到复杂(身体结构上),由低等到高等(进化水平上),由水生到陆生(生活环境上)。

[P61练习]

3.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们不能简单地回答,因为任何生物都是不断进化发展的,进化的历程是漫长的,而且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

在由爬行动物进化到鸟类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变异,并经自然选择将这种变异保存和遗传下来。

从进化的角度看,鸡这一物种形成时,鸡和鸡蛋同时形成。

从基因水平看,鸡和鸡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也是无所谓先后的。

4.这些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由于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1.100年的时间,桦尺蛾由浅色占多数变成深色占多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浅

 

色的桦尺蛾在黑色树干上易被捕捉,深色的易幸存下来,繁衍后代。

 

2.保护色及其意义:

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十分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

 

为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者捕食

 

猎物是十分有利的。

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除了保护色,动物的警戒色和拟态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

4.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5.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

 

12

 

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

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

 

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②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其中有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

 

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③变异具有不定向性。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生存下来(适者生存),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不适者被淘汰)。

④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在因素,环境变化是进化的外在动力。

[P62想一想,议一议]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

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

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的昆虫就特别多。

[P67练习]

3这是因为人工选择的结果。

与自然选择相比,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有目

的的选择可以加快生物演变的历程,缩短生物演变的时间。

4.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

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

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

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

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